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STP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97.00 KB
- 文档页数:15
关于百事可乐的分析1、企业市场所处的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1.经济:a中国内的生产总值(GDP)增长。
b.消费者物价指数增加。
c.工业生产与效率不断微不断提高。
2.文化:a.生活方式,追求健康绿色环保。
b.购买习惯;购买的方便性,快捷性。
年轻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碳酸饮料。
3.政治和法律因素:a.饮料行业管理政策趋于完善。
b.国外对饮料行业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法规。
2、行业分析。
行业环境: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a、饮料制造业属于规模经济显著产业。
b、饮料行业差异比较大。
c、市场对饮料安全监管的日益严格。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a、长期合作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
b、供应商的产量扩张赶不上企业的增长速度。
c、物价普遍上涨,供应商提高供应价格。
替代品威胁: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升级,果汁饮料,茶饮料等时常出现增长的态势。
同行竞争者的竞争强度:在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占百分之45的市场份额。
百事可乐以百分之3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
3、竞争者分析。
百事可乐:优势:1.产品口感而言,百事可乐口感方面比可口可乐好一些,没有那么多二氧化碳气体,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呛鼻。
同时百事可乐品牌内涵及品牌高度都不错,与可口可乐一样同属世界500强的产品,相对可口可乐而言它更显得年轻。
2.产品价格而言,百事可乐一直采取低价策略。
3.产品组合宽度而言,百事的产品类别丰富,经营范围广,涉及软饮料运动用品,快餐以及食品。
4.独特的音乐推销和名人广告效应,百事可乐的人广告策略往往别出心裁。
5.消费人群体而言,百事可乐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
百事可乐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劣势:市场渗透率低。
根据市场检测机构实施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的连续检测,可口可乐凭借其“拉网式”的市场攻略,全国布局,层层推进,市场渗透一直领先于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1999年2000年其全国20个城市的渗透率分别是83.9%和85%品牌价值低。
百事公司的STP分析
摘要:1898年,世界上第一瓶百事可乐诞生于美国,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
百事可乐公司从二战前一个快要倒闭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全球第四大食品公司,这和百事公司对市场的正确定位是分不开的。
本文通过对百事公司历史的回顾,对百事公司进行STP分析。
关键词:百事公司STP分析品牌战略
在09年公布的美国《福布斯》世界500强名单中,百事公司名列第175位(可口可乐公司排名第259位)。
公司在08年的营业收入额超过了430亿美元,仅在08年的利润收入额为51.42亿美元,并位列07年全美最受赞赏欧诺公司公司的第十九名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第十名。
在08年商业周刊请选的全球100强品牌中百事公司以154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39位。
在08年度全球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中,百事公司位列第21位。
百事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一、百事公司历史1893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伯恩市,年轻的药剂师科尔贝•布莱德汉姆(Caleb Bradham)试验时发现了一种新口味,深受苏打柜台顾客的喜爱。
他由此意外发明了一种由可乐果、香草和珍贵精油混合而成的碳酸饮料,取名为“布莱德(Brad)饮料”。
1898年8月28日,科尔贝将其易名为“百事可乐” (Pepsi-Cola) ,这种饮料能够发挥类似胃蛋白酶的功能,有助于消化。
1902年,科尔贝创建了百事可乐公司。
起初,科尔贝自己将浆液混合配制,通过苏打柜台出售。
后来他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商机的存在——将百事可乐灌装起来,这样各地的人们就都可以享用到。
二、企业使命我们立志将百事公司建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主营方便食品和饮料的消费品公司。
在为我们的员工、业务伙伴及业务所在地提供发展和创收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努力为投资者提供良性的投资回报。
诚信、公开、公平是我们所有经营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三、企业愿景百事公司的责任是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周围的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百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是“百事公司的承诺”的基础。
它表达了我们的基本信念:即只有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才是企业正当的行为,这涉及整个世界的繁荣兴旺,以及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公司未来方向百事是一家比可口可乐规模更大,更加多元化的公司,拥有无数增长的机会和方向,尽管从美国来看可乐市场有些停滞,但可乐和零食的全球市场依然强劲,在某些国家增长甚至达到了两位数。
此外百事继续在非可乐市场扩张领域,似乎增进了可乐和咸味食品,水和运动饮料早餐和果汁产品之间的协同。
2009年后期,百事在巴西并购当地的最大的包装椰汁饮料商。
此外,百事耗资78亿美元收购了两大独立灌装商这一前向整合战略,是数月来百事公司主要的行动。
五、公司目前战略本土化战略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
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
百事公司案例分析报告一、百事公司历史1893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伯恩市,年轻的药剂师科尔贝•布莱德汉姆(Caleb Bradham)试验时发现了一种新口味,深受苏打柜台顾客的喜爱。
她由此意外发明了一种由可乐果、香草与珍贵精油混合而成的碳酸饮料,取名为“布莱德(Brad)饮料”。
1898年8月28日,科尔贝将其易名为“百事可乐” (Pepsi-Cola) ,这种饮料能够发挥类似胃蛋白酶的功能,有助于消化。
1902年,科尔贝创建了百事可乐公司。
起初,科尔贝自己将浆液混合配制,通过苏打柜台出售。
后来她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商机的存在——将百事可乐灌装起来,这样各地的人们就都可以享用到。
二、企业使命我们立志将百事公司建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主营方便食品与饮料的消费品公司。
在为我们的员工、业务伙伴及业务所在地提供发展与创收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努力为投资者提供良性的投资回报。
诚信、公开、公平就是我们所有经营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三、企业愿景百事公司的责任就是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周围的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百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就是“百事公司的承诺”的基础。
它表达了我们的基本信念:即只有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才就是企业正当的行为, 这涉及整个世界的繁荣兴旺,以及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公司未来方向百事就是一家比可口可乐规模更大,更加多元化的公司,拥有无数增长的机会与方向,尽管从美国来瞧可乐市场有些停滞,但可乐与零食的全球市场依然强劲,在某些国家增长甚至达到了两位数。
此外百事继续在非可乐市场扩张领域,似乎增进了可乐与咸味食品,水与运动饮料早餐与果汁产品之间的协同。
2009年后期,百事在巴西并购当地的最大的包装椰汁饮料商。
此外,百事耗资78亿美元收购了两大独立灌装商这一前向整合战略,就是数月来百事公司主要的行动。
五、公司目前战略本土化战略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就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