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结局良好的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一例
- 格式:docx
- 大小:36.41 KB
- 文档页数:1
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作者:王欣栋王瑞吴红梅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对1例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标记,并结合相關文献复习。
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表达CD34(+),CD31(+),S-100(-),Ki-67(增生活跃),CK(灶+)。
绒毛膜血管瘤为较少见的胎盘良性血源性这里,其组织学图像复杂多样,血管瘤区域可有病理性核分裂象出现。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及是否压迫脐静脉决定临床处理方式。
本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位于胎盘边缘,妊娠足月剖宫产终止妊娠,形态学观察均见大片玻璃样变性及核分裂象,追踪观察妊娠结局均良好。
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预后是否与肿瘤生长部位、光镜观察大片玻璃样变性及核分裂象有关,仍不十分清楚。
建议密切观察。
【关键词】妊娠;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理诊断绒毛膜血管瘤属于较少见的胎盘良性肿瘤[1],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当它变大时,因改变胎盘血流,可与严重的母儿并发症相关[2].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及是否压迫脐静脉决定临床处理方式。
本文作者对1例妊娠合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标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文献复习,以增加对它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7周岁,孕38+2周,第一胎,既往体健,末次月经2012年1月29日,预产期2012年11月4日。
1周前产检示:高血压(140/70mmHg),尿蛋白(-);近1周偶头晕。
门诊以孕3产0 38+2妊娠RSA待产,妊娠期高血压病收住院;2012年10月25日,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RSA位娩出一女婴,体质量2600g。
Apgar评分9分,胎盘胎膜剥离完整。
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共8316例,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有53例,发病率为0.64%。
孕妇年龄22~36岁,孕龄25+~40+周。
入院当时无持续性腹痛腰痛、高张性宫缩、子宫压痛者为不典型胎盘早剥31例,占58.5%。
初产23例,第二次生产6例,第三次生产2例。
1.2诊断和分型均经产后常规检查胎盘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积而确诊。
轻型胎盘早剥面积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重型胎盘早剥面积≥1/3胎盘面积。
1.3方法从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胎儿监护及B超检查等方面,对31例不典胎盘型早剥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发病诱因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13例(41.9%)无明显诱因,胎膜早破(2例静滴催产素引产)7例(22.6%),子痫前期4例(12.9%),脐带缠绕2例(6.5%),子宫肌瘤、外伤、肺炎、慢性肾炎、脐带过短各1例(3.2%),不明。
2.2首发临床症状不典型胎盘早剥首发症状多不典型,31例中仅6例(19.4%)为腹痛伴阴道流血的,无痛性活动性阴道流血11例(35.5%)(或多或少),其余则表现为临产先兆及胎动异常。
2.3B超及胎儿监护B超通过二维超声显示胎盘异常增厚、胎盘内和周边异常回声区,结合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
胎心监护仪监测:主要表现为基线平,变异差,胎动后无明显加速反应,甚至有轻度减速,或出现规律、频发(间隔约1-3分钟)中等强度的刺激性宫缩波;重型胎盘早剥均有胎心监护异常表现,主要为基线<120bpm或不规则,变异消失甚至频发大幅度减速。
31例中有26例以产前B超或术中所见确定胎盘位置,其余5例因入院后短期内阴道分娩,未做B超,故胎盘位置不详。
2例因孕周小未行胎儿监护。
2.4母儿结局3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中轻型23例(74.2%),重型8例(25.8%)(2例入院观察1天后终止妊娠)。
作者单位㊀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㊀甘肃天水,741000,吕鹤鸣基金(上海)儿童肝病培训项目学员;2.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㊀上海,201508;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㊀上海,201102通讯作者㊀杜鹃,E⁃mail:dujuan1652@126.com;王建设,E⁃mail:jshwang@shmu.edu.cn㊃论著㊃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8.02.01118q21杂合缺失致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伴智能发育落后1例病例报告翟丽娟1㊀杜㊀鹃2㊀王能里2㊀龚敬宇2㊀王建设3㊀㊀摘要㊀目的㊀报告1例18q21杂合缺失致ATP8B1缺陷病(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PHS)㊂方法㊀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㊁染色体芯片和基因检查结果㊂结果㊀男,3个月2d,因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就诊㊂体重4kg(<P3)㊂颜面㊁躯干和四肢皮肤轻中度黄染,巩膜中度黄染,手心和足心无黄染㊂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ALT㊁AST㊁总胆汁酸(TBA)㊁甲胎蛋白(AFP)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白蛋白(ALB)正常,提示为低GGT胆汁淤积症㊂染色体芯片分析发现,患儿18号染色体长臂(18q21.2⁃q21.33)缺失11.6Mb,8号染色体短臂(8p23.2)缺失961kb㊂18号染色体缺失区域包含ATP8B1及TCF4基因,可分别解释肝内胆汁淤积症和PHS表现㊂ATP8B1基因测序发现两个SNP,经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为非致病性㊂口服熊去氧胆酸及补充脂溶维生素,1岁龄黄疸消退,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㊂随访至2岁10个月,身高90cm(P3 P10),体重12kg(P3 P10),头围42.5cm(<P3),呈特殊面容(嘴宽大,唇厚,鼻梁宽而高,鼻尖突出,下颌略微前突),有明显的智力发育落后,便秘严重㊂结论㊀采用染色体芯片技术和基因测序确诊了1例婴儿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PHS病例,提示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应重视分子学诊断,常规的基因外显子测序技术可能会漏诊一些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病例,应联合使用染色体芯片技术㊂关键词㊀染色体缺失;㊀18q21;㊀胆汁淤积;㊀ATP8B1;㊀TCF4Heterozygousdeletionin18q21causesinfantilecholestasisandmentalretardation:acasereportZHAILi⁃juan1,DUJuan2,WANGNeng⁃li2,GONGJing⁃yu2,WANGJian⁃she3(1.DepartmentofPediatrics,TheFirstHospitalofTianshui,Tianshui741000,China;2.DepartmentofPediatrics,Jinshan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1508,China;3.