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3
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4题;共15分)1. (1分) (2016高三上·兰州期中) 已知sin2α= ,则cos2(α﹣)=________.2. (1分)已知一组数据6,7,8,9,m的平均数是8,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3. (1分)若点(3,2)在函数f(x)=log5(3x﹣m)的图象上,则函数y=﹣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4. (1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若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5. (1分) (2015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一只小蜜蜂在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内随机飞行,若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与正方体玻璃容器6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的距离不大于1,则就有可能撞到玻璃上面不安全,若始终保持与正方体玻璃容器6个表面的距离均大于1,则飞行是安全的,假设蜜蜂在正方体玻璃容器内飞行到每一位置可能性相同,那么蜜蜂飞行是安全的概率是________.6. (1分)(2017·吉林模拟) 已知O是坐标原点,点A(﹣1,1).若点M(x,y)为平面区域上的一个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7. (1分) (2019高一上·利辛月考) 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已知,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8. (1分)已知,则tan=________9. (1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1+a3+a11=6,则S9=________.10. (2分)(2020·哈尔滨模拟) 在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则 ________,若,则的面积 ________.11. (1分)(2019·吉林模拟) 现有正整数构成的数表如下:第一行:1第二行:12第三行:1123第四行:11211234第五行:1121123112112345…第k行:先抄写第1行,接着按原序抄写第2行,然后按原序抄写第3行,…,直至按原序抄写第k﹣1行,最后添上数k.(如第四行,先抄写第一行的数1,接着按原序抄写第二行的数1,2,接着按原序抄写第三行的数1,1,2,3,最后添上数4).将按照上述方式写下的第n个数记作(如,…),用表示数表第行的数的个数,求数列{ }的前项和 =________12. (1分) (2017高一下·彭州期中)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若S3=3,S9﹣S6=12,则S6=________.13. (1分)平面四边形中,,,,,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14.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在数列中,已知且数列是等比数列,则 ________.二、解答题 (共6题;共55分)15. (10分) (2018高二上·济源月考) 已知a,b,c分别是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1)若的面积 = ,c=2,A= ,求a,b的值;(2)若,且,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6. (5分)(2017·朝阳模拟) 已知数列{an}是首项,公比的等比数列.设(n∈N*).(Ⅰ)求证:数列{bn}为等差数列;(Ⅱ)设cn=an+b2n ,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 .17. (15分)为提倡节能减排,同时减轻居民负担,广州市积极推进“一户一表”工程。
大同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sin 0θ<,tan 0θ>,那么θ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sin 0θ<,tan 0θ>, 可判断θ所在象限.【详解】sin 0θ<,θ在三四象限.tan 0θ>, θ在一三象限,故θ在第三象限 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正负,属于基础题型.2.若(3,2)?,?(0,?1)a b ==-r r,则向量2b a -rr的坐标是( ) A. (3,-4) B. (-3,4)C. (3,4)D. (-3,-4) 【答案】D 【解析】3.在等差数列{}n a 中,124a a +=,7828a a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为( ) A. 2n B. 21n +C. 21n -D. 22n +【答案】C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公式解方程组得到答案. 【详解】121424a a a d +=⇒+=7812821328a a a d +=⇒+= 1211,2n n a d a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型.4.已知()1sin 2πα+=-,则3cos 2πα⎛⎫-= ⎪⎝⎭( ) A.12 B. 12-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得到答案. 【详解】()11sin sin 22παα+=-⇒= 31cos sin 22παα⎛⎫-=-=- ⎪⎝⎭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诱导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5.tan15tan75︒+︒=( ) A. 4 B. C. 1D. 2【答案】A 【解析】 【分析】分别利用和差公式计算tan15,tan 75︒︒,相加得答案. 【详解】tan 45tan 30tan15tan(4530)21tan 45tan 30︒-︒︒=︒-︒==+︒︒tan 45+tan 30tan 75tan(4530)21tan 45tan 30︒︒︒=︒+︒==+-︒︒tan15tan754︒+︒=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切的和差公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6.已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为2,那么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 A. 2 B. sin 2C.2sin1D. 2sin1【答案】C 【解析】 【分析】连接圆心与弦的中点,则得到弦一半所对的角是1弧度的角,由于此半弦是1,故可解得半径是1sin1,利用弧长公式求弧长即可. 【详解】解:连接圆心与弦的中点,则由弦心距,弦长的一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半弦长为1,其所对的圆心角也为1,故半径为1sin1,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122sin1sin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弧长公式,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弦心距,弦长的一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求出半径,熟练记忆弧长公式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在ABC ∆中,2cos 22B a cc+=(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正弦定理,结合和差公式化简等式得到90C ∠=︒,得到答案. 【详解】21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2222sin B a c B A CB C A B C B C c C+++=⇒=⇒=⇒=+sin cos 090B C C ⇒=⇒∠=︒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差公式,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8.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580a a +=,则52S S =( ) A. -11 B. -8C. 5D. 11【答案】A 【解析】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由8a 2+a 5=0, 得a 1q(8+q 3)=0. 又∵a 1q≠0,∴q=-2.∴52S S =5211q q --=()51214---=-11.故选A.9.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0,22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等于 ( )A. 52-B. 2-C. 32-D. 2【答案】A 【解析】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由图得到最优解,求出最优解的坐标,数形结合得答案.【详解】解:由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0220x y x y x y +≥⎧⎪-≤⎨⎪-+≥⎩作出可行域如图,由图可知,最优解为A ,联立20220x y x y +=⎧⎨-+=⎩,解得A (﹣1,12).∴z =2x ﹣y 的最小值为2×(﹣1)152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0.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22121a a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取得最大值时的项数n 是( )A. 9B. 10C. 10和11D. 11和12【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性质得到110a =,再判断10S 或11S 是最大值.【详解】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121212112121100a a a a a a a ⇒=-⇒=⇒+==,根据正负关系:10S 或11S 是最大值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n S 的最大值,将n S 的最大值转化为{}n a 中项的正负是解题的关键.11.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2AD DB =u u u r u u u r ,13CD CA CB λ=+u u ur u u u r u u u r ,则λ等于( )A. 23B. 13C. 13-D. 23-【答案】A【解析】 【分析】利用向量的减法将AD =u u u r 3DB u u u r,进行分解,然后根据条件1CD CA 4=+u u u r u u u r λCB u u u r ,进行对比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D =u u u r 3DB u u u r,∴CD CA -=u u u r u u u r 3CB -u u u r 3CD uuu r,即4CD CA u u u r u u u r =+3CB u u u r,则13CD CA CB 44=+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CD CA 4=+u u u r u u u r λCB u u u r ,∴λ34=,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应用,根据向量的减法法则进行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 若正数x ,y 满足x+3y=5xy ,则3x+4y 的最小值是 A.245B.285C. 5D. 6【答案】C 【解析】 由已知可得31155x y+=,则3194123131234()(34)555555555y x x y x y x y x y +=++=+++≥+=,所以34x y +的最小值5,应选答案D 。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设全集U=R,A={x|x>0},B={x|x>1},则A∩∁U B=()A. B. C. D.2.如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3.已知回归直线=x+斜率的估计值为了1.23,样本点的中心为点(4,5),当x=2时,估计y的值为()A. B. C. D.4.