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安全鉴定加固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试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火灾后初步安全鉴定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发生火灾后,经过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将会有所改变。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强度将明显降低,还可能会出现表面龟裂、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等情况。
所以在火灾后,需要及时对发生火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进行初步的安全鉴定,如果房屋存在坍塌的危险,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笔者针对需要收集的火灾现场资料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火灾后初步安全鉴定的内容,希望本次研究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安全的鉴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房屋;火灾;安全鉴定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发生火灾后,其结构会遭到一定的损坏,一些损坏可能通过简单的处理便可以继续使用,有些可能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损坏比较严重的就需要将其拆除后重新建设。
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发生火灾后,需要先对其进行初步的安全鉴定,并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修复,从而保证房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
一、需要收集的火灾现场资料(一)发生火灾房屋建筑的资料一旦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发生火灾,需要及早的通过调查了解房屋建筑自身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图纸、建设时间、基础结构、上部结构体系、地质情况、荷载情况、施工概况和房屋建筑质量等。
(二)统计火灾现场的残留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发生火灾后,火灾现场通常会存在有一些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高温下其可能会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火灾后一定要注意观察火灾现场残留物的燃烧情况、熔化情况、变形情况和损坏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判断火灾发生时各个区域的温度,这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安全的初步鉴定非常有帮助。
(三)统计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情况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在发生火灾后,在不同火灾温度、不同时间的作用下,房屋建筑各个构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
所以火灾后,要统计房屋建筑各个结构的损害程度,并做好记录。
同时根据房屋建筑结构是否足够安好、外观是否发生损害、结构构件是否发生变形将火灾现场划分成不同损坏程度的区域。
钢筋混凝土厂房火灾后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摘要:为了有效减少降低火灾后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对灾后建筑进行结构性能的检测鉴定并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某框架结构厂房综合楼火灾后的检测鉴定与处理展开了探讨,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现场构件损伤初步鉴定以及火灾后结构构件检测作了说明,分析了检测鉴定的结果,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及建议。
关键词:火灾;检测鉴定;验算;处理方案引言火灾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才能客观、准确地确认建筑物的受害情况和损坏程度,以最大限度地将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而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工作是灾后建筑获得经济合理和可靠有效处理措施的前提,尤其是对厂房建筑结构来说。
因此,及时地对火灾后建筑进行检测鉴定,合理评估建筑结构的受损情况和损坏程度,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将会对火灾后的厂房建筑修复、加固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工程概况本文以某厂房发生火灾的情况进行分析,时间:二零一五年九月,该厂房的综合楼在14:00左右发生火灾,持续大约1h。
而在二零一五年十月,单位受托检测和鉴定该厂房的综合楼上部结构,并对火灾受损情况进行评估。
检测人员发现部分燃烧物被清理,而火灾区域中混凝土梁、柱以及板构件均已粉刷。
2 分析火灾检测鉴定的内容鉴定调查以及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火灾的影响区域、推定火场温度分布和结构现状的检测。
而该工程的具体检测情况如下:第一,查阅本工程的原结构设计图和相关资料,同时进行核实。
从而判断结构承受火灾的能力,进而对现场检测提供准备。
第二,根据厂房中的物件情况进行清理(如可燃性物质以及货物数量),并对火灾现场的残留物以及结构表面而确定火灾程度的区间;然后根据火灾的严重情况而把火灾厂房进行分区处理。
第三,经过初步鉴定之后还需要对现场构建表象进行分析,对直接暴露在火焰、高温烟气而烧灼损伤情况检测;并根据构件损伤情况做出评级。
第四,结合构件鉴定的情况而对结构火灾鉴定并将其评级定位Ⅱb级以及Ⅲ级,然后对火灾后的残余性能进行计算,按标准做出评级。
