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收音机课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6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收音机作为一种传统的电子设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展了收音机实验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收音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收音机的装配工艺。
2. 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各个电路模块的功能。
3.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
4. 掌握收音机的调试方法,提高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验内容1. 收音机电路原理分析本次实验以HX218集成电路AM/FM收音机为例,对其电路原理进行分析。
HX218集成电路收音机采用超外差式结构,主要包括输入电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等模块。
2. 收音机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识别和测量收音机中的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通过测量元器件的参数,了解元器件的性能,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3. 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学生需要学会阅读电路图,理解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照电路图和印制电路板,掌握各个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焊接方法。
4. 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组装及焊接工艺。
包括元器件的焊接、导线的焊接、焊接质量的检查等。
5. AM、FM中频、覆盖的调试及统调学生需要学会对收音机进行调试,包括AM、FM中频、覆盖的调试以及统调。
通过调试,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6. 收音机电路工作点的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测量收音机电路的工作点,如三极管的工作点、中频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等。
7. 故障判断及排除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收音机故障原因,掌握故障判断和排除方法。
四、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了各个电路模块的功能。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动手操作技能,我们学校电子工程系开展了大学生收音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组装和调试收音机,深入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及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3. 学会焊接技术,提高动手能力;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收音机基本知识介绍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3. 焊接技术及实践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5. 故障分析与排除四、实训过程1. 收音机基本知识介绍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通过讲解和演示,我们了解了收音机从天线接收信号,到音频信号放大、检波、低放,最后通过扬声器还原出声音的过程。
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参数等基本知识,并掌握了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我们了解了它们的性能和特点。
3. 焊接技术及实践焊接是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我们学习了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焊接操作规范以及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践环节,我们亲手组装了一台收音机,掌握了焊接技术。
4.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在组装收音机时,我们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各个元器件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调整了收音机的频率、灵敏度等参数,使其能够正常接收广播信号。
5. 故障分析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故障,如收音机无信号、音量小、音质差等。
通过分析电路图和故障现象,我们找到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排除。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熟悉了收音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3. 提高了焊接技术,培养了动手能力;4.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识别和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2. 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组成和功能;3. 通过组装收音机,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学习焊接技术,掌握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掌握调试方法,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二、实验原理收音机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接收和播放声音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天线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高频信号,经过调谐、放大、检波、低放等过程,最终输出音频信号,由扬声器播放出来。
本实验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其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电路: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选频,将所需频率的信号选出,送至变频电路。
2. 变频电路:将输入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频,产生固定频率的中频信号。
3. 中频放大电路:对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提高信号强度。
4. 检波电路:将中频信号中的高频载波与音频信号分离,输出音频信号。
5. 音频放大电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提高输出功率。
6. 功率放大电路:将音频信号放大至足够驱动扬声器的功率。
7. 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到外界。