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A. B. C. D.5.如果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方差为s2,则5x1+2,5x2+2,…5x n+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 ,sB. ,C. ,D. ,6.已知函数f(x)=,则f(-10)的值是()A. B. C. 0 D. 1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A. B. 1 C. 2 D.8.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A. B. C. D.9.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若f(-1)=0,则不等式f(x)<0的解集是()A. B.C. D.10.已知函数f(x)=log2x,x∈[,2],在区间[,2]上任取一点x0,则使f(x0)≥0的概率为()A. 1B.C.D.11.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结果是126,则判断框中可以是()A.B.C.D.12.已知x0是函数f(x)=2x+的一个零点.若x1∈(1,x0),x2∈(x0,+∞),则()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3.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在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面积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______.14.一个总体为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为1,2,3,…10.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若在第1组中抽取的号码为6,则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为______.15.若a=log43,则2a+2-a=______.16.已知一个5次多项式为f(x)=4x5-3x3+2x2+5x+1,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3时v3的值为______.17.已知f(x)=(x+1)•|x-1|,若关于x的方程f(x)=x+m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0分)18.如图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1)求x,y的值;(2)若分别从甲、乙两队随机各抽取1名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求抽到的学生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3)判断甲、乙两队谁的成绩更稳定,并说明理由(方差较小者稳定).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20~80mg/100ml(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在80mg/100ml(含80)以上时,属于醉酒驾车.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300辆机动车,查处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驾驶员共20人,检测结果如表:(1)绘制出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矩形框即可);(2)求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的频率,并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平均数.20.已知函数f(x)=log a(x+1),g(x)=log a(1-x),其中a>0,a≠1.(1)求函数F(x)=f(x)-g(x)的定义域;(2)判断F(x)=f(x)-g(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3)当a>1时,求使F(x)>0成立的x的集合.21.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b=0.(1)若a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2)若a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22.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个家庭的月收入x i(单位:千元)与月储蓄y i(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x i=80,y i=20,x i y i=184,x i2=720(1).求家庭的月储蓄y对月收入x的线性回归方程=x+;(2).判断变量x与y之间的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全集U=R,A={x|x>0},B={x|x>1},∴∁U B={x|x≤1},则A∩∁U B={x|0<x≤1},故选:B.由全集R及B,求出B的补集,找出A与B补集的交集即可.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由算法程序可知,用辗转相除法求m,n两数的最大公约数,输出的数为m、n的最大公约数.故选:A.由算法程序可知,用辗转相除法求m,n两数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了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求m,n两数的最大公约数,读懂程序语言是关键.3.【答案】C【解析】解:回归直线=x+斜率的估计值为了1.23,样本点的中心为点(4,5),∴5=1.23×4+,解得=0.08,∴回归直线为=1.23x+0.08;当x=2时,估计y的值为=1.23×2+0.08=2.54.故选:C.根据回归直线过样本中心点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再计算x=2时的值.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4.【答案】B【解析】解:∵88÷5=17…3,17÷5=3 (2)3÷5=0 (3)∴用倒取余数法得到五进制对应的数字是323故选:B.用88除以5,得到商和余数,用商除以5,又得到商和余数,在用商除以5,得到商是0余数是3,从最后面的余数写起,得到五进制的数字.本题考查进位制之间的转化,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用数字除以5,看余数,注意题目除到商是0时,写出数字时要按照余数的倒序写起.5.【答案】C【解析】解:∵数据x 1,x2,…x n的平均数为,方差为s2,∴5x 1+2,5x2+2,…5x n+2的平均数为+2,方差为25s2.故选:C.利用平均数、方差的性质直接求解.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的求法,考查平均数、方差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6.【答案】D【解析】解:f(-10)=f(-10+3)=f(-7)=f(-7+3)=f(-4)=f(-4+3)=f(-1)=f(-1+3)=f(2)=log22=1.故选:D.由题意,代入分段函数求函数的值.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属于基础题.7.【答案】A【解析】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知,a=2,i=1,i<6,a=1-=,i=2,i<6,a=1-2=-1,i=3,i<6,a=1+1=2,i=4,i<6,a=1-=,i=5,i<6,a=1-2=-1,i=6,i≥6;结束循环,输出a=-1.故选:A.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输出a的值.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8.【答案】B【解析】解:∵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一名行人前25秒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故选:B.求出一名行人前25秒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考查几何概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9.【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可作出函数图象:∴不等式f(x)<0的解集是(-∞,-1)(0,1)故选:A.根据题目条件,画出一个函数图象,再观察即得结果.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作为选择题,可灵活地选择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能力.10.【答案】C【解析】解:由f(x)=log2x≥0,得x≥1.∴在区间[,2]上任取一点x0,则使f(x0)≥0的概率为P=.故选:C.利用f(x)=log2x≥0求解对数不等式可得x的范围,再由测度比为长度比得答案.本题考查几何概型,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中档题.11.【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循环体运行情况如下:第1次:s=0+21=2,i=1+1=2第2次:s=2+22=6,i=3第3次:s=6+23=14,i=4第4次:s=14+24=30,i=5第5次:s=30+25=62,i=6第6次:s=62+26=126,i=7因为输出结果是126,结束循环,判断框应该是i>6.故选:A.先根据已知循环条件和循环体判定循环的次数,然后根据运行的后输出的结果,从而得出所求.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以及周期性的运用,属于基础题.新课改地区高考常考题型.也可以利用循环的规律求解.12.【答案】B【解析】解:∵x0是函数f(x)=2x+的一个零点∴f(x0)=0∵f(x)=2x+是单调递增函数,且x1∈(1,x0),x2∈(x0,+∞),∴f(x1)<f(x0)=0<f(x2)故选:B.因为x0是函数f(x)=2x+的一个零点可得到f(x0)=0,再由函数f(x)的单调性可得到答案.本题考查了函数零点的概念和函数单调性的问题,属中档题.13.【答案】16【解析】解:∵小长方形的面积为0.4,∴这一组的频率为0.4,∴该组的频数为40×0.4=16.故答案为:16.根据频率=小矩形的面积得这一组的频率,再根据频数=样本容量×频率计算.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知识,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小矩形的面积.14.【答案】66【解析】解:总体为100个个体,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则间隔号为,所以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为6+10×6=66.故答案为66.由总体容量及组数求出间隔号,然后用6加上60即可.本题考查了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根据分组情况求出间隔号,然后采用简单的随机抽样在第一组随机抽取一个个体,其它的只要用第一组抽到的号码依次加上间隔号即可.此题为基础题.15.【答案】【解析】解:∵a=log43,可知4a=3,即2a=,所以2a+2-a=+=.故答案为:.直接把a代入2a+2-a,然后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得答案.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的计算题.16.【答案】101【解析】解:f(x)=4x5-3x3+2x2+5x+1=((((4x)x-3)x+2)x+5)x+1,x=3时,v0=4,v1=4×3=12,v2=12×3-3=33,v3=33×3+2=101.故答案为:101.f(x)=4x5-3x3+2x2+5x+1=((((4x)x-3)x+2)x+5)x+1,x=3时,利用(k=1,2,……,n)即可得出.本题考查了秦九韶算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7.【答案】<<【解析】解:由f(x)=(x+1)|x-1|=得函数y=f(x)的图象(如图).由得x2+x+m-1=0,∴△=1-4(m-1)=5-4m,由△=0,得m=,∴由其图象可知f(x)=x+m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就是直线y=x+m与抛物线f(x)=有三个交点,由图可知-1<m<,∴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m<.