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8.1施工方法及要点建筑管线的综合布设技术,就是以建筑设备的各种管线与线槽(管)为整体考虑对象,以实现和保证设计功能为前提,以技术性能要求和国家现行工程质量规范为依据,以管道与线路中传输介质或信息的物理、化学、热工、电磁效应为条件,在规定的走向、区域、部位及限定的建筑空间内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本工程设计有生活给水、生活污水、雨排水、消防栓、消防喷淋、气体灭火、空调冷却水、冷凝水、煤气、排风、排烟、高低压配电、动力照明、事故广播、消防报警、电信与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建筑智能等安装系统。
在这些功能系统中,除其设备外,管道、线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种类多、数量大,材质不同,截面尺寸大小不一,承担着输送介质、能源、信息、动力等功能,有些管线内的介质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些建筑管线通常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建筑物内的有限空间,如地下室的设备层、技术层、楼层和公用通道的吊顶内、管道井等等,管线安装时容易出现因相互交叉、挤占空间而引起的质量缺陷、检修空间不足、降低楼层的净高:常常是安装完一种管道再考虑安装其它的管道,后面安装的管道或电缆桥架,往往是越安装交叉问题越多,比如排水管道水平段的坡度不够,管道阀门启闭的操作空间不足,管线之间或管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等问题,有些甚至留下安全隐患。
在过去的施工中,虽未提及深化设计,但也做了部分深化设计的工作。
例如在单项工程开工前,都要召开几次现场协调会,召集各专业工长,对所有的管线进行大致的排布并按此图施工。
这种现场协调会不能达到深化设计的深度。
而在真正实施的深化设计中,要求将各专业设备、管线根据设计原图纸在同一张图纸上进行综合布置,且综合布置的管线图要达到施工图标准,交业主、监理、设计院审核、签认后才能施工。
使得大部分问题得以在深化设计中解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本工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主要内容与步骤有:制预留预埋管线的平面布置图;绘制各种管线的综合平面图:绘制内走道、管道井及强弱电井的管线平、剖面图:绘制剪力墙预埋套管、预留洞、穿楼板预留洞、各配电间、竖井桥架、配电箱的预留洞及平面布置图;绘制吊顶安装布置图;绘制管线分解图和细部处理图:绘制地砖、花岗岩排版图。
对某机电工程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标准格式;管线平衡技术;分析协调;施工质量前言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机电专业系统繁多,各专业图纸相互独立,整个工程管线错综复杂,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也为数众多,且各之为政。
因此,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线之间的冲突,返工现象时常发生,既影响工程的质量,也延误了工期。
那么,怎样做好各系统管线安装的平衡工作呢?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避免专业施工阶段管线交叉、衔接不当,减少因拆改带来的损失,最大可能将返工率降低至零点,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前的技术。
现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进行论述。
某国际大酒店,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房,地上21层,为综合场所及客房。
机电安装工程有电气、给排水、消防、中央空调及通风、防排烟、弱电(电视、通讯、监控、广播、自动报警、计算机网络)等十几个系统。
工程的质量要求高、系统复杂、工期紧,这些特点决定了必须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1·1管线布置1·1·1绘图格式绘图格式是最能直接体现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在制订标准时要尽量结合原设计图纸绘图格式,避免在综合图上有过多的调整格式的工作;出图时严格参照标准格式,保证图面的整体效果。
1)图幅、打印比例、标题栏图幅和打印比例选择既要便于阅图,又要便于配备的打印设备出图,绘图按照1∶1绘制,通过打印比例缩放。
本工程图幅与打印比例选择如表1所示。
表1图幅与打印比例标题栏的设置除了标识图纸一些必备的信息外,还要体现会签的作用,体现图纸版本及状态。
版本按“部位+序号/出图时间”设置,状态按有效性分“正常”和“作废”,为手填或盖章。
2)图层、线型、颜色、标注、文本格式在平面图中为避免交叉修改误操作,便于各专业的单独修改与出图,每个专业只出现2个图层并用中文命名。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属大型综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种类齐全,包含水(生活水系统,消防水系统,空调水系统)、电(动力、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数字网络系统)、风(裙楼空调风,地下室消防送风、排烟)等。
为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线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应用量约20000㎡。
二、管线工程综合布置的原则:根据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内管线大体可分为给水管道、排水管道、采暖管道、通风空调系统中的管道、供配电线路等。
这些管道各有各的工艺布置要求,当出现相互交叉、挤占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使众多功能各异的管线布置得当,遵循以下避让原则:●小管避让大管,因小管避让绕弯所增造价较小;●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有压管避让无压管;●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冷水管避让热水管,热水管避让冷冻水管;●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管道之间的净距要求。
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布置时,应尽可能做到相互平行、不交叉,并考虑预留出维修更换的操作距离、设置支吊架的空间。
三、管线协调:1)前期设计准备组织设计小组,熟悉图纸,对比现场情况,以及业主、设计院及监理的相关要求。
各个专业协调、沟通其调整的可能性,调整和优化各专业范围内的管线,消除原设计中各专业碰头的位置,使各专业管道综合布置畅通,为下一步施工阶段做好了准备工作。
2)绘制综合平面图: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将各机电专业图纸按照不同图层分别将以叠加,形成机电综合平面图。
再结合功能要求、装饰要求,统一对综合平面图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
尽可能减少机电安装各专业间的矛盾与问题。
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建筑管线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按照反映这种规律的程序统筹考虑、组织施工,能够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4)梁内走管传统的走管方式是在梁下吊设,当管道多时势必降低利用空间,由于这些管道是相对集中的,因此提高整个楼层层高并不经济。
浅谈为什么要做管线布置综合平衡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含消防)、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工作。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应用也较为广泛。
