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用量的合理选用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3
简述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简述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切削用量是指将金属材料切削成一定尺寸形状的机床主轴转动的圈数次数,也可以指在一次切削过程中,机床主轴转动的角度。
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可以保证机床的高效工作,减少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源,减少刀具的磨损,改善加工品质,提升产品质量。
因此,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是生产过程中注意要点之一。
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有以下几点:1、必须符合材料的特性。
不同的材料,其强度、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特性都不同,切削用量的选择也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而定,以使加工工艺充分发挥材料性能。
2、必须符合切削工艺要求。
切削工艺不同,所需要的切削用量也不同,有些加工要求切削用量大,有些加工要求切削用量小,要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3、必须符合刀具的特性。
不同的刀具,其性能特性也不同,要根据刀具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以便发挥刀具的最佳效能。
4、必须符合机床的特性。
不同的机床,其转速、功率等性能特性也不同,切削用量的选择也要根据机床的特性来决定,以保证机床的最佳效能。
5、必须符合工件尺寸要求。
切削用量必须根据工件尺寸的大小来选择,如果工件尺寸较大,则切削用量越大,反之,切削用量越小。
6、必须符合加工精度要求。
当加工的精度越高时,切削用量就越少,而加工的精度越低时,切削用量就越大。
7、必须考虑切削方法的特点。
切削方法的特点包括:切削的深度和宽度,刀具的刃口形状,机床的转速,切削液的种类和流量等,这些都会影响切削用量的选择。
8、必须考虑切削液的特点。
不同的切削液具有不同的特性,要根据切削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切削用量,以更好地发挥切削液的效用。
以上就是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的简介,要想使机床的加工效率达到最高,切削用量的选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根据不同材料、不同机床、不同刀具、不同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来确定适当的切削用量,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车削加工操作中切削用量的选择摘要:切削用量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合理使用刀具与机床,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在粗车、半精车和精车时,如何正确和合理地选用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关键词:切削用量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切削用量是度量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
它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切削用量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合理使用刀具与机床,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是指在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几何角度及其他切削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切削用量三要素中的最优化组合来进行切削加工。
选择切削用量,不仅对切削阻力、切削热、积屑瘤、工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加大切削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但过分增加切削用量却会增加刀具磨损,影响工件质量,甚至会撞坏刀具,产生“闷车”等严重后果,所以应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合理的切削用量应在保证安全生产,不发生人身、设备事故,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能充分地发挥机床的潜力和刀具的切削性能,在不超过机床的有效功率和工艺系统刚性所允许的额定载荷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
一、粗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粗车时,加工余量较大,我们主要应考虑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必要的刀具寿命。
由于切削温度对刀具磨损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增大,导致切削温度升高,刀具磨损加快,刀具使用寿命明显下降,这是不希望发生的。
所以我们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进给量,然后再选取合适的切削深度,最后在保证刀具经济耐用度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切削速度。
1.选用切削深度切削深度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和工艺系统的刚性来选择。
(1)在保留半精加工余量和精加工余量后,应尽量将剩下的余量一次切除,以减小走刀次数。
(2)若总加工余量太大时,一次切除所有余量将会引起机床明显的振动,还会导致刀具强度和机床功率不能承受,这时就应分两次或多次进刀,第一次进刀的深度应选得大一些。
切削用量的选择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
一般地,粗加工时,由于要尽量保证较高的金属切除率和必要的刀具耐用度,应优先选择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
