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第二章习题课
- 格式:ppt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19
《供热工程》试题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代号材料名称厚度δ导热系数λmm kcal/m·h·ºC1 2 3 4 5 6外抹灰砖砌体泡沫混凝土砖砌体内抹灰砖砌体15120120120153700.750.700.250.700.600.70 图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m δ=,0.03W (m K)λ=⋅,λ的修正系数为 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习题及部分解答第一篇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1.指出下列各物理量中哪些是状态量,哪些是过程量:答:压力,温度,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2.指出下列物理量中哪些是强度量:答:体积,速度,比体积,位能,热能,热量,功量,密度。
3.用水银差压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防止有毒的水银蒸汽产生,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
若水柱高200mm,水银柱高800mm,如图2-26所示。
已知大气压力为 735mm Hg, 试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多少kPa ?解:根据压力单位换算4.锅炉烟道中的烟气常用上部幵口的斜管测量,如图2-27所示。
若已知斜管倾角〉=30 :,压力计中使用匸=0.8g/cm3的煤油,斜管液体长度L= 200mm,当地大气压力P b =0.1MPa,求烟气的绝对压力(用 MPa表示)解:5.一容器被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并在各部装有测压表计,如图2-28所示,其中C为压力表,读数为110kPa,B为真空表,读数为45kPa。
若当地大气压P b =97kPa,求压力表A的读数(用kPa表示)p gA =155kPa6•试述按下列三种方式去系统时,系统与外界见换的能量形式是什么。
(1).取水为系统;(2).取电阻丝、容器和水为系统;(3).取图中虚线内空间为系统。
答案略。
7.某电厂汽轮机进出处的蒸汽用压力表测量,起读数为 13.4MPa ;冷凝器内的蒸汽压力用真空表测量,其读数为706mmHg。
若大气压力为0.098MPa,试求汽轮机进出处和冷凝器内的蒸汽的绝对压力(用 MPa表示)口=0.0247MPa; p2 = 0.0039MPa8.测得容器的真空度P v =550mmHg,大气压力p^ 0.098MPa,求容器内的绝对压力。
若大气压变为P b =0.102MPa ,求此时真空表上的读数为多少mmMPa ?p =0.0247MPa, p v =579.8MPa9.如果气压计压力为8氷Pa,试完成以下计算:(1).绝对压力为0.1MPa1时的表压力;(2).真空计上的读数为70kPa时气体的绝对压力;(3).绝对压力为50kPa时的相应真空度(kPa);(4).表压力为0.25MPa时的绝对压力(kPa )。
名词解释热舒适性(人体对周围空气环境的舒适热感觉)、绝热饱和温度(绝热增湿过程中空气降温的极限)、传质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与传质方向上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扩散系数(沿扩散方向在单位时间每单位浓度降的条件下,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所扩散某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空气调节(利用冷却或者加热设备等装置,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新风(从室外引进的新鲜空气,经过热质交换设备处理后送入室内的环境中)、回风(从室内引出的空气,经过热质交换设备的处理再送回室内的环境中)、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机器露点(空气在机器上结露产生凝结水的温度值)、分子传质(由于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形成的物质传递现象)(扩散传质)、对流传质(:是流体流动条件下的质量传输过程)、质量浓度(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浓度边界层(质量传递的全部阻力集中于固体表面上一层具有浓度梯度的流层中,该流层即为浓度边界层)、速度边界层(质量传递的全部阻力集中于固体表面上一层具有浓度梯度的流层中,该流层即为浓度边界层)、热边界层流体流动过程中.在固体壁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雷诺类比(对流传热和摩擦阻力间的联系)、宣乌特准则数(流体传质系数hm和定型尺寸的乘积与物体的互扩散系数(Di)的比值)、施密特准则数(流体的运动黏度(v)与物体的扩散系数(D)的比值)、普朗特准则数(流体的运动黏度(v)与物体的导温系数a的比值)简要回答问题1、什么叫冰蓄冷空调其系统种类有哪些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系统装机容量2、根据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冷凝器可分为哪几类试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水冷和风冷冷凝器水冷,空冷,水—空气冷却以及靠制冷剂蒸发或其他工艺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凝器。
采用水冷式冷凝器可以得到比较低的温度,这对制冷系的制冷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均比较有利。
