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手册2015
- 格式:docx
- 大小:604.75 KB
- 文档页数:16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1. 引言在当今社会,药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情况和药物的用途正确使用药物,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合理用药对于保障个人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向大众传递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人们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副作用。
2. 药物的分类药物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2.1. 西药和中药西药是指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药物,其研究和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并且通常经过较严格的临床试验。
中药是指中医学传承下来的药物,其中包括了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的药物。
2.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可以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较复杂的疾病。
非处方药是指无需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较简单的疾病或症状缓解。
2.3. 治疗药和预防药治疗药是指用于治疗疾病并使患者康复的药物,多数需要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预防药是指用于预防疾病或减少患病风险的药物,通常需要医师的建议和衡量风险与效益。
3. 合理用药的原则3.1. 医学指导合理用药首先要求医师的指导和监督,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等,合理选择药物,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2. 注意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中包含了关于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
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存药物。
3.3. 遵循用药方案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案进行用药。
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能随意中断治疗。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3.4.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包括头痛、恶心、皮肤过敏等。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4. 常见用药误区4.1. 自行购买处方药处方药通常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自行购买处方药可能会导致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常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合理用药知识宣传资料一、中西药用药的准则非处方药可自行购买,虽属药效较温和、安全的药品,但吃药前应特别注意包装上的说明及标示,如用法、用量、服用时间、适用症状、效果等,不可随意服用。
服西药1 一般人用药⑴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体质的人,用药须特别小心。
阿斯匹林的副作用是较伤胃,所以肠胃状况不佳者不可过量。
服用胶囊或其他特殊药品时,除非医生特别交代,否则不可咬碎或磨碎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⑵严格遵守服药时间,不可擅自提前或挪后。
⑶药丸请用开水送服,切勿干吞,也不能用茶、牛奶、饮料等送服。
⑷吞食胶囊前先喝水润滑食道,以免造成胶囊粘在食道中发生意外。
⑸有些药物服用后不可立刻躺下,以免造成食道灼伤等,请遵医嘱。
⑹服药后不可饮酒,不可喝含酒精的饮料,也不能吃葡萄柚,因为酒极易增强药的副作用,而葡萄柚含黄酮类成分,与特定的药物同时进食会有药物过量的危险。
⑺服用有沉淀物的药液时,吃前应先摇匀,以保证药量正确。
⑻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可过量。
⑼吃剩的感冒药,切勿让其他感冒患者服用。
即使同为感冒,其病因及个人体质也各不相同。
⑽感冒时,不要擅自服用上次自己感冒时吃剩的药。
首先是药品保质期的原因,其次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感冒的原因也不一定相同。
⑾勿吃来路不明的草药或偏方。
⑿从医院拿回来的药,需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药物变质。
⒀有些感冒糖浆含有“可卡因”,不可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导致成瘾。
2 小儿用药婴幼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还未接触过各种感冒病毒,因此比较容易感冒,而小儿的用药剂量和成人也有所不同。
所以小儿服药应特别注意:⑴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小儿服药,如说明书上说6~10岁的孩子一天服3次,一次服3颗;3~6岁的孩子一天服两次,每次服2颗。
若你的孩子5岁,则只能按后者的规定服用,千万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和药量。
⑵购买药品时,不要选用胶囊或颗粒较大的药品,以免给小儿服用时引起窒息。
中医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Xxx 中医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目录中药煎煮常识…………………………………………………………………………. 3中药的服用方法………………………………………………………………………..3中药用药禁忌…………………………………………………………………………..3中药使用的误区………………………………………………………………………..4正确服用中成药………………………………………………………………………..4喝中药不苦的窍门……………………………………………………………………..5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5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6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6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6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7 中药煎煮常识一、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
二、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 3-5 厘米,浸泡 30-60 分钟为宜。
三、煎煮方法:每剂煎煮两次。
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物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
煎煮时最好加盖。
四、煎药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一般药物 15-25 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 5-15 分-60 分钟。
五、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钟,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40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具体决定。
成人服用,每次以 250,300毫升为宜,一剂若煎 2 次,总量即 500,600 毫升;若煎 3 次,总量即 750,900 毫升。
