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的管线综合布置
- 格式:docx
- 大小:117.08 KB
- 文档页数:15
浅谈如何做好城市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摘要:城市小区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也是市政配套管线的主要通道。
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是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安全舒适,要求在合理布局和加强绿化的同时,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关键词:管线综合布置;管道特性;平面布置abstract: city area roads in addition to the traffic function, also is the main channel of municipal pipeline. targe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of the city is a full-featured, elegant environment, safety and comfort, in reasonable layout and strengthen the green at the same time, completes the pipelin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pipeline arrangement; pipeline layout 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一、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及各类管道特性(1)各种管线在运行中,能够保证在正常的气候和设计荷载条件下安全工作;(2)为了减少管线检修及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布置;(3)根据管线所输送的介质性质分类布置,以减少管线问的相互干扰,(4)管线竖向布置时,其调整原则是: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易弯管让难弯管;(5)各种管线的危险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燃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电缆、给水管道、通信电缆;(6)各种管道的可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
浅谈市政道路下的管线综合布置的相关设计摘要:城市道路下方布置有多种市政综合管线。
随着城市道路改造、地下管线改造,不可避免需对现有市政管线和将来存在的市政管线的交叉问题进行综合设计。
本文梳理了关于市政道路管线综合的设计步骤,以及针对特殊节点下的相关管线处理方案,以期为其他项目涉及综合管线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管线管线综合管线交叉一、引言随着城市开发,市政道路下方的各类市政管线日益趋多。
市政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合理的管线综合设计可有利于充分解决各管线的交叉问题,充分利用道路的地下空间,有效提高市政管线、道路和地块的匹配度,具有良好的效益。
本文主要总结市政道路中管线综合的设计思路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1、市政管线的特点现有市政管线种类众多,按使用种类主要分为给水、排水(含雨水、污水)、燃气、通信、电力等。
如在北方集中供暖城市,则还需考虑热力管线。
部分道路下方根据规划或布线需求,还有尾水、中水等特殊管线。
管线所属的权属单位也众多,其中给水归属于自来水公司,雨污水归属于水务管养单位,燃气归属于燃气公司,电力归属于供电公司,通信则分别归属于移动、连通、电信、有线电视、军队等。
各市政管线均由各自权属单位组织设计、建设和管养维护。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只同步实施排水管线,导致其他管线施工需重复开挖,或者旧路改造时不免涉及现有管线进行改造而与各权属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2、市政管线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解决思路在进行道路设计施工和管线交叉过程中,常遇到对设计范围影响到的管线进行大范围迁改改造,或者局部节点存在冲突情况需采用特殊处理。
本文将对大范围管线迁改存在的多重管线交叉问题而开展的管线综合设计,和同时对局部节点冲突需进行的特殊情况处理进行梳理。
二、管线综合设计步骤对于道路整体施工等影响到大范围管线梳理改造,需对各管线的布置进行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
浅谈为什么要做管线布置综合平衡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含消防)、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工作。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应用也较为广泛。
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建筑工程的建筑物地下管网布置地下管网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内的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布置。
正确合理地布置地下管网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技术要点和施工管理等方面探讨建筑工程中地下管网的布置。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地下管网布置要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管道的正常运行和排水系统的顺畅。
设计时应避免管道交叉、错位等情况,确保各项管道独立、清晰,并满足建筑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2. 经济性原则:布置地下管网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管道的最短路径选择,减少材料损耗和施工成本。
同时,在地下管网的布置中应充分考虑未来维护和修复工作的便捷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 美观性原则:地下管网的布置应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度。
管道的布置应尽量隐藏在建筑物的地下或墙体内部,减少管道对建筑外观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功能需求与美观要求的平衡。
二、技术要点1. 管道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管道类型。
常见的管道类型包括供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排气管、电缆管等。
不同类型的管道应分开布置,避免交叉。
2. 管道直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水量、排水量等参数,合理选择管道的直径。
对于较大直径的管道,可采用集中管道布置,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3. 管道走向规划:地下管道的走向应遵循减少弯曲、变换和接头的原则,保证管网的通畅性。
避免管道的多次变向,减少管道的摩擦阻力。
并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尽量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空间内进行布置,避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4.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排水通畅,有效防止积水。
