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三四班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快乐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阅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2.阅读理解的讲解和练习。
3.阅读策略的讲解和练习。
4.合作学习的讲解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阅读技巧、阅读理解和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2.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或者通过提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氛围。
2. 讲授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略读、精读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3. 练习阅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技巧。
4. 讲授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如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语言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练习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理解能力。
6. 讲授阅读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概括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7. 练习阅读策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阅读策略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策略。
8.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一篇文章,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9.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
幼儿园语文教育活动《快乐阅读》教案标题:幼儿园语文教育活动《快乐阅读》教案引言:幼儿园时期是孩子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为其未来学习和思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快乐阅读》的幼儿园语文教育活动教案。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一部分:教案背景和目标在这一部分,将介绍教案的背景信息和旨在达到的目标。
教案背景可以包括幼儿园的特点,如班级规模和学生的年龄段等。
教案的目标则是明确该活动的目的,例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二部分:教案内容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活动的内容。
例如:1. 阅读引导:通过演示和解说,让孩子们了解如何正确阅读,并培养他们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2. 故事分享: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绘本或小故事,并通过读出来与孩子们共同分享。
3. 词语辨认: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词语,培养他们的词汇量。
4. 语文表达:通过问答、绘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部分:教案实施流程在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教案的实施过程,包括时间安排、教学材料准备、教师角色和学生参与等。
通过清晰的实施流程,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参与并获得学习的乐趣。
第四部分:教案评估与调整在这一部分,将介绍如何评估教案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表现和对阅读的兴趣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结论:通过幼儿园语文教育活动《快乐阅读》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这个教案的设计考虑到了幼儿园特点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使得活动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教案的实施流程清晰明了,便于教师操作,同时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调整,可以不断优化教案,提升活动效果。
五年级组《快乐阅读》课程纲要【需求分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人文底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很明确,新课标把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育的方向。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着重要意义:一、陶冶情操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读到一本好书,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为社会、人类有卓越贡献或献身的人) ,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
快乐阅读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且互动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快乐。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培养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流畅度;2. 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3. 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快感。
教学准备1. 一篇适合年龄的阅读材料;2. 图书馆或教室中设置的阅读角;3. 阅读日志和奖励系统。
教学过程引入:1. 学生集体欣赏一段儿童文学作品的插图或视频,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描绘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角色。
2. 引导学生讨论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活动一:阅读角体验1. 将教室或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布置成阅读角,放置一些丰富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和杂志。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轮流到阅读角,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并在指定的时间内阅读。
3.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分享故事情节或讨论书中的有趣细节等方式进行互动和交流。
活动二:阅读挑战赛1. 设定阅读目标,例如在一周内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完成一篇长篇阅读材料。
2. 学生个人或分组进行阅读,每完成一本书或一篇材料可记录在阅读日志中。
3. 每周进行统计和奖励,表彰阅读成绩突出的学生或小组。
活动三:互动故事创作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本书籍,选择喜欢的故事情节或某个角色进行创作。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或书写等方式,将自己对于故事的设想展现出来。
3. 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并互相交流评价。
活动四:读后感交流1. 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2. 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与其他同学分享。
3.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书中主题、角色或情节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如何将书中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进行阅读,与家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2. 建议学生定期参观当地图书馆,并积极参加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活动。
3. 邀请一位作家或阅读爱好者来学校分享他们的阅读故事和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纲要2013年春季“快乐阅读”课程简介主讲教师:吴英敏沈爱萍“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渴望更好地沉浸在童话世界中吗?你渴望徜徉在书的怀抱里吗?你喜欢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吗?你渴望拥有一支神笔马良般的笔,写写自己心中的美丽世界吗?这里将采用寓教于乐。
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你看书的兴趣,教会你欣赏精彩的语段,鼓励你大胆发挥想象,自信地表达,提高初级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让学生热爱读书,学会学习。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是“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的总目标。