故答案为:-1<m<.通过对x-1≥0与x<0的讨论,去掉f(x)=(x+1)•|x-1|的绝对值符号,并作出其图象,数形结合即可解决.本题考查带绝对值的函数,难点在于作f(x)=(x+1)•|x-1|与y=x+m的图象,突出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属于中档题.18.【答案】解:(1)因为甲代表队的中位数为76,其中已知高于76的有77,80,82,88,低于76的有71,71,65,64,所以x=6,因为乙代表队的平均数为75,其中超过75的差值为5,11,13,14,和为43,少于75的差值为3,5,7,7,19,和为41,所以y=3,(2)甲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80,82,88;乙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80,86,88,89,甲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种数为3×4=12,其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0,80;82,80;88,80;88,86;88,88.种数为3+1+1=5,所以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为p=,(3)因为甲的平均数为:=(64+65+71+71+76+76+77+80+82+88)=75,甲所以甲的方差S2甲=[(64-75)2+(65-75)2+2×(71-75)2+2×(76-75)2+(77-75)2+(80-75)2+(82-75)2+(88-75)2]=50.2,又乙的方差S2乙=[(56-75)2+2×(68-75)2+(70-75)2+(72-75)2+(73-75)2+(80-75)2+(86-75)2+(88-75)2+(89-75)2]=100.8,因为甲队的方差小于乙队的方差,所以甲队成绩较为稳定.【解析】(1)按大小数列排列得出x值,运用平均数公式求解y,(2)判断甲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种数为3×4=12,列举得出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0,80;82,80;88,80;88,86;88,88.种数为3+1+1=5,运用古典概率求解.(3)求解甲的平均数,方差,一点平均数,方差,比较方差越小者越稳定,越大,波动性越大.得出结论:甲队的方差小于乙队的方差,所以甲队成绩较为稳定.本题考察了茎叶图的运用,求解方差,进行数据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察了计算能力,准确度.19.【答案】解:(1)酒精含量(mg/100ml)在[20,30)的频率为=0.015,组距为=0.020,在[30,40)的频率组距在[40,50)的频率为=0.005,组距在[50,60)的频率为=0.20,组距在[60,70)的频率为=0.010,组距在[70,80)的频率为=0.015,组距为=0.010,在[80,90)的频率组距为=0.005;在[90,100]的频率组距绘制出酒精含量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5分)(2)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酒精含量在80mg/100ml(含80)以上时)的频率是;…(6分)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小矩形图最高的是[30,40)和[50,60),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是35与55;…(8分)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平均数是0.015×10×25+0.020×10×35+0.005×10×45+0.020×10×55+0.010×10×65+0.015×10×75+0.010×10×85+0.005×10×95=55.…(10分)【解析】(1)计算酒精含量(mg/100ml)在各小组中的,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2)计算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在80mg/100ml(含80)以上的频率,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矩形图最高的底边的中点是众数,再计算数据的平均数值.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平均数与众数的计算问题,是基础题目.20.【答案】解:(1)根据题意,F(x)=f(x)-g(x)=log a(x+1)-log a(1-x),则有,解可得-1<x<1,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1,1);(2)根据题意,由(1)的结论,F(x)的定义域为(-1,1),关于原点对称,F(-x)=log a(-x+1)-log a(1+x)=-[log a(x+1)-log a(1-x)]=-F(x),即函数F(x)为奇函数;(3)根据题意,F(x)=log a(x+1)-log a(1-x),若F(x)>0,即log a(x+1)>log a(1-x),又由a>1,则有>>>,解可得:0<x<1,即x的取值范围为(0,1).【解析】(1)根据题意,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可得,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2)根据题意,分析可得F(-x)=-F(x),即可得结论;(3)根据题意,结合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可得,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的性质以及应用,涉及对数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21.【答案】解:设事件A为“方程x2+2x+b=0有实根”,方程x2+2x+b=0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a≥b.(1)基本事件共12个:(0,0),(0,1),(0,2),(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的取值.事件A中包含9个基本事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2)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a,b)|0≤a≤3,0≤b≤2}.构成事件A的区域为{(a,b)|0≤a≤3,0≤b≤2,a≥b}.如图,∴所求的概率为=.【解析】(1)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得到方程x2+2ax+b2=0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b,用列举法求出a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的所有基本事件个数,查出满足a≥b的事件数,然后直接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求解;(2)由题意求出点(a,b)所构成的矩形面积,再由线性规划知识求出满足a≥b的区域面积,由测度比是面积比求概率.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关键是理解(2)的测度比,是基础题.22.【答案】解(1)=x i=8,=y i=2,∴ x i y i-10=184-10×8×3=24,x i2-102=720-10×82=80,∴===0.3=-=2-0.3×8=-0.4故所求回归方程为程=0.3x-0.4;(2)由于变量y的值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b=0.3>0),故x与y之间是正相关.(3)将x=7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y=0.3×7-0.4=1.7(千元).【解析】(1)根据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即可求得y对月收入x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x+;(2)由于变量y的值随x值的增加而增加(b=0.3>0),故x与y之间是正相关(2)将x=7代入即可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考查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考查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B.C. D.2.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 )A. (,3)B. (-3,)C. (1,)D. (-3,)3.在中,,则()A. B. C. 或 D. 或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A. B. C. D.5.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6.若的三个内角满足,则()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7.在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中,首项,且点在直线上,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 B. C. D.8.若两个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9.已知中,的对边分别是,,则()A. B. C. D.10.已知为等差数列,,,以表示的前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是()A. 21B. 20C. 19D. 1811.若不等式组表示一个三角形内部的区域,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2.在锐角中,,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数列满足,则__________.14.已知的解集为,则__.15.如图,为了测量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的两点,测出四边形各边的长度:,且与互补,则的长为__________.16.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数列中,,且,则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求的长度。
18.共享单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某公司购买了一批单车投放到某地给市民使用,据市场分析,每辆单车的营运累计利润y(单位:元)与营运天数x满足函数关系式.(1)要使营运累计利润高于800元,求营运天数的取值范围;(2)每辆单车营运多少天时,才能使每天的平均营运利润的值最大?19.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首项,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20.某工艺厂有铜丝5万米,铁丝9万米,准备用这两种材料编制成花篮和花盆出售,已知一只花篮需要用铜丝200米,铁丝300米;编制一只花盆需要100米,铁丝300米,设该厂用所有原来编制个花篮,个花盆.(Ⅰ)列出满足的关系式,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区域;(Ⅱ)若出售一个花篮可获利300元,出售一个花盘可获利200元,那么怎样安排花篮与花盆的编制个数,可使得所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1.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大小;(2)若,求的值及的周长.2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S n=2a n-2(n∈N*),在数列{b n}中,b1=1,点P(b n,b n+1)在直线x-y+2=0上.(1)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2)记T n=a1b1+a2b2++a n b n,求T n.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数列分子为以0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分母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观察数列分子为以0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分母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a n=(n∈Z*).