现代经济信息380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王 宁 王雅姝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摘要:本文对在火灾后鉴定建筑物混凝土强度、钢筋力学性能以及烧伤深度等表征混凝土结构受损程度的指标进行了探讨,并简单介绍了三种使用较普遍的修复加固方法,最后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火灾;混凝土结构;受损鉴定中图分类号:TU31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380-01我国每年大约发生3万起建筑火灾,占到火灾总量的80%,大约造成高达1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建筑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火灾会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由于构件性能退化随之产生结构安全性问题。
所以需要及时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受损程度进行鉴定然后及时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构件烧伤深度检测以及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等几个方面[1]。
一、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不同结构构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在火灾发生后发生的强度变化由于火灾作用的不均匀性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同一截面,核心部分损失相较于外部一般小得多。
所以,通常现场检测是检测的构件受损层混凝土的平均强度。
一般采用的都是类似超声波法、拔出法等不破损混凝土结构的检验方法,因为检测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修复和加固结构部件。
如果结合外观检测和取样检测等其他方法综合分析能提高现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出比较可靠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值[2]。
1.超声波法超声波纵波在不同结构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利用这个原理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就是超声波法。
学者们已经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许多具有良好相关性的混凝土强度和超声波速度的关系公式。
但是,这个方法有许多的限制条件,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
这个方法要求发送和接受超声波的探头最好是放在构件的相对两侧,以保证误差,同时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平整性。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的相关研究摘要:目前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的高层建筑物数量有所提升,人口呈现加密的态势,火灾的发生率提高,成为危害社会与群众的主要灾害。
在建筑结构方面,发生火灾事故之后,会对构件产生危害性影响,导致结构的安全性降低,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事故之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灾害问题。
因此,在火灾后应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利用正确方式与合理方法,明确是否有钢筋混凝土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弥补不足,为其后续的使用夯实基础。
关键词: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方案在火灾后应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利用合理的检测鉴定方式,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危险隐患,得出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损害等级,以便于采用合理的措施改善其应用性能,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一、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特点(一)火灾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火灾事故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火灾发生之后,相关结构的特点表现为:①在高温的影响之下,会导致钢筋材料的强度减小,相应的弹性模量也会随之降低,松弛度开始提升,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性能标准。
②在发生火灾之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会受到高温因素影响而下降,弹性模量也会随之降低,徐变的数值有所增加。
③在火灾的影响之下,钢筋混凝土构件亦或是相关的结构承载性能有所减少,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甚至诱发局部区域亦或是整体区域倒塌的问题。
综合而言,火灾之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强度性能降低,严重影响着整体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二)重点检测鉴定的范围在建筑区域范围之内的钢筋混凝土方面,最为主要的受力部分与传力部分就是柱体结构、墙体结构、梁体结构与板材结构,出现事故问题之后,环境之内的温度很高,这会导致相关的构件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损伤,例如:会导致结构的强度以及屈服力受到影响,截面区域出现损坏问题,构件结构形状有所改变,出现开裂的问题,对其承载力与强度产生影响。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文章依托工程实例,对火灾事故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损程度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加固方法。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火灾事故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稳定性及耐久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标签:火灾;钢筋混凝土;损伤;加固火灾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损伤,由此导致结构整体使用性能被破坏。
为进一步确定结构受损情况,给灾后修复加固提供依据,需要在事后对结构进行损伤鉴定。
鉴于此,本文以某工程实例为依托,对火灾事故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情况进行鉴定,并以此提出修复加固方法。