三、实验器材1. 收音机零件一套;2. 电烙铁;3. 螺丝刀、镊子、剪刀等工具;4. 松香和锡;5. 两节5号电池;6. 示波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步骤1. 检查收音机零件是否齐全,并测试元器件是否损坏;2. 根据电路图组装收音机,注意焊接过程中避免短路、虚焊等现象;3. 组装完成后,进行初步调试,检查收音机是否能够正常接收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收音机各部分电路的波形,确保电路工作正常;5. 调整收音机各部分参数,使收音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组装了一台超外差式收音机,并掌握了其工作原理;2. 在组装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焊接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通过调试,使收音机达到较好的接收效果,能够正常接收广播电台的信号;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a. 焊接过程中,部分元器件焊点不牢固,导致收音机接收效果不佳;b. 变频电路中的中频变压器谐振频率不稳定,影响收音机的接收效果;c. 检波电路中的二极管质量较差,导致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失真;5.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a. 重新焊接元器件,确保焊点牢固;b. 调整中频变压器,使其谐振频率稳定;c. 更换质量较好的二极管,提高收音机的接收效果。
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目的 (5)第2章课程设计实验器材 (6)第3章课程设计实验原理 (8)第4章课程设计操作步骤 (10)第5章课程设计心得 (12)第6章参考文献(资料) (13)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目的1.通过对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2.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色环电阻的识别等),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3. 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4. 通过电路图,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提高动手能力。
5. 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6.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7.学会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第2章课程设计实验器材1. 电烙铁、焊锡丝2. 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万用表。
S66型袖珍收音机实验套件第3章课程设计实验原理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这种接收机中,在高频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之间须增加一级变换器,通常称为变频器,它的根本任务是把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中频。
而由于中频频率较变换前的高频信号低,而且频率是固定的,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
另外,中频的放大量容易做得比较高,而不易产生自激,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机可以做得灵敏度很高。
由于外来电台必须经过“变频”变成中频频率才能通过中频放大回路,所以可以提高收音机的选择性。
实验原理图:印刷电路板:第4章课程设计操作步骤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所起作用;3、学习S-202型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4、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并纠正;6、作一些基本的调试;7、把应该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8、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9、检查验收。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电子技术的理解,我们学校组织了收音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掌握收音机的组装、调试和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
2. 掌握焊接技术,能够熟练地组装收音机。
3. 学会调试收音机,使收音机正常工作。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收音机基本原理及组成收音机是一种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它可以将无线电波中的音频信号提取出来,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收音机主要由天线、输入回路、变频级、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放大器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焊接(1)电子元器件识别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了解了它们的特性及作用。
(2)焊接技术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焊接的基本技巧,如焊接温度、焊接时间、焊点质量等。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焊接技术,能够熟练地组装收音机。
3. 收音机组装与调试(1)组装按照电路图,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组装成收音机。
(2)调试组装完成后,对收音机进行调试。
首先,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其次,调整中频放大器、低频放大器等部分,使收音机正常工作。
四、实训成果1. 学会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了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
2. 掌握了焊接技术,能够熟练地组装收音机。
3. 学会了调试收音机,使收音机正常工作。
4.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训心得1. 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技术。
2. 焊接技术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我们要在实训中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焊接水平。
3. 团队协作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关键。
高频电子电路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课题:超外差调频收音机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目录第1章:实习目的与要求 (2)1.1.实习目的: (2)第2章:收音机原理及各集成块的应用 (3)2.1.收音机的原理 (3)2.2.变频 (3)2.3中放 (4)2.4检波 (5)2.5低频放大器 (5)第3章:元器件及常用工具的认识 (5)3.1.八管收音机的元件清单(如图1) (5)3.2.常用元器件的介绍 (6)3.3.常用工具的介绍 (7)3.3.1电烙铁的介绍 (7)3.3.2万用表的介绍 (8)第4章: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 (8)4.1整机装配工艺 (8)4.1.1元器件准备 (8)4.1.2插件焊接 (9)4.1.3组合件准备 (10)4.1.4装大件 (10)4.1.5开口检查与试听 (10)4.1.6前框准备 (11)4.2整机调试工艺 (11)4.2.1仪器设备 (11)4.2.2调试步骤 (12)第6章:实训心得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实习目的与要求1.1.实习目的:通过对一只正规产品收音机的安装、焊接、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全过程,训练动手能力,掌握元器件的识别,简易测试,及整机调试工艺。