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
精加工时,由于要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应选用较小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并尽可能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1)背吃刀量的选择粗加工的背吃刀量应根据工件的加工余量确定,在保留半精加工余量的前提下,应尽量用一次走刀就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过差时,可分二次走刀。
第一次走刀的背吃刀量,一般为总加工余量的2/3—3/4。
在加工铸、锻件时,应尽量使背吃刀量大于硬皮层的厚度,以保护刀尖。
半精、精加工的切削余量较小,其背吃刀量通常都是一次走刀切除全部余量。
(2)进给量的选择粗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切削力的限制。
在工艺系统刚度和强度良好的情况下,可选用较大的进给量值。
表1.4 为粗车时进给量的参考值。
由于进给量对工件的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影响很大,一般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进给量取得都较小。
通常按照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要求,根据工件材料、刀尖圆弧半径、切削速度等条件来选择合理的进给量。
当切削速度提高,刀尖圆弧半径增大,或刀具磨有修光刃时,可以选择较大的进给量,以提高生产率。
表 1.4 硬质合金及高速钢车刀粗车外圆和端面时的进给量注:1.加工断续表面及有冲击的加工时,表内的进给量应乘系数K=0.75~0.85。
2.加工耐热钢及其合金时,不采用大于1.0 mm/r 的进给量。
3.加工淬硬钢时,表内进给量应乘系数K=0.8(当材料硬度为44~56HRC)或K=0.5(当硬度为57~62HRC时)。
(3)切削速度的选择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定以后,可在保证刀具合理耐用度的条件下,确定合适的切削速度。
粗加工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较大,切削速度受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的限制,一般较低。
精加工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取得较小,切削速度主要受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限制,一般较高。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2021-07-1315:37:22)标签:刀具寿命用量生产率切削性能杂谈分类:数控刀具技术切削用量不仅就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认的关键参数,而且其数值合理是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著非常关键的影响。
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就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够(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赢得低的生产率和高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一制订切削用量时考虑的因素切削加工生产率在焊接加工中,金属切除率与切削用量三要素ap、f、v均维持线性关系,即为其中任一参数减小一倍,都可以并使生产率提升一倍。
然而由于刀具寿命的制约,当任一参数减小时,其它二参数必须增大。
因此,在制定切削用量时,三要素获得最佳女团,此时的高生产率才就是合理的。
刀具寿命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影响的大小,按顺序为v、f、ap。
因此,从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出发,在确定切削用量时,首先应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然后再选用大的进给量;最后求出切削速度。
加工表面粗糙度精加工时,减小进给量将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
因此,它就是精加工时遏制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二刀具寿命的选择原则切削用量与刀具寿命存有密切关系。
在制订切削用量时,应当首先挑选合理的刀具寿命,而合理的刀具寿命则应当根据优化的目标而的定。
通常分后最低生产率刀具寿命和最高成本刀具寿命两种,前者根据单件工时最少的目标确认,后者根据工序成本最高的目标确认。
挑选刀具寿命时可以考量如下几点: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
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应选得比单刃刀具高些。
对于机夹可以移调刀具,由于再加刀时间长,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升生产效率,刀具寿命附加得高些,通常挑15-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得高些,尤应保证刀具可靠性。
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管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的提升时,该工序的刀具寿命必须挑选得高些;当某工序单位时间内所分摊至的全厂支出m很大时,刀具寿命也高文瑞得高些。
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摘要】文章介绍了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并对数控机床加工时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切削用量;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选择原则前言: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
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切削用量是表示机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大小的重要参数。
