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美术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4
美术学科制定综合素养评价指标美术学科综合素养评价指标
美术学科是一门涉及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跨学科课程,以绩标指标来评价
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势在必行。
因此,研究者经过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和深入思考,综合考量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最终提出了美术学科综合素养评价指标:
一、艺术视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全面认识艺术的目的、价值和社会性,从艺
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审美地评价和创作艺术作品。
二、审美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以艺术审美思维方式理解环境,感知、认识、表达NOAA自然艺术,及其他流派的艺术作品。
三、视觉知识:评价学生对艺术史、美学和材料的掌握程度,以及艺术作品的
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艺术技能:评价学生在绘画、工艺、版画、书法、摄影、影视、结合等多
种艺术表达方式的运用掌握和创作能力。
五、创造能力:评价学生从艺术原材料中提取、组合和运用创意,构思表达、
实施创作的能力。
总之,这些指标将有助于检测学生艺术学科素养水平,为其后期艺术发展奠定
基础。
只有通过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综合评估,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自身特质及艺术成长,深入分析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趋势,真正发挥艺术学科的潜能。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针对美术学科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美术学科学习和表现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学科素养、审美能力、创造力、批判思维等。
一、知识技能评价1.考查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2.考查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包括线条、色彩、明暗、立体感等方面的技能。
3.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创作能力、创意表达能力、视觉传达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二、学科素养评价1.考查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爱好,包括艺术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学科素养。
2.考查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包括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素养。
3.考查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参观展览、写作报告、创作作品等方面的学科素养。
三、审美能力评价1.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包括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的主题、情感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2.考查学生对艺术形态和表现方式的理解和评价,包括对不同风格、流派和艺术语言的审美能力。
3.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批评和评论能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优缺点、特点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力评价1.考查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想象力,包括创意构思、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创造力。
2.考查学生的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包括视觉表达、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创造力。
3.考查学生的审美表达和创作目的,包括对作品意义和目标的理解和达成程度的创造力。
五、批判思维评价1.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解读能力,包括对作品主题、表现手法、意义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2.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能力,包括对作品质量、风格特点等方面的批判思维能力。
3.考查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对比和评比能力,包括对不同作品、不同艺术家的比较和分析等方面的批判思维能力。
六、评价方式和工具1.知识技能评价可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绘画作品等。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艺术素养美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其中艺术素养美术作为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素养美术指的是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能力和修养,包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对美术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素养美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素养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美术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观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广阔的人文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术作品的欣赏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艺术素养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艺术创作是一个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空间感、色彩感等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技巧和实践创作,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细致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和尝试,勇于表达和实践,培养自信和毅力,提高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素养。
艺术素养美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活动是一种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和创造幸福感的活动,通过绘画、造型、手工等活动,学生可以释放情感和压力,调节情绪和情感,提高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美术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第二篇示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业、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其中艺术素养也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嘿,各位客官,今儿个给您聊聊如何打造一套完善的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咱不求高大上,但求实用接地气,让老师们省心,学生们开心。
咱得明确测评目的。
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测评结果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咱们聊聊测评内容。
测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四个方面。
具体如下:1.艺术知识:涵盖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如音乐理论基础、美术史、舞蹈动作要领等。
2.艺术技能:包括演奏、绘画、舞蹈等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作品。
3.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分析作品主题、风格、技法等。
4.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具有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作品等。
测评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
1.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采用考试、作品展示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综合素质。
现在,咱们来谈谈测评流程。
1.制定测评方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明确测评内容、方式、时间等。
2.组织实施:学校成立测评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测评工作。
教师应按照测评方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
3.数据收集: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测评成绩,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数据分析:学校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整体水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5.反馈与指导:教师应根据测评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艺术素质。
6.持续改进:学校应根据测评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咱们聊聊测评结果的应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 [2015]5 号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 分;发展指标 20 分,其中加分项目10 分。
90 分以上为优秀,60-74 分为合格, 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分;学业指标 50 75-89 分为良好,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