根据地形条件和雨水量等因素,合理设置雨水管道、雨水口、检查井等设施,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
三、施工管理1. 管道施工顺序:在建筑工程中,地下管道的施工通常是先期施工。
在地基施工完成后,应根据管道的布置方案进行管道的敷设和连接工作。
小区室外管线综合及管线交叉问题探讨发布时间:2021-06-09T06:42:56.7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6期作者:段英桥[导读] 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住宅小区越来越多,大部分为地上建筑和地下停车库组合布置。
小区的室外综合管道,需要在有限的室外埋地宽度、有限的车库顶板覆土层中铺设。
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摘要: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建住宅小区越来越多,大部分为地上建筑和地下停车库组合布置。
小区的室外综合管道,需要在有限的室外埋地宽度、有限的车库顶板覆土层中铺设。
本文分析了小区室外管综设计存在的约束条件,总结了如何优化设计步骤,当重力流雨水、污水管交叉时可采用穿管井法、多孔管法、降标高法等措施。
为解决室外管综问题提出探讨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管线综合;雨水;污水;交叉引言建筑小区室外管线综合,是指为建筑小区各种功能设施配套服务而铺设的室外埋地管线。
通过给排水、电气、建筑(总图)、景观、结构等各个专业,与室外工程同时开展设计,将各自工种的室外管线设计在总图上。
给排水专业为室外管综设计的技术主导专业,围绕着将室外管线在现有条件下,既满足功能上的使用需求,又满足经济、美观上的需求。
本文将针对室外小区综合设计中现有存在的局限条件,尤其是车库顶板覆土深度有限的情况下,为室外管综合理有效布置,解决对策做一些梳理、归纳、总结。
1.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设计中存在的障碍 1.1 可供室外管线敷设的埋地区域宽度少,且管线多大多住宅建筑物的室外间距,按照规范的最小值来设计。
导致道路及绿化带内,可供室外埋地管线敷设的区域,非常有限。
在有限的宽度范围内,需要敷设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生活给水管线、消防给水管线(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等)、排水管线(污水、雨水管线)、热力管线(北方区域)、燃气管线(一般含调压站)、电力管线(高压、低压等)、弱电控制管线(小区内各类控制管线)。
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发布时间:2022-01-18T07:34:22.33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4期作者:喻英杰[导读]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智能化要求也明显提高。
对建筑机电工程来说,机电安装需要重点关注,空调设施、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等均不可忽视,这就使综合管线的铺设更为复杂,尤其要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
本文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现状出发,对管线综合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析[1]。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8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随着当前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准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与提升,现代建筑普遍都具备一定的多样化功能,在具体的安装中需要对应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使得其自身的优化空间有限,这样的情况下给对应的工程安装带来较大的麻烦,因此,需要及时地联系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优化,并合理地设计方案,从而避免出现其他的问题,减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幅度节省施工成本,同时还能确保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为此,相关工作者要明确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的概念,明确常用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类型,从室内管线和室外管线两方面高效落实管线排布技术,提高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引言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智能化要求也明显提高。
对建筑机电工程来说,机电安装需要重点关注,空调设施、安防系统、通信系统等均不可忽视,这就使综合管线的铺设更为复杂,尤其要找到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既定标准。
本文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现状出发,对管线综合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析[1]。
1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的概念机电工程安装涉及土木工程、自用工程、工业工程、环保建设工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专业。
机电工程在建筑工程尤其是大规模的工程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
浅谈建筑管线工程的综合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从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概念、建筑管线工程的分类、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原则及管线工程的其他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管线;综合设计在现代房屋建筑中,给水、排水、热水、饮水、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照明、电话、闭路电视的管线,构成了建筑管线工程。
在进行建筑管线工程设计时,由于各类设备相应的管线往往会在平面和立面上发生冲突、各类设备的用途及性能不同、各设备管线工程的施工单位不同等原因,如不预先在设计阶段对各项管线进行综合安排,就会对后期的施工安装、乃至竣工后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可以说,管线综合设计是当今建筑设备设计中须认真对待的一个新问题。
1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概念所谓管线综合设计就是将建筑物内各项管线工程统一安排,发现各项管线工程在设计上存在的矛盾,对各项工程原来布置的走向、位置有不合理或与其他工程发生冲突的现象,提出调整位置和相互协调的意见,会同有关单位商讨解决。
使各项管线在建筑空间占有合理的位置,为管线工程的施工、运行使用、管理维修创造有利的条件。