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切削用量的大小对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刀具磨损和加工成本均有显著影响一、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数控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就是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最高,加工成本最低。
(一)加工质量:加工质量分为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的程度。
符合程度愈高,加工精度愈高。
实际值与理想值之差称为加工误差,所谓保证加工精度,即指控制加工误差。
⑴尺寸精度:加工表面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尺寸误差不超过一定的尺寸公差范围。
在国标中尺寸公差分20级(IT01、ITO、IT1〜IT18 )。
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①试切法:试切一一测量一一调整一一再试切。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②调整法:通过预调好的机床、夹具、刀具、工件,在加工中自行获得尺寸精度。
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③尺寸刀具法:用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刀具加工获得。
生产率高,但刀具制造复杂。
④自动控制法:用一定装置,边加工边自动测量控制加工。
切削测量补偿调整。
⑵几何形状精度:加工表面的实际几何要素对理想几何要素的变动量不超过一定公差范围。
在国标中形状公差有六项: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几何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成形运动法①轨迹法:利用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
简述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刀具在切削工件时必须耗费的时间,物料和机械能力的集合。
一般
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地消耗切削用量来降低成本和制造质量的波动。
本文介绍了选择切削
用量的原则。
一、选择切削用量时,首先应考虑机床的性能,特别是精密加工对机床的要求更高。
如果机床性能较低,那么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就尤为重要。
二、确定切削用量时,应考虑机器效率,机械效率越高,则需要的切削用量也会增加。
三、受到工件的影响,在评估适当的切削用量时,应考虑工件的复杂程度和几何形状。
如果工件复杂而且几何形状多变,那么将需要更多的切削用量。
四、在评估切削用量时,还应根据材料类型来处理,同一种材料可能会影响切削用量。
通常,脆性材料需要更多的切削用量,而韧性材料需要比较少的切削用量。
五、根据切削刀具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在一般情况下,切削刀具可分为几
何式、物理式和动力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切削效果。
选择不同类型的切削刀具后,切削用
量将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六、受质量要求的影响,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外观、精度、尺寸等指标的误差小,则
需要更多的切削用量。
七、受加工精度要求的影响,切削用量越高,加工精度就越高,对于一些特殊的零件,如高精度的精密元件,需要增加切削用量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效果。
总之,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应考虑机床性能、机器效率、工件复杂性、材料影响、刀
具类型、质量要求、加工精度等因素,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可以使加工效率及制造成
本达到最佳。
车削外圆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称为切削用量。
它们是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车削时,工件加工表面最大直径处的线速度称为切削速度,以v(m/min)表示。
其计算公式:v=πdn/1000(m/min)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n——车床主轴每分钟的转速(r/min)工件每转一周,车刀所移动的距离,称为进给量,以f(mm/r)表示;车刀每一次切去的金属层的厚度,称为背吃刀量,以ap(mm)表示。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零件加工应分阶段按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进行。
中等精度的零件,一般按粗车—精车的方案进行即可。
粗车的目的是尽快地从毛坯上切去大部分的加工余量,使工件接近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粗车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在生产中加大切削深度,对提高生产率最有利,其次适当加大进给量,而采用中等或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
使用高速钢车刀进行粗车的切削用量推荐如下:背吃刀量ap=0.8~1.5mm,进给量f=0.2~0.3mm/r,切削速度v取30~50m/min(切钢)。
粗车铸、锻件毛坯时,因工件表面有硬皮,为保护刀尖,应先车端面或倒角,第一次切深应大于硬皮厚度。
若工件夹持的长度较短或表面凸不平,切削用量则不宜过大。
粗车应留有0.5~1mm作为精车余量。
粗车后的精度为IT14-IT11,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12.5~6.3μm。
精车的目的是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生产率应在此前提下尽可能提高。
一般精车的精度为IT8~IT7,表面粗糙度值Ra=3.2~0.8μm,所以精车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为主。
切削用量应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ap=0.1~0.3mm和较小的进给量f=0.05~0.2mm/r,切削速度可取大些。
