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
本文的语言质朴,读来亲切有趣,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
文中列举了许多夏天里成长的事物,这些都是围绕着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的。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思考,体会作者的行文特点。
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初步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出示几幅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表达)2.师:夏天不仅有好吃的葡萄西瓜冰淇淋,夏天还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一文,聆听夏季的成长赞歌。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大屏呈现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各自朗读。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生字词①出示本课词语,生各自试读。
②指名认读。
③学习“尽量”的两种读音,带领学生学习,等学生掌握后进行巩固练习。
④出示本课9个生字,问: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学生自由表达)⑤根据学生的交流,师范写一两个字;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然后展台展示学生的字,全班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大屏呈现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画出文章的中心句,思考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师: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漫步乡间,我们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可听“青草池塘处处蛙”;可感“流汗沾衣热不胜”。
在这热烈地背后有一个个迅速生长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师:检查生字词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开火车朗读词语,同学读对了大家跟读两遍,如有误,我们一起纠正读两遍。
P字词(字音、字形)师:生字关已经闯过了,还等什么?赶紧回到原文好好地品读,争取把文章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这篇课文。
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非常投入,有感情。
师:通篇文章都在写什么?(举例哪些事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师:有哪些呢? (生答,师随评,师总结)(课件出示)P 第1自然段: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第2自然段:生物飞快、跳跃、活生生、看得见的生长。
第3自然段:山、地、河、铁轨、泊油路在生长。
第4自然段: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人也在成长。
师:从全文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和结构上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生1: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紧紧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
生2: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为了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
齐读:“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这句话属于本文的什么句?(中心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师:聪明的孩子总能洞穿句子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老师想到两个例子,大家想看吗?(想)(课件出示)P一场秋雨,枝头上挂满了灯笼般柿子。
P和煦的风,一夜之间吹红了桃花。
师:看完没? (看完了 )你们在看我的例子,我在看你们的表情。
我发现有几个同学面露神疑。
我想一定是有所思考,你来说说? (这例子不能放入文中)为什么? (与中心不相符)师:厉害!老师故意挖坑,你巧妙地避开了!所以,同学们,文中的例子可以随便举吗? (不能) 随便举,会闹笑话!文中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代表性、反映事物特征、紧扣文章中心) 师:概括得很棒!我们将像上述事例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后映事物特征的具体事例,称为“典型事例”。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万物生长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谚语。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绘,并能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万物生长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夏天里的植物、动物、山水、铁轨、柏油路以及人的成长变化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生:自由发言,说出喜欢夏天的原因。
师: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庄稼、树木、蔬菜、水果、人、动物……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你从哪几个方面体会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解释词语“活生生”“软绵绵”。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提到的几种事物和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不同的事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指名说。
多媒体出示这句话。
围绕这个中心句,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柏油路、人。
请同学们看板书上的词语,再读读自己画的句子,看看课文在描写这些事物的时候,所选择的典型事物和时间是不是一一对应的。
指名说。
师小结: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聚。
作者所选取的山水草木、铁轨柏油路以及人的成长三种类型的事物与夏天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五)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章中心句,了解各段所写内容,再逐段品读,从动植物、事物、人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品读描写各种事物生长的语句,进而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经验,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累累硕果是需要在夏天用力生长才能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由果实累累的秋天自然引出夏天,为出示课题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自读要求。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并指导个别语句的语调,为学生做好范读。
3.学生齐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4.自由读,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5.简单说说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多次读文,可从读中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夏天是怎样的季节吗?出示课件: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齐读这句话)(板书)这句话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讲述的呢?(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而明确文章是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轨、孩子等方面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写的。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蒋可菡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2020年第01期【教学目标】1.积累词句,感受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2.学习抓中心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发现作者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的秘密。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我们要及时抓住青少年时期,增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否则错过时机就会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1.学习抓中心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发现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短句和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本单元学习重点1.还记得著名作家杨绛说过的一句话吗?“读书好比串门儿。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容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又是怎样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2.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面都设置了“单元导语”,对教师把握单元重点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在上课伊始就明确指出本课的重点,这对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有很好的帮助。