陈绍炳于向军编著《热工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参考答案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自动化教研室 石阳春E-mail: shiyc_110@第2章 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2-1 系统框图如图2-44所示,求输入为给定函数时的输出响应。
图2-44 系统框图解:(a) 212111)()(+=⋅+=S SS S U S Y , 21)(SS U = 225.025.05.0)2(1)(22++−=+=S S S S S S Y , ∴ te t t y 225.025.05.0)(−+−= (b)221212)()(+=⋅+=S S S S U S Y , S S U 1)(=22)(+=S S Y , ∴ te t y 22)(−=(c) )41)(21(1414212)()(++=+⋅+=S S S S S U S Y , S S U 1)(=41162188)41)(21(1)(+−++=++=S S S S S S S Y ,∴421688)(tt e e t y −−−+=(d) 15225121512)()(+=⋅+++=S SS S U S Y , S S U 1)(=(a) 输入u(t) = t(b) 输入u(t) = 1(t)(c) 输入u(t) = 1(t)(d) 输入u(t) = 1(t)(e) 输入u(t) = 1(t)(f) 输入u(t) = 1(t)15252)1(52)(+−=+=S S S S S Y , ∴t e t y −−=5252)( (e) 01.0)1.0(01.01)110(1)101(11)101(1)()(2222++=++=+++=S S S S S U S Y , S S U 1)(=01.0)1.0(1.05.001.0)1.0()1.0(5.05.0]01.0)1.0[(01.0)(222++×−+++−=++=S S S S S S S Y ∴ 10sin 5.010cos 5.05.0)(1010te t et y t t −−−−=或 )2(5.0)02.02.0(02.05.0]01.0)1.0[(01.0)(2002222ωζωω++×=++×=++=S S S S S S S S S Y ∴ )4510sin(21(5.0)(10°+−=−tet y t(f))1(3)13(2131212)()(++=+⋅+=S S S S U S Y , S S U 1)(=13432)1(3)13(2)(++=++=S S S S S S Y , ∴t e t y −+=3432)(2-2 由电阻R 和电容C 组成如图2-45所示的电路:图2-45 系统电路图⑴建立传递函数)()()(12S U S U S G =的表达式,说明为何种环节;⑵当输入u 1为单位阶跃函数时,画出输出u 2(t)响应曲线,并标出特征参数。
第一章思考题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
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
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
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1-1 解: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1. kPa p p p g b 6.137********.100=+=+=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5.0006.1==-==-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
【解】查表知硅砖的导热系数λ= 0.92 + 0.7×10-3 t W/(m.o C ) 硅砖的平均温度o 121300300800C 22av t t t ++===硅砖的平均导热系数λ = 0.92 + 0.7×10-3 t av = 0.92 + 0.7×10-3 ×800 = 1.48 W/(m.o C )散热损失量(1300300) 1.481032889W 0.45t t F Q Fλδδλ∆∆-⨯⨯ ====习题【2-2】【解】设硅藻土砖的厚度和导热系数分别为δ1,λ1 红砖的厚度和导热系数分别为δ2,λ2 如果不用硅藻土,红砖的厚度为δ2用红砖替代硅藻土后,要保持炉墙的散热量不变,即保持炉墙的热阻不变 替换前,炉墙热阻12112R δδλλ=+,替换后,炉墙热阻322R δλ= 令R 1=R 2,得312122δδδλλλ+=,则 213210.390.040.250.37 m =370 mm 0.13λδδδλ⨯=+=+=习题【2-3】【解】该拱形窑顶的导热可以视为1/4单层圆筒壁的导热查表知耐火粘土砖的导热系数λ= 0.835+ 0.58×10-3 t W/(m.o C ) 耐火粘土砖的平均温度o 12700100400C 22av t t t ++===硅砖的平均导热系数λ = 0.835 + 0.58×10-3 t av = 0.835 + 0.58×10-3 ×400 = 1.067 W/(m.o C ) 根据单层圆筒壁的传热量公式可得每米窑长拱顶散失热量21117001004197W/m 10.850.23144lnln 2 1.06710.852t Q d ld ππλ∆-=== +⨯⨯【解】该管道的导热为双层圆筒壁的导热,可用公式1111()21ln n ni i ii t t lQ r r πλ++=-⨯=∑进行计算,其中t 1=300o C ,t 3=50o C ;λ1=50 W/(m.o C ),λ2=0.1 W/(m.o C ); r1=0.0825 m ,r 2=0.0875 m ,r 3=0.1825 m 。
1-4 前馈调节系统和反馈调节系统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答:反馈调节系统是依据于偏差进行调节的,由于反馈回路的存在,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所以也称为闭环调节系统。
其特点是:(1)在调节结束时,可以使被调量等于或接近于给定值;(2)当调节系统受到扰动作用时,必须等到被调量出现偏差后才开始调节,所以调节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
而前馈调节系统是依据于扰动进行调节的,前馈调节系统由于无闭合环路存在,亦称为开环调节系统。
