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茶叶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茶叶分类的依据
茶叶的分类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发酵程度: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可以将茶叶分为未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未发酵茶如绿茶,半发酵茶如乌龙茶,全发酵茶如红茶和黑茶。
2. 外形:茶叶的外形特征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例如,形似珍珠的珠茶,呈细条状的片茶,叶片呈花朵形状的茶球等。
3. 原料:根据茶叶的原料不同,可以将茶叶分为不同品种的茶。
例如,根据茶树品种,可以有大叶种、小叶种、乌龙种等;根据茶树的球形或扁平果实,可以分为宿迁种、正茶种等。
4. 产地:茶叶的产地也是一个分类的依据。
不同地区的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中国的龙井茶、安溪铁观音茶,日本的煎茶、抹茶,印度的达罗毗荼茶等。
5. 加工工艺: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使茶叶呈现不同的特点,如炒青、揉捻、发酵等工艺的运用可以生产出不同种类的茶叶。
这些是常见的茶叶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和目的确定。
茶叶的种类和功效大全茶叶分为哪几类(一)基本茶类绿茶绿茶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等特点。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也有些绿茶是不经过揉捻的,外形呈扁片状,如西湖龙井等。
由于加工时杀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青绿茶(滇绿)。
中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云雾毛尖;曾侯银剑;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和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茶叶的种类与功效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的区别茶叶的种类与功效:绿茶、红茶、白茶与乌龙茶的区别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饮用的饮品之一,拥有众多的种类和功效。
其中,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是最为知名和受欢迎的几种茶叶。
本文将介绍这些茶叶的特点、区别以及各自独特的功效。
一、绿茶绿茶是经过防止茶叶氧化的处理而得到的。
绿茶的制作工艺简单,因此保留了茶叶中大部分的天然成分和营养物质。
绿茶茶叶呈绿色,口感清新,有香气。
绿茶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二、红茶红茶是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叶。
经发酵后,红茶的香气更加浓郁,茶叶由绿色转变为红褐色。
红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等成分,具有提神醒脑、促进消化、强健骨骼等功效。
与其他茶叶相比,红茶通常具有更浓厚的口感和香气。
三、白茶白茶是指未经任何发酵和炒制的茶叶。
白茶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的天然形态和营养成分。
白茶的叶片呈白色或淡黄色,口感清淡,泡出的茶汤清亮。
白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滋阴养颜等功效。
四、乌龙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
乌龙茶采用半发酵的工艺制作,使茶叶保留了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浓厚口感。
乌龙茶的叶色多为绿褐色,茶汤色泽橙黄。
乌龙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芳香物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消脂减肥、提高免疫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在加工工艺和口感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属于同一植物茶树的茶叶。
因此,它们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基本成分相似,只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导致了它们的不同特点。
总结起来,绿茶适宜清热解毒;红茶有提神醒脑的效果;白茶可以滋阴养颜;乌龙茶能够消脂减肥。
选择饮用茶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选择适合的茶叶种类。
无论是追求健康还是享受口感,茶叶都能给我们带来独特的满足。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茶叶的感官品鉴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茶叶的种类、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掌握茶叶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各50克。
2. 茶具:茶壶、茶杯、茶匙、茶叶筛等。
3. 化学试剂:碘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感官品鉴:(1)外观鉴定: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初步判断茶叶的种类。
(2)香气鉴定:用茶匙取少量茶叶,轻轻搓揉,嗅其香气,判断茶叶的香气类型。
(3)汤色鉴定:将茶叶用开水冲泡,观察茶汤色泽,判断茶叶的种类。
(4)滋味鉴定:品尝茶汤滋味,判断茶叶的口感、回甘、涩感等。
2. 化学成分分析:(1)茶叶提取: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提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
(2)茶叶成分测定:- 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
- 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
- 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品鉴结果:(1)绿茶:外观呈绿色,香气清新,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2)红茶:外观呈红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乌龙茶:外观呈青绿色,香气独特,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4)白茶:外观呈白色,香气清新,汤色清澈,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5)黄茶:外观呈黄色,香气醇厚,汤色黄亮,滋味醇和,回甘持久。
(6)黑茶:外观呈黑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1)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
(2)氨基酸含量:绿茶、乌龙茶、白茶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茶、黄茶、黑茶氨基酸含量较低。
(3)咖啡碱含量:绿茶、红茶、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高,白茶、黄茶、黑茶咖啡碱含量较低。
慕课中国茶道测试答案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慕课中国茶道测试旨在考察学员对于茶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慕课中国茶道测试答案,希望对大家学习茶道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茶叶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几大类?答:4大类,即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
2. 下面哪种茶叶是通过发酵过程制作而成的?答:红茶。