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Children'sHospital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1102,China)CorrespondingAuthor:DUJuan,E⁃mail:dujuan1652@126.com;WANGJian⁃she,E⁃mail:jshwang@shmu.edu.cnAbstractObjectiveToreportonecaseofATP8B1deficiency(intrahepaticcholestasisininfants)combinedwithPitt⁃Hopkinssyndromecausedbyheterozygousdeletionat18q21.MethodsTosummariz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theinfantandtheresultsofchromosomemicroarraytestingandgenetictesting.ResultsAthree⁃month⁃oldboywasadmittedtothehospitalbecauseofjaundicemorethantwomonths.Physicalexaminationrevealedtheinfantwithweightof4kg(<P3),mild⁃to⁃moderatejaundiceoftheskinandmoderatejaundiceofthesclera.Bloodbiochemicaltestingrevealedtheinfantwithincreasedtotalbilirubinanddirectbilirubin,increasedALT,AST,TBAandAFP,andnormalGGTandALB,suggestingcholestasiswithlowGGT.Chromosomemicroarraytestingrevealedtheinfanthad11.6Mbdeletioninthelongarmofchromosome18(18q21.2⁃q21.33)and8p23.2deletionintheshortarmofchromosome18(8p23.2).Thedeletionregionofchromosome18containedATP8B1andTCF4genes,whichwerecorrelatedwithintrahepaticcholestasisandPitt⁃Hopkinssyndrome.GenesequencingofATP8B1revealed2SNP,whichwerepredictedfornon⁃pathogenicmutationsbytheMutationtastersoftware.Theboywasadministratedoralursodeoxycholicacidandfat⁃solublevitamins.Whentheboywas1yearold,hisjaundicewasresolvedandhisliverfunctionalsoreturnedtonormalrange.Theboywasfollowedupto2yearsand10monthsandwithheightof90cm(P3 P10),weightof12kg(P3 P10),headcircumferenceof42.5cm(<P3).Atthattime,theboyshowedaspecialfaceincludingbigmouth,thicklips,wideandhighnose,protrudingnasaltip,slightlyforwardjawandobviousmentalretardationandsevereconstipation.ConclusionOnechildrenwithintrahepaticcholestasiscombinedwithPitt⁃Hopkinssyndromeisconfirmedbychromosomemicroarraytestingandgenesequencing,suggestingthatmoleculardiagnosisshouldbepaidattentiontoforunexplainedcholestasis.Conventionalgeneexonsequencingmayleadtothemisseddiagnosisofsomecaseswithdeletionofchromosomefragments.Therefore,chromosomemicroarraytestingshouldbeusedincombination.Keywords㊀Chromosomedeletion;㊀18q21;㊀Cholestasis;㊀ATP8B1;㊀TCF41㊀病例资料㊀㊀患儿男,3月2d,因 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 于2014年9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我院)儿科病房㊂㊀㊀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400g,否认窒息㊁缺氧或抢救病史㊂生后因 气促发绀 转入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予吸氧㊁抗感染等治疗1周㊂出院第3d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重,伴尿色黄㊁粪便颜色浅黄㊂26日龄在当地医院经皮测胆红素359μmol㊃L-1,予 茵栀黄 口服,黄疸减轻㊂2月龄时因皮肤巩膜仍有黄染再次于当地住院,查肝炎病毒系列㊁HIV㊁TORCH近期感染或活动感染指标均为阴性,血串联质谱和尿气相色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给予 熊去氧胆酸(UDCA)㊁复方甘草酸苷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㊁茵栀黄 保肝利胆等治疗,患儿皮肤黄染未见明显减轻,遂转至我院就诊㊂患儿生后前2周为母乳喂养,后改为人工喂养㊂㊀㊀患儿母亲孕期无重大疾病㊁射线暴露或药物服用史㊂父母非近亲结婚㊁无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肝胆疾病家族史㊂㊀㊀入院查体:体重4kg(<P3[1]),神志清㊂颜面㊁躯干和四肢皮肤轻中度黄染,巩膜中度黄染,手心和足心未见黄染㊂颈软,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㊁湿啰音㊂心脏听诊未见异常㊂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软,肝肋下1.5cm,质软,表面光滑,边缘锐,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㊂四肢肌张力可㊂㊀㊀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㊁凝血功能㊁空腹血糖正常㊂表1显示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DB)升高为主,ALT㊁AST㊁总胆汁酸(TBA)㊁甲胎蛋白(AFP)升高,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白蛋白(ALB)在正常值范围,提示为低GGT胆汁淤积症㊂TB(5.1 17.1μmol㊃LDB(0 6μmol㊃L-1)31.7115.2201147.6132.2147.44.1AST(0 40U㊃L-1) 14524740581829336ALT(0 40U㊃L-1) 6818635655028038TBA(0 10μmol㊃L-1) 