其特点是:(1)由于扰动影响被调量的同时,调节器的调节作用已产生,所以调节速度相对比较快;(2)由于没有被调量的反馈,所以调节结束时不能保证被调量等于给定值。
1-7 基本的自动调节系统除被调对象外还有哪几个主要部件?它们各自的职能是什么?答:组成自动调节系统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1)测量单元:用来测量被调量,并把被调量转换为与之成比例(或其他固定函数关系)的某种便于传输和综合的信号y。
(2)给定单元:用来设定被调量的给定值,发出与测量信号y同一类型的给定值信号r。
(3)调节单元:接受被调量信号和给定值信号比较后的偏差信号,发出一定规律的调节指令μ给执行器。
(4)执行单元:根据调节单元送来的调节指令μ去推动调节机构,改变调节量。
or2—8 答案第三章3-1 什么是有自平衡能力对象和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答案: 所谓有自平衡能力对象,就是指对象在阶跃扰动作用下,不需要经过外加调节作用,对象的输出量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自己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所谓无自平衡能力对象,就是指对象在阶跃扰动作用下,若没有外加调节作用,对象的输出量经过一段时间后不能自己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3-2 试分析P、PI、PID规律对系统调节质量的影响?答案:P调节器,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超调量,有较长的调节时间,存在静态误差。
PI调节器,综合了P调节器和I调节器两者的性质。
它的超调量及调节时间与P调节器差不多,但没有静态误差。
PID调节器兼有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的特点,只要三个调节作用配合得当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调节效果,它具有比PD调节还要小的超调量,积分作用消除了静态误差,但由于积分作用的引入,调节时间比PD调节器要长。
《热工基础与应用》傅秦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海南大学******************第二章 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3 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206.6kPa 。
2.4 g b P P P =+ 压力表A 的读数为155k Pa 。
b V P P P =−2.14Q U W =Δ+82634()U Q W kJ Δ=−=−−=− 返回初态时 34()U U k ′Δ=−Δ=J 63428()W Q U kJ ′′′=−Δ=−=− 故外界对系统做功28kJ 。
2.15压缩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是-40 kJ 。
2.16 0;0;-390 kJ2.18 60 kJ ;-73 kJ ;50 kJ 、10 kJ2.19 0;0、2800 kJ2.24 180 kJ/kg2.25 1152m/s ;652 kJ/kg ;3650kW2.31 72.7%;12.1kW ;4.55 kW2.32 600K ;519.6K 2.33 3180960 1.02/()0467273293H L H L q q qkJ kg K T T T δ=+=−=>+∫i 不满足克劳修斯不等式2.34-0.3kJ/K 满足克劳修斯不等式 2.35 1A L BH T T ηη=+2.36(1)孤立系的熵增1.92J/K,可行但不可逆(2)孤立系的熵增-0.33 J/K,不可行2.37 运用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解得:可行但不可逆2.38 5.416kg/min;0.123 kJ/K2.39 0.61 kJ/K2.40 3000 kJ2.44 0.151 kJ/k g·K2.46 0.165 kJ/K第三章工质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3.6 27.93g/mol3.7 612.3kJ;714kJ3.8 557.9 kJ/kg3.10 热力学能-396.6kJ;焓变-510kJ;熵变0.215 kJ/K 3.17 略3.18 略3.19 过程功0;过程热量295.4kJ;熵变0.568 kJ/K3.20 热力学能变化量41540kJ;焓变58200kJ3.21 -86.55 kJ/kg;-101.7 kJ/kg;略。
《热工基础》课程练习题适用层次所有层次适应专业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使用学期自学学时12021 授学时40 实验学时0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工程热力学(第三版)》;《传热学(第二版)》编者沈维道等;戴锅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传热学》俞佐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热力学部分绪论第一章基本概念 1-1~1-5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2-5练习题1-1:华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101325Pa)下纯水的冰点是32℉,汽点是212℉(℉是华氏温标温度单位的符号)。
试推导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
1-8:容器被分隔成A、B两室,如图1-19所示。
已知当地大气压=bp,B室内压力表2 的读数04.02,=ep MPa,压力表1的读数294.01,=ep MPa,求压力表3的读数(用MPa表示)。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6~2-7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 3-1~3-3;3-4~3-6练习题2-5:夏日为避免阳光直射,紧闭门窗,用电扇取凉,电扇功率为60W。
