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主要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0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 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经典之作。
《诗经》是首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记载了早期社会生活和思想真实表达的诗篇。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个人诗集,表达了楚国人民的忧国忧民之情。
另外,《论语》、《墨子》等经典著作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成果。
2.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开始兴起,文学创作更加注重个体情感和作者自我表达。
陶渊明以其咏史抒怀的《归园田居》和咏物抒怀的《桃花源记》成为后世文人憧憬的境地。
曹操、曹丕的乐府诗则以其音乐性和儿歌风格备受赞誉。
此外,杜牧、杜甫、王维等诗人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3. 唐代文学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被誉为"盛唐文学"。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以宏大的气魄和深刻的思考而著名。
李白则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奔放的想象力。
此外,《唐诗三百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以文人墨客为主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苏轼以他的词作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他的词作既有情感细腻的爱情词,也有关于社会风貌和时事的议论词。
李清照则以她的女性视角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代表女词人。
此外,《红楼梦》也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5.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时期,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巅峰之作,以其通俗易懂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明代的文学则以小说为主,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表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就。
清代的文学则以诗文为主,代表作品有袁枚的《随园诗话》等。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及其重要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持续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
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三则最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女娲、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
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则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1、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
这些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2、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中国古代的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着人间而不是天国。
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1、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字功用观是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
“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要“文以载道” ,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2、“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面的深刻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古代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类智慧和情感的表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从古代到近代,从诗歌到小说,带您一同探索古代文学的辉煌变迁。
一、经典之路——古代诗歌的崛起古代文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变的进程,最早的文学作品是祭祀文化中的祭文、歌曲等。
而古代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先秦时期,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形式开始传承。
《诗经》被誉为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民们的思想、生活和情感。
《诗经》中的诗歌多以宋国乐府的形式出现,具有浓厚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成为后来古代诗歌的典范。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古代诗歌的形式也不断发展。
魏晋时期,以曹操和陶渊明为代表的豪放派在诗歌创作中崭露头角,宋代的李白、苏轼等诗人更是使古代诗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他们的作品不仅以豪放奔放著称,同时也注重表达自我情感和个人体验,使古代诗歌追求完美的艺术表达。
二、散文之美——古代散文的转变和拓展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仅限制于诗歌,散文的出现使文学表达更加多样化。
古代散文最早可追溯到《左传》和《战国策》,这些充满政治、军事色彩的散文作品呈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中唐时期的散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之一,它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剖析了社会政治现象和人性弱点。
另外,《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总结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著作,它详细地分析了散文的发展脉络和创作技巧。
散文的发展离不开辞章的运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辞章文学在散文创作中开始兴起。
辞章文学以鲜明的个性塑造、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广泛赞誉,成为古代散文的重要流派。
三、戏曲之韵——古代戏曲的繁荣和演化古代文学的另一项辉煌成就是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和音乐,经过演化成为一种集剧本、演员表演和音乐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请简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裁和文学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简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歌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楚辞则是另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体裁,如史书、传记、小说等。
其中,史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正史,它以其严谨的史料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唐宋文学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曲、散文等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唐代的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唐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还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风貌。
宋代的词曲则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经典之作。
宋代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词曲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还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风貌。
三、现代文学的崛起中国现代文学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危机之中。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充满了社会批判和反抗精神,它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老舍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还表现了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和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追求。
四、当代文学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然而,我将重点关注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代的文学发展阶段。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代表性的作品和作家。
【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起点,这个阶段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两位作家是屈原和孔子。
屈原是首位有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
孔子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他的言论和思想体系影响了古代文学和哲学。
