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_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 格式:ppt
- 大小:480.00 KB
- 文档页数:7
8.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代入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消元”是核心,化归是目标,因此本节课再学习加减消元法就有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1、代入消元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回答)(二)探究新知:1、知识导学学生思考:除了用前面所学的代入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出这个方程组吗?(学生在提前预习的情况下通过教师提示来回答)教师提问:(1)为什么把这两个方程相减?这一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2)② - ①怎么减消去未知数y,得到x=6(3)如果用① - ②也可以消去未知数y ,能求得x 的值吗?(教师板演① - ②消去未知数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① - ②和② - ①结果是一样的)2、类比学习议一议:课件出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循正确的步骤进行解答(教师一边口述,一边演示解答过程)3x+10y 2.815108x y =⎧⎨-=⎩①②x+y 6210x y =⎧⎨+=⎩①②x 0.60.1y =⎧⎨=⎩3x+4y 165633x y =⎧⎨-=⎩解:把 ① + ②得:18x =10.8x =0.6把x =0.6代入①,得3×0.6+10y =2.8解得:y =0.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3、梳理新知,归纳总结-----什么是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三)应用新知教师在PPT 上出示两个问题,学生展示练习结果,老师给予补充4、拓展应用(PPT 展示) 问题:你能用加减法来解方程组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方程组先进行变形 ,再加减。
8.2.2 加减消元法简介: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内容是掌握用加减法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学生已经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一定的认识,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部分,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习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理解消元,通过实际情境问题引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概念,对于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者是互为相反数的方程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于系数既不相等又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方程组,老师要引导学生转化解决,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探索如何用加减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消元法所体现的化归思想,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分钟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回顾1.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若a=b,那么a±c= .<2>若a=b,那么ac=2.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列出方程组思考:1、用代入消元法怎么解此方程组?2、观察y的系数,能否找出新的消元方法呢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引出新知。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内容及内容解析:1.内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实验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2.内容解析: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本节对比根据题意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发现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变形为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后,将它代入方程组中的另一个方程,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转化对解二元一次方程很重要,它的基本思路是“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消元思想. 通过代入法,减少了未知数的个数,使多元方程最终转化为一元方程,达到消元的目的.在提出消元思想后,又归纳得出代入法的基本步骤,既渗透了算法中程序化的思想,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考的深度.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体会“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二、目标及目标解析:1.目标(1).会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的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通过探索,逐步发现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代入消元,使学生初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三、问题诊断分析:1、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这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消元,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我们是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学生选择哪一个方程进行变形,容易出现不一样的选择.因此,教师讲解例题时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而且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组时应努力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可以迅速解方程,而且可以减少错误.基于此,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___个未知数,含有每个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____,并且一共有____个方程的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______________.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________.2.探究新知问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问题一:你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解:设胜x场,则有:.问题二:你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吗?解:设胜x场,负y场,则问题三:怎样求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设计意图:这题说明要想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必须先知道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为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即消去一个未知数的值,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去解。
8.2.2 加减消元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习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尝试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借此体会消元思想.3.理解消元思想、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积累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 重点: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EMBED Equation.DSMT4 |22 240 x yx yì+=ïïíï+=ïî分析: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的系数,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得:x=把x=18代入①,得:y=思考: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么解方程组二.解决新知:归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同时相加或,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这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消元法,简称 .例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分析:这两个方程没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相反,直接加减这两个方程不能消元.试一试,能否对方程变形,使得这两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解:①×,得:③②×,得:④③④,得:把x= 代入①,得: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思考:本题如果用加减法消去x应如何解决?三.巩固练习:①②③④⑤⑥四.课后作业:1.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2.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3.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等于()A.-1B.m-1C.0D.14.若,则x+2y= .5.关于x、y的方程y=kx+b,当时,;当时,,则k= ,b= .6.若,则2x-3y= .7.运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①②。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教材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习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同时又是后续学习“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基础。
代入法和加减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有效途径,而且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法,“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力补充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各见长处。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比较”的教学法。
五、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采用多媒体PPT演示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温故而知新一〃1. 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若a =b ,那么a ±c = . (等式性质1)<2>若a =b ,那么ac = . (等式性质2)<3>思考:若a =b ,c =d ,那么a ±c =b ±d 吗?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4.请你代入消元法解下面这个方程组:⎩⎨⎧=+=+40222y x y x具体步骤是:由①得 =y . ③,把③代入①得 .从而达到消元的目的。
(即把二元一次方程变成我们较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二)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得出加减法的定义。
1. 解这个方程组⎩⎨⎧=+=+40222y x y x 除了用代入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99面第二个思考前的内容。
《8.2.2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板块展开说课,分别是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板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本课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容易进行简单的模仿,往往不注意方程组解法的形成过程更无法真正理解消元的思想方法。
而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二、说教法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主要评价激励法,对学三、说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竞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相应的进行小组加分和个人加分,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