3. 茶道艺术的起源地是哪个国家?答:中国。
4. 茶艺表演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答:茶艺师的动作和表情。
5. 茶具的主要材料是什么?答:瓷器。
二、判断题1. 茶道与茶艺的概念是相同的。
答:错误。
茶道是指茶的道路,包括品饮茶、制茶等各个环节,而茶艺是指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动作展示的茶道表演形式。
2. 茶道的核心理念是“和合”。
答:正确。
茶道追求的是和谐、平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 清洁茶具时可以使用洗洁精。
答:错误。
茶具的清洁应该用清水冲洗,不使用洗洁精等化学物质,以免对茶具产生腐蚀或留下异味。
4. 品茶时应该尽量避免发出声音。
答:错误。
品茶时适当的品尝声音可以增加茶的口感体验,但要注意音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5. 茶道是一门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练习的技艺。
答:正确。
茶道的学习需要掌握茶的知识、仪式动作等多个方面,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磨练来提升自己的茶道水平。
三、简答题1. 茶道的意义是什么?答:茶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人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仪式感和眼福,可以促进人们的内心平静,提升生活品质。
2. 茶道中的主要仪式有哪些?答:茶道的主要仪式有制茶、闻茶、品茶等环节。
制茶是指制作茶的过程,闻茶是为了感受茶香,品茶则是欣赏茶汤的颜色、滋味等,并与他人进行茶道交流。
3. 茶具的种类有哪些?答:茶具的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叶罐等。
不同种类的茶具在形状、质地和用途上有所区别。
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研究[目的]比较分析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铁观音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为其在漳州茶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黄金桂为对照品种,2011~2013年对4个乌龙茶品种连续3年进行适应性分析。
[结果]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3个乌龙茶品种在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抗性、制茶品质等方面均超过或与对照品种黄金桂相当,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适宜在漳州茶区种植推广。
[结论]该研究可为丰富漳州乌龙茶品种和乌龙茶产品花色起到推动作用。
标签:乌龙茶品种;适应性;漳州地区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无性系茶树品种和茶类花色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目前加工茶类有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及再加工茶花茶。
漳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乌龙茶的重要产销区之一,当前乌龙茶产量占全国25%[1]。
目前,漳州市茶园面积达3万hm2,其中华安、南靖、平和3县都是全省的重点产茶县[2]。
华安县大面积推广铁观音品种,全县茶园面积11.2万hm2,铁观音种植面积1.07万hm2,占总面积的95%以上。
平和县自1981年依靠本县的技术力量育出无性系新良种白芽奇兰以来,经过30多年的繁育推广,全县现有白芽奇兰种植面积达0.81万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6.9%,其中茶树树龄在15年以上的占50%以上。
南靖县主要种植铁观音、金萱、丹桂等乌龙茶品种,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0.80万hm2[3]。
漳浦县作为全国首批台湾农民创业园县份之一,在台资企业天福集团的带动下,盘陀镇与漳浦全县茶业发展迅速,全县2012年茶园面积超过0.07万hm2,主要种植有金萱、翠玉等我国台湾茶树品种。
茶树栽培品种单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春茶萌芽“洪峰期”高度集中,采制时间短,优质、标准鲜叶原料无法及时采收,必然导致粗采,使产品价值降低,效益受损。
如果遇到下雨天气,采茶困难,茶叶品质下降,造成的损失更大。
另外,即使“洪峰期”鲜叶及时采收,但由于茶叶加工的厂房、设备不足,加工来不及,必然导致滥制,造成茶叶品质低下[4-6]。
茶叶类别基础知识一、茶叶的分类:根据茶叶制作时发酵程度不同再分为:1)不发酵茶:如绿茶、菊花茶等2)轻微发酵茶:黄茶、白茶3)半发酵茶:如青茶、乌龙茶,乌龙茶又有:广东乌龙、台湾乌龙、闽南乌龙、闽北乌龙4)全发酵茶: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桂红、闽红三大功夫等5)后发酵茶:如黑茶,普洱茶、边茶二、有按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和非茶之茶类三大部分。
其本茶类中:按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结合成品茶的品质特点,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绿、白、黄、青、红、黑茶。
发酵: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列举。
茶叶的发酵: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参与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
1、绿茶:不发酵茶,制法为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作工艺中完全不发酵,保持清汤青叶的特点,明朝起是历史最久且产量最大的茶类,性质寒凉。
店内属绿茶类产品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云芽绿1号2号。
基本原理:杀青通过高温方式杀死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的生理化学变化。
从历史角度又分为:名优绿茶和普通绿茶。
杀青的四种方式:炒青绿:明代起,最基本的加工方法,因加工制作炒青的外形不同又分为:长青(眉茶、出口茶)、平炒青(平水珠茶属浙江出口茶)、扁炒青(西湖友井),干茶色当多数呈黄绿色。
烘青绿:经过揉捻杀青后来烘干的方法,又分:条形(黄山毛峰)、尖形(太平猴魁)、片形(六安瓜片)、针形(信阳毛尖),其它烘青绿茶只制作花茶的加工原料茶。
蒸青绿:唐宋时以蒸的方法干燥,具备三绿的特点:汤绿、色绿、叶底绿,条形紧、圆针形。
晒青绿;经过杀青揉捻后经日光晒干的茶,做成茶砖、茶饼、普洱的原料茶,呈油绿色。
陕青(陕西)、川青(四川)、滇青(云南)2、白茶:是一种轻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的特异精的方法加工而成。
加工白茶的鲜叶要“三白”,嫩芽与两片成形叶均要白毫显露。
成品茶遍披茸毛,色白如银,故名白茶。
按树种、采摘标准分:大白、小白、水仙白、白毫银针。
白茶又可分为工艺白、树种白。
有关“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和标准
有关“六大茶类”的分类依据和标准如下:
1.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不发酵的茶。
其色泽鲜绿,香
气清新,口感清爽鲜美。
2.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全发酵的茶。
其色泽红
润,香甜浓郁,滋味醇厚回甘。
3.乌龙茶:以半发酵的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其色泽黄绿或青绿,香气浓郁持久,
口感醇厚甘润。
4.黄茶:以黄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工艺,轻度发酵的茶。
其色泽
黄绿,香气清芬,滋味醇厚鲜美。
5.白茶:以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晒干或烘干等工艺,不发酵的茶。
其色泽银白或灰
白,香气清新淡雅,口感爽口鲜美。
6.黑茶:以粗老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艺,后发酵的茶。
其色泽
黑褐或黄褐,香气浓郁陈香,口感醇厚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