1.2.要求:1、对照原理图讲述整机工作原理;2、对照原理图看懂装配接线图;3、了解图上符号,并与实物对照;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5、认真细致地安装焊接,排除安装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1.3、产品简介该机为七管中波调幅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采用全硅管标准二级中放电路,用二只二极管正向压降稳压电路,稳定从变频、中频到低放的工作电压,不会因为电池电压降低而影响接收灵敏度,使收音机仍能正常工作,本机体积小巧,外观精致,便于携带。
第2章:收音机原理及各集成块的应用2.1.收音机的原理天线收到电磁波信号,经过调谐器选频后,选出要接收的电台信号。
同时,在收音机中,有一个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跟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它跟接收信号混频,产生差频,这个差频就是中频信号。
存档编号课程设计题目调频收音机的制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第1章第2章第3章心得体会参考文献附录超外差式收音机摘要调幅制无线电广播分做长波、中波和短波三个大波段,我国只有中波和短波两个大波段的无线电广播。
本文介绍了一种3V低压全硅管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
该收音机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电路、低频放大级和功率放大级组成,还讨论了立体声解码电路的有关设计。
本电路的功能是由直流电驱动,接收处理535~1605KHz 的无线电波,将调制后的无线电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经扬声器播放收听。
本设计的特点是适合家用,干扰小,信号清晰、可靠,无明显杂波。
关键词:调频超外差收音机第1章设计目的及要求1.1设计目的掌握S66D收音机电路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培养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熟悉电路的安装和焊接,掌握接收系统的调试,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设计要求调频收音机的调频范围在87~108MHz,信噪比≤46dB,声音清晰。
第2章实验原理2.1收音机基本原理2.1.1最简单的收音机原理如图所示,图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 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
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跳之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低频放大,送至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图2.1.1最简收音机框图这就是最简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电路简单,易于安装调试,成本低,但它的灵敏度低,选择性不太好,不适合日常使用。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
2.1.2超外差式收音机基本原理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受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作用导致混频的结果产生许多新的频率),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调制波,这个过程称为变频。
编号:(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实训(论文)说明书题目:调频接收机院(系):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月日摘要收音机从它的诞生至今,不仅方便了媒体信息的传播,也推进了现代电子技术和更先进的电信设备的发展。
目前调频式或调幅式收音机,一般都采用超外差式,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画原理图、焊接电路板、调试作品等电子电工实训对我们学习电子技术类的大学生有很多意义。
本实训报告简单分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等。
关键词:高频;调频;接收机AbstractRadio from its birth date,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media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moted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At present, FM or am radio, generally adopts the superheterodyne, it has high sensitivity, stable work, good selectivity and low degree of distortion etc.. Understand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radio and by drawing a diagram, the welding circuit board, commissioning works and other electronic electrician practical for us to stud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have many meanings. The training report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superheterodyne radio circuit and the principle of assembly and debugging.Key words: high frequency;receiver;FM目录引言 (1)1无线电的收发原理和收音机的基本知识 (1)1.1无线电发射的基本原理 (1)1.2无线电接收原理 (1)1.3收音机的发展 (2)1.4收音机的分类 (2)2调频电路工作原理 (2)2.1调频收音机基本结构 (2)2.2CXA1691芯片介绍 (3)2.3电路原理图 (4)3电路原理分析 (5)3.1输入回路 (5)3.2混频电路 (5)3.3中频放大电路 (5)3.4鉴频器与AFC电路 (5)3.5音频放大电路 (6)4装焊工艺 (6)4.1元器件的准备 (6)4.2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 (6)5调试过程 (7)5.1收音机的基本调试 (7)5.2低频端的调整 (8)5.3中频的调整 (8)5.4高频端的调整 (8)6 总结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引言超外差接收机是一种利用超外差原理的无线电接受机,1918年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埃德温·霍华德·阿姆斯特朗发明。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安装与调试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2011150学号:201115002姓名:王冬冬1、题目:博士208HAF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2、方案介绍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
又名无线电、广播等。
其大致原理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鉴频或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
由于科技进步,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
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
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
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
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