通许县中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2013版)通许县中医院药剂科目录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的区别菊花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功效有何异同?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小儿食积的常用哪些中药?小儿呕吐常用哪些中药?如何看待中药不良反应?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哪些中药可能造成肝损害?哪些中药服用后可能造成肾损害如何解救乌头碱类药物中毒?使用中药注射剂应该注意哪些间题?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常用补阴药及应用补阴药应注意的问题常用补阳药以及应用补阳药应注意的问题家庭药品如何保管?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
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
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证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
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痛、高血压等不良后果。
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拘祀皆是砒霜。
”因此使用中药应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1、霍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对酒精敏感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醉酒的表现。
特别是大量服用后可能出现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
因此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宜服用,可使用其他不含酒精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滴丸等。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如何合理用药你知道吗那么何谓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合理用药的关键点用药安全是合理用药的前提有效是合理用药的关键用药要求经济性意义在于用最小的治疗风险和花费最少的钱让患合理用药为什么如此重要药品是一把双刃剑,药物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轻者可增加病人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者可能使病才能避免和减少这种些情况的发生。
合理用药的前提遵医嘱——选的药是对的!!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依从性——漏服不能叠加,不能自行加减药。
什么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同类药品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物。
因此,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合理用药总的原则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注意:婴幼儿例外。
因为小婴儿体内脂肪、肌肉含量低,皮下或肌肉注射吸收较差,且风险增加。
因此,婴幼儿肠外给药时应首选静脉给药。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有些疾病不需要服用药物即可自愈。
例如流感,只要注意休息、戒烟、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同时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5~7天即可自愈。
用药要遵循能少用不多用服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药物的各种成分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表现为效果的“相加”或“相减”,即疗效增强或无效。
相应地,副作用也可能相加,危害身体健康。
用药要遵循能口服不注射口服用药比注射给药简便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缺点在于起效相对较慢,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打针输液的优点在于用药剂量准确,吸收迅速,见效快,可以避免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破坏;缺点在于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越过了人体的天然防护屏障,容易引起很多副作用。
警惕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现已证实注射剂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可是经过各种途径(如在生产中或配药操作过程中污染的微小颗粒杂质,另外,医院在配药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带入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
XXXX中医院中医药宣传手册目录第一篇中医药小常识中医治病的特点中医如何看病中药的煎制方法中成药中药的服用方法第二篇中医药养生与保健中医药与日常养生冬病夏治药膳养生颈、腰部保健操足部按摩第三篇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拔火罐刮痧针灸疗法第四篇小儿推拿第一篇中医药小常识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她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她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在内、外、妇、儿等诸多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治病的特点中医治病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因此,中医在治病时强调从人的整体出发,重视调整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是治未病,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
中医如何看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疾病的相关资料,然后四诊合参,从而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
望诊,是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收集疾病资料。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或嗅气味来诊察疾病。
问诊是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
切诊是中医最具传统特色,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诊断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如肌肤、手足、胸腹等)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诊察疾病。
这些诊法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药的煎制方法正确的煎制方法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
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最好,忌用铜、铁器皿;煎药用水:一切洁净的水即可;煎煮火候:一般补益之品宜小火慢煎,解表清热药需大火快煎;煎煮方法:煎前需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分钟。
一般煎煮2-3次。
有些药物特殊,煎法特殊,如:1.先煎:介壳、矿石类如龟甲、石膏等应打碎先煎;2.后下:气味芳香等久煎有效成分易丢失,如薄荷、大黄等;3.包煎: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车前子、蒲黄等;4.人参等贵重药材需单独另煎;5.溶化:阿胶、蜂蜜用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兑付,以避免粘锅浪费。