】活动二:整体感知文章结构1.浏览课文,作者笔下的夏天有什么特点?(板书:万物迅速生长)2.出示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文章围绕这句话,都写了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找一找,把它们的名称圈出来。
4.学生自学、自圈,教师巡视。
5.出示词语,指名读。
特别读准标出的生字词。
6.观察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是植物,第二行是动物,第三行是其他事物。
)7.小结:在夏天,有这么多事物都在成长,所以说——(出示全文中心句)哪个词要重读?(万物)齐读。
【设计意图:该环节在词语学习的设计上颇具特色,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词语的分类,不仅落实了生字词的教学,而且顺势找到了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对中心句中的“万物”有了具体的认识,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活动三:明确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比较中理清文章结构1.过渡: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它统领着整篇文章。
16夏天里的成长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6夏天里的成长第1课时教案一、单元课标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习作要求: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三、课时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习作。
四、课时准备1、学生课前借助导学单预习课文。
2、有关的课件五、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
1、利用单元页,了解本单元目标。
2、出示课时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习活动一:小组内互查导学单,组长给组员加以评价。
教师借助导学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完成目标1)(二)、借助导学,单检查预习。
1、出示学习任务及评价标准:学习任务:小组内互查导学单,评出朗读小天才、小小书法家、学习小标兵。
评价标准:朗读小天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小书法家:书写既正确又美观学习小标兵:能利用预习单预习课文2、根据学习任务,互查导学单。
组长给以适当评价,并奖励学习星。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找学生分行比赛读。
(2)指导书写难写、易错字:瀑缝(3)多音字组词过渡:同学们预习的非常充分,这就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学习活动二:找出文章中心句,领会从三个方面表达中心的方法。
(完成目标2)(三)整体感知,领悟方法。
1.出示学习任务及评价标准: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思考: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2、学生读学习任务,教师说评价标准。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
4、班内汇报,整体感知。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板书:万物迅速生长)(2)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围绕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明确分类:生物:动植物、非生物:山、河、大地等、人(相机板书)方法拓展:寻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
《1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单元大概念】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时候,从不同方面,用不同的事例写详细、具体些,有助于让段落文字结构更加分明,中心更加突出,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泊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描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告诉我们人和自然界里的万物一样,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和学习,快速成长,增长才干。
课文开头的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篇的作用,从有生命的事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万事万物尽在其中,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选材贴切,构思巧妙,结构清晰。
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作者围绕这个关键句写了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用了“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突出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长、跳跃地长。
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句是“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这段话写出了山、地、河、铁轨、泊油路这五个事物在夏天里的生长。
这里的“长”,不仅仅是指植物的生长,也指大地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还指物体由于气温的升高而产生膨胀的物理现象。
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段话写出了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有身体、知识、能力、智慧等。
【学习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一课时)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一、导入: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漫步乡间,我们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绿色莲叶,可以听到池塘里处处传来青蛙的叫声,可以感受到汗水沾湿了衣衫。
在这个热烈的季节里,有很多迅速生长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感知: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要研究的生字词。
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如果有错误,我们一起纠正。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原文,认真品读,争取把文章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这篇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很投入,有很多感情。
这篇文章主要是在讲述夏天里各种事物的快速生长。
具体来说,有生物的快速生长,例如昆虫的飞快跳跃和植物的活生生的生长;还有非生物的快速生长,例如山、地、河、铁轨和泊油路的生长;同时,人也在夏天里快速成长。
从全文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紧紧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都是为了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主题。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点明中心、总领全文的作用。
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老师想到了两个例子,分别是秋雨中枝头上挂满柿子和和煦的风一夜之间吹红桃花。
这些例子都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事物的特征,紧扣文章中心,因此被称为“典型事例”。
写文章时,我们要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写,才能突出中心。