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考查了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是基础题.2.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 )A. (,3)B. (-3,)C. (1,)D. (-3,)【答案】A【解析】【分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A,B,结合交集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集合A={x|x2﹣4x+3<0}=(1,3),B={x|2x﹣3>0}=(,+∞),∴A∩B=(,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在中,,则()A. B. C. 或 D. 或【答案】C【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可求得sinB==,结合范围,即可解得B的值.【详解】∵∴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解得:B=或π.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设出公差d,由a8+a10=28求出公差d,求利用前n项和公式求解S9得答案.【详解】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2,设公差为d,由a8=a1+7d,a10=a1+9d,∵a8+a10=28即4+16d=28得d=,那么S9==7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基础题.5.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特殊值法判断即可.【详解】A.取a=1,b=-3,c=2,d=1,可知不成立,B.取c=0,显然不成立,C.取a=-3,b=﹣2,显然不成立,D.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显然成立,综上可得:只有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举反例否定一个命题的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6.若的三个内角满足,则()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正弦定理及题设,推断a:b:c=7:11:13,再通过余弦定理求得cosC的值小于零,推断C为钝角.【详解】∵根据正弦定理,又sinA:sinB:sinC=7:11:13∴a:b:c=7:11:13,设a=7t,b=11t,c=13t(t≠0)∵c2=a2+b2﹣2abcosC∴cosC===>0∴角C为锐角.又角C为最大角,故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由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可以灵活应用“角化边”或“边化角”两个途径,其中方法一综合应用正弦定理完成边向角的转化,应用和差角公式进行三角变形,得出角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卷)高一数学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已知等差数列{}n a ,2816a a +=,41a =,则6a 的值为( ) A .15 B .17 C . 22 D .64 2. 若sin 0tan αα<,且cos tan 0αα⋅<,则角α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四象限 D .第三象限 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a c b d >⇒->-B .a ba b c c>⇒> C .22ac bc a b >⇒> D . ac bc a b <⇒< 4.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634S S =,则96S S =( )A .53 B . 23 C. 94D .4 5. 已知不等式250ax x b ++>的解集是{}|23x x <<,则不等式250bx x a -+>的解集是( ) A .1123x x ⎧⎫-<<-⎨⎬⎩⎭ B .1123x x x ⎧⎫<->-⎨⎬⎩⎭或 C. {}32x x x <->-或 D .{}32x x -<<-6. 已知向量m 、n 满足2m =,3n =,17m n -=,则m n +=( ) A.3 B.97. 在ABC ∆中,若2cos sin sin B A C =,则ABC ∆的形状是( )A .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8. 实数,x y 满足101010x x y x y -≥⎧⎪+-≥⎨⎪-+≥⎩,则2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 C. []1,2- D .(],0-∞9. 若函数()sin 0,0,2y A x A πωϕωϕ⎛⎫=+>><⎪⎝⎭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M N 分别是这段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ON 在OM 方向上的投影为( )A ..10. 在ABC ∆中,若23C π=,3AB =,则ABC ∆的周长为( ) A . 6sin 33A π⎛⎫++ ⎪⎝⎭ B . 6sin 36A π⎛⎫++ ⎪⎝⎭C.33A π⎛⎫++ ⎪⎝⎭ D .36A π⎛⎫++ ⎪⎝⎭ 11. 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6AB =,4AD =.若点,M N 满足3BM MC =,2DN NC =,则AM NM ⋅=( )A .20B .9 C. 15 D .6 12. 已知0x >,0y >,且211x y+=,若2x y 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6)-∞ B . (],6-∞ C. (],8-∞ D .(),8-∞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3.sin 240︒= .14. 已知tan 2α=,则s in cos αα= . 15. 已知函数()sin 23f x x π⎛⎫=+⎪⎝⎭,将其图像向右平移()0ϕϕ>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若函数()g x 为奇函数,则ϕ的最小值为 .16.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3a =,481a =,若数列{}n b 满足3log n n b a =,则数列11n n b b +⎧⎫⎨⎬⎩⎭的前n 项和n S = .17.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若2b ac =,22a c ac bc -=-,则s i n cb B= .三、解答题 (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1n n S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b 满足21n n b a n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19. 已知向量()sin ,cos a x x =,()sin ,sin b x x =,()1,0c =- (1)若3x π=,求向量a 、c 的夹角;(2)若3,84x ππ⎡⎤∈-⎢⎥⎣⎦,求函数()f x a b =⋅的最值以及相应的x 的取值. 20.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cos cos CA =. (1)求角A 的值; (2)若6B π∠=,BC边上的中线AM ABC ∆的面积.21. 已知数列{}n a ,{}n b 满足111a b ==,23a =,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21(2,)n n n S S S n n N *++=+≥∈,又121n n b b +=+对任意n N *∈都成立(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1n n c b =+,证明{}n c 为等比数列; (3)求数列{}n n a c ⋅的前n 项和n T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CCA 6-10: ABBDC 11、12:BD二、填空题13. 25 15. 6π 16.1n n +三、解答题18. 解:(1)当1n =时,1121a a =-,所以113a =, 当2n ≥时,1n n n a S S -=-,即12n n n a a a -=-+,13n n a a -=,113n n a a -=,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为13,公比也为13的等比数列, 所以1111333n nn a -⎛⎫⎛⎫=⋅= ⎪⎪⎝⎭⎝⎭,n N *∈. (2)因为()()121213nn n b n a n ⎛⎫=-+=-+ ⎪⎝⎭231111135(21)3333nn T n ⎛⎫⎛⎫⎛⎫⎛⎤⎛⎫⎛⎫⎛⎫=+++++++-+ ⎪ ⎪ ⎪ ⎪ ⎪ ⎪⎥ ⎪ ⎪ ⎪⎝⎦⎝⎭⎝⎭⎝⎭⎝⎭⎝⎭⎝⎭所以()231111(13521)3333nn ⎛⎫⎛⎫⎛⎫⎛⎫=++++-+++++ ⎪ ⎪ ⎪ ⎪ ⎪⎝⎭⎝⎭⎝⎭⎝⎭211123nn ⎛⎫⎛⎫=+- ⎪ ⎪⎪⎝⎭⎝⎭所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11123nn T n ⎛⎫⎛⎫=-+ ⎪ ⎪⎪⎝⎭⎝⎭19. 解:(1)31,2a ⎛⎫= ⎪⎪⎝⎭,()1,0c =- 所以3cos ,a c a c a c ⋅〈〉==-又()0,a c π<<,所以5,6a c π〈〉=(2)()21cos 21sin sin cos sin 222x f x a b x x x x -=⋅=+=+ 1)42x π=-+.又384x ππ-≤≤,244x πππ-≤-≤所以1sin 242x π⎛⎫-≤-≤ ⎪⎝⎭所以8x π=-,()f x 的最小值为12, 4x π=,()f x 的最小值为1.20. (1cos cos C A =cos cos CA =,2sin cos cos cos B A C A A C =2sin cos cos cos B A A C C A =2sin cos cos sin cos )B A A C C A =+()A CB +∴cos 2A =,0A π<<, ∴6A π=.(2)∵6B π∠=,23C A B ππ=--=,可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 在AM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120AM AC MC AC MC =+-⋅︒,即2272cos12022b b b b ⎛⎫=+-⨯⨯⨯︒ ⎪⎝⎭,∴2b =,ABC ∆的面积21sin 2S b C ==21. 解:(1)()1121n n n S S S +-+=+,∴()2121n n n S S S +++=+ 两式作差得:212n n n a a a +++=∴当2n ≥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2a 为3,公差为2,当1n =时成立 ∴()()322211n a n n n =+-=-≥ (2)证明:因为()1121n n b b ++=+若1n n c b =+,则12n n c c +=,因为12n nc c += 所以数列{}n c 是以2为公比2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3)因为()212n n n a c n ⋅=- 所以11223311n n n n n T a c a c a c a c a c --=+++++()()1231123252232212n n n n -=⋅+⋅+⋅++-+-2n T = ()()234112+32+52++232212n n n n +⋅⋅⋅-+-()123112222222212n n n T n +-=⋅+⋅+⋅++⋅--⋅()16232n n T n +=+-。
