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句改为拟人句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7
《拟人句的改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由一般句子改成拟人句的方法二、教学过程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将一般句改为拟人句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很多同学很容易将拟人句改为比喻句,那么如何区别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句。
(课件出示)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改为拟人句)在将这个句子改为拟人句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这样改的:1.一阵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左右摇摆。
2.一阵风吹过,荷叶像人一样向我们招手。
3. 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哪一个对呢?当然是第3个对。
那么第1、2个错在哪,我们该怎样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改成拟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拟人句。
(课件出示)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名称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写人的动作、神态、心情的词语。
如: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句中的“招手”本来是写人的动作,这里用在写荷叶这种物上了,把荷叶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
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大家注意,这里是当做人来写,而不是比做人。
很明显前两个句子把荷叶比做了人而不是当成人来写。
那么具体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以刚刚的句子为例。
1.比较两个句子,引导发现不同。
(课件出示)原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摇摆。
拟人句:一阵风吹过,荷叶在向我们招手。
我们很容易的看出原句中的“摇摆”换成了“在向我们招手”。
这两个动作都是描写句子中的“物”—荷叶来写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据想象把“物”的动作替换成人具有的动作,这就相当于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四年级拟人句优秀课件•拟人句基本概念与特点•四年级教材中拟人句实例分析•拓展阅读:名家作品中拟人句欣赏与解析•实践活动:观察生活,发现并运用拟人句•课堂互动环节:小组合作编写故事或场景描述•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拟人句基本概念与特点拟人句定义及作用拟人句定义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点、情感或行为,使其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句作用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描述的事物,同时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拟人句与其他修辞手法关系与比喻关系比喻是通过相似性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而拟人句则是将非人类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特点和行为。
两者都是修辞手法,但侧重点不同。
与夸张关系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有意识的放大或缩小,以强调其特点。
拟人句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更好地表现非人类事物的形象和特点。
四年级学生掌握拟人句重要性提高表达能力掌握拟人句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培养想象力拟人句的运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通过学习和运用拟人句,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拟人句的识别和分析,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02四年级教材中拟人句实例分析"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教材中经典拟人句举例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
通过将事物人格化,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句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改写拟人句微课课件改写拟人句微课课件1教学目标:1.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及作用。
2.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效果。
3.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学会写拟人句。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拟人的知识,能判断拟人句,尝试写拟人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1.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概念同学们,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请看这两句话:(出示灯片):(1)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
(2)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师: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呢?对,你一定更喜欢第2句话。
谁都知道小草是没有脑袋的,更不会像人一样去打量世界。
第2句话不仅说小草探出了脑袋,还会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多么顽皮可爱的小草啊!2.定义:同学们,像这样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就叫拟人。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像这样用拟人手法写出来的句子就叫拟人句。
二、正文讲解:1、常见的拟人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1)把植物拟人化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师:从这句,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笋芽儿渴望快快长大的迫切心情。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师:柳树怎么会有辫子呢?哦,原来是嫩绿的柳枝呀,多像小姑娘的长辫子呀。
这里就把柳树拟人化了。
(2)把动物拟人化百灵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蝴蝶在花丛中跳起舞来。
师:这里把百灵鸟的叫声形容为在歌唱,顿时让我们觉得百灵鸟不仅仅是小鸟,更是位歌唱家了。
而蝴蝶也成了优秀的舞者,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将蝴蝶的欢乐、美丽生动、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我们留下了美的享受。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师: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到大嗓门的雷公公和温柔的春雨姑娘呢?这比“打雷了,天上下起了小雨。
”生动多了吧?2、师讲解拟人化的作用:这些拟人化的形式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句子或文章变得更生动形象。
四年级拟人句优秀课件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微笑。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