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宋词的文学常识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课练第六单元宋词的文学常识1、《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
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
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选自。
作者____朝的__________。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
3、《蝶恋花》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原名,字_______。
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
5、《卜算子》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 ,号。
6、《如梦令》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号,她的词属于_______派。
7、《采桑子》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 ,号,晚年又号,谥号。
我们曾学习过他的作品。
8、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
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 _、_____ ___和_____ ____。
从结构上看,词有、、、的分别,以最常见。
江城子密州出猎1.全词“狂“字为线索。
上篇出城打猎,下片写出了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2.注意孙郎的典故,这里借以自指。
“鬓微霜”不是白发苍苍。
注意冯唐典故,冯唐解救魏尚,不是遣走冯唐这个人,而是什么时候能遇到冯唐这样的人。
表现渴望得到重用,表现献身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
“天狼”指西夏。
3.词语解释狂:擎:千骑:太守:孙郎这里指:尚:霜:会: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以自比,希望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宋词复习卷(2013年4月)一、按要求默写1、梳洗罢,。
,。
肠断白蘋洲。
2、,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3、,左牵黄,右擎苍。
,。
4、,西北望,。
5、,,牛衣古柳卖黄瓜。
6、,日高人渴漫思茶,。
7、伫倚危楼风细细,,。
,无言谁会凭阑意,,对酒当歌,。
,。
8、,去年天气旧亭台,?,。
小园香径独徘徊。
9、群芳过后西湖好:,飞絮濛濛,。
,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10、此水几时休,。
,。
11、,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知否,知否?。
12、柳永的《蝶恋花》中既能写出对亲人的深挚怀念,又能形容人们为事业和理想不懈努力、无怨无悔的诗句是,。
13、柳永的《蝶恋花》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满腹思念无人能解的孤寂郁闷的诗句是。
1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出猎雄姿及出猎排场的句子是。
1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抒发了渴望朝廷重用自己的诗句是。
1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直接抒发词人抗击外敌、为国戍边的爱国豪情的诗句是。
18、苏轼的《浣溪沙》中,既是描写景物又能点明季节的诗句是。
19、苏轼的《浣溪沙》中,表现农村繁忙劳动景象的诗句是。
20、苏轼的《浣溪沙》中,能写出词人与百姓关系融洽的诗句是。
21、苏轼的《浣溪沙》中“敲门试问野人家”的原因的诗句是。
二、加点词解释1、定不负.相思意()2、此恨何时已.()3、狼籍残红()()4、垂柳阑干尽日风()5、伫倚危...楼()()() 6、黯黯生天际()7、无言谁会凭..阑意()() 8、强.乐还无味()9、拟.把疏狂..图一醉()()10、右擎苍..()()11、为报.倾城随太守()12、日高人渴漫.思茶()三、内容理解1、词,中国诗歌的一种,别称、、诗余、等。
词的风格大体分为:以柳永、秦观、等为代表,多以爱情为题材,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的派;以北宋词人开创,经南宋词人发展而达到高峰,多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感情豪迈奔放,语言流利畅达的派。
2、词萌芽于,形成于,盛行于。
宋代文学三、思考与练习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代表作是《雨霖铃》。
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
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
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
《望海潮》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4、柳永词从风格上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从风格来说,柳永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雅词,一类为俗词。
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为了迎合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往往写得大胆直露,体现了下层市民的审美要求。
5、柳永词在艺术上有何贡献参考答案:一是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手法进入词中;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合得更紧密。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1、太守:2、天狼:3、千骑:4、孙郎原指:,这里借指:。
5、聊:6、黄:7、苍: 8、尚: 9、霜: 10、会:11、词中一个“”字贯穿全篇,抒发了词人。
12、“”、“”写出了出猎时的雄壮场面。
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者以(谁)自比,实际上是希望。
14、哪句话隐喻作者想要抗击外来侵略者。
15、本词的作者是(朝代)的(谁),他是派词人的代表。
浣溪沙1、缫车:2、缫:3、牛衣:4、这首词描写的景象是(A 名山大川B 田野风光C 繁华都市);依据是5、这首词描写的季节是(A 早春B 暮春C 盛夏);依据是6、这首词上片写的是,下片则转入;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的作者是代大词人(人名)《蝶恋花》1、危楼:2、衣带渐宽:3、伫:4、望极:5、黯黯:6、烟光:7、强乐: 8、会:9、拟把: 10、疏狂:11、这首词围绕“”一词,巧妙地把的落魄感受,同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借景抒情,感情真挚。
12、词中“,”一句,因情感真挚,荡气回肠,成为千古名句。
13、词中“,,”一句,写主人公在苦中作乐。
14、词中“”一词,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15、“伊”字既是指,也暗寓。
16、本词的作者是派词人(谁)。
《如梦令》1、浓睡:2、雨疏风骤:3、卷帘人:4、绿肥红瘦: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对话,意味深长。
5、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女词人(人名),号。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宋词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1、太守:作者自己2、天狼:隐指西夏3、千骑:形容乘骑之多4、孙郎原指:孙权,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5、聊:姑且6、黄:黄犬7、苍:苍鹰8、尚:更9、霜:白 10、会:会当,将要11、词中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抒发了词人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测试卷一、古诗文默写:古木阴中系短篷,。
枕中云气千峰近,。
门外青山翠紫堆,。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不信东风唤不回。
,吹净狂沙始到金。
,名纸相传尽贺冬。
中庭地白树栖鸦,。
,越中山色镜中看。
霜落熊升树,。
日高人渴漫思茶,。
昨夜雨疏风骤,。
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
江东子弟多才俊,。
人面不知何处去,。
枝上柳绵吹又少,。
笑渐不闻声渐悄,。
老夫聊发少年狂,,。
,。
,,?持节云中,?,西北望,射天狼。
,村南村北响缫车,。
,衣带渐宽终不悔,。
无可奈何花落去,。
群芳过后西湖好,,。
过尽千帆皆不是,。
闲梦江南梅熟日,。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王顾左右而言他》1. 解释加点词语:托其妻子..于其友()王顾.左右而言他()2. 翻译句子: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3. 面对孟子第三次发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4. 用自己的话说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含义:《公输》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愿.借子杀之愿:希望B.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C .吾义固.不杀人固:坚决 D. 然胡不已.乎已:停止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攻宋扶苏以.数谏故B.子墨子闻之.辍耕之.垄上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知而.不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
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