中医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一、背景介绍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中医医院需要进行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帮助患者正确使用中药,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
二、宣传与教育内容1.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范围:介绍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主要功效,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帮助患者了解中药的作用及选择合适的中药。
2.中药制剂的类型和用法用量:介绍中药的制剂类型,如水煎剂、膏剂、丸剂等,以及不同制剂的用法用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药。
3.中药质量标准和药材辨别:介绍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药材辨别的方法,使患者能够正确选择质量好的中药制剂。
4.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介绍常见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提示患者在使用中药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5.中药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介绍使用中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告知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并及时就医。
6.中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介绍中药的合理用药原则,如适应证和个体差异等方面,提醒患者在使用中药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三、宣传与教育方法1.健康讲座:定期开展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的讲座活动,邀请专业医师进行讲解,增加患者对中药知识的了解。
2.宣传海报:在医院内部和公共区域张贴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的宣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患者传达相关知识。
3.宣传手册:为患者提供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的宣传手册,包括中药的功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的原则等内容,供患者参考。
四、宣传与教育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1.患者反馈:通过患者的反馈了解他们对宣传与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及时调整宣传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2.宣传与教育效果评估:定期开展宣传与教育效果评估,了解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药有一定的用药规律和原则,不合理使用,可能会降低疗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因此,了解中药的合理用药知识,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中药合理用药中药合理用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疗效和社会效益。
中药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1.保障中药的安全性中药虽然是天然的药物,但并不是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与药物的性质、剂量、配伍、炮制、用法、用量、用时、用者等因素都有关系。
如果使用中药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中药副作用,甚至引起药物中毒或药源性疾病。
2.提高中药的有效性中药的有效性与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所致。
因此,治疗疾病要根据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因素,综合分析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用适宜的药物,调整正气,祛除邪气,恢复人体的平衡和协调。
如果不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盲目使用中药,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甚至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3.节约中药的资源中药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的特色优势。
但是,有些中药资源有限,不可无限开采和消耗,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浪费和滥用,可能会造成中药资源紧缺,甚至引起某种中药的濒危和灭绝。
4.促进中药的创新发展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科技的重要领域。
中药的创新发展,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药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制品。
如果不合理地使用中药,就有可能导致中药使用的固化和僵化,阻碍中药的创新发展。
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值得收藏■胡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药剂科)健康域用药106中药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和规律中医药是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有着自己的理论和规律。
中医药宣传手册中成药是由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物,具有方便服用、药效稳定等优点。
中成药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研磨、混合、炮制、包衣等多个环节,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口服,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服用。
同时,中成药也有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需要患者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第二篇中医药养生与保健中医药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注重养生保健。
中医药与日常养生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多种方式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医认为冬季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需要通过适当的饮食、穿衣等方式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而夏季则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锻炼等方式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药膳养生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
药膳是将中药和食材相结合,制成具有一定药效的食品。
药膳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可以起到调节身体功能、预防疾病的作用。
药膳的制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食材和中药,以达到最佳的保健效果。
颈、腰部保健操和足部按摩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
