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沪科版】经典考题及易错考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0 KB
- 文档页数:7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易错题(四)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电子停表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甲到乙通过的路程为____cm ,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cm/s ;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 。
2、古人称黄河“一石水,六斗泥”,黄河水每立方米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 ,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____g 。
3、由于气体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变小”或“变大”),所以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_____(填“上方”或“下方”),冬天供暖时,能使房间内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4、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使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 ”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是33/1092.0m kg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kg 。
5、如图所示,盒内牛奶的体积为_____m 3。
若盒内牛奶的质量为0.3kg ,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kg/m 3.6、体积为1m 3的冰块(33m /kg 109.0⨯=冰ρ)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kg ,水的体积是______m 3。
7、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将甲截去一半,乙截去31,则甲、乙两物体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二、选择题8、普通火车的平均速度为25m/s ,在建的某市地铁一号线计划投入运营时的平均时速约为33km ,则( ) A 、火车的速度大 B 、地铁的速度大 C 、两者速度一样大 D 、无法比较9、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光的折射现象 B 、是光的色散现象C 、是光的反射现象D 、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起点10、有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0.25kg ,当瓶装满水时称得总质量为1.5kg ,当瓶装满某种液体时称得总质量为1.75kg ,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A 、33kg/m 100.1⨯B 、33kg/m 1016.1⨯C 、33kg/m 1075.1⨯D 、33kg/m 102.1⨯11、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铅笔的质量,共测量四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12.2g ,12.3g ,12.1g ,12.3g ,则你认为铅笔的质量应为( )A 、12.2gB 、12.22gC 、12.225gD 、12.3g12、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煤油水硫酸ρρ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杯中装的是水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1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 酒精,若将该金属块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A 、大于10gB 、小于10gC 、等于10gD 、无法确定三、作图题14、如图所示是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20分)1.下列是对如下左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汽车安装倒车雷达,通过红外线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2.如上右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若入射方向由BO变到AO,则()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增大B.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D.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出时,我们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水中的倒影要比实物暗一些,其原因是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现象C.坐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银幕发生了漫反射D.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红、黄、蓝色光混合而成的4.下列对一些物理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左偏,可以向右调节螺母使其平衡,然后读数。
②在进行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都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③在进行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测量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从而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④推开门时,在远离转轴的位置推要比在靠近转轴的位置推容易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④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A.甲图,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乙图,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C.丙图,纸从中间被撕开D.丁图,方便面放在手心被捏碎6.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
下列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中,关于力与运动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匀速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B.高山滑雪运动员苏翊鸣从斜坡上滑下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运动员在冰壶前不停地快速摩擦冰面,是为了减小冰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D.冰球向前运动时,如果受到所有外力消失,冰球将会静止7.下列物理量中,用科学家姓名作为物理量单位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压强8.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B.物体的体积越大,它所受的浮力就越大C.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9.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高为1m。
上海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快C.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声音传播的必要条件?A. 真空B. 气体C. 液体D. 固体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A. 辐射B. 反射C. 折射D. 散射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流的单位?A. 瓦特C. 安培D. 欧姆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功率的单位?A. 瓦特B. 伏特C. 安培D. 欧姆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式?A. 通过介质传播B. 通过真空传播C. 通过固体传播D. 通过液体传播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A. 同性相斥B. 异性相吸C. 同性相吸D. 异性相斥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铁的优点?B. 磁性弱C. 磁性无法改变D. 磁性无法控制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欧姆定律的内容?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C.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D.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反比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表的作用?A. 测量电压B. 测量电流C. 测量电能D. 测量电阻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10^8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作为介质。
答案:介质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______。
答案:辐射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叫做______。
答案:电阻5. 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其单位是______。
答案:瓦特6.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10^87.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性相斥,______。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解析:A选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听到声音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如有介质传播、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20Hz 20000Hz)等,所以不是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A错误。
B选项: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
C选项: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正确。
