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的研制与质量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130.09 KB
- 文档页数:3
新药研发中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混悬液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它具有易于咽下、快速吸收和方便调节剂量的特点,因此在新药研发中广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制备工艺部分,混悬液剂的制备过程相对较为简单。
一般情况下,制备工艺包括溶解、稳定、悬浮和调节等步骤。
首先,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搅拌、加热或超声等方法促进溶解。
其次,为了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需要添加适当的稳定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然后,将悬浮剂加入溶液中,通过搅拌或高速剪切等方式实现药物分散在液体中。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节pH值、添加甜味剂或调整药物剂量等方法来调节剂型的特性。
质量控制部分,混悬液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
首先,对于物理性质的控制,主要包括外观、粘度、悬浮度和均匀性等指标。
外观评价可以通过观察混悬液剂的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等来进行判断。
而粘度测试可以使用旋转粘度计或稠度计等方法进行测量,以保证其适宜的流变性质。
悬浮度的评估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或离心等方法进行。
均匀性的测试可以通过目测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判断。
其次,化学稳定性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药物在混悬液剂中的化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要实现混悬液剂的化学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成分和辅料,确保它们之间相互不发生反应。
此外,也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加速试验,以评估其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
最后,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是混悬液剂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产品的变质和患者的感染。
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如总菌落计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等。
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灭菌处理,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或添加抑菌剂等。
在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药物溶解度差、悬浮剂选择不当、稳定剂过多或过少等。
布洛芬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复方制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多种治疗领域,如抗痛风、肝病、关节炎等。
同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安全性、给药灵敏性和细胞保护作用等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布洛芬混悬液是由以布洛芬为主要组分及其他助剂组成的复方混悬液。
该混悬液主要由布洛芬、植物提取物、消泡剂、聚乙烯醇、植物油、缓释剂、增稠剂、抗氧剂等成分组成。
布洛芬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是较为复杂的。
首先,将布洛芬、植物提取物、抗氧剂配制成抗氧剂溶液,随后加入缓释剂、植物油、增稠剂、消泡剂和聚乙烯醇等成分,搅拌均匀,放入贮存容器中,同时加入增稠溶液使其混悬,最后经过发泡过滤、灭菌保存,即可制备出布洛芬混悬液。
与普通的液体制剂相比,布洛芬混悬液具有较强的维持及传输功能,克服了普通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差的缺点。
此外,由于其包含的大量植物提取物、植物油和缓释剂,此混悬液能够发挥抗氧化和缓释作用,有效延长药物给药时间,促进药物滞留在体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布洛芬混悬液不仅在临床用药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在基础研究中应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在治疗关节炎模型小鼠中,布洛芬混悬液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在抗痛风模型中,其可以显著减少痛风病人的疼痛感;在慢性肝病模型中,该混悬液可以有效减轻肝脏损害;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预防细菌感染,促进细胞增殖和再生,并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以上是布洛芬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的简介。
布洛芬混悬液不仅具有良好的维持及传输功能,而且还能缓解炎症及疼痛,保护肝脏损伤,以及加快细胞再生和促进免疫功能,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多种治疗领域的重要制剂。
因此,布洛芬混悬液的制备应当重视行业标准的遵守,确保混悬液中药物稳定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222123.1(22)申请日 2020.11.05(71)申请人 广州汇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裕海路224号之二第一、二层(72)发明人 张龙辉 谭银合 殷浩 陈湖李 关凯颖 占晴 杨婵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代理人 高观清(51)Int.Cl.A61K 9/08(2006.01)A61K 31/192(2006.01)A61K 47/02(2006.01)A61K 47/12(2006.01)A61K 47/26(2006.01)A61K 47/28(2006.01)A61P 29/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布洛芬口服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洛芬口服溶液剂,成分包括:布洛芬、pH调节剂、甜味剂、香精、纯化水,制备步骤包括:取pH调节剂加入纯化水中溶解,加入布洛芬、甜味剂、香精,搅拌溶解,加入纯化水至处方量,除菌包装,即得产品。