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高一数学本试卷共4页,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次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5sin 3π的值是(﹡).A. 12-B.2 C. 12 D. 2- 2. 不等式220x x --+>的解集是(﹡).A. (1,)+∞B. (,2)-∞-C. (2,1)-D. (,2)(1,)-∞-⋃+∞ 3. 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4,3)P - ,则()cos πθ-的值是(﹡).A.45 B.45- C.35 D.35- 4. 在等差数列{}n a 中,22a =,34,a =则10a =(﹡).A. 18B. 16C. 14D. 12 5. 若0,2πα⎛⎫∈ ⎪⎝⎭,且21sin cos 24αα+=,则tan α的值等于(﹡).A.2B. C.D.6. 对任意向量,a b ,下列关系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a b a b ⋅≤B .22()||a b a b +=+C .||||||a b a b -≤-D .()()22a b a b a b+⋅-=-7. 设123,,A A A 是平面上给定的3个不同点, 则使123MA MA MA ++=0成立的点M 的个数为(﹡).A. 0B. 1C. 2D. 3 8. 要得到函数2sin 2y x =的图象,只要将函数2sin(21)y x =+的图象(﹡).A .向左平移1个单位B .向右平移1个单位C .向左平移12个单位 D .向右平移12个单位 9. 函数23sin 23y x π⎛⎫=- ⎪⎝⎭(﹡).A .在区间7,1212ππ⎡⎤⎢⎥⎣⎦上单调递增B .在区间7,1212ππ⎡⎤⎢⎥⎣⎦上单调递减C .在区间,63ππ⎡⎤-⎢⎥⎣⎦上单调递减D .在区间,63ππ⎡⎤-⎢⎥⎣⎦上单调递增10. 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22463,21a a a a +=+=,则468a a a ++=(﹡).A .21B .42C .63D .8411. 要制作一个容积为34m ,高为1m 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A. 80元B. 120元C. 160元D. 240元12.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222sin sin 2sin A B C +=,则cos C 的最小值为(﹡). A. 12-B. 12C. 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 若向量=a 与(k =b 共线,则k 的值为 * .14.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ax a -+>在R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5. 设实数,x y 满足2,1,2x y x +⎧⎪⎨⎪⎩≥≤≤y 则z x y =-+的最大值是 * .16. 函数()sin 1f x x x =-在区间[0,2]π上所有零点的和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1=a ,||=b a 与b 的夹角为θ.(Ⅰ)若a ∥b ,求⋅a b ; (Ⅱ)若a -b 与a 垂直,求θ.18.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5a =,6919a a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23n a n b n -=+,求12310b b b b +++⋅⋅⋅+的值.19. (本小题满分12分)用“五点法”画函数π()sin()(0,||)2f x A x ωϕωϕ=+><在某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Ⅰ)请将上表数据补充完整,填写在答题卡表中相应位置上.............,并直接写出函数()f x 的解 析式;(Ⅱ)求()f x 在0,2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 (本小题满分12分)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sin cos a B A =. (Ⅰ)求A ;(Ⅱ)若2b =,ABC ∆的面积为2,求a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ABC ∆中,已知0135,6,BAC AB AC ∠=== (Ⅰ)求cos B ;(Ⅱ)若点D 在BC 边上,且ABD BAD ∠=∠,求CD 的长.BDAC22. (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n a 满足111,(1)(1),N n n a na n a n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Ⅱ)设2n n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对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 1 14. (0,1) 15. 2 16.73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解:(1)∵a ∥b ,∴θ=0°或180°, ………………………2分 ∴cos 1θ=±, ……………………………………………3分 ∴|||cos 1cos θθ==a b =|a b ……………5分(Ⅱ)∵a -b 与a 垂直,∴(a -b )·a =0, ………………7分 即2||10θ-⋅-=a a b =, ……………………8分∴cos θ=22. ………………………………………………9分 又0°≤θ≤180°,∴θ=45°. ………………………………10分 18.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1分由已知得()()11125,5819.a d a d a d +=⎧⎪⎨+++=⎪⎩ ……………………3分解得13,1.a d =⎧⎨=⎩…………………………………………………4分所以()112na a n d n =+-=+. ……………………………5分(Ⅱ)由(I )可得3nn b n =+, ………………………………6分所以12310b b b b ++++……2310(31)(32)(33)(310)=++++++++…… …………7分()2310(3333)12310=+++⋅⋅⋅⋅⋅⋅+++++⋅⋅⋅⋅⋅⋅+………9分103(13)(110)10132-+⨯=+- …………………………………11分111335522=⨯+-. …………………………………………12分 19.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可得,sin 325362=32A ππωφππωφπ⎧⋅+=⎪⎪⎪⋅+=⎨⎪⎪⎪⎩…………………2分 (没有列以上方程组,但能正确写出π3,2,6A ωϕ===-不扣分.)解得π3,2,6A ωϕ===-. ………………………………………………3分函数表达式为π()3sin(2)6f x x =-.………………………………………3分数据补全如下表:(填对表中 (Ⅱ)02x π≤≤,52666x πππ∴-≤-≤.…………………………8分 由正弦函数的性质, 当262x ππ-=,即3x π=时,()f x 取得最大值3. …………………9分当266x ππ-=-,即0x =时,3(0)2f =-,………………………10分当5266x ππ-=,即2x π=时,3()22f π=, ………………………11分()f x ∴的最小值为32-. ………………………………………………12分因此,()f x 在02π⎡⎤⎢⎥⎣⎦, 上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32-.………………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因为sin cos a B A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cos A B B A =,………………………………2分又sin 0B ≠,从而tan A =……………………………4分由于0A π<<,所以3A π=.…………………………………6分(Ⅱ)因为2b =,ABC ∆所以12sin 232c π⨯⋅=, …………………………………8分 所以3c =. ……………………………………………………9分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7a b c bc A =+-=,……………11分所以a =…………………………………………………12分21. (本小题满分12分)解:由余弦定理得,中2222cos BC AC AB AC AB BAC =+-⋅∠, ……………1分220626cos1351836(36)90,=+-⨯⨯=+--= ………………2分所以BC =……………………………………………………………………3分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10AC BAC B BC ∠=== ………………………5分由题设知00045,B <<cos 10B ∴=== ……………7分 解法一:在ABD ∆中,ABD BAD ∠=∠,01802ADB B ∴∠=-, …………8分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sin sin(2)sin 2AB B AB B AB BAD ADB B Bπ==∠-……………………10分6sin 32sin cos cos B B B B=== ……………………………………………………11分所以CD BC BD BC AD =-=-== ………………………12分 解法二:在ACD ∆中,ABD BAD ∠=∠,2ADC B ∴∠=,…………………8分 由正弦定理得,()0sin 45sin =sin sin 2AC B AC ACD AD ADC B-∠=∠ ……………………10分 ()00sin 45cos cos 45sin sin 2AC B B B-=……………………………………………11分22+==12分22.(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 解法一:由已知得()111,n n n a a n n N n*++=++∈⋅⋅⋅⋅⋅⋅* 把2n =代入()*式,得2122a a =+,而11,a =所以24a =,………1分 把3n =代入()*式,得39a =,…………………………………………2分 把4n =代入()*式,得416a =, ………………………………………3分……………猜想:()211n a n -=-. ……………………………………………………4分把1n a -代入()*式,得2n a n =. …………………………………………6分(本题猜想之后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把()211n a n -=-代入()*式,得2n a n =这一步等价于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递推”,没有“递推”这一步,第(Ⅰ)问最多给4分) 解法二:由已知可得111n na a n n+=++, …………………………………2分 即111+-=+n na a n n,………………………………………………………3分 所以⎧⎫⎨⎬⎩⎭n a n 是以111=a 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4分(Ⅱ)由(Ⅰ)得,()111=+-⋅=na n n n,………………………………5分所以2=n a n , …………………………………………………………6分 从而2nn b n =⋅. ………………………………………………………7分1231222322n n S n =⋅+⋅+⋅++⋅ ①………8分()23412122232122n n n S n n +=⋅+⋅+⋅++-+⋅. ②………9分①—②得,2341222222n n n S n +-=+++++-⋅………………10分()111212222212n n n n n n +++-=-⋅=-⋅--. …………………………11分所以()111222122n n n nS n n +++=⋅-+=-+. ……………………12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第Ⅰ卷(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全集,,则( )A. B. C. D.【答案】B【】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所以,故选B.考点:集合的运算.2. 下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答案】A【】试题分析:该程序实质是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选A。
考点:程序的应用。