精车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保证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的要求。
减上表面粗糙度Ra值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1)合理选用切削用量。
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可减小残留面积,使Ra值减小。
切削用量选用原则切削用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进行切削时所使用的切削刀具、刀具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合理选用切削用量是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和延长切削工具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切削刃数、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方式等方面介绍切削用量选用的原则。
一、切削刃数的选择原则切削刃数是指刀具上的切削刃数目。
切削刃数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进行。
对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应选用切削刃数少、刀具强度大的刀具,以提高刀具的抗断裂能力和刀具寿命;对于材料硬度较低的工件,可以选用切削刃数多的刀具,以提高切削效率。
二、切削深度的选择原则切削深度是指刀具在每次切削中所能切削的最大距离。
切削深度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强度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切削深度应尽可能大,以提高切削效率。
但是,在选择切削深度时也要考虑刀具的抗断裂能力和加工表面质量,避免过大的切削深度导致刀具断裂或加工表面粗糙。
三、切削速度的选择原则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线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切削速度过高会导致刀具过热,影响切削质量和刀具寿命;切削速度过低则会降低切削效率。
因此,切削速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切削质量、刀具寿命和切削效率的要求。
四、进给量的选择原则进给量是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沿着工件表面移动的距离。
进给量的选择应根据工件材料、切削刃数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进给量过大会导致切削力过大,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进给量过小则会降低切削效率。
因此,进给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切削力、加工表面质量和切削效率的要求。
五、切削方式的选择原则切削方式包括顺向切削、逆向切削和侧向切削等。
切削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件形状、切削刃数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顺向切削适合于切削刃数少、工件表面平整度要求高的情况;逆向切削适合于切削刃数多、切削力大的情况;侧向切削适合于切削刃数多、工件形状复杂的情况。
切削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加工要求、切削质量和切削效率。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1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A,粗加工的选择原则。
粗加工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毛坯余量较大,锻,铸件的表皮有硬皮或其他缺陷,余量不均匀。
选择切削用量时,应尽可能达到有较高的金属切除率与合理的刀具耐用度。
应首先选用较大的切削深度其次是较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选择合理的切削速度。
B,精加工的选择原则。
精加工时,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且加工余量小而均匀。
为保证加工技术要求,并兼顾刀具耐用度和加工效率,应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
2切削用量的方法A切削深度a p的选择. A p的大小主要根据加工余量的大小、机床的功率、工艺系统的刚度来确定。
粗加工时,应尽量减少走刀次数切削余量为原则。
只有当工艺系统的刚度不足时,才减小Ap,而增加走刀次数。
当采用两次走刀时,第一次走刀的Ap=(2/3-3/4)h,第二次走刀的Ap=(1/3-1/4)h。
h为单边余量。
精加工时Ap=0.1-0.8mm,半精加工时,Ap=1-2mm。
B进给量的F(FZ)的选择。
当切削深度确定后,进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艺系统的刚度与强度,车削主要考虑断屑。
高速钢刀具的F(FZ)=0.05-0.15mm/r;硬质合金刀具F(FZ)=0.1-0.5mm/r.精加工时,进给量的大小,主要受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也和刀尖圆弧半径的大小有关。
C切削速度VC的选择。
3切削碳钢A低碳钢高速钢刀具VC=30-40m/min,ap=0.11-5mm,f=0.1-0.4mm/r,fz=0.05-0.2mm/z;硬质合金刀具VC=90-180m/min,B中碳钢高速钢刀具VC=20-30m/min,ap=0.5-5mm,f=0.1-0.5mm/r,fz=0.02-0.2mm/z;硬质合金刀具VC=80-150m/min, ap=0.1-5mm其余同上。