D选项: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而音调不变,D错误。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选项:初春,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A错误。
B选项: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B正确。
C选项: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C错误。
D选项: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D错误。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解析:A选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
B选项: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错误。
C选项: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错误。
D选项: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错误。
4.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解析:当物体在凸透镜前成等大的像时,物距u = 2f。
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目: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²,经过5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 10m/sB. 8m/sC. 6m/sD. 4m/s2、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速度为v。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下落的时间t可以用以下哪个公式表示?A. t = v / gB. t = 2ghC. t = v² / gD. t = gh / 2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B、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C、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成正比D、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速度成正比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C、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5、当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B. 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C. 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D. 无法确定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B. 真空中声音可以传播。
C.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温度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力的是()A、重力B、摩擦力C、压力D、压力差8、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如果物体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个力的关系是()A、推力大于摩擦力B、推力等于摩擦力C、推力小于摩擦力D、推力和摩擦力之间没有关系9、当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C. 物体只受到支持力作用D. 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且二力平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以下哪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长度B、质量C、速度D、时间E、温度2、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D、受力的物体一定处于运动状态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为30°,那么折射角会___(大于/小于)30°。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题目内容: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运动速度也越快B.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C.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则受到的合力一定大D. 物体的合力为零时,其速度保持不变2、题目内容: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量度,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无关C. 质量是物体受力时产生加速度的量度,受力越大,质量越轻D. 质量是物体质量的单位,常用千克(kg)表示3、在电路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中,如果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的大小为:A、R1 - R2B、R1 + R2C、R1 / R2D、R1 * R24、在并联电路中,如果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_total与R1和R2的关系是:A、1/R_total = 1/R1 + 1/R2B、R_total = R1 + R2C、R_total = R1 * R2D、R_total = R1 - R25、以下哪个物体在通常状况下属于绝缘体?A、铜丝B、人体C、塑料尺D、大地6、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的分子运动速度会怎样变化?A、减慢B、加快C、不变D、变成无序7、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A、牛顿(N)B、焦耳(J)C、千克(kg)D、米每二次方秒(m/s²)8、一物体的体积为0.15立方米,密度为750千克/立方米,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A、75千克B、112.5千克C、105千克D、117.5千克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阳光下人们行走的影子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彩色光 10、()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F2,则F1产生的加速度一定大于F2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D、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水中可以看出形状变大、颜色变浅的物体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B、月亮表面有阴影是因为月球对阳光的折射现象C、通过小孔看到的影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2、关于力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越快B、当物体受到摩擦力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大于静摩擦力的大小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
§神奇的物质世界A·课程标准检测一.精心选一选(3分×8=24分)1.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A.卫生球放在箱子中,过几天箱子中充满了樟脑气味B.一杯水中放入一白糖,过了一会儿水变甜了C.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D.长期堆在墙角边的煤,把墙内也染上了黑色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3.远古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可能是()A.化石能源 B.太阳能 C.电能 D.柴草能源4.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能源革命是()A.太阳能的利用 B.蒸汽机的发明 C.核能的利用 D.钻木取火5.电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下列关于电能的转化不可能实现的是()A.电能一内能 B.电能一机械能 C.电能一光能 D.电能一核能6.下列现象属原子内部运动的是()A.园内开花园外香 B.地球的自转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D.原子弹爆炸释放巨大的能量7.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光子是有质量的粒子 B.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C.所有的行星和恒星都是宇宙大爆炸后慢慢形成的D.在太阳的核心,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8.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原子组成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9.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利用风来驱动帆船航行,至少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已开始利用风来推动风车做功.如图1-1所示的是现代的风力发电站.利用风力发电的最大优点是______;最明显的缺点是_________.10.如图1-2所示的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吸热板通常用____色物质制成,在工作过程中,它能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11.写出你知道的几种形式的能量(至少写6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的运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些运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_______.13.写出下列能量的转化情况:①发电厂利用煤的燃烧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②绿色蔬菜的光合作用,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③牛吃草后,将草的____能转化为自身的____能.三.实验探究(6分)14.如图1-3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上面瓶子内是空气,当抽出中间的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上面瓶子出现_______.下面瓶子红棕色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现象,它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6分)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文后题目:a.珠穆朗玛峰被世人称之为“世界屋脊”.1953年考古学家在海拔5500m的珠峰山腰,发现了二千万年前古生鱼类化石.b.地质科学家研究发现,日本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距离,每年减小2cm.c.