1工程概况某建筑结构为综合体建筑,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用A、B、C、D表示,建筑整体呈矩形,共分为三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5760㎡,总高度为15.7m,各部分之间均设有变形缝,其宽度在130-300mm之间不等。
各个部分的结构详情如表1所示。
某日凌晨1点左右,该建筑发生火灾,6点左右,明火被扑灭。
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后发现,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为建筑内吊顶装饰材料燃烧,整个建筑内绝大部分均有过火痕迹,火灾总过火面积将近12600㎡,仅有极少数房间未受到火灾波及。
2火灾事故发生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及修复加固2.1结构损伤鉴定2.1.1初步鉴定。
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后得出如下结果:①框架柱。
柱身上多处存在烟灰,局部地方的混凝土被全部烧光,表面呈粉红色,并伴随轻微的裂缝网,锤击时会发出较响或较闷的声音,混凝土的表面有比较明显的痕迹,并且局部地方的混凝土有粉碎现象,轻微露筋。
受力钢筋的粘结性能有所降低且略有变形,混凝土表面呈灰白色,并伴随有粗糙的裂缝网,箍筋外露,最大的烧损深度约为30mm左右。
②梁。
其表面多呈浅黄色,伴随有多条竖向贯通的裂缝,部分梁体有斜向剪切裂缝,梁底及梁侧的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脱落,箍筋外露,少数梁的主筋外露,最大烧损深度约为35mm左右。
某厂房火灾后检测鉴定及加固处理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厂房火灾后安全性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全面阐述检测原则、方法、可靠性鉴定及加固设计主要方法及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火灾;检测;加固Abstract:By safety detecting ,appraisal and strengthening designof a factory aftera fire,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construction points of detecting principle ,method,reli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design.Key words:fire;detect;strengthening一、事故概况该厂房为武汉市某集团公司的的生产塑料产品车间。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800㎡,共三层,东西方向长为80米,宽为41米。
基础为钻孔灌注桩,采用基础梁连接,1998年投入使用,主要生产化工及塑料类产品。
该厂房主要因为二层车间线短路引起化工原料着火,同时在生产旺季,厂房内堆积的塑料原料过多,火灾迅速蔓延,整个厂房全部着火,大火持续燃烧了四个多小时,造成房屋结构及墙体烧伤严重,损失惨重。
二、现场勘察及检测1.现场勘察(1)火灾分布区火灾后到现场勘察时,灾后残局基本保留,根据起火位置,火焰走向,燃烧情况及构件特征,将火情灾害分为高温火焰区及烟火火焰区。
高温火焰区,混凝土表面呈浅黄色,构件及墙面抹灰层剥落,楼板混凝土保护层爆落,漏筋现象严重,部分板混凝土塌落,柱梁边角混凝土疏松,掉角,个别出现爆筋;烟火火焰区楼板底粉刷层脱落或烟黑,个别柱梁边粉刷层脱落。
(2)火灾温度判定根据现场种种构件的特征,火灾高温灾区的混凝土构件烧损颜色呈铁红色,构件边角混凝土爆裂裂缝脱落,漏筋及锤击声较闷等情况特征综合判定,该区火灾最高温度在650度~750度,烟火区木门窗烧毁,粉刷层脱落,判定该区火灾温度在200度~350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灾后安全鉴定与加固设计探讨摘要:以某市科学宫火灾后安全鉴定与加固设计为例,介绍了火灾现场调查内容,结构构件损伤分类标准及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对该工程受损结构构件进行损伤及承载力的安全性鉴定,并提出了加固设计方案,为该类工程的灾后鉴定和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火灾;安全鉴定;加固设计
1前言
当前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最为普遍,相对于钢结构来说,这种结构耐火性好,火灾后往往经过修复和加固或进行局部拆除重建就可以继续使用。
建筑物遭受火灾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性鉴定,并依据鉴定结果进行加固方案设计。
因此合理评估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提出经济、适用而又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加固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火灾后建筑结构安全鉴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火灾后安全性鉴定分初步鉴定及详细鉴定两个阶段,详见参考文献[1]。
2.1初步鉴定
2.1.1火灾后的现场检查
由于发生火灾时着火的可燃物种类、数量各不相同,火灾的燃烧条件也各异,火场温度及其变化情况也就不相同;同样各种结构因受火条件和受力条件不一样,火灾对结构的损伤也有轻有重,同一建筑物各处的受损程度也会不一样。
因此,火灾对建筑物的损伤
是复杂的,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
2.1.2事故原因的调查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起火至熄灭总的燃烧时间;室内着火可燃物的种类、蔓延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火灾蔓延途径,是通过门窗、吊顶、耐火性差的内隔墙,还是通过楼梯间等容易突破部位;燃烧条件,包括当时风力、风向、气温等气候条件。
2.1.3烧损部位的外观检查
火灾现场构件的变形、倒塌情况;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变化、爆裂面积大小、深度和位置;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长度、宽度和分布;钢筋的变形、露筋部位及长度;绘出建筑物受损、破坏的分布图,并拍照或录像。
2.1.4初步评定构件的安全性
(1)轻微或未直接遭受烧灼作用,不必采取措施;
(2)轻度烧灼,应采取针对耐久性或表观质量的修复措施,一般不必采取加固措施,也可对其进行详细检测后确定;
(3)中度烧灼尚未破坏,应采取加固或局部加固措施处理;
(4)破损严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安全支护,后期进行彻底处理。
2.2详细鉴定
2.2.1建筑物原始设计资料的收集
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竣工时间、过去火灾史及混凝土的