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高一语文限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分两路南侵,一路追高宗,直指临安(今杭州);一路追隆佑太后(在当时维系人心,抵御外侮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颂),直至江西赣州造口,情势危急。
南奔民众及沿途百姓深受金兵之害。
47年后,任职江西驻赣州的辛弃疾有感于此,在造口墙上写了这首词。
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
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①“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诗,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
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山深闻鹧鸪”,鹧鸪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声是什么人的声音?他们说什么事行不得?你理解的根据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泊秦淮文|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泊秦淮①文|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②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①选自《樊川诗集注》。
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
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②[商女]歌女。
③[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亡国之群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
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
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
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
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
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
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宋词测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思往事,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 ——出自吴文英的《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6.“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7.“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句词出自苏轼的作品?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B(出自苏轼的《游山西村》)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A. 中秋节B. 元宵节C. 除夕D. 清明节答案:B三、简答题1.请简述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唐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宋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2.列举两位宋代著名的词人及其代表作。
答案:宋代著名的词人有很多,以下列举两位:•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其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辛弃疾: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宋词常识题测试一、填空题:1.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4.5.7.8.9.10.11.姜夔的12.宋代的中秋词,可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媲二、选择题:1.“红杏尚书”是指()A、欧阳修B、柳永C、周邦彦D、宋祁2.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组是( )A、缥缈孤鸿影鸿:大雁。
有恨无人省省:理解。
B、今宵剩把银釭照剩:同“侭”,只管。
一一风荷举举:全。
C、贺兰山缺缺:山口。
自度此曲度:创制。
D、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
爱上层楼层楼:高楼3.陆游给前妻唐琬的《钗头凤》是写在( )A、墙壁上B、手帕上C、信笺上D、诗笺上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征帆去棹(zhào)低绮(yí)户B、羽扇纶(guān)巾笑靥(yè)C、滂(pāng)沱憔(jiāo)悴损D、荠麦(jì)怆然(pò))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世称柳屯田。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乐章集》。
B、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诗、词和散文都是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词有《东坡乐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
工诗,能文,词的成就最大,被称为“易安体”,风格婉约。
有《漱玉词》。
D、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兼有清丽、婉约之作,如他的《青玉案·元夕》就是一首婉约风格的作品。
有《稼轩长短句》。
6.苏轼万里投荒,九死一生,赦还至金山,尝作《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宋代文学基本知识与训练基本知识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柳开。
2、田锡的主要功绩是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3、穆修在宋初的主要功绩就是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
4、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小畜集》。
5、宋初诗歌“三体”是指:白体、昆体、晚唐体。
6、王禹偁属于宋初的“白体”诗派。
7、“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8、宋诗中学习杜甫的风气是王禹偁开创的。
9、晚唐体诗人以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为师法对象,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是林逋,他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
10、王禹偁散文的代表作有《唐河店妪传》和《黄州新建小楼记》。
11、王禹偁在文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文章“传道而明心”的主张。
12、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杨亿、钱惟演和刘筠。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即指帝王藏书的秘阁。
13、西昆体与晚唐体的繁盛,均在宋真宗一朝。
14、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李商隐(近体律诗)。
15、昆体功夫是指讲究修辞和资书以为诗。
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他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和诗文平易自然的风格。
17、欧阳修散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
他议论文的代表作有《与高司谏书》和《朋党论》等,记事文和抒情文的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和《秋声赋》等。
18、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
19、欧阳修的诗歌学习韩愈的“以文为诗”,长于七言古体,可称之为古文诗体。
他诗歌的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
20、叶燮《原诗》认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是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21、梅尧臣诗歌的风格可称之为“古淡”,是一种老树著花的美。
第六单元宋词的文学常识
1、《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
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三苏”。
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选自。
作者____朝的__________。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并称“”。
3、《蝶恋花》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原名,字_______。
他的词属于______派。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
5、《卜算子》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字_______ ,号。
6、《如梦令》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号,她的词属于_______派。
7、《采桑子》选自。
作者是___ _朝的__________,
字_______ ,号,晚年又号,谥号。
我们曾学习过他的作品。
8、词萌芽于_____(填朝代名),形成于____朝,盛行于________,最初称为“______”或“________”,也有人把它称为“___________”。
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_______ _、_____ ___和_____ ____。
从结构上看,词有、、、的分别,以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