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六单元20 美丽的小兴安岭》吴焕淑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28 KB
- 文档页数:6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乌审旗第一实验小学吴亚欣教学目标:|1.在学文中,认识本课的几个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研读小兴安岭春天的语段,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的春景。
小组合作学习描写夏天、秋天、冬天的语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课件生: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图片导入谈话:刚才我们一边聆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欣赏着迷人的风景,真是太惬意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歌里唱的、图片里展示的这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检测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相关资料,现在我们先来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资料。
|(生:小兴安岭有野生药材320|多种;小兴安岭在黑龙江的东北部;小兴安岭平均海拔400-600米;小兴安岭有兽类50余种,禽类220余种,野果50余种;小兴安岭面积77725平方千米;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对峙……)|你们不仅搜集了资料,还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真了不起!2.老师还要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掌握情况。
请大家拿出学案,完成第一板块的第三小题。
(生自主完成)3.写完的同学看大屏幕纠错。
(课件生词)4.有错的同学请举一下手,你们很诚实也很勇敢,那你们改错了吗?很好,你们能及时改错,真不错!5.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出错率比较高的还是“献出”的“献”,意为挑选肥膘的狗献祭。
请大家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吧。
6.请同学们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工工整整地写上两遍。
三、初读感知1.写完的同学请打开课本,根据自读要求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人小组轮读课文,纠正读音。
2.老师请一组同学来读课文,一人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生指出读错的地方,领读)(你的认真倾听为你们组赢得了一分,加油!)|3.生汇报“印象”。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
课文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
其中,第二段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具体介绍,是进行情感熏染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载体。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孩子们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由于平时语文课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2.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激趣,谈话导入。
|优美的景色能给人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几张图片,和大家共同欣赏。
(课件播放: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夏天;落叶飞舞,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的冬天。
19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研读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语段,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的春夏四季景色。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抽查脑袋影子严格挡风视线花坛明显松软刮风座位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这篇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不同美。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笔下的小兴安岭的不同季节的美分别是怎样的。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找到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段落,看看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事物。
明确:描写了春天的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找到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进行朗读,以“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一句中的“融化”为出发点,辨析“融化、熔化、溶化”这三个同音词的区别。
明确:三者都有“由固体变成液体”的意思。
区别在于:“融化”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溶化”是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如“盐溶化在水中”。
“熔化”是指固体在加热到一定温度下变成液体,如“钢铁熔化”。
3.作者在描写春天的事物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明确:写小鹿的时候,运用了拟人手法,“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是人的行为动作,这里用来写小鹿,是把小鹿当作人来写,表现了其可爱。
4.朗读第3自然段,画出此段所写的景物。
|明确:树木、雾、阳光、野花。
5.夏天小兴安岭的景物具有什么特点?明确:树木:“葱葱茏茏、密密层层”表现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封”则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表现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雾:乳白色。
太阳:“像利剑”,写出了太阳金光四射,驱散浓雾,照射到地上的情景。
野花:“各种各样”、各种颜色,像个大花坛,运用比喻手法,写出夏天草地的美。
1《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石嘴山市锦林小学韩迎>【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意在带领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单元教学重点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时围绕一个意思写。
本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积累优美的词句。
2.能够借助关键语句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3.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借助关键,语句体会小兴安岭,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2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触,初步领略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你还记得小兴安岭在哪吗?(出示地图,学生找出所在位置)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坐上飞机去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大地,去瞧一瞧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出示课题)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树多,所以这里看上去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二、品读课文,学习表达:(一)在对比阅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1.默读课文,勾划重点句。
小兴安岭的树的确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作者都写到了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划出四个季节里写树的句子。
2.交流分享,读中发现写法。
四个季节里树各有特点,你发现了吗?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生机勃勃)②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枝繁叶茂)③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隗店小学
吴焕淑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点,——树多来写,作者先概括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后具体叙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最后总结。
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过程中,积累了学习此种类型课文的方法,因此在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而且,课前可让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资料,这对于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
总之,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的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
教学建议:
1、
利用插图,理解题意。
教师可先出示课题后
|半截“小兴安岭”,然后介绍一下地理位置,再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说说对小兴安岭的印象,之后补充前半个课题“美
丽”,引导学生进一步对“美丽”一词进行理解。
2、理解词句,体会中心。
本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描写不同季节景色的词语,深入理解,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
3、渗透学法,提高能力。
本文结构清楚,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1)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教学本课宜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合理地引进适当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通过自读自悟、图文结合,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学习积累语言。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小兴安岭的图片。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欣赏风景)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学生回忆: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似乎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睛,一片片绿叶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
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
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二、感悟品读
1、逐段诵读品味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是怎么来读好这一段的,为什么这样读?|
①重读“数不清”,说明树木的数目多。
|
②重读“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
|
③重读“绿色的海洋”,突出了颜色“绿”|,海洋也能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
|
④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有很多。
|
2、学习交流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1)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
(2)学生说喜欢的原因。
|
(3)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图画|
(4)教师板书:抽出体验“抽出”的过程。
体会|“抽出”用的真好|
(5)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能找出重点语句欣赏、交流。
|
3|、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各美丽的大花坛。
|(1)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2)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的真好。
|
(3)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图画。
|
(4|)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
4、
|多媒体出示:秋天,柏树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
(1)学生读课文,想象秋天
的画面。
|
(2)多媒体出示:“落叶在林间飞舞”
的情景。
|
(3)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
5、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林间飞舞。
|树上,······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
(1)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
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2)
指名读,大家评。
|
(3)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
(4)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