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效果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①主要技术内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更好的落实和调整过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②主要技术特点: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3.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阶段全部解决。
4.通过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时考虑运行管理维修和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线,同时综合平衡还可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线的安排,对于以后需要维修留出足够的位置。
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应用中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该技术工效高.成本低.连接方法容易掌握.质量稳定。
钢筋直径D>16,直螺纹钢筋接头成本对比其他钢筋连接成本持平甚至较低。
我司在几个大型工地都优先采用此技术,业主.监理.操作人员都非常认同。
本工程推广部位:梁.柱钢筋连接。
①主要技术内容: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是通过不同工艺方式将钢筋端头加工成螺纹,再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将两根待接钢筋连接起来。
直螺纹接头的特点质量稳定,性能可靠,接头可达到行业标准I.II级的要求。
另外,现场可实现提前预制,在连接作业面施工方便.快捷。
②技术指标: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的技术指标符合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规则。
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综合管线平衡技术分析摘要:现代建筑安装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建筑机电设备就像一个建筑的心脏,其安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功能。
在安装工程施工中,在施工准备的前期结合施工现场对综合管线进行平衡,可以合理有效利用建筑空间、美化管线、避免施工过程中管线错杂乱列,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施工时间,用最小的空间发挥最大的功能。
本文将结合实际,将简单阐述下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技术原则,以及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过程,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一、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特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点如下:1、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2、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3、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4、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二、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原则1、管线平面定位。
3.4综合管线平衡方案3.4.1综合管线平衡技术:1.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减少返工损失,减少事故隐患。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1)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2)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3)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4)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在施工管理方面体现在:(1)工序管理:先通风工程、其次消防工程、再次是强弱电(2)工程管理:各专业分包召开施工协调会,集思广义,确定最佳施工方案(3)制定奖罚制度,做好管线的设计变更等信息发布,变更文件注意时效(4)保工期,合理安排劳力,最大限度减少窝工返工。
5)综合管线布置意义:解决设计中不合理问题、避免无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否则会造成很多的返工,延缓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影响美观,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4.2综合管线平衡技术步骤:1.成立深化设计小组:组长,各专业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2.编制图纸深化设计计划:明确深化设计深度和广度,要求的完成时间,设计设计步骤3.收集深化设计资料:机电、建筑、结构、精装修图纸及变更资料,最好是能收集到电子版,这样能减轻后续CAD绘图的工作量。
综合机电专业管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给排水系统:给水管道、污废水管道、雨水管道、排水管道、热水及动力管道、中水管道等(2) 消防水系统:各类消防水管道、气体灭火管道等;(3) 通风空调系统:各类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道、冷凝水管道等;(4) 供配电系统:动力管线、照明管线、母线、桥架等;(5) 弱电系统:消防广播、电话、楼宇自动化、电视、网络等管线桥架。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8期—209—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沈庆红(重庆震旦消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331)现代建筑产业发展中建筑智能化建设程度逐渐提升,为了实现建筑智能化体系的构建,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机电系统来保证建筑智能系统的运转,而管线敷设就成为了机电安装施工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管线敷设施工中,需要通过综合平衡技术的运用来保证管线布置的科学性和整体质量,保证建筑机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及其特点概述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机电施工安装施工领域,其技术运用所涉及的领域包含了机电安装中的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以及现代智能化机电控制系统等管线敷设安装施工[1]。
随着现代建筑机电建设施工中智能化程度的逐渐提升,施工实践中对于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也愈加深入,成为了提升机电安装管线敷设施工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管线敷设施工的实际应用,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实现对建设方、监理方以及设计方各项施工要求的充分协调,及时发现管线敷设设计图纸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中实现对施工技术问题的全面处理,这对于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快速实现管线节点设计。
