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仿真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2
一鼎堂物流仿真模拟实验
实验要求:
(1)根据模型描述和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2)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目的:
了解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通过仿真软件对已知配送中心系统建模,并对仿真实验结果展开分析,尝试找出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步骤:
1、建立整体模型布局,从实体库里拖入发生器,暂存区,处理器,分配器,货架,操作人员,叉车,巷道堆垛机,传输带,吸收器到界面,并按照作业流程将各种实体放置到相应的位置。
2、设置配送中心物流流程。
按照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逻辑顺序连接各个实体类型的端口。
物流系统仿真flexsim仿真实验⼿册实验⼀flexsim基本操作和简单模拟仿真(4学时)⼀、实验⽬的1.了解什么是flexsim及其主要应⽤2.学习flexsim软件主窗⼝3.学习flexsim基本概念和专有名词4.了解flexsim建模步骤5.学会把现实系统中的不同环节抽象成仿真模型中的对应实体6.初步认知flexsim模型的建⽴和运⾏7.体会发⽣器、暂存区、传送带、吸收器的使⽤8.体会A连接和S链接的作⽤9.学会根据现实情况对相应的实体进⾏参数设定⼆、实验内容(⼀)仔细阅读教材第⼀部分(⼆)按以下步骤建⽴第⼀个flexsim模型1. 模型基本描述在这个模型中,我们来看看某⼯⼚⽣产三类产品的过程。
在仿真模型中,我们将为这三类产品设置itemtype值。
这三种类型的产品随机的来⾃于⼯⼚的其它部门。
模型中还有三台机器,每台机器加⼯⼀种特定类型的产品。
加⼯完成后,在同⼀台检验设备中对它们进⾏检验。
如果没有问题,就送到⼯⼚的另⼀部门,离开仿真模型。
如果发现有缺陷,则必须送回到仿真模型的起始点,被各⾃的机器重新处理⼀遍。
仿真⽬的是找到瓶颈。
该检验设备是否导致三台加⼯机器出现产品堆积,或者是否会因为三台加⼯机器不能跟上它的节奏⽽使它空闲等待?是否需要在检验站前⾯添加⼀个缓冲区域?虽然我们以制造业为例,但同类的仿真模型也可应⽤于其它⾏业。
以⼀个复印中⼼为例。
⼀个复印中⼼主要有三种服务:⿊⽩复印、彩⾊复印和装订。
在⼯作时间内有3个雇员⼯作,⼀个负责⿊⽩复印⼯作,另⼀个处理彩⾊复印,第三个负责装订。
另有⼀个出纳员对完成的⼯作进⾏收款。
每个进⼊复印中⼼的顾客把⼀项⼯作交给专门负责该⼯作的雇员。
当各⾃⼯作完成后,出纳员拿到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把它交给顾客并收取相应的费⽤。
但有时候顾客对完成的⼯作并不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此项⼯作必须被返回相应的员⼯进⾏返⼯。
此场景与上⾯描述的制造业仿真模型相同。
但是,在此例中,你可能更多关注在复印中⼼等待的⼈数,因为服务速度慢,所以复印中⼼的业务成本⾼昂。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物流系统仿真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物流系统的仿真,探究不同因素对物流运输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物流系统,提高运输效率。
二、实验原理物流系统是指通过协调物流资源,实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运输过程。
在物流系统中,货物从供应商处出发,经过多个运输节点,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物流运输效率是衡量物流系统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模拟各种情况下物流系统中的运输过程,分析各个因素对运输效率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设定实验参数:包括供应商数量、运输节点数量、货物数量、货物到达时间间隔等。
2.构建物流系统模型:根据设定的参数,构建物流系统模型,包括供应商节点、运输节点和消费者节点。
3.设置运输规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货物的运输规则,如货物可以通过哪些运输节点进行运输、每个节点的运输能力等。
4.进行仿真实验: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运输规则,进行多次仿真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运输效率的影响。
5.分析实验结果: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优化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实验参数和运输规则,观察了以下几个因素对运输效率的影响:1.供应商数量:增加供应商数量可以分担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