颈、腰部保健操可以缓解颈、腰部的疲劳和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颈、腰椎病等疾病。
足部按摩可以刺激足部的穴位,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第三篇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拔火罐是中医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刺激局部经络和穴位,以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火罐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肌肉酸痛、风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刮痧是中医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在皮肤表面刮出一定的红斑和瘀血,以达到祛风散寒、通经活血、解毒等作用。
刮痧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头痛、背痛等。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头,以达到调节气血、舒筋活络、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
中医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Xxx中医医院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目录中药煎煮常识………………………………………………………………………….3 中药的服用方法...................................................................................3 中药用药禁忌......................................................................................3 中药使用的误区...................................................................................4 正确服用中成药...................................................................................4 喝中药不苦的窍门................................................................................5 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5 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6 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6 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6 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7)中药煎煮常识一、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中知药识及宣中传药手合册理用药目录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3)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4)那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5)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6)小儿食积常用那些中药 (7)那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8)那些中药可能会造成肝损害 (9)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11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12)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13)幼儿服药注意事项........................................................................................14-15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
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
导致不良反应得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
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
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疼、高血压等不良后果。
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茂、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因此使用中药应当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药物的中成药约有100 余种。
主要分为补阳药类、驱寒止痛等类中成药中,如海马补肾丸、大活络丹、健步壮骨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木瓜丸、痹通药酒、长春红药片、创伤散、跌打风湿酒、二仙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寒痛片、风湿酒、复方蛤青片、复方夏天无片、复方小活络丸、复方羊角胶囊、骨刺丸、骨刺消痛液、固肾定喘丸、寒热痹胶囊、寒湿痹颗粒、和合丸、回天再造丸、活心丸、活血舒筋配、济生肾气丸、接骨片、筋骨疼痛酒、救急散、橘核病气丸、灵仙跌打片、女宝胶囊、盘龙七片、前列舒丸、人参再造丸、参桂理中丸、参茸黑锡丸、参茸酒、参茸木瓜药酒、参茸三鞭丸、参茸壮骨丸、参茸追风酒、神三七伤药散(片)、参赓活络丸、肾炎温阳片、疏风再造丸、舒筋活络丸、四逆汤、痰饮丸、通痹片、透骨镇风丸、厄痹颗粒、温经丸、温脾止泻丸、温胃舒胶囊(颗粒)、乌梅丸、五加皮酒、消肿片、小儿止泻停颗粒、小金丸、肖金丹(丸)、心宝丸、雪莲药酒、血宝胶囊、腰息痛胶囊、腰椎痹痛丸、益肾灵颗粒、益心丸、右归丸、玉龙酒、愈风丹、云南红药胶囊、止痛风湿丸、中风再造丸、中华跌打酒(丸)、壮骨木瓜丸、壮骨追风酒、追风活络酒、追风透骨丸等;以及处方名中已含附子的成药,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附桂骨痛片、参附强心丸等。
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改善垂体—肾上腺素的调节,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
人参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而实现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此外柴胡的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可以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 ,从而促进肾上腺组织生成和释放糖皮质激素,达到抑制致炎物质的释放;肉桂对糖皮质激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药还有细辛、秦芫、五加皮、雷公藤、附子、冬虫夏草、何首乌、杜仲、补骨脂、枸杞子、鹿茸、廖香、淫羊蕾、知母、延胡索、三七、人参、党参等。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
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面色萎黄,目昏不明。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用。
感冒发热、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也不宜用。
感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小儿食积常用哪些中成药(1)小儿乳食内积常见症状:面黄肌瘦,烦躁多啼,夜卧不宁,食欲不振,嗳气酸馒,口气臭秽,呕吐酸腐,腹部胀满,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潜,大便不调,气味臭秽,或有低热,舌红台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消乳消食,和中导滞。
小儿乳食内积常用中成药:小儿消食丸、保赤散、儿童七珍丸、一捻金、小儿消食片、小儿化滞散、化积散、小儿消食健胃丸等。
应注意:保赤散、一捻金、儿童七珍丸中均含朱砂,不宜久服。