心动不如行动,快快加入我们的队伍吧!快乐阅读校本课程参加学生名单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纲要填写说明:一。
课程纲要(1)课程目标:要求表述要具体。
清楚,写3—5点;涉及三维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实施计划:要求重点明确。
清楚;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
(3)课程实施说明:教学的主要方法。
组织形式。
课时安排。
场地与设施要求。
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与办法: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考核方式。
记分方式。
成绩构成等(5)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
艺术素养类。
体育运动类等(6)教学材料:自编,改编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活动安排泉港区第二小学快乐阅读校本课程考核评价表43 / 4644 / 46快乐阅读校本课程总结2013年春季。
快乐阅读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应能够:1.理解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给人带来的快乐;2.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二、教学内容1.阅读的定义和意义;2.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3.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4.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阅读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1.展示图片或道具,引起幼儿兴趣,引导他们猜测今天的主题是什么。
2.简要介绍阅读的定义和意义,告诉幼儿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并且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Step 2 培养阅读兴趣(20分钟)1.播放有关阅读的动画视频,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或故事,并邀请其他幼儿一起加入讨论。
Step 3 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15分钟)1.展示不同类型的图书,并简单介绍每本图书的内容。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本图书,并解释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Step 4 开展阅读活动(30分钟)1.利用分组的方式让幼儿一起进行阅读。
2.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绘本分享、故事接龙等,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乐趣。
3.组织幼儿进行读后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想。
Step 5 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2.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快乐。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道具;2.动画视频;3.各类图书和绘本;4.相关活动道具。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2.听取幼儿对阅读的理解和想法。
六、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阅读,并以阅读时间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2.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各类阅读需求。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能够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阅读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让阅读真正带给幼儿快乐与成长。
校本课快乐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文章细节、主旨和推理的理解;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态度;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 阅读教材:精选幽默故事集;2. 教学辅助工具:课件、录音机、多媒体设备;3. 合适的教学环境:课堂宽敞明亮、氛围轻松愉快。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2. 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阅读策略。
第二步:阅读活动(15分钟)1. 呈现故事题目和封面,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作必要的标记;3. 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跟读。
第三步:讨论与解析(20分钟)1. 由学生主导,展开小组或整体讨论,共同分享对故事的理解;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细节、主旨和作者的意图;3. 学生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进行推理和思考。
第四步:拓展阅读(15分钟)1. 提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2. 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五步:创作活动(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读的故事或相关主题进行写作,可以选择写故事延续、写心得体会等;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指导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六步: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同时进行同伴评价;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情况,记录个别学生的表现;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对故事的延续写作、问题回答等;3.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2. 学校开展“快乐阅读周”,组织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 教师不定期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籍,帮助学生发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以上是一堂关于校本课快乐阅读教学设计的示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快乐阅读》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本班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有很大差异,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事情阐述很清楚,单有一部分幼儿不愿意表达,为了使幼儿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在本学期中,通过学讲话,学儿歌,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发音清楚,正确,学习普通话。
进一步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能力。
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二、教学目标1.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自己的意见。
2.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探索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3.喜欢读图书,能从阅读活动中体会的快乐,了解我们身边环境在变化着,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爱惜图书,了解故事情节。
4.会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会仿编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页码。
5.引导幼儿知道从图书、电视、口头交流等途径得到许多国家环境引发的危害,知道要从小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具体措施1.丰富词汇,让他们掌握运用更多的词语,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2.要求幼儿养成先仔细观察图片,后表达讲述的习惯,能积极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3.让幼儿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学会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
4.要求幼儿继续说普通话,在园活动中和老师或跟小朋友交谈,都强调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加强注意幼儿交谈时发音和语调的正确,发现语音错误,立刻改正读音。
5、要求幼儿养成先仔细观察图片,后表达讲述的习惯,我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要求个别幼儿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其他幼儿能积极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6、我在上课时,采用游戏法的形式、幼儿之间朗诵诗歌比赛,讲二、三个故事,并根据幼儿的表情,发音语调,动作表演让他们学会主人别人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