70.1122.897.879.7175.65.5GGT1)(U㊃L-1)875243478522注㊀1):GGT(U㊃L㊀㊀染色体和基因检查:经患儿父母知情同意后,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2mL,提取基因组DNA,进行染色体芯片检测(美国Affymetrix公司AgilentaCGH芯片),使用AffymetrixChromosomeAnalysisSuite(ChAS)软件[版本:2.0.0.195(r5758)]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㊂发现18号染色体长臂(18q21.2⁃q21.33)11.6Mb的缺失(chr18:49,703,557⁃61,366,422)和8号染色体短臂(8p23.2)961Kb的缺失(chr8:5,118,481⁃6,079,790),经查阅Decipher数据库,发现8号染色体缺失区域内不包含目前已知的基因,18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区域包含ATP8B1和TCF4基因㊂以患儿白细胞DNA为模板,PCR扩增ATP8B1基因(ENSG00000283684)编码区2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扩增及测序引物,PCR产物经明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应用BWA软件(版本:0.7.9a)比对测序结果,在编码区发现2个SNP,分别是第8外显子的c.696T>C(p.D232D)和第10外显子的c.811A>C(p.R271R),通过查询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为非致病性㊂㊀㊀诊断㊁治疗和随访:入院诊断考虑婴儿胆汁淤积症,入院后予UDCA利胆,苯巴比妥诱导肝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㊁D㊁E和K㊂2周后皮肤㊁巩膜黄染有所消退,TB㊁DB和TBA下降,ALT和AST升高,尿色变浅,粪便黄色,带药出院,门诊随访㊂出院后1个月ALT和AST明显下降,TB㊁DB和TBA仍维持较高的水平㊂1岁时黄疸消退,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停UDCA治疗㊂停药后患儿未再出现皮肤黄染㊂2岁10个月时,身高为90cm(P3P10),体重12kg(P3 P10),头围42.5cm(<P3);呈特殊面容:嘴宽大,唇厚,鼻梁宽而高,鼻尖突出,下颌略微前突;可独坐,扶物可自行站立片刻,不会走,仅会说 爸爸 ㊁ 妈妈 ;便秘严重;常无意识地做拍手动作;无皮肤黄染,无通气过度㊁呼吸暂停或青紫,无癫发作㊂因患儿无黄疸,未随访肝功能㊂2㊀讨论㊀㊀ATP8B1基因位于染色体18q21⁃22区域,全长约176.68kb,含28个外显子,编码ATP8B1蛋白,又称为FIC1蛋白[2,3]㊂FIC1蛋白是P型ATP酶4型亚家族的成员,为多重跨膜蛋白,表达于上皮细胞的顶膜,包括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膜[4,5]㊂ATP8B1突变可导致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1型㊁良性复发型肝内胆汁淤积症(BRIC)1型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型和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㊂已有多项研究证实,ATP8B1是一种内翻转酶,介导氨基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由细胞外膜向内膜的内转位,但其引起胆汁淤积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6 8]㊂ATP8B1缺陷病的临床表型包括PFIC1型㊁BRIC1型㊁ICP1型及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是一个轻重不等的谱系疾病㊂表现为PFIC1型者,黄疸持续,并存在进行性的肝脏损伤,可在儿童早期迅速进展至终末期肝病,如不进行肝移植手术,可能会在10或20年内死亡[9]㊂表现为BRIC1型者,可反复出现胆汁淤积,能自发缓解,不遗留严重的肝脏损害,首次黄疸可出现于1 50岁,多数在20岁之前发病[10],通常会有2 4周以乏力㊁食欲减退和瘙痒为特征的黄疸前期,无明显的发作诱因,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个体差异较大,可持续1 18个月,以2 3个月常见㊂ICP1型以孕期瘙痒及血清胆汁酸水平增高为特征,可发生于PFIC1型和BRIC1型家系中㊂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仅表现为婴儿期暂时性的胆汁淤积,其表现和生化特征与BRIC1型发作期相似㊂PFIC型常为ATP8B1基因严重的(插入㊁缺失㊁无义或剪切突变)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导致效应蛋白极少或检测不到;BRIC型则为ATP8B1基因杂合突变或对蛋白功能损伤相对较轻的纯合突变[9,11],PFIC1型㊁BRIC1型㊁ICP1型及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均是因ATP8B1基因突变所致,但BRIC1型及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较PFIC1型轻,因此临床上认为BRIC1型及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是PFIC1型的良性表现形式,但部分开始表现为BRIC的患者反复发作,可进展为PFIC型㊂不论PFIC型,还是BRIC型或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的发作期,ATP8B1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特点为血清胆汁酸和胆红素水平升高,GGT水平正常[12]㊂㊀㊀本文报告的病例于新生儿期出现胆汁淤积症,外院多次嗜肝病毒及非嗜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均阴性,故不考虑宫内感染致胆汁淤积的可能;血串联质谱㊁尿气相色谱㊁空腹血糖均正常,且GGT水平始终在正常值范围,因此排除了先天性胆道闭锁㊁Alagille综合征及Citrin缺乏症等;血清生化示转氨酶㊁总胆汁酸㊁甲胎蛋白均升高,排除了胆汁酸合成缺陷㊂染色体芯片检测显示,患儿18号染色体长臂(18q21.2⁃q21.33)和8号染色体短臂(8p23.2)缺失,18号染色体缺失区域内包含了ATP8B1基因㊂对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ATP8B1等位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进行测序,发现2处SNP,均表现为单一峰,和患儿的整个ATP8B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相符㊂ATP8B1缺陷可导致持续低GGT的肝内胆汁淤积症,这与该患儿的临床生化指标一致,因此认为该患儿出现的肝内胆汁淤积与18号染色体杂合缺失导致ATP8B1基因缺陷有关㊂该患儿经UDCA利胆㊁苯巴比妥诱导肝酶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等治疗,1岁龄时黄疸消退,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其病程的演变符合暂时性婴儿胆汁淤积症㊂随访至2岁10个月,患儿再未出现黄疸,胆汁淤积未再复发,但其远期是否会发展为BRIC型,仍有待继续随访㊂㊀㊀本例患儿入院时无明显特殊面容,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特殊面容(嘴宽大㊁唇厚㊁鼻梁宽而高㊁鼻尖突出㊁下颌略微前突),患儿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同龄同性别幼儿,有明显的智力和语言发育障碍,还有小头畸形㊁无意识的手部动作㊁严重便秘㊂ATP8B1缺陷并无特殊面容和智能发育障碍的相关报道,进一步查阅Decipher数据库,发现18号染色体缺失区域内还包含TCF4基因㊂TCF4基因位于染色体18q21[13],全长约360kb,含20个外显子,编码一种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属于E蛋白质家族,表达于支气管周围㊁肾间质㊁交感及副交感神经㊁小肠神经节㊁胚胎脏壁层间质细胞,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端脑㊁间脑㊁小脑[14,15]),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转录调控作用㊂TCF4基因突变可导致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PHS)㊂㊀㊀PH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Pitt和Hopkins于1978年首次报道[16]㊂PHS的临床表型特征有严重的智力障碍㊁生长发育迟缓㊁语言发育障碍㊁特殊面容(如眼球内陷㊁睑裂轻度上斜㊁宽大的嘴巴㊁上唇呈丘比特弓形㊁厚嘴唇㊁宽鼻梁㊁突出的鼻尖㊁鼻孔前倾㊁下颌突出)㊁癫㊁过度通气以及相继的呼吸暂停[17⁃20],还有生后出现的小头畸形㊁运动不协调㊁眼部异常(如近视㊁斜视㊁眼球震颤)㊁便秘和非典型的孤独症行为[21,22]㊂头颅MRI可见胼胝体发育不全㊁脑室扩大[23,24]㊂TCF4基因杂合突变/缺失导致其单倍剂量不足是PHS主要的遗传学基础[8]㊂目前已知的TCF4病变形式包括大的染色体缺失涵盖整个TCF4基因或部分基因缺失㊁移码突变(包括提前终止密码子)㊁无义突变㊁剪接突变和错义突变㊂其具体发病机制或受累生化途径尚不明确㊂目前PHS尚无特效疗法,多为对症支持以及康复治疗为主㊂本文患儿存在特殊面容㊁智能及语言发育障碍㊁便秘㊁小头畸形㊁无意识的手部动作等,与PHS的临床表现相符,患儿染色体片段缺失中包含TCF4基因缺失,可解释PHS的表现㊂㊀㊀ATP8B1缺陷病发病率低,PHS在国内更是鲜有报道㊂本文报告的病例为染色体18q21杂合缺失导致的ATP8B1缺陷病(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PHS㊂本文于2018年3月1日分别检索了中国知网[(摘要=ATP8B1并且摘要=皮特⁃霍普金斯)(模糊匹配);(摘要=ATP8B1并且摘要=Pitt⁃Hopkins)(模糊匹配)]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摘要:(ɨATP8B1ɨ)∗摘要:(ɨ皮特⁃霍普金斯ɨ);摘要:(ɨATP8B1ɨ)∗摘要:(ɨPitt⁃Hopkinsɨ)]均未检索到ATP8B1缺陷病合并PHS的病例;同时,在Googlescholar( ATP8B1 and Pitt⁃HopkinsSyndrome )检索到4篇可能相关的文献,阅读摘要后发现3篇不相关㊂法国学者Jacquemin在2010年首次报告了1例18q21缺失导致的ATP8B1缺陷病合并PHS的病例[25],当时认为这两个疾病之间可能是偶然的联系,而本文患儿亦为ATP8B1缺陷病合并PHS,提示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当发现婴儿胆汁淤积或PHS时应同时检测这两个基因㊂㊀㊀综上所述,本文采用染色体芯片技术和基因测序确诊了1例婴儿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PHS病例,18q21缺失区域内包含ATP8B1及TCF4基因,主要临床表型为胆汁淤积㊁智能发育落后和特殊面容等㊂提示临床上对于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应重视分子学诊断㊂本例患儿,用常规的基因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ATP8B1基因全部外显子时,未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而染色体芯片检测发现了染色体片段缺失㊂因此,常规的基因外显子测序技术可能会漏诊一些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病例,联合使用染色体芯片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不足㊂参考文献1 首都儿科研究所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中国七岁以下儿童体重㊁身长/身高和头围的生长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173⁃1732 GonzalesE SpraulA JacqueminE.Clinicalutilitygenecardfor Progressive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type1.EurJHumGenet 2014 22 4 .doi 10.1038/ejhg.2013.1863 BullLN vanEijkMJ PawlikowskaL etal.AgeneencodingaP⁃typeATPasemutatedintwoformsofhereditarycholestasis.NatGenet 1998.18 3 219⁃2244 FolmerDE ElferinkRP PaulusmaCC.P4ATPases⁃lipidflippasesandtheirroleindisease.BiochimBiophysActa2009 1791 7 628⁃6355 HolthuisJC LevineTP.Lipidtraffic floppydrivesandasuperhighway.NatRevMolCellBiol 2005 6 3 209⁃2206 UjhazyP OrtizD MisraS etal.Familialintrahepaticcholestasis1 studiesoflocalizationandfunction.Hepatology2001 344Pt1 768⁃7757 PaulusmaCC FolmerDE Ho⁃MokKS etal.ATP8B1requiresanaccessoryproteinforendoplasmicreticulumexitandplasmamembranelipidflippaseactivity.Hepatology2008 47 1 268⁃2788 CaiSY GautamS NguyenT etal.ATP8B1deficiencydisruptsthebilecanalicularmembranebilayerstructureinhepatocytes butFXRexpressionandactivityaremaintained.Gastroenterology 2009 136 3 1060⁃10699 李丽婷王建设.ATP8B1缺陷病.肝脏2012 17 8581⁃58310 JansenPL SturmE.Geneticcholestasis causesandconsequencesforhepatobiliarytransport.LiverInt 2003 235 315⁃32211 贺希苏海滨刘振文等.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1例.肝脏2013 18 2 139⁃14012 BijleveldCM VonkRJ KuipersF etal.Benignrecurrentintrahepaticcholestasis alteredbileacidmetabolism.Gastroenterology 1989 97 2 427⁃43213 AmielJ RioM RedonR etal.MutationsinTCF4encodingaclassIbasichelix⁃loop⁃helixtranscriptionfactor areresponsibleforPitt⁃Hopkinssyndrome asevereepilepticencephalopathyassociatedwithautonomicdysfunction.AmJHumGenet 2007 80 5 988⁃99314 ZhuangY ChengP WeintraubH.B⁃lymphocytedevelopmentisregulatedbythecombineddosageofthreebasichelix⁃loop⁃helixgenes E2A E2⁃2 andHEB.MolCellBiol 1996 166 2898⁃290515 NavarreteK PedrosoI DeJongS etal.TCF4e2⁃2ITF2 Aschizophrenia⁃associatedgenewithpleiotropiceffectsonhumandisease.AmJMedGenetBNeuropsychiatrGenet 2013 162B 1 1⁃1616 PittD HopkinsI.Asyndromeofmentalretardation widemouthandintermittentoverbreathing.AustPaediatrJ 1978 14 3 182⁃18417 ArdingerHH WelshHI SaundersCJ.Pitt⁃HopkinsSyndrome.In PagonRA BirdTD DolanCR StephensK AdamMPeds .GeneReviewsInternet .UniversityofWashington Seattle WA USA 1993⁃2012.Aug30 201218 TakanoK TanWH IronsMB etal.Pitt⁃Hopkinssyndromeshouldbe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formalespresentingwithanATR⁃Xphenotype.ClinGenet 2011 80 6 600⁃60119 MarangiG RicciardiS OrteschiD etal.ThePitt⁃Hopkinssyndrome reportof16newpatientsandclinicaldiagnosticcriteria.AmJMedGenetA 2011 155A 7 1536⁃154520 PeippoMM SimolaKO ValanneLK etal.Pitt⁃Hopkinssyndromeintwopatientsandfurtherdefinitionofthephenotype.ClinDysmorphol 