2建筑管线工程的分类根据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中的管线工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2.1 给水管道:包括生活给水管道、消防给水管道、工业管道、生产用水管道等;2.2排水管道:包括生活污水管道、生活废水管道、消防排水管道、屋面雨水管道、其他杂排水管道等;2.3中水管道:包括中水收集管道、中水供应管道;2.4热力管道:包括采暖管道、热水供应管道及空调处理设备中所需的蒸汽或热水管道;2.5 燃气管道:有气体燃料管道、液体燃料管道;2.6 空气管道:包括通风工程管道、空调系统中的各类风管管道及某些生产设备所需的压缩空气管管道;2.7 供配电线路或电缆:包括动力配电、电气照明配电、弱电系统配电等,其中弱电系统包括共用电视天线、通讯、广播及火灾报警系统等。
3 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原则3.1 布局原则1.各种管线尽可能错开、并排、紧凑、靠边和贴顶敷设,并充分考虑预留检修操作空间;2.电气管线与水管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水管上方;管道分层布置时自上而下按照蒸汽、热水、给水、排水的顺序排列;3.成排管道沿墙排列时:大管靠里、小管靠外;支管少、检修量小的管道靠里,支管多、检修量大的管道靠外;高温、高压的管道靠里,常温、常压的管道靠外;4. 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
关于现代建筑管线综合技术探讨【摘要】在整个建筑管网工程中,建筑工程管线的综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管线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工期、建设的成本以及维护管理。
建筑管线综合主要是将建筑物中的通风空调风管、水管,给排水以及消防水管,强、弱电桥架等所有占据顶部空间的大型管线进行合理的布局,使之在保证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减少空间尺寸,加大吊顶空间,从而使得层高降低,这样可以使得建筑工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建筑管线综合工作主要分为建筑工程管线规划综合和建筑工程管线设计综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就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建筑工程管线的蓬勃发展。
本文主要对现代建筑管线综合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线;综合技术;探讨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所配备的生产、生活设施的种类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建筑工程不断在完善,向着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工程的管线主要是由水、电力、燃气和热力管线组成的。
建筑工程中的不同的管线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以及施工。
各个管线只有进行综合的调节下,才能够使得建筑工程向着顺利的方向发展。
为了能够使得建筑工程的进程能够正常进行下去,这就要求做好管线综合的工作。
2.管线综合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意义2.1管线综合技术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具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并且能够对各个单位的管线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
2.2管线综合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单项工作综合的协调起来,从而能够很好的指导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并且能够使得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2.3管线综合技术,能够使得建筑工程充分利用地上、地面和地下等的各种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2.4管线综合技术使得建筑工程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而可以使得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有了一个可靠的保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建筑管线综合工作的具体划分3.1建筑管线综合工作的规划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管线综合工作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一、综合管线种类给水管网、排水管网、雨水煤气、天燃气管网、电力线二、敷设原则民用建筑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交叉。
三、埋设顺序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雨水管、污水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污水管。
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或北侧的原则布置;四、管道敷设特殊要求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 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浅谈浅谈综合管网的布置原则综合管网的布置原则综合管网的布置原则与策划与策划雨水管网、热力管网电力线路 、弱电线路、其他管网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由浅入深宜为:10KV 电力电缆、大于10KV 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应按下列原则处理:久管线;;力自流管线;建筑平行布置,并力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热力管、给水管、给水管、雨水管,电信管缆在道路西侧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管线、其他设施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五、工程案例案列:南通中南A-03地块F\D楼经二路西侧室外综合管网线施工注意事项:1、在现场安全文明围挡工作施工布置的基础上,提前排出关于综合管道及化粪池、道路施工界面划分、综合管网策划相关基础性工作;2、根据设计图纸对综合管网进行策划并确定;1、确定化粪池位置2、人行道、路牙、绿化、路灯、停车位等位置,根据国家规范确定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及电力管道安全距离因素进行综合定位,。
土建工程中的地下管线布置地下管线的布置在土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管线布置可以保证工程的高效进行和顺利完成。
本文将探讨土建工程中地下管线布置的重要性、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一、地下管线布置的重要性地下管线作为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水、燃气、电力等各种资源的重要任务。
正确合理的地下管线布置可以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避免因管线故障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首先,合理地布置地下管线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管线如果布置不当,容易发生冲击、破裂等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布置过程中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同时避免管线与其他设施发生交叉,确保人员和资产的安全。