老师让同学们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举例子,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结果。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写作启示,并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夏天生物生长的特点,并要求同学们回答问题。
同学们读书认真,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出夏天生物生长的快速和跳跃感。
老师指出“快”这个词不足以形容夏天生物生长的速度,因此加上一个字,形成“极快”这个词。
老师模拟了萝卜、丝瓜、葡萄和橘子等不同植物在夏天快速生长的情景,让同学们感受到夏日里极快的生长。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联系旧知:看图,背诵关于夏天的古诗《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联系生活:这些诗词里都有描写夏天万物生长的景象。
你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过哪些事物夏天里的生长?3.引入篇章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夏天,你们不知不觉地就长大了,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你们学过很多文章,也写过很多文章,你们觉得一篇好文章什么最重要呢?(中心思想)4.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梁朝的萧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预设】“立意”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意”就是中心意思。
5.明确: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要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齐读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
6.引入课题:同学们,说起夏天,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夏天,你会用哪一个呢?(叫学生到黑板上写关键词)夏天,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在作家梁容若的笔下,夏天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夏天里的成长》。
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同桌互相检查学习任务单的第1题,有错字及时纠正。
瀑:右边下面的部件不要写成“水”;缝:要注意走之与左右两个部件之间穿插避让,注意正确的笔顺。
(2)检查生字词。
活生生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软绵绵谚语棚架农作物尽量指名认读,互助正音,齐读。
强调:缝.隙(fèng)尽.量(jǐn)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写了有关夏天的什么内容呢?找到相关的句子,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三:梳理课文,感受脉络1.圈画课文中心句。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写“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呢?(1)汇报交流: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9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藓”等11个词语;2.抓住中心句理清脉络,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夏天里的成长”这一中心来写的。
领会第2自然段是如何从不同方面表达“飞快地长”这个中心的;3.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夏季的强大活力与万物的旺盛生命力;4.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尝试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展开思考。
【重点】抓住中心句理清脉络,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夏天里的成长”这一中心来写的。
领会第2自然段是如何从不同方面表达“飞快地长”这个中心的;【难点】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尝试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展开思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老师提一个要求,请你围绕你喜欢的这个季节认真思考,有条理地说出喜欢的原因。
你可以这样说:我最喜欢……之所以喜欢这个季节,一是……,二是……,三是……2.出示萧统的名言:说话要围绕一个中心,写文章也要围绕一个中心,正如梁朝文学家萧统所言: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3.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走进一个能够让万物“飞快生长”的季节。
并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新词1.我们先来读读本课词语。
bāo li a ng qíguǐchǔjǐn苞蕾高粱菜畦铁轨处暑尽量2.指导书写“藓”和“瀑、缝”师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草字头写的时候注意与下半部分的呼应,要写得规范而美观;“瀑”写的时候,右边下面的部件不要写成“水”;“缝”字的笔划较多,要注意走之底与左右两个部件之间的穿插避让,而且整个字,最后写走之底。
3.生描红,临摹三个生字,点评。
三、初步感受文章语言之美1.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俗话、谚语,指名读,解释“俗话”和“谚语”。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有意思的句子。
3.出示课文中有代表的特别句子,感受句子之美。
四、发现篇章结构1.过渡:这些句子都是围绕一句话,那就是——2.出示中心句,师板书“万物迅速生长”。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夏天里的成长》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万物在夏天里快速地生长这一现象,而通过此现象引出时机可贵,使学生明白要把握住时机,在该长的时候,尽力地用力地长。
二、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生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了解到万物如何在夏天里快速生长。
3、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了解万物如何在夏天里快速生长难点: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学习运用围绕中心,选取不同事物进行描写。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应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能力。
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近文本,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
六、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课件出示夏日美景图。
2、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天,了解梁容若先生在夏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3、出示课件:介绍作者信息。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圈起来,并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
(1)检查生词预习情况,指名读。
(2)齐读词语。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九个字,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重点:1.会写“棚苔”等九个字,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师:孩子们,在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先邀请同学们来欣赏两组图片。
课件上出示春天(一粒种子发芽开花的两张图片)紧接着出示秋天一片果实累累丰收地景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一粒种子在春天的时候才刚刚发芽开花,转眼间到了秋天却果实累累呢?生答: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它在努力的生长,才有了秋天的收获师:是的,这位孩子解释得非常细致,在夏季的时候不单单是植物在生长,而是万物都在生长。
究竟有哪些东西在夏季成长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二学习生字,检测预习师:昨天,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孩子们自己去解决本课生字。
现在老师就来检测检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抽学生读并及时纠正)师:看来孩子们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棒,都是自觉性极强的孩子,为你们点个赞。