种类、所使用的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强度,钢筋种类、配筋图;建筑物竣工图、施工记录等。
2.2.2构件材料试验
对于建筑物中比较重要部位的构件,其受损程度较难判断时,可现场取样进行钻芯取样,进行以下一系列实验:①混凝土的强度及碳化试验。
②钢筋金相试验:将严重受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外露钢筋,和预先制作的不同温度下钢筋的金相标本进行对比,可确定该处钢筋和混凝土的受热温度。
⑧将截下的钢筋进行力学试验,测定其强度、延伸率等性能。
④混凝土的强度,也可利用回弹、超声及综合法等非破损试验来确定。
⑤用卡尺、钢尺、量规和放大镜等仪器测量构件的变形及裂缝。
对裂缝应测定其宽度、深度和长度,尤其构件上的贯穿性裂缝或沿钢筋的纵向裂缝。
应该注意,当裂缝扩展宽度大于5 mm时,它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性标志之一。
2.2.3 钢筋和混凝土的受损分析
(1)火灾后混凝土的烧损分析
火灾后,混凝上的组成材料和内部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强度损失主要取决于受火温度的高低、受火作用的时间和冷却方式。
试验表明,当受火温度低于400℃时,无论是喷水冷却还是自然冷却,混凝土强度均没有明显的降低;当温度超过400℃后,水泥石的晶架结构破坏严重,混凝土的强度开始显著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喷水冷却的混凝土强度比自然冷却的混凝上强度下降更多。
主要是因为ca(oh)2在400~600℃之间脱水,产生水蒸汽,集料中caco3
在900~1 000℃分解,产生cao和co2,由于co2和水蒸气要从内部向外逸出,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很大压力,因此会导致混凝土爆裂;另外,火灾中的混凝土结构如果喷水,其表面会突然冷却,导致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爆裂程度。
(2)钢筋的烧损分析
火灾后钢筋的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普通钢筋在200℃时开始膨胀,抗拉强度也随之下降,当温度到达600~700℃时,钢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程度非常严重。
火灾后预应力钢筋比非预应力钢筋强度下降要快,可以根据火灾温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构件内主筋、钢丝的折减系数来确定其强度;也可以截构件内的钢筋、钢丝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来判定其强度,还可以根据暴露在火场中的日用品钢材的力学性能变化来确定钢筋强度变化[2]。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残余强度计算见文献[3]。
2.2.4火灾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损失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损失
建筑物的梁、柱等承重部分,是靠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来完成的,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之间主要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钢筋表面与水泥胶体的胶结力、混凝上和钢筋的机械咬合力组成。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通过试验发现:火灾后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变化取决于温度的高低、钢筋的种类、混凝土骨料的种类以及冷却的方式等条件。
温度越高,粘结力降低越大;圆钢比螺纹钢筋粘结力损失大;火灾后,石灰石骨料比花岗石骨料损失大;喷水冷却比自然冷却粘结力损失大。
通过试验还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上的弹性模量逐渐下降,刚度不断降低;当温度达到700℃时,弹性模量几乎为零[2]。
3工程实例
某市科学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展馆,总建筑面积约1200m2,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如图1),尺寸为30m×10m,层高3.5m,总高13.5m,主体结构采用c25混凝土,柱网尺寸为6m×6m,于1985年前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展览馆及办公室,一层、二层有较多的木制结构。
火灾引燃展览架及办公室桌椅等,导致相当严重的损坏,门窗玻璃大多烧至爆裂。
3.1初步鉴定
现场调查表明,火灾由于电线老化短路引起,导致全面起火,其中一层可燃物较多,火灾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柱表面敲击空鼓,现浇板胀裂、起鼓、混凝土脱落,混凝土呈土黄色和灰白色,严重部位泛红,梁底混凝土龟裂。
二层烧伤程度一般,顶板较多部位熏黑,柱表面抹灰层部分脱落,混凝土敲击空鼓。
三层、四层火损较轻,部分顶板表面熏黑,承重构件表面抹灰层基本完整,其中楼梯间存放有可燃物,火灾较为严重,导致顶板下挠较大,存在安全隐患,需立即拆除。
3.2详细鉴定
经现场检测,一层柱中性化深度为33~61mm,一层顶梁中性化深度为13~67mm;二层柱中性化深度为44~78mm,二层顶梁中性化深度为27~60mm;一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为[16.9,19.7]mpa,一层顶梁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为[16.6,19.7]mpa;二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区间为[18.3,22.0]mpa。
现场对框架柱、梁裂缝宽度与深度进行检查,描绘裂缝数量及分布,对混凝土剥落或爆裂、钢筋外露情况与范围进行量测。
现场对该房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变形情况进行检测,除楼梯间顶板外均小于规范允许值,满足要求。
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进行计算。
根据初步鉴定、详细鉴定结果,进行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并对不同受损程度的构件提出不同的加固修复意见。
4 火灾后损伤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方法很多,应根据各种结构的特点及火灾损伤程度,因地制宜地提出合适的修复方法。
总的原则是:铲除严重损伤的混凝土,修补孔洞和缺损,按照等强原则进行构件加固,以保证构件原有承载力;为使加固获得更好的效果,加固前应尽量使构件卸除荷载。
4.1结构受损后的修复方案
对仅有粉刷层轻度破坏的构件,只须将表面粉刷层或表面污物清理干净,重新进行粉刷装修即可,而对中度损伤的构件,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