可见,在无线电广播和接收过程中,无线电波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利用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对信号进行传递,可以用不同的装载方式。
在无线电广播中可分为调幅制、调频制两种调制方式。
目前调频式收音机多采用集成芯片并用天线接收。
在本次收音机整机电路实现和实践中采用的是CXA1191M集成芯片和其他的辅助电路,其整机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
集成电路收音机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性能指标优越,体积小等优点。
收音机通过调谐回路选出所需的电台,送到变频器与本机振荡电路送出的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然后选出差频作为中频输出(我国规定的AM中频为465KHZ,FM中频为10.7MHZ),中频信号经过检波器检波后输出调制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低频信号)经低频放大、功率放大后获得足够的电流和电压,即功率,再推动喇叭发出响的声音。
1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
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收音机的开展:播送方式从调幅(AM)播送时代开场,经历了调频(FM)播送、调频立体声(FMSTEREO)播送、数字音频播送(DAB)等阶段。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播送(DRM)。
民用播送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播送等阶段;播送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展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根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屡次变频式电路。
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播送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
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
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
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展放大检波。
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课程设计
课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姓名: 王亚强
学号: 201013905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调频、调幅收音机
一.设计目的
1、学习AM/FM式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3、通过对收音机的检验与检测,了解一种工艺产品的生产和调试的全过程,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二.设计要求
1、对照收音机电路图看接线图;
2、了解电路图的符号,并与实物对照;
3、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4、认真仔细焊接电路板;
5、安装收音机并对其进行调试。
三.AM/FM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一 CF210SP型调频、调幅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
1、调频(FM)部分
CD9088是一块专用单片调频收音机芯片,其外围电路简单,电路内置中频频率为70kHz的锁相环系统,选择性由有源RC滤波器实现,静音电路可抑制非中频信号和太弱的中频信号。
其特点如下:内含单声道收音机从射频输入到音频输出的所有功能电路,静音电路,内含自动频率控制系统可用于机械调谐,电源极性保护,工作电源电压可低至1.8V 。
调频信号由拉杆天线经C8、C10和L1的输入电路进入IC1的11、12脚混频电路,本振电路采用的是可变电容器CA、L2等元气件,可实现手动调台。
FM广播信号和本振电路信号在IC1内混频产生70KHZ的中频信号,经内部中频放大,中频限幅器,送到鉴频器检出音频信号,经内部环路滤波后由2脚输出音频信号。
电路中的R2、C2为静噪电路,3脚接的C4为音频环路滤波电容,6、8脚之间接的C13是中频反馈电容,7脚接的C14是低通电容器,8、9脚之间接的C17是中频耦合电容,10脚接的
C12是限幅放大器的低通电容,13脚接的C6为限幅器失调电压电容。
2脚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R6、C18耦合到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DA2822的输入端7脚,经过IC3(TDA2822)内部功率放大后由其1、3脚输出经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以推动扬声器工作,电路中的带开关电位器VOL是用来控制电源的开和关,以及控制音量的大小。
2、调幅(AM)部分
调幅波段采用直放式集成电路TA7642,集成电路TA7642内部有10个三极管组成,其外观采用的封装形式是TO-92,1脚接地,2脚输入,3脚输出。
从3脚输出的音频信号,经过R6、C18耦合到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DA2822的输入端进行功率放大,从而推动扬声器工作。
四.主要器材
电烙铁: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焊锡膏,焊锡,螺丝刀、镊子,练习用的电路板,砂纸,练习用电阻,电容,三极管,散装的收音机元件(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导线,电池,喇叭等等)。
具体元件清单如表。
五.元件识别
1、色环电阻表示
1)五道色环电阻
第一环表示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环表示阻值的第三位数字;第四环表示幂的次方;第五环
表示误差。
(2)四道色环电阻
第一环表示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
字;第三环表示幂的次方;第四环表示误差。
(3)表示误差的色环间距较
其他色环间距大些。
并且颜色一般为棕、金、银色。
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金银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金银为误差数值
所用电阻 R1=100KΩ R2=150Ω R3=2.2KΩ R4=100Ω R5=510Ω2 电烙铁:
电烙铁是组装和检修电子设备必备的工具之一。
在检修过程
中,电烙铁作为热源来熔化焊锡,从而达到焊接元件或拆卸元件的
目的。
常用的电烙铁有三种:内热式电烙铁,自动恒温电烙铁,外
热式电烙铁.
六.调试与组装过程
电路安装完后,对电路安装进行认真检查,无错误后放入2节5号电池,通电试效果,先拨到“FM”波段,收到FM广播后,微调线圈L2(8T5),保证接收频率范围是76-108MHZ,用一台成品FM 收音机做参考,适当拉开匝间距离,可以保证高端接收频率范围;缩短匝间距离,可以保证低端接收频率范围,反复微调保证高低端频率范围即可。
再拨到“AM”波段,即可收到调幅广播,微调线圈在磁棒上的距离,保证接收效果。
调试成功后,用自攻螺丝2*5固定电路板与前壳上,后盖与前盖之
间的固定用4颗自攻螺丝固定,其中2*5一颗固定于电池盒处,另
外三颗长的固定在盒面上。
七.心得体会: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简单的事情,当做起来时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
要了解一项工种,掌握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
所谓实习就是要我们自己实际的去练习,去操作。
要真正的把从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
还有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操作,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讲解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可自己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