其次,合理地布置地下管线可以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
管道的布置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的便利性和效率。
如果管线布置杂乱无章,不仅会增加清洁和维护的难度,还会增加维修和更换的时间成本。
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管线交叉和交错,确保管道的通畅和方便的维护。
最后,合理地布置地下管线可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管线布置合理能够减少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降低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此外,合理布置地下管线还可以避免因故障维修而造成的停工和损失,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地下管线布置的原则在进行地下管线布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原则:保证管线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管线布置中应避免与其他设施、设备相交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效率原则:保证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布置管线时尽量避免交叉和交错,保证管道畅通、易于清洁和维护。
3. 经济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在布置管线时考虑到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成本。
三、地下管线布置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进行地下管线布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管线材料选择:按照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线材料,如塑料、钢材等。
需考虑管道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布置路径确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管线的布置路径。
浅谈机电综合管线排布的重要性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类高层建筑、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并且各类建筑越来越复杂,综合性越来越强。
像公共场所与专业场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建筑,建筑功能多样化,各种设备种类多,多个施工专业队伍集中在拥挤的现场,按照各自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很难管理也难以发挥出各自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型的建筑,各专业设计之间很难面面顾及,不可避免会出现专业之间交叉相撞的事情,这样一来,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布局管理就尤其重要。
关键词:机电安装、综合排布一、建筑机电综合管线布置的原因在建筑机电系统中,管线布置主要包括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消防气体管、空调送排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母线、电缆桥架、线槽、工艺管线等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机电管线布置在设计图纸中都是分专业、分系统进行管线绘制,专业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加上管线复杂、交叉繁多,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空间合理分配,当在现场施工中必定会造成管线布置方面的冲突,导致安装高度过低,为日后维修带来相当大困难和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建筑机电综合管线布置的原则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开展管线综合布置作业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管线的整体综合平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基本原则。
此原则就是按照管线在布置作业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其安装顺序,也就是先安装布置比较重要的管线,如果重要程度一样则优先安装技术难度较高的管线,避免管线出错以及减少管线出错之后的检修、更改工作量。
其次是针对一级管线来说,需要将电气管、电气槽以及弱电管和弱电槽的管线安装在排水管以上,避免排水管漏水而导致此管线漏电问题。
在对排水管进行安装时应尽量避免在陡峭的位置安装,防止增加水从下往上排的压力和难度,保证排水动力充足,也不会由于环境中的泥和石头等造成排水管堵塞问题。
再次是针对二级管线来说,通常尽量在高层安装此类比较粗且安装难度比较大的管线。
而且在安装之前需要结合施工图对管线位置是否合理进行判断,更改和批注其中不合理的位置,做好安装施工之前的预估工作。
浅谈高层建筑综合管线工程施工方法摘要:高层建筑的施工是多工种配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各个工种在统一协调的规划下精心作业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对高层建筑综合管线工程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综合管线;施工配合Discussion on the high building integrated pipel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Ma Yuyan Liuyuyan Qinghe County Urban Planning Bureau of the 054800 Hebei River Abstract: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more work with system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trades in a unified and coordinated planning under the meticulous work to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task.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tegrated pipeline construction method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reference only.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integrated pipeline construction;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土建说了算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种状况虽能适应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而在装修标准高、系统复杂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就可能极易造成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最终质量。