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1.课程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25 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基础指标2.课外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15 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分值3.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25 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学业指标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4.基本技能准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况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5.校外学习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发展指标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6.艺术特长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加分项)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25 10 10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小学美术)-1--2-附件3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初中音乐)-3-A2学业指标(50) (笔试25分,面试25 分,出题内容和方式参照差不得分)C3任务完成(10)对艺术课程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一次未完成扣0.2分扣完为止)(抽查教材内容)1•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2.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
B2课外活动(15)C4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10)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的情况。
(参加至少一项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得10分,无故缺勤扣0.2分,扣完为止)1•参加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的类别和数量;2•参加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的次数;3.在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中承担的角色及其任务完成情况;4•在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中的表现情况。
C5其他艺术活动(5)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节、联欢会等艺术活动的情况。
(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节联欢会、展览等艺术活动,得2分,获校级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测评依据:获奖证书或参与活动照片)1.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2•参与艺术活动的项目、次数;3.在艺术活动中承担的角色及其任务完成情况。
B3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50)/.V C6感受与欣赏(15)音乐表现要素(5)1•听辨出音乐力度、速度、节奏、节拍、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表现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运用所学音乐要素分析作品;2•听辨出西洋管弦乐队、中国民族乐队、电声乐队中常用乐器的音色;3•认识并了解世界各国民族特色乐器,如骨笛、埙、编钟、古琴、马头琴、竖琴、英国管等。
音乐情绪与情感(5)1•听辨出音乐主题、乐句、段落;视唱出部分乐曲的主题旋律,并用语言作简单描述;2.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3•简单表述所听不冋体裁、不冋形式的音乐及音乐不冋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并能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音乐体裁与形式(3)1•分辨出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民谣、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2•了解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歌剧、舞剧音乐等各种体-4-点”)八'、x-5-发-6-附件4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初中美术)-7--8--9-B5艺术特长(加分项)•有参与校级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比赛(展演)经历;•结合参加的校级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比赛(展演)情况,对某一-10-。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非常重要。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
下面是一个适合素质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1.目标评价:确定适合小学生的美术教学目标,包括艺术技能、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绘画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艺术构图和色彩运用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创新和想象力等。
2.过程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包括积极参与、热爱美术学习和主动探索等;学习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模仿提升和创造表达等;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整理学习资料和团队合作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价。
3.实践评价: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能力评价。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设计作品和展示能力等。
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思想性、技巧性、创造性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扮演和领导能力等。
5.应用评价: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例如参观艺术展览、设计宣传海报和装饰学校环境等。
6.反思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发展。
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规划的制定等。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学习日志和个人谈话等方式进行评价。
以上是一个适合素质教育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议。
该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该评价体系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
学生美术素养综合评价1.引言1.1 概述学生美术素养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欣赏和创造能力,包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艺术技能的掌握和创造力的发展等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美术素养也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美术素养综合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衡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水平。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表现,忽视了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综合评价则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艺术技能的掌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等方面。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符合美术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在美术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找到提高的方向和途径。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自主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水平。
同时,综合评价还可以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美术素养的概念和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明确学生美术素养综合评价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推动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措施。
通过全面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和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介绍学生美术素养综合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安排,以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清晰的了解。
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对学生美术素养的综合评价来推动其发展。
2. 正文部分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学生美术素养的问题。
首先,我们将介绍美术素养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和解释,以便读者对该概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说明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美术)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测评指标
指标内容标准等级
得分项目
分
值
内容分值
基础指标课程学
习
12.5分
出勤率 2.5
分
A、完成百分之七十五课时以上 2.5分 2.5
B、不足百分之七十五课时以上 1.5分
参与度4分
A、投入4分 4
B、不投入3分
任务完成6分
A、考核优秀6分 5.5
B、考核良好 5.5分
C、考核及格 4.5分
D、考核不及格3分
课外活
动
7.5分
学校社团活动 3.5
分
A、参与活动积极有热情 3.5分 3.5
B、参与活动 2.5分
班级兴趣小组3分
A、参与活动积极有热情3分 3
D、参与活动2分
其它活动1分
A、参与活动积极有热情1分0.7
D、参与活动
0.7分
指标内容标准等级
得分项目分值内容分值
学业指标基础知识
12.5分知识掌握情况12.5分
A、考核优秀12.5分12
B、考核良好12分
C、考核及格11.5分
D、考核不及格10分
美术
基本技能
12.5分
造型表现5分
A、作品生动、形象,造型具备形式原理;5分 4.5
B、作品较为形象、生动,能够准确进行
造型; 4.5分
C、作品成型,能够进行造型;4分
D、不能分辨作品主题,造型不够准确; 3.5分
设计应用 2.5分
A、设计原理表现突出,具有实用性和观
赏性; 2.5分
1.5
B、能用设计改善物品;2分
C、设计基本合理; 1.5分
D、无法对物品进行改造;1分
欣赏评述 2.5分
A、会用评价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
评述;5分
5
B、可以运用评价方法对作品进行欣赏; 4.5分
C、可以简单评述与欣赏;4分
D、无法进行评价; 3.5分
综合探究 2.5分A、能够融合美术各领域、其他学科、现
实社会; 2.5分B、能够较好融合美术各领域、其他学科、
现实社会;2分C、不能较好融合美术各领域、其他学科、
现实社会; 1.5分D、不能融合美术各领域、其他学科、现
实社会;
1分
测评指标
指标内容标准等级
得分项目分值内容分值
发展指标校外学习
5分
参加社区活动2分A、参加活动2分 2
参加乡村文化艺
术活动2分
A、参加活动2分
参加艺术欣赏或
展览活动1分
A、参加活动1分
艺术特长
5分
绘画与书法等特
长5分
A、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或者展
示活动
5分 5
B、参加区级及比赛或者展示活
动
4.5分
C、参加校级及比赛获奖者或者
展示活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