3. 已知回归直线斜率的估计值为了1.23,样本点的中心为点,当时,估计的值为()A. 6.46B. 7.46C. 2.54D. 1.39【答案】C【】因为,样本点的中心为点,所以,故当时,估计的值为,故选C.4. 把化为五进制数是()A. B. C. D.【答案】B【】因为所以用倒取余数法得323,故选B.5. 如果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则…,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A. B. C. D.【答案】C【】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其平均数为,方差为,故选C.6. 已知函数,则的值是()A. -2B. -1C. 0D. 1【答案】D【】因为,而,所以,故选D.7. 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B. 1C. 2D.【答案】A【】执行程序一次,第二次执行程序,第三次执行程序,第四次执行程序,第五次执行程序,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故选A.8. 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B【】至少等待15秒的对立事件为等待不超过15秒,由几何概型知,故选B.9. 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答案】A【】奇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所以当时,,又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所以当时,,故选A.............10.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任取一点,使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D【】因为当时,,所以根据几何概型知,,故选D.11.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结果是126,则判断框中可以是()A. B. C. D.【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执行的是,所以判断框中应该填i>6?.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识别和应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点评:要分清是当型循环还是直到型循环,要特别注意退出循环的条件的应用,避免多执行或少执行一步.12. 已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若,则有()A. B.C. D.【答案】B【】因为时,都是增函数,所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及函数增减性知,,故选B.第Ⅱ卷(共64分)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在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买诺记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__________.【答案】16【】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含义,每组小矩形的面积就是该组数据在总体中出现的频率,所以该组频数为,故填16.14. 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如果在第一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那么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是_________.【答案】66【】因为系统抽样第一组抽取的号码为6,所以第k组抽取号码应该为,故第7组抽取号码为66,填66.15. 若,则__________.【答案】【】∵,∴,∴.考点:对数的计算视频16. 已知一个5次多项式为,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时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01【】根据秦九韶算法,,,,,故填101.17. 已知,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答案】【】因为,在同一坐标系作的图象如图:当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时,联立方程组得,,解得,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就是直线与抛物线有三个交点,由图可知,故填.点睛:涉及方程根的个数问题,经常需要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交点问题,因此需要作出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函数图象得到交点个数,特别要注意相切等特殊位置,从而数形结合的方式得到结果.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下面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1)求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过程)(2)若分别从甲、乙两队随机各抽取1名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求抽到的学生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答案】(1) (2)【】试题分析:(1)甲代表队的中位数为76,结合茎叶图能求出x的值;乙代表队的平均数为75,结合茎叶图能求出y的值;(2)判断甲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种数为3×4=12,列举得出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0,80;82,80;88,80;88,86;88,88.种数为3+1+1=5,运用古典概率求解.试题:(1);(2)甲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 80,82,88;乙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 80,86,88,89,甲尧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袁基本事件总数为,其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条件总数为,所以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为.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在(含80)以上时,属于醉酒驾车.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300辆机动车,查处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驾驶员共20人,检测结果如下表:(1)绘制出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矩形框即可);(2)求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的频率,并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平均数.【答案】(1)见(2)0.15;35,55;55【】试题分析:(1)计算酒精含量(mg/100ml)在各小组中的频率/组距,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2)计算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在80mg/100ml(含80)以上的频率,计算众数和平均数.试题:(1)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的频率是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是 35 与 55.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平均数是20. 已知函数,,其中.(1)求函数的定义域;(2)判断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3)当时,求使成立的的集合.【答案】(1) (2)奇函数(3)【】试题分析:(1)若要函数有意义,则需,求解即可得定义域;(2)定义域为,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结论;(3)时,利用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试题:(1),若要式子有意义,则即,所以定义域为.(2),其定义域为,且,所以是奇函数.(3)即有.当时,上述不等式解得.点睛: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否则容易出现错误判断结论.21. 设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若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2)若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答案】(1) (2)【】试题分析:(1)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于等于0得到方程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b,用列举法求出a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的所有基本事件个数,查出满足a≥b的事件数,然后直接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求解;(2)由题意求出点(a,b)所构成的矩形面积,再由线性规划知识求出满足a≥b的区域面积,由测度比是面积比求概率.试题:设事件为“方程有实根”,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1)基本事件共 12 个:,其中括号第一个数表示的取值袁第二个数表示的取值.事件中包含 9 个基本事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构成事件的区域为,所以所求的概率为点睛:处理概率问题时,一定要紧扣事件的特点,先判断事件是古典概型问题还是几何概型问题,其核心就是看试验结果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其次注意试验结果是否是等可能的. 22. 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个家庭的月收入(单位:千元)与月储蓄(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1).求家庭的月储蓄对月收入的线性回归方程;(2).判断变量与之间的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答案】(1) (2) 与之间是正相关(3)1.7千元【】试题分析:(1)由题意求出代入公式求出,再根据即可求出线性回归方程;(2)变量y的值随x的值增加而增加,可知x与y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代入x=7即可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试题:(1)∴∴故所求回归方程为(2)由于随增加而增加,故与之间是正相关(3)代入回归方程袁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千元)点睛: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核心考点为线性回归方程必过数据的中心点,在求及判断直线必过点时都要用到这一结论.。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第Ⅰ卷(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0|,>==x x A R U ,{}1|>=x x B ,则=⋂B C A U ( )A .{}10|<≤x xB .{}10|≤<x xC .{}0|<x xD .{}1|>x x 2.下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A.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3.已知回归直线a x b y ˆˆˆ+=斜率的估计值为了1.23,样本点的中心为点()54,,当2=x 时,估计y 的值为( )A .6.46B .7.46C .2.54D . 1.39 4.把1088化为五进制数是( )A .()5324B .()5323 C.()5233 D .()53325.如果数据21,x x ,…,n x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28,则,25,2521++x x …,25+n x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28,x B .28,25+x C. 2825,25+x D .2825,x 6.已知函数()()⎩⎨⎧≤+>=0,30log 2x x f x x f ,则()10-f 的值是( )A .-2B .-1 C.0 D .1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B .1 C.2 D .21 8.某路口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为红灯和绿灯交替出现,红灯持续时间为40秒,若一名行人来到该路口遇到红灯,则至少需要等待15秒才出现绿灯的概率为( ) A .107 B .85 C. 83 D .103 9.奇函数()x f 在()0,∞-上单调递增,若()01=-f ,则不等式()0<x f 的解集是( )A .()()1,01,U -∞-B .()()+∞-∞-,11,U C.()()1,00,1U - D .()()+∞-,10,1U 10.已知函数()⎥⎦⎤⎢⎣⎡∈=2,21,log 2x x x f ,在区间⎥⎦⎤⎢⎣⎡221,上任取一点0x ,使()00≥x f 的概率是( )A .61 B .21 C. 31 D .3211.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结果是126,则判断框中可以是( )A .?6>iB .?7>i C. ?6≥i D .?5≥i12.