2006 15 2 47⁃5421 dePontualL MathieuY GolzioC etal.Mutationalfunctional andexpressionstudiesoftheTCF4geneinPitt⁃Hopkinssyndrome.HumMutat 2009 30 4 669⁃67622 IrinaG ChantalM PierreC etal.TCF4deletionsinPitt⁃Hopkinssyndrome.HumMutat 2008 29 11 E242⁃E25123 MarangiG RicciardiS OrteschiD etal.ProposalofaclinicalscoreforthemoleculartestforPitt⁃Hopkinssyndrome.AmJMedGenetA 2012 158A 7 1604⁃161124 LehalleD WilliamsC SiuVM etal.FetalpadsasacluetothediagnosisofPitt⁃Hopkinssyndrome.AmJMedGenetA 2011 155A 7 1685⁃168925 JacqueminE MalanV RioM etal.HeterozygousFIC1deficiency anewgeneticpredispositiontotransientneonatalcholestasis.JPediatrGastroenterolNutr 2010 50 4 447⁃449(收稿日期:2017⁃10⁃25㊀修回日期:2018⁃02⁃07)(本文编辑:张崇凡)。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PMD)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胎盘血管异常。
PMD超声表现为胎盘实质局部呈蜂窝状囊性改变,易被误诊为部分性葡萄胎等水泡状胎块疾病。
因两者预后及临床管理不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有学者建议,产科超声医生必须了解PMD这种罕见胎盘疾病。
1986年Takayama等首次指出,PMD是一独特的胎盘病理实体。
1991年由Moscoso等最先命名描述,并定义PMD为一种良性胎盘血管畸形。
PMD临床罕见,确切的发生率不清楚,送检胎盘中发生率约为0.02%。
关于PMD,文献中仅见零星的个案报道,是种尚未被充分认知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未明。
据流行病学调查,PMD妊娠中胎儿男女性别比为1:8。
女性胎儿多见的原因,有学者猜测,可能是胎儿X 染色体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异常造成胎盘血管畸。
PMD产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产后胎盘病理检查。
PMD病理表现眼观:胎盘大于相应孕周,胎盘子面及胎盘切面观见大量水泡样或葡萄样物,直径多为0.1-1.0cm,与正常胎盘组织区域分界清晰。
病变多位于胎盘子面侧边缘,病变范围不一。
病变区域局部可见粗大扭曲扩张的绒毛膜血管。
镜下:可见范围不一的胎盘干绒毛增生、囊状扩张、水池形成,部分绒毛间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伴黏液样变。
干绒毛内血管、绒毛膜板血管高度充血扩张伴壁增厚。
滋养叶细胞无显著增生。
PMD产前试验室检查文献报告PMD孕妇中,hCG升高者占38%,AFP升高者占70%。
孕妇AFP升高的原因,是因胎盘体积和干绒毛血管的增加,造成胎儿-母体表面交换面积增加,使运输至母体的胎源性甲胎蛋白增多。
PMD产前超声表现超声检查表现:伴有蜂窝状囊性回声区的胎盘增厚;蜂窝状囊性回声区位于胎盘子面,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清晰(病变区域局限,范围大小不一,并发累及全部胎盘实质),其内的蜂窝状囊性回声大小不等,张力不明显,呈长圆形或裂隙样平行于胎盘长轴分布;超声序列检测下可见病变区域存在明确的动态发展过程,妊娠12周前后胎盘非均质弥漫性增厚,胎盘实质内出现微小囊性病变;至妊娠 22 周左右囊性扩张达最大范围,随后囊性病变逐渐缩减;中晚孕期,绒毛膜板血管扩张和扭曲。
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作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6T14:36:29.6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熊骞[导读] 分析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作用。
熊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223002)【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胎膜早破产妇40例设定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胎膜早破产妇40例设定为对照组,80例产妇分娩完成后,对其胎盘统一处理,送到病理科进行检验,针对两组产妇胎盘病例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胎盘病理变化各发生率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妊娠解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需重视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与治疗,并对其感染进行预防,并需高度重视胎盘感染及亚临床感染对母婴的不良干扰。
检测胎盘早破产妇胎盘病理变化情况,在不良妊娠结局防治及早产诊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胎膜早破;胎盘;病理特征;妊娠结局胎膜早破是妊娠期女性临床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指在临产之前,胎膜突然出现破裂,一般多发生在37孕周以下,可致使早产状况出现,胎膜早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围生儿的产褥期感染率、宫内感染率及病死率。
多由于宫颈内口感染、创伤、松弛、骨盆衔接不良、胎儿先露及羊膜腔压力升高等所致,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健康[1]。
为探析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我院特选取该类疾病产妇与同期非胎膜早破产妇共80例进行分组实验,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胎膜早破产妇40例设定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胎膜早破产妇40例设定对对照组,对照组产妇40例,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5.79±3.27)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7周,平均孕周在(39.42±1.28)周。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石松荔;曹雅静【摘要】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PMD)是一种罕见的胎盘疾病,其真正的发病原因至今仍然不明,并常与葡萄胎等水泡状病变混淆,准确的产前诊断是必需的。
目前国内外对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的研究多为病例报道,多数病理医生及产科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本文就目前PMD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作者】石松荔;曹雅静【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天津 300121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PMD)也被称作间叶干绒毛增生,是一个罕见的综合征,病因不明,并与胎儿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
PMD主要表现为胎盘血管异常,并伴有巨大胎盘和类似于葡萄胎的葡萄状囊泡,但是与完全性葡萄胎相反,可以伴有正常的胎儿。
PMD是由Moscoso等[1]于1991年首先描述的,自那时以来,它被更多的识别出,大宗病例已在文献中被报道[2]。