【两汉时代】两汉时代是古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时候的文学更加注重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同时哲学和政治的讨论也开始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家有刘向、班固等,其中刘向的《列女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性志传作品之一,被后世奉为典范。
【魏晋南北朝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样化,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曹操、陆机、陶渊明等。
曹操是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辞章作品体现了其政治抱负和才华。
陆机以其豪放的文风和辩论技巧而著称。
陶渊明则以其田园诗而闻名,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唐宋时代】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最辉煌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诗歌和散文的创作达到了巅峰。
唐代有杜甫、白居易、李白等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以豪放的笔墨和深刻的思想感动了后世。
宋代则有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他们的作品透露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
【明清时代】明清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转折点,这段时期文学作品开始呈现批判现实和哀思的特点。
明代的文学作品多与社会议题相关,作家如杨慎、冯梦龙等通过讽刺和讨论社会现象来表达对不公正的态度。
清代的文学则更加注重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描绘,作家如纳兰性德、李清照等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先秦时代、两汉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唐宋时代和明清时代等多个阶段。
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思想历程和成就文学和文学批评作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探究和研究。
从古到今,不同时期的文学和文学批评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历程和成就,本文将分别进行探讨。
古代文学思想历程和成就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纳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成果,这为古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古代,文学常常与哲学、宗教、政治等方面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古代文学思想历程。
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体现了礼乐思想和儒家思想。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强调了礼制和君臣之间的关系。
《楚辞》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常常与宗教信仰相联系。
此外,《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也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到了汉代,随着汉朝的稳定和繁荣,文学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是古文,而《史记》、《汉书》等史书则成为了当时最为重要的文学成果。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
唐代诗歌以七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汇聚了大量人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的文学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东亚文化的发展。
隋唐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衰退期,但在宋代又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的出现,使得小说成为了当时最为活跃的文学形式。
宋代诗人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代文学的成就不仅在于其多样性,更在于它们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狭义上来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但从广义上来说,文学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的艺术,它通过各种形式来反映作品背后的思想,这也是古代文学的巨大价值所在。
古代文学批评的思想历程和成就古代文学批评的历程和成就同样不可忽视。
在先秦时期,文学批评还未形成体系,人们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修养。
到了汉代,文学批评开始逐渐与文学创作相分离,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批评体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批评家包括续汉书作者班固和《文心雕龙》作者刘勰。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文学起源于约公元前1000年的古代文字,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文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三个阶段。
古代文学始于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以神话、祭祀文学和歌颂君主的歌辞为主。
在《尚书》和《易经》中可以见到一些早期的文学作品,如《乾坤》和《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唐宋之前各个时期的民间诗歌,以其形式简洁、言辞深刻的特点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
这一时期古代文学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代虽然统一文字,但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大量的经典和古籍被毁,因此古代文学遭受了严重压抑。
到了西汉时期文学逐渐出现复苏,以史籍为主的史学文学开始兴起。
西汉时期诗歌以《楚辞》为代表,楚辞以其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列女传》、《史记》等作品是西汉时期史籍的代表,它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推崇清虚之道,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散文集,以魏晋文化的繁荣为背景,以描写人物为主线,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南北朝时期文学形式多样,主题较为宽泛,文学作品涉及到诗词、散文、小说等各个方面。
进入唐代,古典文学迎来了不朽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其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李白、杜甫等众多诗人被誉为唐诗的巨星。
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时代的激荡和人民的悲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散文也是唐代的重要文学形式,李贺、韩愈等散文家以其章法严密、语言简练的风格成为大家。
宋代文学呈现出绚烂多样的特点。
宋代诗歌追求咏物写景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诚性,以陶渊明、杜牧、杨万里等诗人为代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宋代散文流派繁多,其中以欧阳修、苏洵、苏轼等文人的作品最为杰出。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
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开始,无论是经典文学还是民间文学,都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时间顺序来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演变和发展。
1. 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包括《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由许多不同作者的民间诗歌组成。
《楚辞》则是以楚国的文化为主题的诗歌集合,其主要作者是楚国的屈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文人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世说新语》和《文选》。
《世说新语》是一本记述魏晋时期言谈举止的著作,以其智慧和机智而闻名。
《文选》是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选集,收录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诗歌成为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包括《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唐代最重要的诗歌总集,包括了许多唐代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
《宋词三百首》则是宋代最重要的词集,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4.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变化,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元代,戏剧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代表作品有《元曲四大家》的创作。
明代则以小说的发展而著名,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和《西游记》。
清代时期,小说成为流行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包括《金瓶梅》和《红字》。
