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3《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噪声及其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知道的来源及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噪声(2)组织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寻求减弱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的关系分析,进行思想熏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噪声来源和危害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分辨乐音与噪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听几种声音:(1)小溪流水,森林中鸟鸣声,配乐诗朗诵,谈谈对这些声音的感受(声音优美)(2)机器的轰鸣声、公路汽车过路声、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声(令人厌烦)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谈一谈听到的上述声音,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导语二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平时,你们认为哪些声音让你心情愉悦,哪些声音让你心烦,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噪声的来源教师:请同学们听两次声音。
(第一次优美动听,第二次吵杂难听)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声。
(板书)1.乐音:通常是指哪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2.噪声:通常是指哪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如果我们正在上课而旁边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动听的音乐”对我们来说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否也不需要呢?1.从物理学角度讲:(1)乐音是四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是四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观察乐音和噪声的波形。
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声?(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列举)噪声的来源:建筑工地上机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公路上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家属区(住宅区)小工厂发出的声音;家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自习课时同学随便讲话的声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及其控制教案设计噪声及其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声音多种多样。
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开展而逐渐突出。
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生甲]噪声从哪里来?[生乙]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1/5[生丙]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生丁]噪声有什么危害?[生戊]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弱噪声?[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进行新课[师]分组讨论并答复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3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区分乐音和噪声,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4.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5.经历调查研究的过程,能用所学知识寻找减弱噪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乐音和噪声的区分,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
噪声的分辨。
教学突破:
教学的功夫在课前,教师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多角度、多措施、多手段地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进行调查准备:什么是噪声?它与乐音有什么区别?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噪声是如何划分等级的?各有什么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在课堂完成。
教案:1.3.噪音及其控制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
我们将学习噪音的定义、噪音的测量单位(分贝)以及如何控制噪音。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噪音的概念,知道噪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以及如何控制噪音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噪音的定义和产生原因。
2.掌握噪音的测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噪音测量。
3.学习噪音的控制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音的定义、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音的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尺子、噪音计。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音录音,让学生感受噪音,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噪音,噪音是如何产生的。
2.讲解:讲解噪音的定义、产生原因和测量单位。
通过示例,解释噪音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
3.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噪音计进行噪音测量,了解身边的噪音情况。
4.讨论:讨论如何控制噪音,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噪音污染。
六、板书设计板书噪音及其控制板书内容:噪音:定义: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振动、机械设备运行等测量单位:分贝(dB)噪音控制:控制方法:隔音、降噪、限制噪音源等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听力健康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什么是噪音?举例说明。
(2)噪音是如何产生的?(3)噪音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如何进行噪音测量?(4)列举三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答案:(1)噪音是干扰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
例如,街道上的汽车噪音、工厂里的机器噪音等。
(2)噪音是由物体振动或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
(3)噪音的测量单位是分贝(dB)。
可以使用噪音计进行噪音测量。
(4)控制噪音的方法有:隔音、降噪、限制噪音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噪音的定义、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 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计算以及噪声等级的划分。
3.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能够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等级划分,能够进行分贝的计算。
3.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够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提出控制噪声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噪声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2. 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声源(如收音机、手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声音,感受噪声的存在。
然后提问:什么是噪声?2. 知识点讲解:(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计算以及噪声等级的划分。
(3)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噪声计测量不同声源的噪声等级,并分析如何降低噪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噪声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2. 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噪声等级的划分:……3.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噪声的接收:……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并分析如何降低这些噪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噪声的存在。
教案:1.3 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材,主要涵盖了第1章的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
2. 噪声的单位:分贝(dB)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4.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理解噪声及其控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定义,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识别噪声。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单位,能正确计算分贝值。
3.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单位、噪声的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噪声,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a.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
b. 噪声的单位:分贝(dB)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c.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理解噪声及其控制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身边的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2. 噪声的单位3. 噪声的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从生活中找一个噪声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 思考一下,如何在学校里降低噪声的影响?答案: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声音。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单位以及噪声的控制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噪声及其控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本节课"噪声及其控制",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概念,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2. 让孩子们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噪声控制器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噪声控制器,以及一些小道具(如耳机、口罩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了解到噪声的存在,以及噪声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街头噪声的视频,让孩子们听后发表自己的感受。
2. 讲解:通过PPT,详细讲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让孩子们了解噪声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方法。
3. 实践: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控制噪声的方法。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场"噪声控制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最有效地控制了噪声。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他们的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噪声控制"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噪声及其控制"时,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噪声的控制方法以及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等级,知道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声音源。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并讨论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介绍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介绍噪声的等级: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噪声计是测量噪声等级的工具。
(3)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隔声、吸声、消声。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噪声问题,如街道噪声、工厂噪声等,并讨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无规律、刺耳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dB)表示。
3. 噪声的控制方法:a. 隔声b. 吸声c. 消声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工厂附近的居民受到工厂噪声的困扰,请你给出解决工厂噪声问题的方法。
答案:可以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方法来控制工厂噪声。
2. 题目: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控制噪声,并说明控制噪声的意义。
答案:可以举例说明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合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关闭门窗、戴耳塞、降低音响音量等。
控制噪声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等级和控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3噪声及其控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3 噪声及其控制三、教学重点•噪声的概念和特点;•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五、教学准备•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将噪声图片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感受。
2. 展示与讲解•利用投影仪和电脑,呈现噪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享与讨论•提供一个噪声影响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其解决办法和措施。
4.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噪声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不同噪声条件下感受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并总结控制噪声的方法和措施。
5.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噪声及其控制的短文,包括噪声的定义、特点、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噪声的方法和措施。
6. 小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今后如何有效控制噪声。
七、教学评价•小组写作的短文内容和结构是否完整;•学生对噪声及其控制方法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八、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噪声控制设施,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加深学生对噪声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3噪声及其控制_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以“噪声及其控制”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2. 教学重点: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噪声发生器、噪声控制设备、演示文稿。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噪声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噪声的思考。
2. 探究噪声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噪声发生器,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
3. 探究噪声的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4. 学习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噪声控制设备,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控制原理。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种噪声控制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6.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噪声控制方案,分享学习心得。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
2. 活动重点: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方法,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引入环节中噪声录音的选择和播放方式;探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再者,学习噪声控制方法时对设备的介绍和理解;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
这些环节都蕴含着教学难点和重点,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三、噪声及其控制
一、教学目标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
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来源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17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P18图1-19,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
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布置作业: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