根据已报告文献,PMD发病率较低,约1/500。
PMD可以与正常胎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或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伴随出现[3]。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的根本原因目前还不清楚,Kaiser[4]等提出的雄激素/双亲嵌合体假说常被用来作为一些PMD病例的起源,其说明雄激素性表型嵌合体所导致的从野生型的PMD到经典型的完全性葡萄胎的结果,取决于雄激素谱系的分布和程度。
Kaiser等推测,这种嵌合体增加了母体在第一次卵裂前基因组复制失败的结果,但同时有正常的父系基因组的复制与分离,最终产生两种类型的子细胞,一种有正常的双亲基因,另一种只有父系基因。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病理分析王莉;李清雪;陈桂红;宋春红;刘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PMD)的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MD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23岁,孕39+1周顺娩一活女婴.胎盘送病理检查,镜下见干绒毛粗大、水肿,伴囊腔形成,有显著的厚壁肌性干血管,远端绒毛不成熟,血管增多;绒毛膜血管瘤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水肿绒毛P57(-),绒毛基质细胞P57(+),水肿绒毛滋养细胞CK7(+).病理诊断PMD.随访至今新生儿未出现巨舌、脐膨出、脐疝等异常.结论PMD临床罕见,易与部分性及完全性水泡状胎块混淆,明确诊断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6(029)010【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胎盘间质发育异常;胎盘疾病;血管疾病;组织病理学【作者】王莉;李清雪;陈桂红;宋春红;刘洋【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病理科;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妇产科;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超声影像科;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病理科;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6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PM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胎盘疾病,常伴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死胎及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1]。
由于临床医师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常与水泡状胎块难以鉴别。
本文报道1例PMD,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女,23岁。
因停经39+1周,阴道排液10 h入院。
患者孕12周产前筛查未见异常;孕16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胎盘内蜂窝样改变;孕28周超声检查示:前壁胎盘,厚度8.1 cm,胎盘成熟度1级,内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为2.7,阻力指数为0.63。
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关系的临床分析目的:对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胎儿不良结局孕妇资料,对不良结局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老化、前置胎盘、前置血管破裂、脐带帆状附着、脐带过短、扭转、打结、缠绕、脱垂息息相关。
结论: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异常关系密切。
标签:胎儿不良结局;胎盘;脐带脐带是连于胎儿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
脐带外被羊膜内含体蒂分化的黏液性结缔组织。
妊娠期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排泄物的重要途径,尽管脐带的组织结构简单,却是联系胎儿和胎盘的纽带,脐带因素一直是导致分娩期急性宫内窘迫的常见而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1]。
我院通过临床分析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关系,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出现胎儿不良结局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孕妇年龄在21岁~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岁,孕周34~42周,平均为38周。
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10例,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孕妇40例,产前检查未发现明显胎儿异常,不包含患新生儿疾病者如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等。
所有诊断依据于妇产科学五年制第七版教材标准。
1.2方法胎儿不良结局中,主要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死产以及死胎,对不良结局胎儿的胎盘、脐带检查结果进行分类。
孕妇因死胎入院或足月妊娠入院,对所有孕妇行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时仔细观察脐带与胎儿关系,产后仔细检查胎盘、脐带的解剖、形态、有否血块压迹等,同时专人配合抢救新生儿,事后对不良结局原因进行分析。
2. 结果2.1胎儿胎儿不良结局胎儿不良结局如表1所示,26%死胎,10%死产,16%新生儿死亡,50%新生儿重度窒息,14%新生儿轻度窒息,20%新生儿失血性休克。
2.2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关系胎儿不良结局与胎盘、脐带关系如表2所示,42%胎盘老化,18%前置胎盘,4%前置血管破裂,4%脐带帆状附着,10%脐带扭转,60%脐带缠绕,10%脐带打结,6%脐带脱垂,20%脐带过短。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护理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围生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75%-15.5%不等,我国平均为6.39%,FGR可导致胎儿畸形,早产、足月低体重儿增加等并发症[2]。
其的病因多而复杂,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孕妇、胎儿、胎盘及脐带四种因素[3]。
而有效的预防及产前干预对提高胎儿存活率及降低围产儿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又称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孕37w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1]。
2012年我实习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收住一名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患者。
临床相对少见,故将相关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1.1病史:患者,女,28岁,G1P0,因停经37+6周门诊B超示胎儿偏小,NST 无反应收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停经38天于当地医院查尿HCG弱阳性,B 超未见孕囊,间隔一周后复查B超见孕囊。