哈雷慧星每隔76年光临一次地球.分析上面三则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创新思维拓展(40分)五.认真选一选(4分×2=8分)16.如图1-4所示的这些机器都离不开的能源是()A.电能 B.核能 C.太阳能 D.化石能源1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B.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C.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了卫生球味六.细心填一填(4分×2=8分)18.请根据如图1-5所示的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例如问题:他为什么看不清热锅中的食物?简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液化,使镜片蒙上一层水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能源革命,如图1-6所示呈现了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几个重要历程.利用核能钻木取火利用电能发明蒸汽机写出人类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轨迹大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科学探究(6分)20.为了研究分子扩散快慢主要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如图1-7所示),左杯中装半杯冷水,右杯中装入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同时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过了几分钟后,发现装热水的杯子最先全部变黑.由此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综合应用(18分)21.阅读下述材料,并回答问题.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72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采.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撞击而不平衡和无规则运动,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1)布朗运动是______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两种方法)22.地热是一种新能源,怎样利用地热,还是正在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如图1-8所示的是一种地热发电装置.(1)写出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2)与火力发电相比,地热发电有哪些优点?23.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汽车的排气管位于汽车的底盘下面;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还了解到,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除了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从排气管中由烟气带走了.如果这部分能量能利用起来该有多发好啊!小明想到了一个办法:如图1-9所示.将原来直的排气管中部制成螺旋形,让这段螺旋管通过水箱中的水,这样,司机劳累一天后,就可以享用这些热水了,真是一举两得!(1)小明的设计中,通过水箱中的那段排气管制成螺旋状好处是______________.(2)排气管中烟气的内能以______的方式转移到水箱中的水中,从排气管管口排出的烟气温度对比改进前要______.(填“高”或“低”)(3)对小明的这种学习态度做简要的评价.24.月球、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引力作用而产生潮汐.每天的涨潮与落潮过程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用来发电,如图1-10所示.(1)利用潮汐能在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海水的______能传递给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_____能.(2)图中代表涨潮发电的是_______图,代表退潮发电的是_______图.(3)与火力发电相比,写出潮汐发电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走进实验室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A·课程标准检测(60分)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如图2-1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2.用同一把钢尺测物理书的宽,夏天测得数值比冬天测得数值()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确定3.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于6×104μm的是()A.课桌长度 B.物理课本的厚度C.墨水瓶的高度 D.铅笔芯的直径4.要比较准确的测量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皮卷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地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再进行换算.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 段,测出每段的长度,再由ns算出.5.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μm B.2mm C.2cm D.2dm6.下列有关测量的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间的差异.B.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使测量中没有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测量中的误差.D.误差不可避免,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7.下列四种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尺是()A.零刻线已磨损的尺 B.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 D.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尺8.用刻度尺测量一竹竿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5.84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1m B.1dm C.1cm D.1mm9.对下列物体长度的估计,错误的是()A.双人课桌的长度约为1m B.初中生的中指指甲宽度约为1cmC.一枝粉笔的长度接近10dm D.壹圆硬币的厚度约为2mm10.(多选)关于物理实验,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必自已动手去做实验,只要看别人如何做,记住结果就行B.实验得到的数据跟老师的不相符时,可参照老师的进行修改C.有时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D.有时保持某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一物理量的数值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21吋”、“29吋”等来说明电视机的大小.这里,“吋”是_____制中的长度单位.“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上______线段的长度.12.现有10m、2m、1cm、1mm、1μm六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分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________,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__________,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________.13.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把______个原子一个挨一个的排列起来,长度是1nm.14.给下面测量的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单人课桌的长500______,某同学一步的长为4.5________,细铅笔芯直径是0.7________,百米赛跑男子记录9.12______,闪电时间300______.15.如图2-2所示是甲、乙两同学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况,其中________是正确的.16.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例如,每次只变化降落伞的面积,而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6分)17.某校探索式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同一条蚯蚓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分别让他们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_______.为了准确测出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爬行的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选用蚯蚓的______(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蚯蚓的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线是弯曲的,为了测出爬行的路程,除了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四.综合应用(6分)18.(1)用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右盘的砝码数及游码示数如图2-3甲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g.(2)如图2-3乙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铜管的外径的示意图,此铜管外径是_____cm.(3)为了防控“非典”疫情,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回校前要自测体温,如图2-3丙所示是某学生一次自测体温的示数,则该学生的体温是______℃;此体温计的测温范围是35℃至______℃.B ·创新思维拓展(40分) 五.认真选一选(5分×2=10分)19.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2-4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 和b ,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 点铺到B 点,所用绳子长为l ,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a bl +B .b a al +C .22b a al +D .22ba bl +20.如图2-5是四位同学测量同一圆球的直径,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是( )A B C D六.细心填一填(5分×2=10分)21.