5. 近现代近现代的中国文学发展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时期文学,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心理,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代表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吴晗的《背影》。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从早期的诗歌和口头文学到后来的戏剧、小说和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笔记【五】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中国文学源远流长Ø《诗经》(《风》《雅》《颂》)Ø“诗教”(六艺之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Ø魏晋文学“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Ø文学——科举制的内容¡2)中国文学作品各类多---“经、史、子、集”Ø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中华民族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文学ü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ü维吾尔族叙事长诗《福乐智慧》ü傣族《召树屯》ü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ü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诗歌,中国文学中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
¡楚辞是一种新的诗体,楚辞的光辉代表,即是伟大的诗人屈原。
¡《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创作方法,《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汉魏六朝产生了新诗体——乐府·内容:强烈的现实感——重要特点《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五言、七言诗¡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七言诗——沈约“永明体”古体诗、近体诗(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词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宋代,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
¡南宋后期,出现以“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语言形成的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一道风景线,其独特的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起源开始,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示其辉煌与独特之处。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文学的起源可追溯至约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宝库之一,收录了齐、鲁、秦、魏、楚、燕、赵等诸国的民歌和宫廷诗歌。
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
二、古代文学的初步发展先秦时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初步发展阶段。
孔子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记录了他的言行和教导,成为后世学习和传承的重要典籍。
三、古代文学的全面繁荣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全面繁荣阶段。
汉朝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纷纷涌现,各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在这个时期,诗歌、辞章、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楚辞》是汉代文学的重要代表,它以其深远的感悟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
四、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内容呈现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代表作家如曹操、曹丕、杜牧、李白等,他们的作品承载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其中,杜甫被誉为“诗史之王”,他的作品以宏大的气势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读者。
五、古代文学的衰落与复兴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辉煌时期,但随着宋代的到来,中国古代文学逐渐走向衰落。
尽管宋代没有像前几个朝代那样有丰富多样的文学创作,但是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文学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宋词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其细腻婉约的表达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明代文学以戏曲、小说等流行文艺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而清代文学则以古文运动为特点,注重古风的复兴和古文学的修身养性功能。
纵览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积淀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展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
从古代经典到民间传说,从诗词歌赋到小说戏剧,中国古代文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其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
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是诗歌。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使读者在短短几行文字中感受到了无限的美好和思考的空间。
除了诗歌,中国古代文学还有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享受。
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二是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思想的传递。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思考,传递了深远的思想启示。
例如,《论语》中的孔子思想、《红楼梦》中的人性探讨、《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瑰宝。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经典,更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读者的思考和人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三是其艺术表达的精湛。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语言、形象和结构的运用,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中的韵律和意象,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戏剧中的表演和舞台设计,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成就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价值,更是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和传播,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和作家。
例如,唐诗宋词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红楼梦》在西方文学中的研究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 篇① ?。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孑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先秦文学的奠基与经典之路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诸子百家的哲学著述为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它包含了大量的民歌和宫廷雅乐,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则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代文学的繁荣与继承汉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
汉代的文学家以辞章之美著称,他们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得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楚辞》、《古文观止》、《红楼梦》等作品都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们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唐宋文学的辉煌与壮丽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唐代的诗人杜甫、李白等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为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宋代的诗人苏轼、辛弃疾等则以婉约、细腻的风格闻名,他们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四、元明清文学的变革与传承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后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元代的杂剧、明代的小说、清代的诗歌等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元曲、四大名著、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周代(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256年)周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被称为“诗经之秋”。