在机电安装的管线施工设计中,节点设计是核心内容,更是决定管线敷设效果和机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而在机电设备安装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应用中,就能够根据工程的整体情况,实现管线节点的快速设计,如图一所示。
图一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节点设计 第二,避免管线敷设过程中产生冲突问题。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敷设施工中,由于管线标高以及位置问题而导致的管线冲突时有发生。
而通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在保证机电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管线敷设中标高和位置问题的解决,避免管线敷设中冲突问题的产生,满足管线敷设施工的实际需求。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施工工法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类管线的布置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布置的效果和质量,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举例说明,并保证内容简洁明了、实用完整、准确可信。
二、工法特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综合平衡,能够满足多种管线布置要求;二是施工效率高,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三是资源利用合理,节约施工成本;四是适应性广泛,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管线类型。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矿企事业单位、道路交通及农田灌溉等领域的管线布置工作,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和暖通等各类管线。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管线,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工艺原理主要包括:管线布置前的勘察和设计、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管线材料选择、管线布置方式确定、管线交叉、分支和连接方式选择等。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分为勘察设计、材料准备、开挖、地基处理、管线安装和管线保护等多个施工阶段。
具体包括管线标高测量、开挖施工、管线安装、焊接或连接、地基处理、管道保护与固定。
六、劳动组织:组织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作业,明确分工,提高施工效率。
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排水泵、焊接机、管道铺设机、清洗机、配重车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等特点。
八、质量控制:通过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加强质量检查、进行验收等,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包括材料的质量控制、焊接接头的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等。
九、安全措施:提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检查与培训工作。
探析机电项目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机电项目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对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关键词:绘图格式;施工企业;管线施工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detail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ject pipeline layout comprehensive balance technique,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problems appeared in paper also analy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drawing format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ipeline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 tu9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前言机电项目经常出现设计图纸已经无法保证实际的安装情况或根本就没有准确的施工图纸。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通过甲方联系设计单位解决,但是有时会出现出图时间和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因为施工图而耽误很多时间,这是现在施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同样由于设备因素,往往设计时选用的设备形式和业主采购的设备不同,而各厂家产品又都有其各自的技术参数和标准,这就使得原来的设计图纸无法继续使用等等。
随着和国际惯例的接轨,工程设计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向国际通用模式发展。
工程设计开始趋于概念性设计,概念性设计往往不能直接使用在实际施工过程,只是系统和功能的体现,只对主要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和标注,对很多详细具体的布局、参数都省略了,这种设计方式对设计来说方便快捷,但是这对施工过程却不可行。
概念性设计要求施工单位需要明白和理解设计意图,再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完善很多图纸上没有的细节,以此图纸来指挥和协调各专业施工,一些大型设计院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尝试,将来可能形成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纸设计完全分离的情况。
第一章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概述本工程机房、走道等管线密集处均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绘制综合管线协调施工图1.综合管线平面布置图将机电各系统进行专业核对后,在项目深化设计组的组织下同其他各专业承包商绘制综合机电平面布置图,将各专业分不同图层、不同颜色绘制在同一图纸中,用于查找设计冲突。
2.综合管线剖面图在综合机电平面图中管路密集的地方,当平面图无法准确表现设计意图的时候,绘制综合机电剖面图。
3、各专业间的协调要求综合管线图绘制过程中应与装饰、消防、弱电等及其它专业承包商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应遵循以下原则:1.通风风管布置在最上方,空调水管和桥架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空调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与其他专业的管线发生冲突时的避让原则是: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容易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以上为与其他各专业管线布置一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