如图2-6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如图2-7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其中_____同学的读数是正确的.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ml .22.如图2-8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2-9所示为小明家的水表示数,到目前为止小明家一共用去了______t 水.(1m 3水的质量为1t )七.科学探究(8分)23.小明是一个很爱动脑子的学生,有一次,他妈妈带他去了教堂做礼拜,教堂里挂了一个很大的钟,小明看到这个钟是靠下面的摆摆动来计时的.回去问老师摆动的物体为什么可以计时,老师告诉他同一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小明猜想,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单摆的摆长l,偏离中心位置的夹角θ,及摆球的质量m有关,于是小明做了分别改变单摆的摆长、偏离中心位置夹角、摆球的质量的摆动实验,并测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单摆来回摆动一次(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1)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2)单摆的等时性在什么地方有应用?(3)机械摆钟走时太快,应怎样调节摆长?(如图2-10)表1 θ=4ºm =10g 表2 l =1m m=10g 表3 θ=4ºl =1m八.综合应用(6分×2=12分)24.小李在电视中看见了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一个人把自己悬吊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荡.小李发现,不管这人运动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小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向他提出了建议.甲:多问几个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乙:问问老师.丙: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测量不同幅度的情况下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丁:直接打电话问问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果以上四种途径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你最相信的是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25.(1)如图2-11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0匝.请你帮他读出其长度为_______cm,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cm.(2)测量出了细铜丝的直径后,小明对自已设计的方法很满意,但小明又有想到了一问题:利用刻度尺如何测量一根自动铅笔芯的直径呢?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自动铅笔芯的实验方案.周期(s) 2 2 22摆角1°2°3°4°周期(s) 2 2 2 2摆长(m) 0.5 1 1.5 2周期(s) 1.4 2 2.4 2.8NO.3 §第1~2章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A·课程标准检测(60分)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B.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C.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了卫生球味2.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 B.液体之间不会发生扩散现象C.固体之间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一块玻璃的长度是320.6mm,如果换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玻璃的长,测量结果应该是()A.320.6cm B.32.06cm C.32cm D.32.1cm4.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后测量,测量值比真实值()A.偏大 B.偏小 C.一样 D.无法判断5.对于1500mm左右的长度,下列哪一物体比较符合()A.鸡蛋的直径 B.三层楼房的高度C.某学生的身高 D.一枝铅笔的长度6.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 B.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工具 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7.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④⑤⑥② C.③①⑤⑥②④ D.③①⑤④⑥②8.如图3-1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已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56.3cm,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A.156.2cm B.156.3cm C.156.27cm D.156.267cm9.(多选)如图3-2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0.(多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毫米作单位书的长为185.5mm B.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C.这个值准确到毫米 D.没有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二.耐心填一填(3分×6=18分)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_______现象.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12.如图3-3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请你帮助小明完成线圈圈数铁丝直径(cm)线圈长度(cm)1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14.如图3-4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ml,量程为_____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ml,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_______相平.15.小明同学感冒了,医生给他量了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如图3-5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测量范围为_________,小明同学的体温为_______℃.16.写出下列能量的转化:①太阳辐照使大气运动,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②地热将地下水加热升压,经地壳缝隙狂喷而出,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④早期的蒸汽机车,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三.实验探究(6分)17.有以下事实:①火炉里的内能传递到空气,这些内能便不能收集利用;②汽车制动时,动能转变成了地面、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③在自然状态下,能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不能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请由以上事实概括一条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6分)18.如图3-6所示,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件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例:玩具电动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创新思维拓展(40分)五.认真选一选(4分×2=8分)19.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零刻度测量起B.在测量时,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C.测量时,尺要放正,贴近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记录结果时,数字后要标明单位20.下列关于能的转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气列车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蓄电池充电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燃料燃烧是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六.细心填一填(4分×2=8分)21.有一种太阳能凉帽,帽檐上装有一个小电动机带动的小电扇,能朝人的面部吹风,如图3-7所示.它是通过安装在顶部的硅光电池提供电源的.它工作时,通过硅光电池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 能,再由小电动机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22.如图3-8所示的两幅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和______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七.科学探究(6分)23.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3-9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7实验序号射出点高度h/m射出速度v/(m·s-1)射出仰角θ射出距离l/m1 0.5 5 30 2.92 0.5 10 30°9.63 0.5 10 45°10.74 1.0 10 45°11.15 1.5 10 45°11.56 0.5 10 60°97 0.5 15 30°20.7(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八.综合应用(18分)24.小明家就在武穴市火车附近,每天有很多火车从他家门口经过,学习了有关测量知识后,小明同学很想知道,从红安火车站到武穴市火车站这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小明查阅了有关的地图资料,也到了火车站候车厅了解了有关数据.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两种测出这段铁路线长度的方法.25.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与燃气式热水器的初装费、使用年限见下表:热水器类型初装费使用年限太阳能1500元15年燃气式700元5年若你的父母决定选购这两种热水器中的一种,那么你将建议购买哪一种?写出你这样选择的2条理由.26.如图3-10所示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图.根据此图的数据请你完成下列各题.(1)总结出我国能源结构或现状的规律.(至少写2条)(2)提出解决这种现状的合理化建议(至少写1条)NO.4 §第三章声什么是声乐音的三个特征奇异的声现象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A·课程标准检测(60分)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C.