停经一月余出现恶心等早孕反应,无毒物射线接触史。
孕4月余感胎动至今。
孕20+6周于当地医院建卡及产检,共2次。
孕期体健,胎动正常,各项检查无异常。
孕34+2周因门诊B超示胎儿偏小收住入院8天予静脉补液宫内营养治疗(5%Gs500ml+Vc2.0g、复方氨基酸250ml、10%Gs500ml)后出院。
入院当天,产检发现胎儿小于孕周,胎儿电子监护示:NST无反应型,故收治入院。
孕期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可,二便未见异常,主诉孕前期营养状况差,孕期体重增加5.5kg。
1.2入院检查:入院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血压110/80mmHg,体重134kg。
产科检查:宫底高29cm,腹围94cm,胎心144次/分,骨盆外测量23-25-19-9cm。
B超检查:胎位LOA,BPD:86mm,脐血流S/D:2.77,单胎头位,胎盘Ⅱ级。
肛门检查:胎先露:头,高位-3,胎膜未破。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7 期 ·病例报告·217·病例报告·对1例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进行诊治的经验总结尹 霞,陈海清(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204)[摘要]难治性胎盘残留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阴道不规则流血。
本文对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胎盘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难治性胎盘残留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难治性胎盘残留;电针;穴位注射;艾灸[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07-0217-021 病例资料1.1 患者入院前接受诊治的经过患者女,31岁,主诉接受引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
患者既往无生育史,2017年6月27日末次月经后妊娠。
妊娠期间出现轻微呕吐等早孕反应,妊娠10周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症状,遂至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被确诊患有先兆流产。
患者口服黄体酮片后,其阴道流血的症状有所缓解。
2017年11月20日,患者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彩超检查时被发现存在胎儿发育异常。
为明确胎儿发育情况,患者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再次进行彩超检查。
检查结果仍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建议观察2周后复查。
2周后患者复查彩超发现胎儿发育情况较之前变差,医生建议其进行引产术。
2018年1月23日,患者至宣威市中医院妇产科进行引产术。
在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的阴道不规则流血症状(血液颜色时红时黑),未重视。
2018年2月12日,患者至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行彩超检查时发现宫腔内有胎盘残留。
2018年2月15日,患者在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清宫术,但未能取出残留的胎盘。
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入院时间为2018年3月28日)。
26例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杨明鲜
【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年(卷),期】2013(024)003
【总页数】2页(P251-252)
【作者】杨明鲜
【作者单位】030800 山西,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引起的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张凌慧;张如星;吴淑英
2.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引起的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米丽达
3.不同胎盘位置的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赫东芸;邹云;唐庄艳;孙磊;盛敏佳
4.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卢西
5.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胎盘早剥对母婴的预后影响分析 [J], 李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合并分叶状胎盘病例分析4例王贝【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年(卷),期】2017(028)004【总页数】3页(P384-385,封4)【作者】王贝【作者单位】0210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临床上分叶状胎盘较少见,对此病缺乏重视,胎儿娩出后可能造成胎盘残留、嵌顿、产后出血等。
对于产前检查怀疑分叶状胎盘者,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以减少围产期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本文通过对4例在本院产检分娩并于产后确诊为妊娠合并分叶状胎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病历资料例1 孕妇26岁,孕2产0,因“停经41周”入院。
孕30+周B超示分叶状胎盘可能(胎盘大部分位于左前壁,小部分位于左后壁,脐蒂位于前壁胎盘处)。
入院后阴道分娩一活男婴,出生体重3 200 g,产后胎盘、胎膜娩出完整,胎盘呈分叶状(2叶),大叶不规则形,13 cm×15 cm×2 cm,小叶呈圆形9 cm×9 cm×2 cm,脐带附着于大叶中央处,脐血管延伸至小叶。
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多,立即予按摩子宫,开放静脉、卡前列氨丁三醇250 ug宫颈注射,缩宫素加入静点促子宫收缩治疗。
产时及产后2 h共出血550 ml,产后3日出院。
例2 孕妇29岁,孕1产0,因“停经39+5周,阵发性下腹痛2 h”入院。
孕期及产前彩超未提及胎盘异常。
入院后阴道分娩一活男婴,出生体重3 100 g,产后胎盘部分娩出,探查未娩出部分胎盘嵌顿于宫腔内,阴道出血400 ml,予手取胎盘。
对合胎盘、胎膜完整,胎盘检查呈分叶状(2叶),大叶(嵌顿部分)圆形,15cm×15 cm×2 cm,小叶(自然娩出部分)呈圆形,9 cm×10 cm×2 cm,脐带附着于大叶近边缘处(球拍状),脐血管延伸至小叶,呈分叶状。
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一例鞠叶兰;王晨虹【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551-552)【关键词】剖宫产术;憩室;宫内避孕器;腹腔镜【作者】鞠叶兰;王晨虹【作者单位】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518028 广东省深圳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孕4产0,因停经38+5周,发现胎盘异常6个月,血糖异常3个月,于2014年6月4日入院。
末次月经时间:2013年9月6日。
有早孕反应,孕早期无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孕13周行B型超声(B超)检查提示胎盘水泡样变性,考虑部分性葡萄胎?绒毛水肿?孕14周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为401300 IU/L,孕15周降至110000 IU/L。
孕19周B超示:宫内妊娠,单活胎,头位,胎盘0级,胎儿大小相当于孕19+5周。
