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
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颁布和施行,我院制为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把降低输血总量,提高成分输血比例作为医院的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医疗用血评价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的要求,将对患者在临床治疗时,是否有必要使用大量的血液和血液成份制品正确应用进行用血前评估,对是否有必要用血以及用血能起多大的作用进行输血后评价。
第一条、本暂行规定输血专指输注红细胞,其他血液制品暂不列入本暂行规定范畴。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请在“用血前评估(附件1)和或用血后效果评价表”(附件2)中相应处注明。
第三条、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输血前评估:(一)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附件3)和或内科输血指南”(附件4)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二)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第五条、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必须由临床医师给患者开急复查血常规医嘱并切实落实到位。
第六条、输血后评价:(一)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双流县中医医院合理用血评价表”(附表1)填写结果、签名。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二)质控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双流县中医医院合理用血评价表”(附表1)抽查至少20%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简报的一部份内容。
临床用血疗效评价
年月日
病史摘要:
输血目的:
输血品种:合计:单位
输血时间: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输血后临床症状:改善☐未改善☐
输血前血液分析结果:
WBC:×109/L RBC:×1012/L PLT:×109/L
HGB:g/l 或HCT:%
其他:
输血后血液分析结果:
WBC:×109/L RBC:×1012/L PLT:×109/L
HGB:g/l 或HCT:%
其他:
输血效果评估:有效☐无效☐
主管医师签名:月日
注:主管医师应在输血完成后48小时内,依据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是否改善进行输血疗效评价。
若发现血液输注无效的情况,应查找、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精品文档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输血前(术前)评估病历摘要:输血过程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实际用血量:红细胞 U 血浆 ml 血小板 治疗量 其他输注开始时间: ____ 年—月—日—时—分 结束时间: ___________ 年 ____ 月—日—时—分 输血方式:□自体/ □异体(库血) 输血途径:□动脉/ □静脉手术情况:PLT X 10/L Fib g/L PT sec APTT sec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无效输血前用药: 用药目的:输血过程病情变化: 采取措施:输血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后相关检查:WBC X 109 * /L RBC X 1012 /L Hb g/L HCT %9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BC X 104 5 6 7 8 9 /L RBC ; X 1010 /L Hb g/L HCT % PLT X 109/L Fib g/L PT sec APTT sec输血史: □有/ □无 病毒筛查:□有/ □无抗体筛查:□有/ □无准备手术: □是/ □否 输血知情同意书签字:□是/ □否ABO 血 型: □ A □ B □ O □ AB RH(D): □ +□-用血审批: □是/ □否 交叉配合: □是/ □否申请量: 红细胞 U 血浆 ml 血小板治疗量 其他备注:医师签字: 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年 月输血前相关检查:日 医师签字: 上级医师审核签字: 年 月 日姓名 性别□男/ □女年龄 岁科室 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男/ □女年龄 岁科室 床号 住院号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输血前(术前)评估病历摘要:输血过程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实际用血量:红细胞 U 血浆 ml 血小板 治疗量 其他输注开始时间: ____ 年—月—日—时—分 结束时间: ___________ 年 ____ 月—日—时—分 输血方式:□自体/ □异体(库血) 输血途径:□动脉/ □静脉手术情况:输血前用药: 用药目的:输血过程病情变化: 采取措施:输血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后相关检查:WBC X 109 * /L RBC X 1012 /L Hb g/L HCT %9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BC X 10456789/L RBC ; X 1010/L Hb g/L HCT %PLT X 109/L Fib g/L PT sec APTT sec输血史: □有/ □无 病毒筛查:□有/ □无抗体筛查:□有/ □无准备手术: □是/ □否 输血知情同意书签字:□是/ □否ABO 血 型: □ A □ B □ O □ AB RH(D): □ + □-用血审批: □是/ □否 交叉配合: □是/ □否申请量: 红细胞 U 血浆 ml 血小板治疗量 其他备注:医师签字: 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年 月输血前相关检查:日医师签字:上级医师审核签字:年月日PLT X10/L Fib g/L PT sec APTT sec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无效。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之杨若古兰创作一、输血前评估手术及创伤患者红细胞输注1) 血红蛋白(Hb)>100g/L,血细胞容积( 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70g/L,Hct <0.21,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为(70~100)g/L,倘若患者伴随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次要表示包含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血小板输注1)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Plt<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3)Plt为(50~100)×109/L,倘若伴随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 特殊情况:①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腰穿、骨穿、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拔牙或补牙等有创操纵或检查,或正常阴道分娩或剖腹产或体外轮回等,Plt≤50×109 /L,应实施输注;②硬膜外麻醉,Plt≤80×109/L,应实施输注;③大手术,Plt≤100×109 /L,应实施输注;④头颅、眼部、脊柱与前列腺等特殊部位手术,Plt≤100×109 /L,应实施输注.