本发明优点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采用口服溶液剂型,无防腐剂添加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产品质量稳定均一,用药剂量可控性更好;减少小孩龋齿的风险,也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不使用无水枸橼酸,口味优良,无酸涩味,患者服用顺应性好,储存效期长,避免了防腐剂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的副作用,婴幼儿也可以服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CN 112156068 A 2021.01.01C N 112156068A1.一种布洛芬口服溶液剂,其特征在于:100mL布洛芬口服溶液剂的成分及其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洛芬口服溶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包括碳酸氢钠、枸橼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洛芬口服溶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甘草酸铵、富马酸单钠、三氯蔗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布洛芬混悬剂的研制实验报告75K-1 基地班 李琦君 08104111 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布洛芬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并进行混悬制剂质量评定3.测定混悬剂中药物含量二、实验原理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
布洛芬 分子式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
本品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乙醚、二氯甲烷,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PKa=5.2。
本品口服吸收快,2h 左右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
代谢发生得很快,在服药24h 后,药物基本上以原型和氧化物形式被完全排出。
本品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均大于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的16~32倍,具有解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当严重感染致机体炎症反应过强时,布洛芬尚有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轻机体炎症反映程度的作用;胃肠道副作用小,对肝,胃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液常规及生化值均未见异常。
混悬剂中的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比其水溶液慢,但比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固体制剂的吸收要好。
水性混悬液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出速度、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性。
水性混悬液分散性优于片剂和胶囊剂,药物在吸收部位有大的表面积,而片剂、胶囊剂等只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到达这种分散性和表面积。
选择混悬剂能提高吸收速度,受食物影响小,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性。
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 ’s 定律:ηρρ9g2r V 212)(-=V-沉降速度;r-离子半径;ρ1-粒子密度;ρ2-介质密度;η-混悬液的黏度;g-重力加速度。
混悬剂中难溶性药物颗粒的粒径在0.1~1mm时,其吸收速度收到溶出速度的限制。
微粉化可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
因此制备混选型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和糖浆等,以增加介质黏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工艺过程中布洛芬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工艺研究实验对可有效控制布洛芬口服液药品质量的手段进行确定。
方法:在制备布洛芬口服液时,通过对加热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控制,来对提升该药品质量的可靠控制手段进行确定。
结果:通过本次工艺研究实验,可以确定,在生产制备布洛芬口服溶液时,应当对灌封工艺、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等重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本文次制备的布洛芬口服液符合相关药品质量标准。
结论:在对口服液型的药剂进行制备时,需要对辅料以及药品原材料进行关注,把握影响最终生产质量的因素。
【关键词】布洛芬口服液;质量控制;控制方法;影响因素布洛芬口服液在治疗儿童感冒疾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除了普通感冒带来的发热问题外,还能帮助缓解流行性感冒带去的痛苦,儿童存在的各种中度疼痛问题也能够被有效缓解。
该药品对于使用的生产工艺要求比较高,同时在制备口服液药品时,要注意到制剂生产的特殊要求,以便降低药品的药效,使其质量不能达到一定的生产标准。
通过质量对比工作可以帮助有效控制该药品的制备工作。
本文采用常规的生产工艺,并对相应的生产数据进行记录,确定控制其质量的关键点。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本制剂为口服溶液,但因主药布洛芬难溶于水,影响疗效发挥。
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制剂中多是通过加入合适的助溶剂,使布洛芬以成盐形式存在于制剂中,目前,常用的助溶剂有:碳酸氢钠、L 一精氨酸、L 一赖氨酸。
利用色谱法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PH 计、电子天平、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
需要的试药包括布洛芬对照品、杂质 B、布洛芬口服溶液。
1.2 方法取布洛芬对照品51.6mg,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 3.0ml,4.0ml,6.0ml,7.0m1,8.0ml 置 l0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选定的色谱条件检测,并记录其峰面积。
取0.516mg/ml 的布洛芬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重复进样 6次。
布洛芬混悬液工艺1. 引言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本文档将介绍布洛芬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方、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2. 配方布洛芬混悬液的主要配方包括以下成分:•布洛芬:作为药物的主要成分,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
