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说课上传
- 格式:pptx
- 大小:15.13 MB
- 文档页数:22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精心整理情景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单元一:小地区控制测量1.(一)测量的基础知识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2)??(3)??3.1.??(1??(22.????????1.????2.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
如图1-3所示。
图1-3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
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平面直角坐标象限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需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2.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用水准面作为测量的基准面,即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五、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2.???“1.(1(2(3???2.(1????????????(2???3.??????(1???n(2(3???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量之比。
???4.误差传播定律???用于由直接观测值推导计算出非直接观测值(高差、内角和、视距测量等)??(1)一般函数的误差传播???线性函数的误差传播(2)运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先写函数式,再求全微分,最后计算观测值函数中误差。
???【注】1)角度问题,必先化为弧度;????????2)观测值必须独立。
???5.等精度直接平差???(1)求最终观测值???时算术平均值为未知量的真值,但测量次数有限,但以算术平均值为未知量的最终观测值。
工程测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工程测量》。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考核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工程测量》是一门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它主要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土木工程施工、道路桥梁工程等提供必要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支持。
同时,工程测量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是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还是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具备进行小区域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能力。
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能绘制相关图表。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学基础知识介绍测量学的任务、作用和发展历程。
讲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和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2、水准测量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施测方法。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3、角度测量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角度测量的原理和观测方法。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注意事项。
4、距离测量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电磁波测距的方法。
距离测量的精度评定。
5、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
6、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测绘方法。
数字化测图的原理和方法。
7、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工作内容。
建筑施工测量和道路施工测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测量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建筑工程测量》说课稿《建筑工程测量》说课稿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课题:竖直角的观测一、教材分析1、本教材特点本教材采用的是由苗景荣主编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基本概念和仪器使用方法。
本学科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快,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技能操作的培养。
2、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施工定位、放线更是确定建筑物轴线及细部结构定位的重要方法,而经纬仪是施工定位、放线的主要仪器。
学好经纬仪坚直角的操作对工程测量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我校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熟练仪器操作对其今后顺利从事测量工作能起到不少帮助。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使同学更进一步理解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测量职业道德,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作准备。
4、教学重点:掌握经纬仪的竖直角测量操作5、教学难点:(1)经纬仪竖直角观测中仪器对中整平操作。
(2)经纬仪竖直角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偏低,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对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方法设计经纬仪坚直角的观测操作使用是本学期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毕业后走上工程测量岗位必然会遇到的工作,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经纬仪的操作,为以后的测量工程实践、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为了“让教法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贴近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体现教学效果、教学实用性;采用简要提问、启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操作——学生分析——教师讲评,使学生掌握经纬仪仪器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应用仪器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说课稿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课题:竖直角的观测一、教材分析1、本教材特点本教材采用的是由苗景荣主编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基本概念和仪器使用方法。
本学科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快,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技能操作的培养。
2、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施工定位、放线更是确定建筑物轴线及细部结构定位的重要方法,而经纬仪是施工定位、放线的主要仪器。
学好经纬仪坚直角的操作对工程测量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我校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熟练仪器操作对其今后顺利从事测量工作能起到不少帮助。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使同学更进一步理解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2)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测量职业道德,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作准备。
4、教学重点:掌握经纬仪的竖直角测量操作5、教学难点:(1)经纬仪竖直角观测中仪器对中整平操作。
(2)经纬仪竖直角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偏低,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对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三、教学方法设计经纬仪坚直角的观测操作使用是本学期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毕业后走上工程测量岗位必然会遇到的工作,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经纬仪的操作,为以后的测量工程实践、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为了“让教法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贴近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体现教学效果、教学实用性;采用简要提问、启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操作——学生分析——教师讲评,使学生掌握经纬仪仪器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应用仪器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学会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安全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敬业爱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 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测量工具和仪器1. 卷尺、标杆、水平尺的使用方法;2.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测量工具和仪器的维护保养。
第三课时:水平角测量和垂直角测量1.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2.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第四课时:距离测量和面积测量1. 钢尺距离测量方法;2.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3. 面积测量方法和应用。
第五课时: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1. 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建筑施工验收的测量方法和标准;3. 常见施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工程测量》;2. 仪器设备:卷尺、标杆、水平尺、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3. 教学辅助材料:图纸、模型、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建筑工程测量案例,引起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