假定房间内初温为28℃、压力为,太阳照射传入的热量为,通过墙壁向外散热1800kJ/h。
室内有3人,每人每小时向环境散发热量为。
试求面积为15m2、高度为3.0m的室内每小时温度的升高值。
已知空气的热力学能与温度的关系为{}KTu∆=∆72.0kJ/kg。
3-4:锅炉燃烧需要的空气量折合为标准状态为30,105⨯=vq m3/h,实际送入的是温度int=250℃、表压力=ep150mmHg的热空气。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bp756mmHg。
设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量与空气量近似相同,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已知烟囱出口处烟气的压力=2p,温度T2=480K,要求烟气流速=fc3m/s,试求:(1)热空气实际状态的体积流量vq;(2)烟囱出口内直径的设计尺寸。
见图3-10。
3-8:体积V=0.5m3的密闭容器中装有27℃、的氧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到327℃。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程习题库第一章气体力学在窑炉中的应用思考题1.窑炉系统气体流动有何特点?将伯努利方程应用于窑炉系统的气体应注意哪些条件?二气流伯努利方程有什么特点?2.窑炉系统内的“窑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调窑压的?窑压大小对生产过程由什么影响。
3.在窑炉系统中气体垂直流动时的分流法则是什么?,此法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4.音速、马赫数Ma都是表示气体可压缩程度的参数,二者之间有何不同?5.为什么亚音速气流无论在多长的收缩管道中流动都不能获得超音速气流?6.在超音速流动中,速度随断面积增大而增大的物理实质是什么?7.亚音速气流在缩—扩喷嘴中流动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是什么?8.烟囱的“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若烟气的温度相同、同一座烟囱的抽力是夏季大还是冬季大?9.若烟气与环境气温都不变,烟囱的抽力是晴天大还是雨天大?为什么?10.为什么同样规模的烟囱在沿海地区能正常工作而在内地高原地区却达不到原有的排烟能力?11. 家里燃气灶的结构如何?燃气灶的一次空气量吸入原理是什么?如何调节一次空气量的大小?作业题1.热气体在一垂直的等直径管内自下而上流动,管内气体的平均温度为500℃,管外空气温度为20℃。
试求2—2截面上的静压并画出相应的压头转换图。
设1—1截面在上方,1—1与2—2截面之间的距离为10m,压力损失为6Pa。
2.某窑炉的窑墙厚为240mm,窑墙上下各有一个直径为200mm的小孔,两个孔间垂直距离为lm,窑内气体温度为1000℃,烟气标态密度为1.32kg/Nm3,外界空气温度20℃,窑内零压面在两个小孔垂直距离的中间。
求通过上下两个小孔的漏气量。
3.压缩空气从装有一管嘴的气罐中流入大气,气罐中的压力p1=7×105Pa,温度20℃,求流出速度(Pa=1.05×105Pa,管嘴速度系数 =0.9);(1) 管嘴为收缩管;(2) 管嘴为拉伐尔管。
4. 已知烟囱高度35m,上口直径1m,流速为2 Nm/m,烟囱下口直径为上口直径的两倍,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为273℃,烟气在烟囱内流动时摩擦阻力系数为0.05,烟囱外界温度20℃,密度1.20kg/m3,求烟囱底部的负压。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程习题库第一章气体力学在窑炉中的应用思考题1. 窑炉系统气体流动有何特点?将伯努利方程应用于窑炉系统的气体应注意哪些条件?二气流伯努利方程有什么特点?2. 窑炉系统内的“窑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调窑压的?窑压大小对生产过程由什么影响。
3. 在窑炉系统中气体垂直流动时的分流法则是什么?,此法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4. 音速、马赫数Ma都是表示气体可压缩程度的参数,二者之间有何不同?5. 为什么亚音速气流无论在多长的收缩管道中流动都不能获得超音速气流?6. 在超音速流动中,速度随断面积增大而增大的物理实质是什么?7. 亚音速气流在缩—扩喷嘴中流动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是什么?8. 烟囱的“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若烟气的温度相同、同一座烟囱的抽力是夏季大还是冬季大?9. 若烟气与环境气温都不变,烟囱的抽力是晴天大还是雨天大?为什么?10. 为什么同样规模的烟囱在沿海地区能正常工作而在内地高原地区却达不到原有的排烟能力?11. 家里燃气灶的结构如何?燃气灶的一次空气量吸入原理是什么?如何调节一次空气量的大小?作业题1. 热气体在一垂直的等直径管内自下而上流动,管内气体的平均温度为500C,管外空气温度为20C。
试求2—2截面上的静压并画出相应的压头转换图。
设1—1截面在上方,1 —1与2—2截面之间的距离为10m,压力损失为6Pa。
2. 某窑炉的窑墙厚为240mm,窑墙上下各有一个直径为200mm的小孔,两个孔间垂直距离为Im,窑内气体温度为1000r,烟气标态密度为1.32kg/Nm3,外界空气温度20 r,窑内零压面在两个小孔垂直距离的中间。
求通过上下两个小孔的漏气量。
3. 压缩空气从装有一管嘴的气罐中流入大气,气罐中的压力p1=7X105Pa,温度20E,求流出速度(Pa=1.05X105Pa,管嘴速度系数=0.9);(1) 管嘴为收缩管;(2) 管嘴为拉伐尔管。
4. 已知烟囱高度35m,上口直径1m,流速为2 Nm/m,烟囱下口直径为上口直径的两倍,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为273r,烟气在烟囱内流动时摩擦阻力系数为0.05,烟囱外界温度20r,密度1.20kg/m3,求烟囱底部的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