•辅料:包括甘油、聚山梨酯80、苯酚和蔗糖,用于调整药物的性状和保护药物稳定性。
具体的配方比例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产品要求而有所差异。
3. 生产流程3.1 原料准备在生产布洛芬混悬液之前,需要准备各种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验与验收。
3.2 混悬液制备下面是布洛芬混悬液的制备流程:1.材料称量:按照配方比例,精确称量布洛芬和辅料。
2.混合:将称量好的布洛芬和辅料加入一个合适大小的容器中。
3.搅拌:使用搅拌机将混合物搅拌均匀,直到溶解完全。
4.过滤: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通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灌装:将过滤后的混悬液进行灌装,用适当的容器密封保存。
3.3 后续处理经过灌装后,布洛芬混悬液还需要进行以下处理:1.标签贴附: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和批号等信息。
2.外包装:将包装好的布洛芬混悬液装入适当的外包装盒中,以保护产品安全性。
3.存储:按照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储存布洛芬混悬液,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4. 质量控制为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外观检查:检查混悬液的外观是否均匀、无明显颗粒或沉淀等。
•pH测定:测量混悬液的pH值,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
•溶解度测试:测试混悬液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评估其溶解性。
•含量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测定布洛芬的含量,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微生物检验: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符合无菌要求。
5.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布洛芬混悬液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方、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可以确保布洛芬混悬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布洛芬混悬剂的研制实验报告75K-1 基地班琦君08104111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2.布洛芬混悬液的处方筛选并进行混悬制剂质量评定3.测定混悬剂中药物含量二、实验原理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
布洛芬分子式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
本品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乙醚、二氯甲烷,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PKa=5.2。
本品口服吸收快,2h左右血药浓度达到峰值。
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
代发生得很快,在服药24h后,药物基本上以原型和氧化物形式被完全排出。
本品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均大于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的16~32倍,具有解热作用快、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当严重感染致机体炎症反应过强时,布洛芬尚有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轻机体炎症反映程度的作用;胃肠道副作用小,对肝,胃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病人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血液常规及生化值均未见异常。
混悬剂中的难溶性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比其水溶液慢,但比胶囊剂、片剂、丸剂等固体制剂的吸收要好。
水性混悬液中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出速度、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性。
水性混悬液分散性优于片剂和胶囊剂,药物在吸收部位有大的表面积,而片剂、胶囊剂等只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到达这种分散性和表面积。
选择混悬剂能提高吸收速度,受食物影响小,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性。
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 ’s 定律:ηρρ9g2r V 212)(-=V-沉降速度;r-离子半径;ρ1-粒子密度;ρ2-介质密度;η-混悬液的黏度;g-重力加速度。
混悬剂中难溶性药物颗粒的粒径在0.1~1mm 时,其吸收速度收到溶出速度的限制。
微粉化可减小药物颗粒的粒径,增加药物的溶出速度。
因此制备混选型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和糖浆等,以增加介质黏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布洛芬混悬液Ibuprofen商品名:美林英文名:Ibuprofen Suspension汉语拼音:Bu Luo Fen Hun Xuan Ye【成份】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份布洛芬20毫克。
辅料为:预胶化淀粉、黄原胶、甘油、蔗糖、无水枸椽酸、苯甲酸钠、吐温80、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纯水。
【性状】本品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规格】100毫升:2 克【用法用量】口服。
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不良反应】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症、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
【禁忌】1.对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2.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2.本品配有儿童安全盖,其打开方式见说明书所附图示。
13.如出现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情况,应停药并咨询医师。
14.第一次使用本品如出现皮疹或过敏症状,应停药并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