2.运输节点数量:增加运输节点数量可以减少货物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3.货物数量:增加货物数量会导致运输压力增加,降低运输效率。
4.货物到达时间间隔:合理设置货物到达时间间隔可以平衡供需关系,提高运输效率。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合理范围内,增加供应商和运输节点数量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输效率。
2.合理控制货物数量,避免运输压力过大,可以提高运输效率。
3.合理设置货物到达时间间隔,可以平衡供需关系,提高运输效率。
五、优化建议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增加供应商和运输节点数量: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物流系统的布局,增加供应商和运输节点数量,以提高运输效率。
物流仿真完整版配送中⼼仿真报告⼀、建⽴概念模型1.系统描述3个供应商有3 种产品供三个3个⽣产商采购,每个⽣产商采购不同的产品,这表4 ⽣产商2采购配送表(时间1、2、3、4、5间隔为10⼩时)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4时间51 2 2 1 32 1 2 0 12 1 1 1 0配送中⼼成本和收⼊:进货成本4元/件;供货价格6元/件;每件产品在配送中⼼存货100⼩时费⽤1元。
第4 步:Source 参数设置因为三个Source 在这⾥只是产⽣产品的装置,所以对三个Source 做同样的设定。
为了使Source产⽣实体不影响后⾯Processor 的⽣产,应将它们产⽣实体的时间间隔设置的尽可能⼩。
双击⼀个Source 打开参数设置页。
在Source 项⽬下的Inter-Arrivaltime 下拉菜单中选择Constant Value。
如图2-1图2-1点击Inter-Arrivaltime 下拉菜单后的按钮,在弹出的编辑框中进⾏如下编辑:(粗体为改动部分) “Return constant time of1 .”如图2-2图2-2点击OK 保存退出。
然后对其它两个Source 做同样的设置。
第5 步:Processor(供应商)参数设置三个Processor 相当于三个供应商,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对其进⾏设置,为了描述的需要,我们按照模型中由上⾄下的顺序依次将三个Processor 看作供应商⼀、供应商⼆、供应商三。
双击Processor1打开参数设置页,在ProcessTimes 项⽬下Process Time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如下设置。
如图2-3图2-3在ProcessorTriggers项⽬下OnExit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如下设置。
图2-4图2-4将Processor2、Processor3根据系统数据进⾏如Processor1设置。
第6 步:Rack参数设置双击⼀个Rack 打开参数设置页。
Example2.2银行模型假设一个银行里面有一台ATM机,银行内的业务流程如下:♦平均每小时有45人到达银行;♦进入银行后,一半人去ATM机,另一半去柜台;♦ATM机的业务办理时间最短1min,最长4min,最常见2min;♦柜台业务办理时间最短3min,最长20min,最常见5min;♦有30%的人用完ATM机后,继续往柜台办理业务,其余的离开;♦银行柜台共有4名员工,所有等待办理业务的人共用一条队列;♦柜台业务办理结束后,离开银行。
我们需要得到:♦员工的利用率♦ATM机前面的平均排队长度♦顾客在银行里花费的时间分布✧阶段1:创建一个简单的模型首先创建一个ATM机前面的排队、服务过程的简单逻辑模型。
已知条件如下:♦顾客到达率为0.75人/min♦ATM机的业务办理时间服从triangular(1,2,4)min阶段1.步骤1♦创建新模型,命名为Bank♦打开流程建模库♦顺序添加source、queue、delay、sink2.按顺序把这些控件拖到图中控件之间在短距离内会自动连接,如果连接成功,点击连接线会以小绿圆圈指示。
阶段1.步骤2♦单击打开source的属性♦定义到达速率为0.75阶段1.步骤3♦打开queue的属性♦定义queue的容量为15,即队列最多容纳15人阶段1.步骤4♦打开delay的属性♦修改名称为ATM♦延迟时间为triangular(1,2,4)min,系统默认的时间单位为min ♦保持容量值不变,因为只有1台ATM机阶段1.步骤5♦运行模型,使用检查窗口观察动态✧阶段2:建立模型动画阶段1已经定义了流程图,但是想清晰地看到银行里实际的业务流程,需要定义动画。
我们将绘制在图上绘制ATM和队列的动画,然后指定排队的顾客和使用ATM机顾客的动画。
我们还会把ATM的实时状态显示出来。
阶段2.步骤1♦打开空间标记面板♦拖动点节点point到图中,表示ATM机的动画♦定义point的颜色为ATM.size() >0?red :green♦设置ATM的实体位置为point阶段2.步骤2♦打开空间标记面板♦ 双击绘制路径path ,表示queue 的动画 ♦设置queue 的实体位置为path1.单击打开空间标记面板2.拖动点节点控件到图中3.单击打开point 属性5.打开ATM 的属性,设置实体位置为point 。
配送中心仿真报告一、建立概念模型1.系统描述3个供应商有3 种产品供三个3个生产商采购,每个生产商采购不同的产品,这3个供应商的3种产品都有很大的供货量,所以,当有订单来时,即可发货。
仿真的目的是研究该配送中心的即时库存成本和利润,并试图加以改善。