丙说:“防止自已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2.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能传播声音,固体不能传播声音B.固、液、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D.要想听到声音,必须有声源、传播声音的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4.在敲响大古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原因是()A.人的听觉暂留 B.是大钟的回声C.大钟仍在振动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5.蜜蜂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钟振动40次,蝴蝶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钟振动5~6次,它们飞行时的音调()A.蜜蜂的较高 B.蝴蝶的较高 C.一样高 D.无法确定6.男同学说话声音一般比女同学响,这说明了()A.男同学说话时的音调比女同学的高B.男同学说话时的响度比女同学的小C.男同学说话时的频率比女同学的快D.男同学说话时的响度比女同学的大7.不同的乐器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时,我们靠听声音就能区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各种乐器发声的()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只要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它的声音D.一个人的音色是不变的9.弹奏小提琴时,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些,应采取的措施是()A.调松琴弦 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D.换用粗弦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幅度增大,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初二物理沪科版】经典考题及易错考题附答案A、质量B、密度C、重力D、体积经典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800g的是()A、一根香蕉B、一个鸡蛋C、一只鸭子D、一头猪易错点1: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温度B、体积C、质量D、密度易错点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物质的密度B经典1: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经典2:为使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小,硬度大。
易错点1:小明图12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53、4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寿山石的密度是 g/cm3。
易错点2: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4、5 kg,将酒倒出一半,剩余酒的密度为 0、9103 kg/m3。
原子的核式模型A经典: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如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D )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A经典:将“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夸克、万里长城、分子、宇宙、质子”按照尺度的大小,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起为( D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里长城、质子、分子、夸克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万里长城、分子、质子、夸克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夸克、万里长城、分子、宇宙、质子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里长城、分子、质子、夸克杠杆A经典1: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较硬的白铁皮。
沪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物理量属于标量?A、速度B、位移C、加速度D、力答案:D 解析: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而力具有大小和方向,因此力是一个矢量,不属于标量。
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推力,物体开始加速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小B、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物体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D、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小,加速度越小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因此,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大。
D、放大镜成像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越大。
答案:B解析:选项A错误,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选项B正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确实是沿直线传播的;选项C错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小;选项D错误,放大镜成像时,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像会越小。
因此,正确答案是B。
4、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处最大。
D、重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答案:B解析:选项A正确,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B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选项C错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处最大,赤道处最小;选项D错误,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因此,正确答案是B。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质量B、长度C、时间D、速度答案:D解析: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包括质量、长度、时间等,而速度是由速度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来的导出量,不是基本物理量。
第二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2.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C.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约是3.5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3.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携手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A.40 m/sB.400 m/sC.40 km/hD.400 km/h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6.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14.51 dm、14.52 dm、14.53 dm、14.98 d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dm。
7.(2022·四川广安中考)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
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min。
8.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9.一列长200 m的火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 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
物体的质量A经典1:自从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后,某同学就迷上了篆刻艺术。
印模经过专用工具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印模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科学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密度C.重力D.体积经典2: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800g的是()A.一根香蕉B.一个鸡蛋C.一只鸭子D.一头猪易错点1: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易错点2: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物质的密度B经典1: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经典2:为使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小,硬度大。
易错点1: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53.4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寿山石的密度是g/cm3。
(ρ酒=0.9×103 kg/m3),易错点2: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4.5 kg,将酒倒出一半,剩余酒的密度为0.9×103 kg/m3。
原子的核式模型A经典: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如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D)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A经典:将“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夸克、万里长城、分子、宇宙、质子”按照尺度的大小,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起为( D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里长城、质子、分子、夸克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万里长城、分子、质子、夸克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夸克、万里长城、分子、宇宙、质子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里长城、分子、质子、夸克杠杆A经典1: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较硬的白铁皮。