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了加强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等解决方法,下面逐一论述。
编号:SY-AQ-00746(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建筑物的管线综合布置On the comprehensive layout of pipelines in buildings浅谈建筑物的管线综合布置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浅谈建筑物的管线综合布置在现代房屋建筑中,各种设备为人们提供了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设备工程已成为各类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水、中水、污水、杂排水、热水、饮用水、采暖、通风、空调、燃气、照明、电话、通信、网络、电视系统等,构成了建筑设备工程丰富的内容。
在这些功能系统中,除其设备外,管道、线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种类多、数量大,材质不同,截面尺寸大小不一,承担着输送介质、能源、信息、动力等功能,有些管线内的介质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些建筑管线通常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建筑物的有限空间内,如地下室的设备层、技术层、楼层和公用通道的吊顶内、管道井等等,管线安装时容易出现因相互交叉、挤占空间而引起的质量缺陷、检修空间不足、降低楼层的净高等问题。
因此建筑管线的综合布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备设计施工时,由于设备的用途及性能不同,施工时间先后有异,各承担施工的单位也有所不同,各类设备及其相应的管线往往会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位置上相互挤占、发生冲突,造成建筑空间的混乱或浪费。
如不预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对各项管线进行综合安排,就会给后期的施工安装乃至竣工后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拖延建设进度,浪费资金,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因此,建筑物管线综合设计是当今建筑设备设计、施工中需认真对待的一个新问题。
一、综合管线施工布置准备工作各种管线施工安装工程中会发生交叉,相互挤占有利位置,极易造成占据建筑空间大的情况,影响了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各种管线空间布局不合理,致使建筑使用空间压抑。
而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管线安装前,合理布置综合管线。
管线综合布置由于涉及各专业的施工,并与工艺、安全、经济、维护等各方面相关,因此应合理地进行管线综合布置。
技术准备工作应做到“三个熟悉”:①熟悉建筑功能和各层的使用功能;②熟悉建筑设备系统有多少个功能系统、设备的布置、管线分布及其特点;③熟悉建筑结构的形式、装饰装修的构造等。
具体地说,施工承包单位在收到施工图纸后,应组织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各专业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空调通风、弱电专业等,核对其有无表达不清、图示不明、缺项漏项、自相矛盾等问题,即做好各专业的图纸自审。
在自审的基础上,由业主或监理组织好设计单位的设计交底以及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会审,重点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在具体方法上,可以分别以某一个专业管道或线路为主导,沿管道或线路走向逐段与建筑、结构以及其他专业的管线核对,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往往因为耗时费力被忽略。
通过自审会审,使施工技术人员了解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管道内传输介质及特点,弄清管道材质、直径或截面大小、强电线缆与线槽(架、管)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清晰各楼层净高、管线安装敷设区段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空间、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等。
为便于综合布置,最好将各个管线功能系统列出明细表,列明各种管道或电缆槽架的详细内容,以便在布置设计时使用。
二、建筑管线的综合布置原则及需考虑因素建筑管线的综合布置技术,可以概括为以建筑设备的各种管线与线槽(管)为整体考虑对象,以实现和保证设计功能为前提,以技术性能要求和国家现行工程质量规范为依据,以管道与线路中传输介质或信息的物理、化学、热工、电磁效应为条件,在规定的走向、区域、部位及限定的建筑空间内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2.1综合布置原则在管线综合布置时,应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的经验,有一个总体上的布置思路和安排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1)先布置管径较大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管线。
遇管线交叉时,小管径避让大管径。
即先布风管,接下来喷淋干管、消火栓干管,空调水管,强、弱电桥架等。
因小管径所占空间位置较小,易于安装,且造价相对低。
2)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
压力流管道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介质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
给水管道、消火栓管道、自动喷水管道、热水管道等为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区别于重力管道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爬升。
重力流管道内的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
污水、废水、雨水等管道属于重力流管道,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杂质多,力求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建筑使用空间及排水流畅。
管道交叉时,应将重力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予以满足,压力管避让重力管。
3)冷水管避让热水管,热水管需保温且造价较冷水管高。
4)电缆(动力、自控、通讯等)桥架与水管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其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电缆或因此造成事故。
5)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
6)因金属管较易切割、弯曲、连接,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