2.系统数据表1 配送中心供应商信息表供应商产品类型产品颜色生产时间一1红服从均值为4方差为2的正太分布二2黄固定时间1小时三3蓝服从1~3的均匀分布表2 配送中心信息表货架存放产品安全库存最大库存一11030二21030三31030表3 配送中心生产商信息表生产商采购产品类型生产时间缓冲区仓库采购产品比例一1、2、3均值17方差2的正太分布1、2、3总和不超过5按15%产品1、35%产品2、50%产品3生产二按照表4打包配送服从参数为133托盘的指数分布三2、3固定时间15小时2、3产品分布不超过3、3按50%产品2、50%产品3生产表4 生产商2采购配送表(时间1、2、3、4、5间隔为10小时)时间1时间2时间3时间4时间5 122132120121110配送中心成本和收入:进货成本4元/件;供货价格6元/件;每件产品在配送中心存货100小时费用1元。
3.概念模型二.建立Flexsim模型1.模型实体设计模型元素系统元素备注Flowitem 产品Source发生产品 3 个Source 发生产品的速度相同且快于供应商供应速度最后一个Source产生托盘前3个Processor 供应商3个Processor 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Rack 配送中心 3 个Rack 分别对应3 个供应商Queue 生产商仓库4个Queue 订货条件不同,根据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后三个Processor 生产商 3 个Processor 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Combiner打包机对产品进行打包Sink 产品收集装置产品的最终去处2.在模型中加入实体3.模型连线第4 步:Source 参数设置因为三个Source 在这里只是产生产品的装置,所以对三个Source 做同样的设定。
为了使Source产生实体不影响后面Processor 的生产,应将它们产生实体的时间间隔设置的尽可能小。
双击一个Source 打开参数设置页。
在Source 项目下的Inter-Arrivaltime 下拉菜单中选择Constant Value。
如图2-1图2-1点击Inter-Arrivaltime 下拉菜单后的按钮,在弹出的编辑框中进行如下编辑:(粗体为改动部分) “Return constant time of 1 .”如图2-2图2-2点击OK 保存退出。
然后对其它两个Source 做同样的设置。
第5 步:Processor(供应商)参数设置三个Processor 相当于三个供应商,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对其进行设置,为了描述的需要,我们按照模型中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将三个Processor 看作供应商一、供应商二、供应商三。
双击Processor1打开参数设置页,在ProcessTimes 项目下Process Time 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行如下设置。
如图2-3图2-3在ProcessorTriggers项目下OnExit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进行如下设置。
图2-4图2-4将Processor2、Processor3根据系统数据进行如Processor1设置。
第6 步:Rack参数设置双击一个Rack 打开参数设置页。
在RackTriggers 项目下的OnEntry 下拉菜单中选择Close and Open Ports。
如图2-5图2-5点击OnEntry 下拉菜单后的参数编辑按钮,在弹出的编辑框中进行如下编辑:(粗体为改动部分) “If content(current)==30 then closeinput ports of the inobject(current,1) object.”这条指令的意思是,如果Rack 的当前存储产品数增加到20 的话就关闭与它的输入端口1 相连的实体(即Processor)的输入端口,这就相当于当供应商一提供的产品达到30的库存时就配送中心就停止供应商一的供货。
说明:语句 content(current)==30 表示当前实体中临时实体的个数等于 30;语句 closeinput表示关闭一个实体的输入端口;对应的openinput 表示打开一个实体的输入端口,后面将会用到这个指令;语句inobject(current,1) 表示与当前实体输入端口1 相连的实体。
类似的,在RackTriggers 项目下的OnExit 下拉菜单中选择Close and Open Ports。
点击OnEntry下拉菜单后的参数编辑按钮,在弹出的编辑框中进行如下编辑:(粗体为改动部分) “Ifcontent(current)==10 then openinput ports of the inobject(current,1) object.”如图2-6图2-6这条指令的意思是,如果Rack 的当前存储产品数减少到10 的话就打开与它的输入端口1 相连的实体(即Processor)的输入端口,这就相当于当来自供货商一的产品小于10 个的时候供货商一就恢复对配送中心的供货。
我们对另外两个货架进行同样的设置。
第7 步:Queue 参数设置三个Queue 在模型中代表三个生产商的仓库,它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向配货中心订货。
为了描述的需要,我们按照模型中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将Queue1和Processor4 看作生产商一,将Queue2 和Processor5看作生产商二,将Queue3、Queue4 和Processor6 看作生产商三。