(2)小儿脾湿夹积常见症状:面色萎黄,困倦乏力,夜卧不宁,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馒,大便溏薄,气味酸臭,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清淡。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小儿脾虚夹积常用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健脾消食丸、小儿健脾散、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参术健脾丸、宝儿康糖浆等。
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由于环境污染加剧、感染性疾病的减少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
人类不仅是对西药有过敏问题,而且对于使用中药甚至食物均有可能出现过敏。
中药过敏往往与用法、用量关系不大,而与个体差异有关。
中药煎剂、中成药以及外用药、肌内注射剂、静脉注射剂,均可引起过敏反应。
但中药中以注射剂尤其静脉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为多见,且往往比较严重,应特别引起重视。
哪些中药可能造成肝损害下列中药曾在毒理试验中引起动物不同程度的肝损伤:马桑叶、四季青、地榆、鱼藤、营草根、丁香、苦楝子、苦楝皮、天花粉、大白顶草、苍耳子、野百合、轻粉、海藻、斑蛰、蓖麻子。
文献报道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黄药子、雷公藤、千里光、苍耳子、川楝子、贯众、芫花、渔羡黎、土荆芥、钩吻、艾叶、大白顶草、蓖麻子、羊角菜子、一叶秋碱、藤黄、大风子、相思子、常山、望江南草、喜树、鱼胆、雌黄、生棉籽油、桐子及桐油、金不换、番泻叶、望江南草、石蒜、斑鹜、猪胆、老虎节、娱蛤粉、蛇葛、银杏等。
文献报道使用后导致药物性肝病的中成药壮骨关节丸最常见,其次是疮积散、复方青黛丸、青黛胶囊、克银丸、消银片、攻银片。
有个案报告的有消癣宁、何首乌、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湿毒清、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妇康片、痛经内异消(化瘤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增生片、银翘片、润肤丸、昆明山海棠、穿琉宁注射液、银屑散、人参白术丸、六神丸、复方甘露饮、壮骨粉、宁红减肥茶、疏风定痛丸等。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有的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如珍菊降压片、脉君安片、降压避风片、复方罗布麻叶片等均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不宜随意加大剂量,并应注意其中所含有的西药成分,避免重复用药,注意所含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珍菊降压片:含有盐酸可乐定0.03mg/片、氢氯噻嗪片5mg/片、芦丁20mg/片、珍珠层粉、野菊花。
盐酸可乐定属于中枢性α受体激动药,単药使用治疗成人高血压日服用总剂量不得超过10mg,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时,単药使用日服用总剂量不得20mg。
长期大量使用易发生低钾血症。
克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不能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
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降低,应用时须减量,并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该药还可以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这可能与抑制胰岛素有关。
脉君安片:含有钩藤、葛根、氢氯噻嗪(每片 1.5mg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别是可能导致低血钾症。
降压避风片:含有盐酸甲基丙炔节胺(优降宁)10mg/6 片、氢氯噻嗪15mg/6 片、黄荃、槐角、落花生枝叶。
盐酸甲基丙炔节胺对心脏功能不良者可导致充血性心衰;肝肾功能障碍者、柯兴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病者慎用;恶性高血压、肾衰晚期、甲亢、嗜铬细胞瘤、精神病患者禁用;可出现低血糖;在麻醉期间可发生低血压。
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对痛风患者可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糖尿病者可使糖尿增加,正常人很少引起糖尿;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禁用;对磺胺药过敏者慎用。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有的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如珍菊降压片、脉君安片、降压避风片、复方罗布麻叶片等均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不宜随意加大剂量,并应注意其中所含有的西药成分,避免重复用药,注意所含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珍菊降压片:含有盐酸可乐定0.03mg/片、氢氯噻嗪片5mg/片、芦丁20mg/片、珍珠层粉、野菊花。
盐酸可乐定属于中枢性α受体激动药,単药使用治疗成人高血压日服用总剂量不得超过10mg,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时,単药使用日服用总剂量不得20mg。
长期大量使用易发生低钾血症。
克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不能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
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降低,应用时须减量,并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该药还可以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这可能与抑制胰岛素有关。
脉君安片:含有钩藤、葛根、氢氯噻嗪(每片 1.5mg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别是可能导致低血钾症。
降压避风片:含有盐酸甲基丙炔节胺(优降宁)10mg/6 片、氢氯噻嗪15mg/6 片、黄荃、槐角、落花生枝叶。
盐酸甲基丙炔节胺对心脏功能不良者可导致充血性心衰;肝肾功能障碍者、柯兴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病者慎用;恶性高血压、肾衰晚期、甲亢、嗜铬细胞瘤、精神病患者禁用;可出现低血糖;在麻醉期间可发生低血压。
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对痛风患者可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糖尿病者可使糖尿增加,正常人很少引起糖尿;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禁用;对磺胺药过敏者慎用。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有的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如珍菊降压片、脉君安片、降压避风片、复方罗布麻叶片等均含有西药成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不宜随意加大剂量,并应注意其中所含有的西药成分,避免重复用药,注意所含有西药成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珍菊降压片:含有盐酸可乐定0.03mg/片、氢氯噻嗪片5mg/片、芦丁20mg/片、珍珠层粉、野菊花。
盐酸可乐定属于中枢性α受体激动药,単药使用治疗成人高血压日服用总剂量不得超过10mg,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时,単药使用日服用总剂量不得20mg。
长期大量使用易发生低钾血症。
克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不能用。
老年人对降压作用较敏感。
肾功能随年龄增长降低,应用时须减量,并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该药还可以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这可能与抑制胰岛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