2.各专业每个区域最终出图时,剖面图、平面图所表现的位置、标高应保持一致。
在综合管线协调过程中,剖面图做调整时,平面图也做相应调整。
3.应考虑到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考虑与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墙柱的最小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各管线间的距离。
空调冷热水管布置时应考虑管道坡度,考虑设备、管路的操作空间及检修空间。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4.应对建筑结构有清楚的了解,注意建筑标高及结构标高间的差别,以及不同区域的吊顶标高的差别,混凝土底板的厚度,柱子大小,钢梁大小,是否有斜支撑等。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简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避免施工阶段各专业管线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
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
综合平衡技术一定要有总承包管理思路,对业主指定分包系统管线和预留扩容管线要做好统筹布置。
分包单位进场后要将其设计人员纳入部门统一管理,机电部门相关技术人员要了解和指导机电分包单位进行管线综合平衡布置。
做到统一管理、共同设计、协调施工、成果共享。
在施工总承包的模式下一般深化设计仅指管线综合平衡布置,在工程总承包的承包模式下,深化设计的范围更为广泛。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特点:1、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减少返工损失,减少事故隐患。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简介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
青岛流亭机场国际航站楼等工程都应用此项技术,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和传统的施工相比,应用此项技术施工成本可以降低2/3),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1)主要技术内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
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为了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由机电总承包方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机电总承包方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 技术特点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线)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点如下:①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机电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综合审图的水平不仅仅依赖于各专业施工员的施
工管理经验,而是通过施工过程在计算机上的预装配,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③通过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考虑运行管理维修和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道(线),综合图纸要预先考虑到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线)。
同时,综合平衡还可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道(线)的安排,对于以后需要维修的管线留出足够的位置。
④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通过应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可以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安装后的拆改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项目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均通过综合图涉及的专业内容(各专业图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土建的交接图、方案附图、洽商附图、报验图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状况。
《安装》2008年12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
贾随喜
【摘要】: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将各个系统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将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合理布置,避免施工阶段各个专业管线相互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
【作者单位】:陕西建工集团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机电管线管线布置综合平衡平衡技术观感质量综合管线地下车库支吊架机电安装施工人员
【分类号】:TU81
【DOI】:CNKI:SUN:ANZH.0.2008-12-019
【正文快照】:
某综合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60000余平方米,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
机电工程含盖了给水、排水、采暖、中央空调、通风、防排烟、动力、照明、变配电、综合布线、保安监控、车辆管理、楼宇自控、有线电视、火灾报警等十余个系统。
工程质量目标高,系统相互衔接复杂
全文下载:CAJ格式(推荐)PDF格式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住宅科技》1993年09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综合管线布置总图的设计和作用
陈吉华
【摘要】:正1 概述我国居住区建设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将越来越完善,配套设施种类也越来越多。
住宅区内不仅配有常规的自来水、照明用电、雨水及污水排放设施,而且要求配有城市管道煤气、集中供热、有线电视、空调电力及电讯线路等等。
除普通照明线路架空敷设外,其余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管线布置综合管线地下管线总图设计架空敷设管线设计自来水室外工程施工质量综合图
【DOI】:CNKI:SUN:ZZKJ.0.1993-09-003
【正文快照】:
1概述我国居住区建设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将越来越完善,配套设施种类也越来越多。
住宅区内不仅配有常规的自来水、照明用电、雨水及污水排放设施,而且要求配有城市管道煤气、集中供热、有线电视、空调电力及电讯线路等等。
除普通照明线路架空敷设外,其余的管道线路一般都要求
全文下载:CAJ格式(推荐)PDF格式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