三初读课文,抓住中心句师:现在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障碍,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出文中的中心句学生汇报(抽差生):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课件出示)(教师评价:你找的很正确,真不错!)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就发现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的方法迅速掌握文章内容。
在这句话中,你提取到了哪些有用的关键词?生:万物(点明了夏季生长的事物有哪些?)生:迅速(点明了夏季万物生长的特点)四细读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几个方面(一)学习万物1.师:作者描写了夏季万物都在生长,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请在文中圈画出重点词句并试着概括归纳2.学生勾画圈点答案进行汇报第二段:抓住第一句话“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或者瓜藤、竹子、高粱、花、苔藓、草、菜、小猫小鸡小狗小鸭————生物(动植物)第三段:抓住山、地、河、铁轨、柏油路————事物第四段:抓住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人师总结:作者从生物,事物,人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突出夏天万物在生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写作上,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突出中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了解__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
现在,请大家谈一谈你对夏天的印象或感受。
(自由交流)2.(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学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重点指导写好“蕾”“缝”“藓”“谚”四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2.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期?(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3.找出文中至少两处你认为比较关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师: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教师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一)(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棚、苔”等字,能正确读写“瀑布、瓜藤”等词语;2、抓住中心句理清脉络,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夏天里的成长”这一中心来写的;3、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地生长”并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导入:《史记》中记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
齐读课题。
一、简介作者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作者是粱容若先生(1904–1997),河北省人,他是中国作家、教育家。
著有散文集《蓝天白云集》《容若散文集》等。
二、检查预习,出示字词1、易读错:甘蔗、苞蕾、缝隙2、易写错:瀑布、瓜藤、高粱3、难理解:菜畦、苔藓、谚语三、理清文章脉络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请同学翻到单元导读部分,看看本单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学习要求呢?(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2、那么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个中心意思、从几个方面来写的,请你拿出学习单,填一填。
(学生填写2分钟)3、是的,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这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抓住了中心句,我们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5、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夏天的特点是什么呢?万物、迅速生长6、作者在文中选取了哪些事物作为万物的代表呢?请你默读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
第2自然段:瓜藤、竹子、高粱、苞蕾、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1)这些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事物,我们把它叫做生物。
(板书:生物)过渡:我们来找找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又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呢?第3自然段:山、地、河、铁轨、柏油路(2)这些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体,属于无生命的——事物,(板书事物)过渡:那么第4自然段中,作者选取的代表性事物是什么呢?(人)第4自然段:小学生、中学生(3)这些是人小结:作者以开头的中心句统领全篇,从有生命的事物(生物)写到无生命的事物,再写人的成长,从这三个方面有层次地说明“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
3.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重难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通过学习理解和感悟,感受夏天里各种事物都在快速地生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单元导读插图,明确学习要求。
齐读导语,解释导语的意思,所以本单元有如下两个学习要求。
谈话导入:同学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夏天的诗,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谁来背一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人抓住了夏天最具代表性的荷花、荷叶、蝉鸣来描写夏天,那作家梁容若又是怎么写夏天的呢?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梁容若起来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简介作者,学习字词1.出示 PPT,这就是作者梁容若。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人。
中国作家教育家。
著作有《国语与国文》《文史丛论》《中国文化东渐研究》《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等并为《主因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了不少文章。
是一个很有才的人。
2.检查生字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你们能把生字词读好吗?谁来试试?(课件展示词语)活生生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软绵绵谚语农作物尽量(请两位同学读,再全班读两遍)三、整体感知解决了生字词,咱们再来把课文读读.请大家打开书本 70页。
1.自由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用波浪线把它画起来。
(生读)谁来把他找到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读)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那这句话中的万物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来。
谁来把他找到的跟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自然段说)交流汇报:我们按自然段顺序找一找。
16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课时:_______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夏天》原文的片段。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当他们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地长,跳跃地长……”这些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第一课时着重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本文从几方面表现“夏天里的成长”的主要内容。
感知课文描写的特点。
2.会写“棚、苔”等9个生字,积累“活生生”等11个新词。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运用。
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理清课文结构,初步体会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物生长的现象?2.题目引思: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板书课题)提问:(1)夏天的万物生长有什么特点?(2)我会填:()的成长()的成长夏天里的()夏天里的()(3)与秋天相比呢?3.走近作者:梁容若4.导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了解每段写的内容,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做批注。