已知0x 是函数()xx f x-+=112的一个零点.若()()+∞∈∈,,,10201x x x x ,则有( ) A .()()0021<<x f x f , B .()()0,021><x f x f C.()()0,021<>x f x f D .()()0,021>>x f x f第Ⅱ卷(共64分)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在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某一组相应的小长方形的买诺记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 .14.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如果在第一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 ,那么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是 . 15.若3log 4=a ,则=+-aa22 .16.已知一个5次多项式为()15234235+++-=x x x x x f ,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3=x 时3v 的值为 .17.已知()()11-⋅+=x x x f ,若关于x 的方程()m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下面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1)求y x ,的值;(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过程)(2)若分别从甲、乙两队随机各抽取1名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求抽到的学生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80mg/100ml -20(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在80mg/100ml (含80)以上时,属于醉酒驾车.某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在某路段的一次拦查行动中,依法检查了300辆机动车,查处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的驾驶员共20人,检测结果如下表:(1)绘制出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矩形框即可);(2)求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的频率,并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平均数. 20.已知函数())1(log +=x x f a ,())1(log x x g a -=,其中1,0≠>a a . (1)求函数()()()x g x f x F -=的定义域;(2)判断()()()x g x f x F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当1>a 时,求使()0>x F 成立的x 的集合. 21.设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b x a x .(1)若a 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2)若a 是从区间[]30,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20,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 22.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i x (单位:千元)与月储蓄i y (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80101=∑=i ix,20101=∑=i i y ,184101=∑=i ii yx ,7201012=∑=i i x1.求家庭的月储蓄y 对月收入x 的线性回归方程a x b yˆˆˆ+=; 2.判断变量x 与y 之间的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 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101221011012101i ˆi ii ii i iiixn xyx n y x x x yyx x bx b y aˆˆ-=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BC 6-10: DABAD 11、12:AB二、填空题13.16 14. 66 15.334 16.101 17.⎪⎭⎫ ⎝⎛-45,1 三、解答题18.解:(1)6=x 3=y ;(2)甲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 80,82,88;乙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 80,86,88,89,甲尧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袁基本事件总数为1243=⨯,其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8888688808880828080,;,;,;,;,.条件总数为5113=++,所以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为125=p . 19.解:(1)检测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检测数据中醉酒驾驶的频率是0.152012=+ 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众数是 35 与 55. 估计检测数据中酒精含量的平均数是55100.02045100.005+35100.020+25100.015⨯⨯+⨯⨯⨯⨯⨯⨯ 55=95100.005+85100.010+75100.015+65100.010⨯⨯⨯⨯⨯⨯⨯⨯+20.解:(1)()()()()()x x x g x f x F a a --+=-=1log 1log ,若要式子有意义,则⎩⎨⎧>->+0101x x即11<<-x ,所以定义域为{}11|<<-x x . (2)()()()x g x f x F -=,其定义域为()1,1-,且()()()()()()()[]()x F x x x x x g x f x F a a a a -=--+-=+-+-=---=-1log 1log 1log 1log ,所以()x F 是奇函数.(3)()0>x F 即()()01log 1log >--+x x a a 有()()x x a a ->+1log 1log .当1>a 时,上述不等式⎪⎩⎪⎨⎧->+>->+x x x x 110101解得10<<x .21.解:设事件A 为“方程022=++b x a x 有实根”, 方程022=++b x a x 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b a ≥. (1)基本事件共 12 个:)3,2()3,1()3,0()2,2()(2,12,0)()1,2()1,1()1,0()0,2()0,1( )0,0(、、、、、、、、、、、,其中括号第一个数表示a 的取值袁第二个数表示b 的取值.事件A 中包含 9 个基本事件,()()()()()()()()()231303221202110100,、,、,、,、,、,、,、,、,,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43129==A P ; (2)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20,30|,≤≤≤≤b a b a , 构成事件A 的区域为(){}b a b a b a ≥≤≤≤≤,20,30|,,所以所求的概率为3223221232=⨯⨯-⨯=22.解(1)8101101==∑=i i x x 2101101==∑=i i y y ∴24281018410101101=⨯⨯-=-=-∑∑==y x y x y x n y x i ii i ii808107201022101221012=⨯-=-=-∑∑==x x x n xi i i i∴3.080241010ˆ10122101==--=∑∑==i i i ii x x yx yx b4.083.02ˆˆ-=⨯-=-=x b y a故所求回归方程为4.03.0ˆ-=x y(2)由于y 随x 增加而增加,)03.0ˆ(>=b故x 与x 之间是正相关 (3)7=x 代入回归方程袁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7.14.073.0=-⨯=y (千元)。
2018年山西省大同市平泉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函数y=10lg(x﹣1)的图象相同的函数是( )A.y=x﹣1 B.y=|x﹣1| C.D.参考答案:C【考点】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欲寻找与函数y=10lg(x﹣1)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只须考虑它们与y=10lg(x﹣1)是不是定义域与解析式都相同即可.【解答】解:函数y=10lg(x﹣1)的定义域为{x|x>1},且y=x﹣1对于A,它的定义域为R,故错;对于B,它的定义域为R,故错;对于C,它的定义域为{x|x>1},解析式也相同,故正确;对于D,它的定义域为{x|x≠﹣1},故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等以及对数恒等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 △ABC三边上的高依次为2、3、4,则△ABC为()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参考答案:B【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不变,知三角形三边的高的比和三边的比成反比,求得三边比,根据余弦定义求得最大角的余弦值,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由三角形的面积不变,三角形三边的高的比和三边的比成反比,即:a:b:c=:: =6:4:3,设a=6k,b=4k,c=3k,由4k+3k>6k,6k﹣3k<4k,故三角形存在,由大边对大角可知,∠A最大,∴cosA==<0,所以A为钝角,所以△ABC为钝角三角形.故答案选:B.3. 在△ABC中,cosA=,cosB=,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参考答案:B略4. 在区间任取一个实数,则该数是不等式解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B5. 已知数列和,满足,.若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立,则称数列为阶“还原”数列.下列条件:①;②;③,可能使数列为阶“还原”数列的是A.① B.①② C.②D.②③参考答案:C6.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则在区间上的值域为()A. B. C. D.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又最小正周期为,所以,即,由,得,从而,因此的值域为,故选择A.考点:三角函数的值域.7. (5分)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等于()A.0 B.C.D.参考答案:A考点: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正六边形ABCDEF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到向量相等或者相反,得到所求为0向量.解答:因为正六边形ABCDEF中,CD∥AF,CD=AF,所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相等以及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属于基础题.8.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若存在常数m>0,对任意x∈R,有|f(x)|≤m|x|,则称函数f(x)为F﹣函数.给出下列函数:①f(x)=x2;②;③f(x)=2x;④f(x)=sin2x.其中是F﹣函数的序号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C【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专题】计算题;新定义.【分析】本题是一个新定义的题目,故依照定义的所给的规则对所四个函数进行逐一验证,选出正确的即可.【解答】解:对于①,f(x)=x2,当x≠0时,|f(x)|≤m|x|,即|x|≤m,显然不成立,故其不是F﹣函数.对于②f(x)=,|f(x)|=≤1×|x|,故函数f(x)为F﹣函数.对于③f(x)=2x,|f(x)|<m|x|,显然不成立,故其不是F函数.对于④f(x)=sin2x,由于|f(x)|=|sin2x|≤|2x|=2|x|,故函数f(x)为F﹣函数.