C高碳钢高速钢刀具VC=15-25m/min,ap=0.5-5mm,f=0.1-0.4mm/r,fz=0.02-0.25mm/z;硬质合金刀具VC=80-120m/min, ap=0.5-5mm ,f=0.1-0.5mm/r,fz=0.05-0.15mm/z.4切削合金钢高速钢刀具VC=15-20m/min,ap=0.1-5mm,f=0.1-0.5mm/r,fz=0.05-0.15mm/z;硬质合金刀具VC=60-120m/min,金属陶瓷YN05/YN10刀具,VC=100-400m/min其他同高速钢5切削铸铁高速钢刀具VC=20-25m/min,ap=0.1-5mm,f=0.1-0.5mm/r,fz=0.1-0.5mm/z;硬质合金刀具VC=80-120m/min, ap=0.1-8mm,f=0.2-0.8mm/r,fz=0.2-0.8mm/z金属陶瓷YN05/YN10刀具,VC=150-300m/min,PCBN刀具,VC=300-600m/min其他同高速钢6切削冷硬铸铁和耐磨合金耐磨铸铁硬质合金刀具VC=6-18m/min, ap=0.5-10mm,f=0.5-1mm/r,金属陶瓷YN05/YN10刀具,VC=40-60m/min ap=0.5-4mm,f=0.3-0.6mm/r,PCBN刀具,VC=70-100m/min ap=0.5-2mm,f=0.15-0.3mm/r,7切削铝合金高速钢刀具VC=40-70m/min,ap=0.1-10mm,f=0.05-0.4mm/r,fz=0.05-0.4mm/z硬质合金刀具VC=150-300m/min, ap=0.1-10mm,f(fz)=0.1-0.5mm/r,PCD刀具,VC=200-1000m/minap=0.05-3mm,f(fz)=0.05-0.3mm/r,天然金刚石刀具,VC=150-2000m/min ap=0.005-0.4mm,f=0.002-0.005mm/r,7切削铜合金高速钢刀具VC=25-90m/min,ap=0.5-8mm,f=0.1-1mm/r,fz=0.1-1mm/z硬质合金刀具VC=200-400m/min, ap与f(fz)同上,PCD刀具,VC=200-800m/min ap=0.1-4mm,f(fz)=0.05-0.4mm/r,天然金刚石刀具,VC=300-2500m/min ap=0.005-0.4mm,f=0.002-0.005mm/r,8切削淬火钢硬质合金刀具VC=30-75m/min,金属陶瓷YN05/YN10刀具,VC=60-120m/min ,PCBN刀具,VC=100-200m/min,ap=0. 1 -3mm,f(fz)=0.05-0.3mm/r.9切削高温合金高速钢刀具VC=3-6m/min, 硬质合金刀具VC=10-40m/min,ap、f(fz)》0.1mm10切削不锈钢高速钢刀具VC=12-20m/min, 硬质合金刀具VC=60-80m/min,ap、f(fz)》0.1mm。
切削用量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 c 、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v f )、背吃刀量 a p 三者的总称,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它是调整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速度和相对位置所需的工艺参数.它们的定义如下:(一)切削速度v c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v c=( π d w n )/1000 (1—1)式中v c ——切削速度(m/s)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mm );n —-工件转速(r/s )。
在计算时应以最大的切削速度为准,如车削时以待加工表面直径的数值进行计算,因为此处速度最高,刀具磨损最快。
(二)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
进给速度v f 是指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进给运动的瞬时速度。
v f=fn (1—2 )式中v f ——进给速度(mm/s );n ——主轴转速(r/s );f --进给量(mm )。
(三)背吃刀量a p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吃刀量。
根据此定义,如在纵向车外圆时,其背吃刀量可按下式计算:a p = ( d w — d m )/2 ( 1-3 )式中 d 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mm );dm -—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径( mm ).涂层刀片为了提高刀具(刀片)表面的硬度和改善其耐磨性、润滑性,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和真空溅射等方法,在硬质合金刀片表面喷涂一层厚度5~12μ m以下的TiC、TiN或Al 2O 3等化合物材料。
TiC 涂层刀片,硬度可达3200HV,呈银灰色,耐磨性好,容易扩散到基体内与基体粘结牢固,在低速切削温度下有较高的耐磨性。
TiN 涂层刀片TiN硬度为2000HV,呈金黄色,色泽美观,润滑性能好,有较高的抗月牙洼型的磨损能力,与基体粘结牢固程度较差。
Al 2O 3 涂层刀片硬度可达3000HV,有较高的高温硬度的化学稳定性,适用于高速切削。
除上述单层涂覆外,还可TiC—TiN, TiC+TiN+Al 2O 3等二层、三层的复合涂层,其性能优于单层。
粗加工和精加工切削用量选用原则面向机械加工初学者的文章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粗加工和精加工切削用量选用原则。
你知道吗,就好像咱们做饭,粗加工就像是切大块的肉,精加工呢,就是把肉切成漂亮的薄片。
先说粗加工,这时候咱别小气,切削速度可以慢一点,就像跑步刚开始别冲太快,不然机器累得慌。
进给量呢,可以大一些,好比大口大口吃饭,赶紧把活儿干个大概。
比如说车一个大轴,咱就可以用比较大的进给量,快速把多余的材料去掉。
再看精加工,这可得精细啦!切削速度得快起来,就像短跑冲刺,要又快又准。
进给量得小,像绣花一样,一点点来,这样加工出来的表面才光滑漂亮。
比如加工一个精密零件,速度快一点,进给量小一点,才能保证精度。
粗加工要豪放,精加工要细腻,这样才能做出好活儿!面向工厂一线工人的文章兄弟姐妹们,咱们天天跟机器打交道,今儿个就好好唠唠粗加工和精加工切削用量选用原则。
咱先说粗加工,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得快,得猛!切削速度不用太快,要不然机器容易吃不消。
进给量呢,能大就大,赶紧把那些没用的材料去掉。
就像上次咱加工那个大齿轮毛坯,那进给量一大,很快就有个雏形了。
精加工可就不一样啦,这是给零件化妆呢,得精细!切削速度加快,让机器跑起来,进给量减小,一点点修,这样做出来的零件才能漂亮,精度才能高。
上次那个小模具,不就是靠精加工才达到要求的嘛。
记住喽,粗加工要快,精加工要准,咱们的活儿才能漂亮!面向机械加工爱好者的文章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粗加工和精加工切削用量选用原则。
想象一下,粗加工就像是在开荒种地,大刀阔斧地干!切削速度别太快,稳着来,就像老牛拉车,一步一个脚印。
进给量可以大,把土地翻得深一些。
比如说你要做个木雕,一开始粗加工的时候,就别太在意细节,大胆地削。
精加工呢,那就是精雕细琢啦!切削速度加快,像骏马奔腾,进给量减小,就像拿着小刻刀一点点刻画。
好比做个玉石摆件,到了精加工,就得小心翼翼,才能出精品。
所以啊,粗加工要有力,精加工要细腻,这样咱们的作品才能让人眼前一亮!面向机械专业学生的文章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讲讲粗加工和精加工切削用量选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