双击最上面的Queue1 打开参数设置页。
在Queue1 项目下,将Maximum Content改为5,如图2-7图2-7点击Apply 保存设置。
在 Flow 项目下的Pull 选项前面点击打勾,选择By Percentage(inputs):如图2-8图2-8根据系统数据对Processor4进行设置如图2-9所示图2-9对于Queue2 和Processor5,即生产商二,由于要用托盘进行打包,因此需加一个产生托盘的Source4和打包产品的Combiner1。
Source4的属性设置如图2-10图2-10对Combiner1的属性设置如图2-11、图2-12图2-11图2-12根据表4采用全局表进行采购产品,全局表的设置如图2-13图2-13对于Processor5进行设置如图2-14图2-14对于Queue3、 Queue4和Processor6,即生产商三,在Queue3、 Queue4项目下,将Maximum Content改为3,在Processor6的 ProcessTimes 项目下Process Time设置如图2-15图2-15在 Flow 项目下的Pull 选项前面点击打勾,选择By Percentage(inputs):如图2-16图2-16三.模型运行1.编译到此,我们可以对模型进行编译和运行了。
单击主视窗底部的按钮。
编译过程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模型的重置和运行了。
2.重置模型单击主视窗左下角 Reset 按钮。
重置模型可以保证所有系统变量都是初始值,并将模型中所有流动实体清除。
3.运行模型单击主视窗底部 Run 按钮。
模型运行时的截图如图3-1图3-1点击Execute选择Set stop time并将其设为40000,如图3-2图3-2要加快或减慢模型运行速度,可左右移动视窗底部的运行速度滑动条。
四.配送中心利润的计算1.优化前利润的计算对三个货架进行Input、Output以及平均库存滞留时间的统计如图4-1图4-1进货总成本:(3390+8298+8494)×4=80728(元);供货总收入:(3374+8279+8481)×6=120804(元);存货成本:++×40000/100=23404(元)利润:23404=16672(元)2.优化后利润的计算将货架的安全库存和最大库存分别改为(3,1),(2,1),(3,1),然后重新运行得如图4-2图4-2进货总成本:(3437+8348+8673)×4=81832(元)供货总收入:(3436+8346+8671)×6=122718(元);存货成本:++×40000/100=1768(元)利润:1768=39118(元)3.仿真结果分析为了研究出库存对配送中心利润的影响,我们可以改变配送中心每个Rack 的最大存储(该数据在Rack 参数页的RackTriggers项目下的OnEntry 下进行编辑)和对供货商的订货条件(即库存低于多少时订货,这个数据在Rack参数页的RackTriggers 项目下的OnExit 下进行编辑)来多次的运行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就可以知道怎样的设置能使得配送中心的利润最大。
五.结束语通过这段时间的上机实验,初步了解了Flexsim仿真系统的功能以及模型的建立步骤、参数设置、属性设置的方法,同时认识到物流仿真系统在实际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根据仿真系统的建立、运行和所得到是数据进行仿真结果分析,根据该系统得到一天的货物总流量、目前配置下的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日流量、系统运行得到的数据、运行的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对物流和工作人员进行安排和调整,最终得到最优的系统模型。
再根据系统模型和实际条件进行物流系统的实际建设,从而使最终的建设模型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平常上机的时候都是按照课本一步一步的来,而且做的很流畅,但是到了我们要设计一个系统时,没有了参照步骤只有设计数据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却不知道系统要怎么设计,怎么运行,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优等。
如果平常上机的时候自己能认认真真的做,用心去思考每一个步骤都是为什么,我想到最后就没有这么不知所措。
通过这次的实验让我明白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平时自己肯动手肯思考,平常的积累多了,平时都用心做了,到最后肯定会有收获,最起码不至于到最后不知所措,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慢慢进行摸索,发现一些平时课上常犯的失误,循序渐进,最终完成了物流系统仿真的课程设计。
短短的物流系统仿真上机实验很快就结束了,从最开始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些仿真理论到最后我们自己作出一个系统,中间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认识到了自学,用心学习的重要性,这对我们以后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也是一次很好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