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教案”评比活动申报教案

教学简况:

授课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大一学生

学时安排:8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道德及其产生过程,道德的本质以及作用。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再此基础上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执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本章节重点是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难点是道德的本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讨论;采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章,知道了人生观、世界观,明白了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习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3课时)

一道德格言

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

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

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讨论)

三、本章的中心问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够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

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

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

2、道德危机的表现

♦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

♦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

♦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

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语义分析: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德”指字原义与“伐”相通,是指征伐的结果而言,由是“德”与“得”相通,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道”

“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

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管子〃君辰下》“道德定于上,则百姓花于下”。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

2、道德为何会出现?

历史上道德起源理论

(1)宗教伦理认为:道德是上帝意志的创造。

(2)道德先验论认为:道德是先验、抽象的“精神”、“理念”、“良知”、“情感”。

(3)道德本能说:道德是人的动物本能进化而来(动物是否有道德?)

(4)自然本能说、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3、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第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属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道德的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3)、道德能够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道德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2课时)

先贤格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问题: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的命运如何?

热点问题:孔子PK章子怡

北大张颐武教授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讨论)

祭祀孔子活动与“圣诞日”之说法带来的争议

儿童读经运动与孔子学院在海外挂牌

于丹说《论语》带来的“传统文化热”的引发的争议

(一)中国传统道德

1、何谓传统道德?

♦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他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2、传统道德思想发展简史

♦西周:“有孝有德”

♦先秦:儒家“贵仁”、墨家“兼爱”、道家“自然无为”,绝仁弃义”批评世俗道德、法家“不务德而法”的非道德主义。

♦秦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类”,建立“三纲五常”的神学伦理道德体系;“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魏晋:“名教”与“自然”之争,“玄学伦理思想”

♦隋唐:儒、佛、道三教合流

♦宋明: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与陆王心学“心外无理”,“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学纲领

♦清代:“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颜元);“道德之盛,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戴震)

3、传统道德主要内容: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