胎盘附着面积广泛,于胎盘右上缘可见正常胎盘声像,范围约4.7 cm×2.0 cm,其余胎盘内可见无数个蜂窝状的水泡回声,考虑部分性葡萄胎可能。
孕24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9 mmol/L,1 h血糖7.53 mmol/L,2 h血糖7.06 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控制饮食、监测血糖。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78 mmHg(1mmHg=0.133 kPa),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产科检查:腹部膨隆,宫高38 cm,腹围103 cm,头先露,未衔接,无宫缩,胎心140次/min。
入院后辅助检查:β-hCG 103200 IU/L,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58 U/L轻度升高,胆汁酸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肾功能、尿常规、血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后复查B超提示:宫内孕,单活胎,胎盘声像改变(胎盘内可见数个无回声暗区)。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5例临床病理分析詹阳;郑兴征;阴赪宏;谷玉春;朱力【摘要】Purpos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Metho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5 cases with 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also re-viewed. Results All of 5 patients were consciously fetal movement disappeared or found abnormal ultrasound results at routine examination of the pregnancy. The placentas were enlarged, partly with oedematous "grape-like" cysts. On histologic exami-nation, enlarged villi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dema contained abnormal thick walled fetal blood vessels. The chorionic vessels were expanded and congested, and some chorionic villi showed mesenchymal cell hyperplasia. 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p57 was positive, and Ki-67 showed low expression. There was no the trophoblastic proliferation. It's mainl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as hydatidiform mole.2 cases were accompanied with stillbirth.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can b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examination. When a cystic placenta is detected b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目的探讨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PM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例PMD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因自觉胎动消失或妊娠期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异常而就诊,可见患者胎盘增大,不同范围水肿、呈葡萄状.组织学表现为胎盘绒毛间质不同程度水肿,伴异常的厚壁小血管;绒毛膜板血管扩张并充血,部分绒毛间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无滋养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标记P57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PMD需与葡萄胎进行鉴别诊断.2例伴有胎死宫内.结论 PMD确诊需经病理学检查,当超声检查发现囊性胎盘时,应在鉴别诊断中考虑PMD的可能.【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绒毛水肿;非葡萄胎妊娠;鉴别诊断【作者】詹阳;郑兴征;阴赪宏;谷玉春;朱力【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6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PMD)是一种罕见的胎盘异常,属于非葡萄胎妊娠改变。
羊水过多合并胎儿肺发育不良1例吕玉玲;康以珍;陈晓会【摘要】患者女,30岁,经产妇,因停经39周,规律腹痛1h于2011年5月5日4时入我院.自诉于孕5个月起,先后于外院行B超检查3次,均诊断为"羊水过多".入院后行阴道检查:宫口开大3 cm,先露臀,达坐骨棘上2 cm.B超检查示:双顶径9.2 cm,胎位骶左前,羊水指数20.0 cm.结论:1.单活胎,晚孕,臀位;2.羊水过多.胎心监护示:NST反应型.因入院时产妇已临产且胎位不正,并有"剖宫产史",遂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助娩一男婴,羊水量约2500 ml,色清,新生儿体质量3000 g,阿普加评分为1 min4分,5 min 2分,10 min 1分.患儿出生时全身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断脐后立即出现紫绀,无哭声,无呻吟,无呼吸动作,全身明显紫绀;给予人工呼吸,呼吸囊正压给氧,胸外按压心脏,仍未见呼吸运动,听诊双肺无呼吸音.心率126次/min.【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1(051)047【总页数】1页(P44)【作者】吕玉玲;康以珍;陈晓会【作者单位】临清市中医院,山东临清252600;临清市人民医院;临清市中医院,山东临清252600【正文语种】中文患者女,30岁,经产妇,因停经39周,规律腹痛1 h于2011年5月5日4时入我院。
自诉于孕5个月起,先后于外院行B超检查3次,均诊断为“羊水过多”。
入院后行阴道检查:宫口开大3 cm,先露臀,达坐骨棘上2 cm。
B超检查示:双顶径9.2 cm,胎位骶左前,羊水指数20.0 cm。
结论:1.单活胎,晚孕,臀位;2.羊水过多。
胎心监护示:NST反应型。
因入院时产妇已临产且胎位不正,并有“剖宫产史”,遂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助娩一男婴,羊水量约2 500 ml,色清,新生儿体质量3 000 g,阿普加评分为1 min 4分,5 min 2分,10 min 1分。
母婴结局良好的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一例
张燕萍;周盛萍;何艳梅;王巍;龚云辉;周容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4)001
【总页数】2页(P153-154)
【作者】张燕萍;周盛萍;何艳梅;王巍;龚云辉;周容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一例报告
2.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一例并文献复习
3.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伴出血1例
4.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伴出血1例
5.胎盘间叶发育不良伴足月活胎分娩1例报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