在工具箱中的四中剪刀中请你为他选用一种最实用的剪刀D经典2: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C )C易错点1: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 .增大动力臂,省力D .减小阻力臂,省力 易错点2: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
在拉起吊桥过程中A .吊桥是省力杠杆B .A 点是吊桥的支点C .AB 是吊桥的阻力臂D .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 滑轮A经典:如图为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乙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
易错点: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省力的是D压强B经典1:下面的做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森林医生”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嘴B.剪刀有锋利的刃C. 推土机安装有履带D.订书器钉做的特别尖经典2: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 )A .铁轨铺在枕木上B .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C .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D .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易错点1:父子两人在沙滩散步,发现脚印的深浅相同,则父亲对沙滩的压力__>__儿子,父亲对沙滩的压强__ = __儿子。
易错点2:一辆自行车,车胎缓慢漏气,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过程中,车胎对地面的压强(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液体的压强A经典1: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如果想使U 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增大,可以__ A CB__(增大/减小)金属盒的深度或者____(增大/减小)液体的密度。
经典2: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__增大__,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易错点1:下列器具不属于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钢笔吸墨水B.船闸C.锅炉水位计D.茶壶易错点2: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B.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C.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D.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大气压强A经典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易错点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A经典1: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所示,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___(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选填“大或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经典2: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易错点1: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橫截面示意图。
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A.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B.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易错点2: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浮力AF 1F 2经典:以下物体受到液体浮力的是( )A .在海面上航行的巨轮B .缓缓上升的热气球C .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块D .行驶中的飞艇易错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浮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水B .沉在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C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会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D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底的大阿基米德原理A经典1: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漫步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A .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B .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C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D .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经典2:一个物体质量为490g ,浸没在水中时,物体重4.5N ,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为__0.4__N ,它排开的水重___0.4_N 。
易错点1: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右图所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 1和F 2的大小关系是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无法确定易错点2: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A .小木块B .大石块C .一样大D .不能确定物体浮沉的条件A经典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经典2: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 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 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 .浮力增大,ρ1=ρ2B .浮力减小,ρ1=ρ2C .浮力不变,ρ1>ρ2D .浮力不变,ρ1<ρ2易错点1: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A .大河中的木筏漂流入海B .大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C .海面下的潜水艇正在上升D .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卸载原油易错点2: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左图为甲液体,右图为乙液体),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 .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 .密度计B 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 的处的刻度值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A经典1:如图所示是一种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行的有趣玩具——“悠悠球”),它实际上是滚摆的变形。
当“悠悠球”由最低点上升时,它的A.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越来越小B.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越来越大C.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小D.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大经典2: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A.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动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易错点1:“嫦娥一号”卫星绕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周期为16h的超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易错点2: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
小丽同学荡秋千在从左侧最高点荡到右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她的A.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功和功率A经典1:下列各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依靠惯性在平滑地面上滚动的小球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C.小明提着水桶在走廊行走D.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郎玛峰经典2: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A.小明的质量B.单杠的高度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易错点1: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刘春红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28kg的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第二阶段把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s,关于这次成功的试举,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A.她在第一阶段没有做功B.她在第二阶段没有做功C.她在两个阶段都做了功D.她在两个阶段都没做功易错点2:泉韵中学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多选)A.小玉用力把水桶提起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易错点3: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