(2)交流:课文从几个方面写“夏天里的成长”?具体写了哪些事物?(3)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请你提出来_________5.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二)字词运用1.生字展现:(课件出示“我会写”的生字)棚、苔、藓、坪、蔗、瀑、增、缝、谚2.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①棚:“木”捺变点;拓展:有鸟名鹏山裂称崩绷带缠绕搭木成棚运用: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②藓:“羊”最后一横较长,竖为悬针竖;辨字组词:藓 _____ _____癣(xuǎn)_____造句:夏日的大树下长满了苔藓。
《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
师:夏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漫步乡间,我们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可听“青草池塘处处蛙”;可感“流汗沾衣热不胜”。
在这热烈地背后有一个个迅速生长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检查生字词预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开火车朗读词语,同学读对了大家跟读两遍,如有误,我们一起纠正读两遍。
P字词(字音、字形)
师:生字关已经闯过了,还等什么?赶紧回到原文好好地品读,争取把文章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这篇课文。
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非常投入,有感情。
师:通篇文章都在写什么?(举例哪些事物在夏天里快速生长)
师:有哪些呢? (生答,师随评,师总结)(课件出示)
P 第1自然段: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第2自然段:生物飞快、跳跃、活生生、看得见的生长。
第3自然段:山、地、河、铁轨、泊油路在生长。
第4自然段: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人也在成长。
师:从全文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和结构上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
生1: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紧紧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
生2:三个方面的事例都是为了突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
齐读:“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这句话属于本文的什么句?(中心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师:聪明的孩子总能洞穿句子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老师想到两个例子,大家想看吗?(想)(课件出示)
P一场秋雨,枝头上挂满了灯笼般柿子。
P和煦的风,一夜之间吹红了桃花。
师:看完没? (看完了 )你们在看我的例子,我在看你们的表情。
我发现有几个同学面露神疑。
我想一定是有所思考,你来说说? (这例子不能放入文中)为什么? (与中心不相符)
师:厉害!老师故意挖坑,你巧妙地避开了!所以,同学们,文中的例子可以随便举吗? (不能) 随便举,会闹笑话!文中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代表性、反映事物特征、紧扣文章中心) 师:概括得很棒!我们将像上述事例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后映事物特征的具体事例,称为“典型事例”。
(B板书:典型事例)写文章的时候,围绕要表达的中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写,才能突出中心。
(B板书:突出中心)
师:请同学们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举例子? 小组讨论,请同学汇报分享。
(师随评)
师:所以,同学们,这对你今后写文章有何启发?(生答,师随评)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将今天这一所得谨记心中,并付诸写作实践。
二、研读分析:
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看看万物的生长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夏天,生物生长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会到?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认真。
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快)(B板书:快)
是哪一句?(生答)(课件出示)(齐读)
P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夏天时,生物生长速度快到如此程度作者不是简单地用一个字“快”来形容,而是连用几个形容词来表达(四个,“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谁能读出这种“快”的感觉。
(3人)(有节奏感,语速快点)
师:再看板书,你觉得,我们用一个字“快”足以形容生物生长的速度吗?(不能)想一想,再加一个字,组成一个词(极快)师:“极快”甚妙!(B板书:极快) 全班齐读,来体会这份“极快”吧。
师:孩子们!转眼间,春去夏来!想象下你们就是水果、蔬菜,在充沛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快速生长。
来跟着老师的引读和手势分小组齐读。
让老师感受一下夏天万物生长的迅速,有信心吗?(有)(模拟一组是萝卜;二组是丝瓜;三组是葡萄;四组是橘子)(师生串读)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萝ト(飞快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看!这丝瓜(跳跃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葡萄(活生生的长)
师: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极快的,你瞧!这橘子(看得见的长)
师:同学们感受到夏日里极快的生长了吗?
师:刚才提到,第二段主要写哪些事物生长快速(生答)我们先来看看瓜藤吧!
师:瓜藤,一天就可以长多少?(几寸)师:那你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相当于你的大拇指那么长)所以,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
时间短只有一天,变化如此大。
看!瓜藤生长得多快呀。
师:勾画出第二自然段里其他例子中表示时间和变化的词句?
师:也就是说作者紧抓时间和变化写出植物生长之快。
P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师:这个句子中除了紧抓了表示时间和变化的词表现生长之快。
还有什么词也能体现出生长之快?
(“叭叭”)这是什么词?(拟声词)(P拟声词)是的!好的文字是立
体的,有画面感的。
透过这个拟声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高梁和竹子快速地长出半节)
师:你见过竹子的生长吗?来观看一个竹子生长的视屏,感受一下这份“快”。
师:不是一天,也不是一月,更不是一年。
这眼晴一闭,一睁的功夫,它们就长一节了。
来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两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齐读,师指导朗读:重读时间和长度词)
师:这就是拟声词的妙处!那瓜藤呢?你觉得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也用一个拟声词。
(生答,师随评)
师:想象下,夜深人静之时,你悄然经过竹林和高粱地(课件出示) P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长出半节。
(女生齐读)
师:再想象下,清晨,旭日东升,门上棚架上的瓜藤(课件出示) P在叭叭啪的声响里,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男生齐读)
师:想让你的作文更有画面感,不妨多用用拟声词。
小结:从这些部分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紧抓了时间、变化及拟声词将植物在夏天生长速度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P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剩下的部分,把时间和变化结合起来看,感受生物在夏天的生长速度。
现在让我们结合图片一起来齐声朗读接下来的内容,感受生物在夏天的生长速度。
P瓜藤等生物的变化
说明了……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就是天天长的。
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所以这句话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小结:以后我们作文时也要学以致用,注意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文章的中心,让中心表达得更为全面、充分。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P课文还写到了哪些事物?
总结:火热的夏天里,万物充满生机。
生物在夏天里这样迅速地生长着,课文接下来又会如何描写山河土地及人在夏天里的成长呢?下节课我们再去仔细品读,好好感知。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围绕第二段的中心意思,用下列句式仿写。
)
①昨天,今天,明天。
② ,几天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