故正确序号为②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所给的新定义来验证函数是否满足定义中的规则,是函数知识的给定应用题,综合性较强,做题时要注意运用所深知识灵活变化进行证明.9.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0)值为()A.1 B.0 C. D.参考答案:A10. 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取值是()A.B。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A. 15B. 17C. 22D. 64【答案】A【解析】等差数列中,.故答案为:A.2.若,且,则角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四象限D. 第三象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符号规律确定角所在象限.详解:因为,所以角在第二、三象限,因为,所以所以角在第四、三象限,因此角在第三象限,选D.点睛:三角函数符号规律:正弦函数在第一、二象限为正,在第三、四象限为负;余弦函数在第一、四象限为正,在第二、三象限为负;正切函数在第一、三象限为正,在第二、四象限为负.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性质判断命题真假.详解:因为,,所以A错;因为,所以B错;因为,所以C对;因为,所以D错;选C.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考查简单推理能力.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 B. C. D. 4【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得成等差数列,代入已知条件可得,即得结果.详解:因为由等差数列性质得成等差数列,所以因此选C.点睛:在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运算问题时,有两个处理思路,一是利用基本量,将多元问题简化为首项与公差(公比)问题,虽有一定量的运算,但思路简洁,目标明确;二是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性质是两种数列基本规律的深刻体现,是解决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应有意识地去应用.5.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不等式解集与对应方程根的关系求得a,b,再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得解集.详解:因为不等式的解集是,所以为方程的根,即因为,所以,即,因此选A.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解集与对应二次方程根的关系,考查基本求解能力.6.已知向量、满足,,,则()A. 3B.C.D. 9【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向量,解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所以因此选A.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加法与减法几何意义,考查基本求解能力.7.在中,若,则的形状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关系以及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化简得角的关系,即得三角形形状.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此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选B.点睛: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①化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②化角: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这个结论.8.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作可行域,再根据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结合图形确定取值范围.详解:作可行域,则直线过点A(1,2)时取最小值0,无最大值,因此的取值范围是,选B.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目标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得.9.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且在轴上的截距为,分别是这段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图象确定,即得M,N坐标,再根据在方向上的投影公式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所以因此在方向上的投影为,选D.点睛:已知函数的图象求解析式(1).(2)由函数的周期求(3)利用“五点法”中相对应的特殊点求.10.在中,若,,则的周长为()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正弦定理,,那么,,所以周长等于,故选C.【点睛】正余弦定理是高考热点和重点,尤其边角互化的时候一般用正弦定理,,变形为,这样将边化为角,利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和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这样也可将角的正弦的比例转化为边的比例关系,再结合余弦定理求解.11.设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点满足,,则()A. 20B. 9C. 15D. 6【答案】B【解析】分析:先用,表示,再根据向量数量积定义求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因此选B.点睛: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类型及求法(1)求平面向量数量积有三种方法:一是夹角公式;二是坐标公式;三是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2)求较复杂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时,可先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或相关公式进行化简.12.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即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因为,所以,选D.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二、填空题13.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诱导公式以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得结果.详解:点睛:本题考查诱导公式,考查基本求解能力.14.已知,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对弦化切,再代入求结果.详解:因为,所以点睛:应用三角公式解决问题的三个变换角度(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15.已知函数,将其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像,若函数为奇函数,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图像变换得函数,再根据奇函数得的关系式,最后可得的最小值.详解:因为函数,将其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又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因为因此,最小值为点睛: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常出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而言. 16.已知等比数列{}n a中,13a=,481a=,若数列{}n b满足3logn nb a=,则数列11n nb b+⎧⎫⎨⎬⎩⎭的前n项和n S=________.【答案】1nn+【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于等比数列{}n a中,13a=,481a=,则可知公比为3q=27,q=3,那么可知等比数列{}n a中,n-1=333nna⨯=,3log=nn nb a=,故可知1111=1n nb b n n+-+,那么可知数列11n nb b+⎧⎫⎨⎬⎩⎭的前n项和n S=111n-+=n1n+,故可知答案为1nn+。
【考点】等比数列点评:主要是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求和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17.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若,,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余弦定理求A,再根据以及正弦定理得,最后代入得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三、解答题1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分析:(1)先根据和项与通项关系得,再根据等比数列定义以及通项公式求结果,(2)根据分组求和法,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结果.详解:(1)当时,,所以,当时,,即,,,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也为的等比数列,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数列的前项和)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符号型(如),周期型(如)19.已知向量,,(1)若,求向量、的夹角;(2)若,求函数的最值以及相应的的取值.【答案】(1);(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向量夹角坐标公式求结果,(2)根据向量数量积坐标表示得,再根据二倍角公式以及配角公式得,最后根据正弦函数性质求最值.详解:(1),所以又,所以(2).又,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为1.点睛: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将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相结合,通过变换把函数化为的形式再借助三角函数图象研究性质,解题时注意观察角、函数名、结构等特征.20.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值;(2)若,边上的中线,求的面积.【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由;(2)由,为等腰三角形.试题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2)∵,,可知为等腰三角形,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的面积.【考点】解三角形.21.已知数列,满足,,为数列的前项和,且,又对任意都成立(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证明为等比数列;(3)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见解析;(3)【解析】分析:(1)先根据和项与通项公式得,再根据等差数列定义以及通项公式求结果,(2)根据等比数列定义证明结论,(3)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和.详解:(1),∴两式作差得:∴当时,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为3,公差为2,当时成立∴(2)证明:因为若,则,因为所以数列是以2为公比2为首项的等比数列(3)因为所以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写出“”与“”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的表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两种情况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