7)附件少管道避让附件多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和维护及更换管件。
8)管道分层布置时,由上而下按蒸汽、热水、给水、排水管线顺序排列。
2.2需考虑因素除以上原则外,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功能。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图绘制时应不影响原系统的设计要求,管道的走向应基本与施工图相同,布置时尽量减少弯头等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只是使管线布置更加合理而不是修改原设计,编制出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需得到业主、监理、设计院的认可及确认后方可执行。
预留管线之间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空间。
管线布置时,应考虑管线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安装操作空间,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工人操作;并且应考虑交付使用后方便维护、维修单位的使用,也需要考虑阀门重新拆装的方便性。
考虑管线的安装顺序影响。
由于管线安装不是同时进行,有一定的先后次序。
故管线的布置也应给予综合考虑,以免部分管线安装后,其他安装管线安装困难或需要拆除原已安装的管线后再重新安装。
考虑管线之间的安全及相互干扰距离要求。
管线的布置需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
尤其是电缆桥架与水质管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免由于管道漏水而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强电桥架、线槽应与弱电分别设置,以免相互干扰。
三、熟悉有关规范对管线布置的要求3.1给水管道室内冷热水管上下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热水管下方;垂直平行敷设时,冷水管应在其右侧。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
给水管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生活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管廊敷设。
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不宜穿越橱窗、壁柜,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0.5m。
塑料给水管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设保护措施。
3.2排水管道1)室内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厨房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备餐的上方,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塑料排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如不能避免,并导致管道表面受热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3)排水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橱柜、壁柜。
排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3.3热水管道设备机房内管道不应采用塑料热水管。
2)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不宜小于3‰。
3)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措施。
3.4采暖管道1)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
对于热水管、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和凝结水管,坡度宜采用3‰,不得小于2‰;立管与散热器连接的支管,坡度≥1‰;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5‰。
当受条件限制时,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的散热连接管)可无坡度敷设,但管中水流速度应≥0.25m/s。
2)采暖管道不得与输送蒸汽燃点≤120℃的可燃液体或可燃、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在同一条管沟内平行或交叉敷设。
3.5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1)可燃气体、液体管道和电线、排水管道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
2)建筑物内的热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风管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3)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的风管,以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不宜穿过其他房间。
4)当风管内可能产生沉积物、凝结水或其他液体时,风管应设置≥5‰的坡度,并在风管的最低点和通风机的底部设置排水装置。
5)外表温度高于80℃的风管和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及管道,其外表面间应有必要的安全距离;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
3.6室内配电线路1)室内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避免外部热源产生热效应的影响;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而带来损害。
2)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
其相互间的净距不宜小于下列数值:①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在上面时为0.3m;②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在上面时为1m。
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至0.2m。
3)电缆桥架距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4)电缆桥架敷设在热力管道的下方,当设计无要求时,与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
四、综合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其他注意事项4.1编制合理施工进度计划在管线的施工安装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安装的先后次序,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安装等组织不合理极易造成返工。
编制管线施工进度计划时,宜把每层作为一个整体施工对象,把各个房间(包括大厅、会议室及走廊)作为具体施工对象,各专业管线工程作为施工过程,组织各专业工程在每层各房间上流水施工。
施工流向一般为从高到低,从走廊、大厅、会议室到房间。
管线安装顺序还取决于管线综合布置图的布置要求,通常安装顺序为首先空调风管,其次为空调水管、排水管、生活给水管、消防水管、强电桥架、消防桥架、综合布线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