新颖冰冻血浆(FFP)输注1) 凝血酶原时间(PT) 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5倍正常值,或国际尺度化比值(INR)>1.5(肝病患者INR>1. 3) ,伴随创面弥漫性渗血,应立即实施输注;2)急性大出血输注大量保管期绝对较长红细胞制剂后,出现出血不止,应立即实施输注;3)有后天性凝血功能妨碍病史,伴随出血倾向,在响应血浆药源性制剂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4) 对抗华法令药物过量,可以实施输注.非手术患者1) Hb>100g/L,Hct>0.3,可以不实施输注;2) Hb<60g/L [本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Hb <40 g/L],Hct<0.20,应立即实施输注;3) Hb 为(60~100)g/L,倘若患者伴随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次要表示包含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血小板输注1) Plt>5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2) Plt≤1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3) Plt 为(10~50)×109 /L,倘若伴随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4) 特殊情况:①存在其他止血异常( 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妨碍) 或存在高出血风险身分( 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Plt<30×109 /L,应立即实施输注;②急性大出血后大量输注晶体液或人工胶体液致浓缩性血小板减少,Plt<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浓缩白细胞混悬液输注×109/L,伴随严重风险生命的细菌或霉菌等感染患者,应实施输注;2) 重生儿败血症与严重粒细胞机能低下,应实施输注.血浆输注1) 新颖冰冻血浆:各种缘由导致的多种不波动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PT或APTT>1.5 倍正常值,或INR>1.5(肝病患INR>1.3),伴随创面弥漫性渗血,应实施输注;2) 普通冰冻血浆: 各种缘由导致的多种波动凝血因子缺乏,应实施输注.1) 获得性或后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水平( Fib)<1.0g/L],伴出血倾向或拟实施手术,在血浆药源性纤维蛋白原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2)血友病A 患者血浆FⅧ活性较低伴随明显出血倾向,在血浆药源性FⅧ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3)1型(去精氨酸加压素无效)和2B、2N 型( 禁忌使用去精氨酸加压素)的血管性血友病(vWD) 患者,在含vWF 的血浆药源性FⅧ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4)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的尿毒症伴随出血、溶栓医治过度和原位肝移植出血等患者,可以实施输注.二、输血后评价在每次实施输血(<24 h 多次输血,按1次计算)后24~48 h,对通过单一实验室目标改善,或单一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或实验室目标与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改善作评价.评价目标红细胞输注2.2.1.1 实验室目标1)精确计算:输注红细胞后<24 h复查Hb,并与输血前比较,倘若未达到预期值则判定输注欠安{ Hb预期升高值=〔献血者Hb(g/L)×输注血量( L) /患者体重(kg)×0.085(L/kg)×90%(注:输注血量指全血量,红细胞应折算成对应全血量,儿童应将公式中常数0.85改为0.09)};2)粗略计算:普通体重为50 kg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2U(洗濯红细胞3U) 大约可使Hb升高10g/L、Hct升高0.03,因为Hb检验误差答应值为±10g/L,故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是否无效,要看输注后Hb升高是否≥20g/L.3)排除出血、溶血等倾向..1) 精确计算:Plt添加校订指数(CCI)=(输注后Plt-输注前Plt)×体概况积/输注血小板总数××体重(kg)-0.01529].最低无效目标:输注后1 h CCI>7500/μ×109 /L;24hCCI>4500/μ×109/L.举例①×1011,下同)输注后1hPlt增高值25000/μL,CCI = (输注后Plt-输注前Plt)×体概况积/输注血小板总数= 25000/μL×μL,说明输血无效;举例②:患者50kg,身高165 cm,1U单采血小板输注后1 h Plt 增高25×109/I =(输注后Plt-输注前Plt)×体概况积/输注血小板总数=25×109/L××109/L,说明输血无效.血小板回收率( PPR)又称血小板恢复百分数(%) =[(输注后Plt-输注前Plt) (109/L) ×血容量(L)×100%]/输注血小板总数.最低无效目标:输注后1h回收率>30%, 24 h应>20%;成人血容量75mL/kg.举例:患者50kg,1U单采血小板输注1hPlt增高值25×109/L,PPR(%) =[(输注后Plt-输注前Plt)(109/L)×血容量(L)×100%]/输注血小板总数=(25×109/L)×(3.75L)××10^11 =42. 61%,说明输血无效.2)粗略计算:普通体重为50 kg的患者输注输注1U单采血小板,可使Plt升高30×109/L.3)排除出血、DIC 等倾向.2.2.2.2 临床出血症状与体征改善或消逝.浓缩白细胞混悬液输注1)因为中性粒细胞输注后很快离开血轮回,先在肺部积聚,而后分布于肝、脾,感染部位,故不克不及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值评价输注疗效;2)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是独一评价目标.输注后观察患者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降低等.血浆与冷沉淀输注2.2.4.1 实验室目标1) 精确计算:以凝血因子Ⅷ( FⅧ) 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目标,按FFP15mL/kg或冷沉淀15IU/kg,每12h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FⅧ活性可增高30%;2) 粗略计算: APTT或/和PT或/和INR或/和出凝血时间改善或恢复至正常.2.2.4.2 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