周代的文学代表有《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文集,包括了305篇诗,表达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君臣之间的关系。
《楚辞》是楚国的风雅文学,以其豪放奔放、多情怀愁的风格而著名。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56年-589年)秦朝的儒家学说对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儒家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方式,提倡文以载道的观念。
汉朝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史书和鸿篇巨制上,如《史记》和《汉书》。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世说新语》和《文选》。
唐代(618年-907年)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被称为“唐诗鼎盛”。
唐代有许多文学家,如白居易、杜牧和杜甫等。
他们以其深刻的个人感受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而著名。
宋代(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文学以辞章为主,注重文字的工艺性和修辞的精妙。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苏轼,他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外,宋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水平,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苏轼的《东坡乐府》。
元明清时期(1279年-1840年)元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很多,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郑光祖的《钱塘湖春行》,他们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而闻名。
明代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曲和小说上,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施耐庵的《水浒传》。
清代则以传统文学继承为主,但也有一些新的创作,如红楼梦。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周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和元明清时期等几个阶段的发展。
这些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歌、辞章、散文、戏曲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与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并介绍代表作品。
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哲学著作为主要形式存在。
其中,《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集合,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诗经》涵盖了民歌、宴会歌曲、祭祀歌曲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先民的生活、思想与情感。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文学承袭先秦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作品。
其中,代表作之一是《楚辞》。
《楚辞》是一部以歌辞为主的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其中,代表作之一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文学鉴赏集,收录了魏晋时期以前的一些重要古文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
四、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形式。
其中,唐代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作包括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李白的《静夜思》等。
宋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包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五、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继承和创新了前人的成就。
明代的戏曲文学达到了顶峰,代表作包括《西游记》和《红楼梦》等。
清代则以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包括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六、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延续与发展,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和题材。
现代诗歌和小说成为主流,代表作有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祝福》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文化史,每个时期都有许多代表作品留存至今。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一、诗歌无家别(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中唐:唐诗的二次繁荣。
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两大诗派: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著名诗人:白居易(一)中国古代散文史迹回眸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文集是《尚书》。
春秋战国时期,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叙事散文通过解说历史来阐明观点和主张,而以《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诸子散文,以阐发道理为主,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汉代散文继承了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继续发展,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汉代散文种类繁多、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审美价值高。
主要作品有,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
其中司马迁的《史记》,其内容是历史,其表述形式是散文。
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汉后,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
骈体文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出现种种弊端。
唐宋的“古文运动”就是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而发起的。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向散体的文体、文风的革新,主要的理论主张是“文道合一” 。
古文运动树立了古文在文坛的权威,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
北宋前期,欧阳修继承中唐古文运动的复古革新精神,掀起北宋的“古文运动”,其主要主张是重道以充文,将思想道德的追求直接转化的文体形式,注重文的价值。
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新时代。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一、诗歌无家别(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中唐:唐诗的二次繁荣。
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两大诗派: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著名诗人:白居易(一)中国古代散文史迹回眸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文集是《尚书》。
春秋战国时期,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叙事散文通过解说历史来阐明观点和主张,而以《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诸子散文,以阐发道理为主,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汉代散文继承了先秦散文的优良传统,继续发展,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汉代散文种类繁多、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审美价值高。
主要作品有,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散文,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
其中司马迁的《史记》,其内容是历史,其表述形式是散文。
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汉后,散文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章正体,散文受到压抑。
骈体文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出现种种弊端。
唐宋的“古文运动”就是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而发起的。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一场由骈体向散体的文体、文风的革新,主要的理论主张是“文道合一” 。
古文运动树立了古文在文坛的权威,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
北宋前期,欧阳修继承中唐古文运动的复古革新精神,掀起北宋的“古文运动”,其主要主张是重道以充文,将思想道德的追求直接转化的文体形式,注重文的价值。
