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课1框财产属于谁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财产属于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五部分):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三目内容组成。
主要协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2、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对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时:“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2)水平目标: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水平。
(3)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明确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和方式。
4、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5、说学情: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增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所以,有必要对未成年人实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
通过教育不但使未成年人了解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爱惜国家财产和他人合法财产。
二、教学方法1、说教法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生活实践。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①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等,直观形象,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信息的水平。
②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探究水平、活动组织水平。
③集体讨论法: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实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协助的精神。
八年级下政治第七课知识点八年级下政治学问点: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财产属于谁1、财产按归属划分为哪几类分类:个人全部、集体全部、国家全部。
2、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读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全部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什么是财产全部权?财产全部权是指全部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运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它包括:占有权、运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事实上的处分权和法律上的处分权)。
4、我国法律为什么要爱护公民的财产全部权?公民的合法财产干脆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
切实爱护合法财产及其全部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用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踊跃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法律明确做出国家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全部权的规定。
5、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全部权的方式有: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
(p73--73)6、当财产全部权收到侵害时,公民应当怎么办? (P74第一段)当我们的财产全部权收到侵害时,应刚好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全部权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求确认其全部权。
当我们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恳求法院强令非法占有人返复原物。
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损坏或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其次框财产留给谁1、什么是遗产?遗产必需具备哪三个条件?(P76)遗产含义: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作为遗产的三个必备条件:必需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需是公民个人全部的财产; 必需是合法的财产2、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3、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人?法定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驻父母。
课题第一框财产属于谁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主备人辅备及学案使用人使用时间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归属,认清合法财产。
2.了解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法律是个人财产的守护神。
3.正确识别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能力目标:1、思考和探究合法财产所有权并学会运用最常见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2、能对案例展示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不能占有非法财产,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课前准备:收集财产所有权的典型案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日前,成都市某公司宋女士不慎遗失了一个信封,内装现金一万元。
本月3日,信封被宋的同事王某拾到,在找不到失主的情况下,王以个人名义把拾到的钱捐给了某贫困地区。
不久,宋得知此事,找上门来要钱。
失主一脸委屈,拾者连声喊冤。
一个问:“感谢你拾金不昧,但我的钱你怎能随便捐?”一个说:“我没贪你一分钱,凭啥叫我还钱?”宋女士认为,王某承认捡到了她的钱,就应把钱还给她。
谁把钱捐出去的,谁就应负责把钱追回来。
王却说,他拾到钱后曾到处寻找失主,未果。
他不能老把钱放在家里,所以就把钱捐给贫困地区了。
在这件事上,他没有任何过错。
请问:①你认为王某的话有没有道理?②拾来的钱能捐献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相关的内容.二.布置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用3分钟时间自读课本p68-701、社会财富按归属分几种?P682、公民个人财产包括哪些?P69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P704、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意义?P715、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法律?P72-736、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P74三、后教:学生1:学校教室的桌椅电脑、投影仪。
学生2:我们自己用的书本、钢笔、书包、电子词典、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