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32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各师说课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态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教材的重点,要根据第二次业革命成果分析世界连接成一体的原因;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体现了一体化过程的两面性,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学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但对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揭示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理解得也不到位,教师要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作正确引导,实现课标要求。
教学方法1.在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史实和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学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用比较的万法掌握历史知识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图表资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阐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引导学生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归纳阶段特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习方法1.预习教材,按照原因、进程、重大成果、影响的顺序列出知识要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积极思考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交流意见,在合作中主富、充实、完善自己的看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以世界一体化进程为题,写历史小短文,概括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锻炼自己调动运用已学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了解科技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主要成就2、理解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3、理解并客观评价垄断组织[学习重点]1、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世界连接成为一体[学习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学习方法]首先,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方法,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进而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其次,结合帝国主义的特征,分析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原因,并进而分析美国倡导新殖民主义的原因;最后,结合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分析理解整体世界的积极影响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动荡和冲突。
[知识链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电的应用和石油化工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体。
那第,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它的出现引起了哪些变化?世界一体化是如何形成的?(A级)知识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
2、直接原因: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3、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知识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A级)一、发源地和中心:、(A级)二、概况1、电的发明与应用(1)重大发明①1866年,德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美国发明家发明了电灯,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试验成功,发明了,并与他人合作发明了。
(2)影响:电作为新能源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等部门,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
2、钢铁工业的发展: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钢作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方面的新材料风行全球。
必修二专题五:4、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1.(2011年11月潍坊青州市期中11题)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
亚当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出现异化的意思是指与此不同,联系时间九世纪晚期,可以判断。
2.(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16题)“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
根据所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新兴行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本题选A项,BCD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可排除。
3.(2011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入学考18题)马克思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以下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的一个准备过程B.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C.资本原始积累包含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内D.资本原始积累具有相对的过程性、渐进性【答案】A【点拨】据材料“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判断资本原始积累并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的一个准备过程,而应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产生的过程,故正确的选项为A。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学习||。
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
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2、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教学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教学方法】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流程】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