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新时代。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主要作家与主要作品韩愈:《送孟东野序》、《师说》柳宗元:《封建论》、《捕蛇者说》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苏洵:《六国论》苏轼:《石钟山记》《师说》(节选)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勃兴,散文处于江河日下局面,但仍有好文章出现,如刘基《卖柑者说》、归有光《项脊轩志》、黄宗羲《原君》、清代桐城派方苞《狱中杂记》,晚清时期,龚自珍《病梅馆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以链接方式展现《少年中国说》)二、忧国思患的济世精神自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感,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表现在散文中尤为突出。
在中国古代的散文作品中,无不透露着忧患意识与济世精神。
名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中国古代的散文体现愤世嫉俗、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1、揭露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暴行,是中国古代散文深刻思想性与批判精神的突出体现。
2、暴露和批判现实生活的弊端和痼疾,也是古代散文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
3、辛辣地讽刺各种庸俗世态。
忧国思患的济世精神和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都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文以载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方面的深刻影响。
正面影响:文以载道的传统,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培养和浇灌了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和人民的群体利益。
负面影响:它使文学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消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人士大夫的诗文作品中,而且也体现在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中。
四、形象鲜明、委婉曲折的艺术特色中国古代的散文种类繁多,风格各异,都十分讲究形式的完美,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其众多的艺术特色中,形象鲜明生动、行文委婉曲折是其共同点、突出的特色。
鲜明的形象性,首先表现在以写景状物、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叙事抒情类的散文之中。
其次,古代议论说理散文也十分善于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形象说理。
不仅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也形成了古代散文委婉曲折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辉煌成就一、宋元以降俗文化与俗文学的发展宋元以降,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俗文化与俗文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间的、群众的通俗文化教育和文艺娱乐形式都有了很大发展。
俗文化以及其中的俗文学创作,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化现象。
以城市市民为主要接受对象、消费对象的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在宋元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俗文学的主要代表形式。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俗文学与以诗文为代表的雅文学的分流、对峙,构成了宋元以降直到鸦片战争前我国古典文学传统后期演变上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早期的白话短篇小说,话本小说源于宋代的“说话”技艺。
话本是“说话”艺人依据的底本。
与日益发达的“说话”演出相对,出现了专为艺人编写、整理说话底本的组织“书会”。
经过其加工的定本,成为可以供阅读的书面文学作品。
宋代话本小说在发展之初十分丰富,经过明代学者润色,改写,收入于明人编辑的各种选集中如《清平山堂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明代后期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
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
其中“三言”为通俗文学的话本小说奠定了文学史的地位。
(三)话本、拟话本中所见的市井心态宋代“说话”中,以“小说”、“讲史”两家最受欢迎。
宋元话本小说有明显的世俗化、市井化的趣味品格,折射出市民阶级共同的意思观念和心理趋向。
市民阶层在宋元以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到明清时期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始终处于统治阶级的依附地位。
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这一特点也为宋元以来的市井俗文化打上了矛盾的烙印。
一方面是肯定欲望的合理、感性的解放,呈现出一个鲜活的酒色财气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是因为政治地位的低下带来的主体人格的失落。
(四)古代戏曲的形成、成熟和发展作为民族戏剧的戏曲,经过漫长的萌芽、孕育阶段,到了宋代也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而形成了戏剧,集音乐、舞蹈动作和艺术于一身,称为“戏曲”。
南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正式形成,元杂剧则是戏曲真正成熟的标志。
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人才辈出,名作如林。
关汉卿作品己知的有六十多种,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王实甫剧作存目十四种,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作剧十六种,代表作是《墙头马上》和《梧桐雨》;马致远作剧十三种,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作剧十八种,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末杂剧衰微,南戏兴起。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在元代曾经广泛流行在温州一带,是综合了宋元杂剧、唱腔、宋词和民间歌曲发展而成的。
明代成化以后,杂剧日趋衰落,南戏发展为传奇,取代了杂剧的统治地位,对明清的戏曲产生了重大影响。
比较著名的是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大传奇。
而成就较高的是《拜月亭记》和《琵琶记》。
明代中叶,传奇的繁荣又迎来中国戏曲的又一黄金时代。
在明嘉靖以后,传奇逐渐趋于鼎盛,在剧坛占据主流。
明代万历后,传奇分为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
汤显祖的代表作为《玉铭堂四梦》(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明前期传奇演唱的南曲声腔,主要有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腔等,其中以弋阳腔和海盐腔流布最广。
嘉靖、隆庆时期,著名曲师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使昆曲在剧坛占有重要地位。
《浣纱记》是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作者梁辰鱼,演出大获成功。
此后,大量文人致力于昆曲创作,奠定了昆曲在我国戏坛的地位。
明末清初,伴随着王朝更替,表现时代政治社会风貌成为传奇创造的另一个集中主题。
李渔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笠翁十种曲》,另外,他的《闲情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康熙年间,由洪升、孔尚任创作的历史剧《长生殿》和《桃花扇》成为清代传奇的最后高峰。
此后,传奇的地位逐渐被各地兴起的地方戏所代替。
鸦片战争后,形成了中国近代戏曲的代表剧种——京剧。
我国戏曲有独特的发展史,处于不断演变、发展过程中。
多剧种兼容并蓄、多元演进构成了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独特风貌。
五、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形成和发展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因此被称为“章回小说”。
按照题材类型,长篇章回体小说可划分为广义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人情、讽刺、公案六类,或狭义的讲史、世情、神魔三类。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称为“四大奇书”。
清代乾隆年间出现《红楼梦》标志着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达到了最高峰。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义》,作者罗贯中。
是根据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及裴松的注释“七实三虚”演绎而成的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通过全景式的历史图画,把动荡时代的智术权谋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运用深刻、生动地展示给了平民百姓。
《水浒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完成于明朝初年。
它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人聚义反抗官府的故事,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作者站在造反英雄的立场上,沿着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思路,提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凶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雄壮的农民起义的史诗。
《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它的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孙悟空出世、学艺及大闹天宫;二是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西游记》的思想倾向比较复杂,它一方面肯定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蔑视统治者的权威,反对不合理社会秩序的判逆精神;另一方面又肯定孙悟空等人护法取经,体现了维护既定秩序的观念,这一点与《水浒传》一样,反映了传统文化精神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