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诗歌题材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6
诗歌常见题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
1. 爱情:表达对爱情的痴迷、渴望、失落和幸福等感觉。
2. 自然: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壮丽、恢弘和变幻多样的景色。
3. 季节:写传统的四季,描绘春天的新生、夏天的热情、秋天的收获和冬天的寒冷等。
4. 社会:表达对社会现象、问题和社会不公正的思考和疑虑。
5. 历史:关于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抒发。
6. 哲学和思考:表达对生命、存在、意义、自由等深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7. 人生:描写人生的苦乐悲欢、人生的转折和追求等。
8. 心理和情感:表达内心的情感、痛苦、快乐和成长等。
9. 宗教和信仰:表达对宗教、信仰和神秘力量的崇敬、怀疑和探索。
10. 道德和伦理:思考人类行为和道德标准的问题,探索善恶和道德观念。
11. 礼赞和颂扬:颂扬伟大的事物、人物和价值观。
12. 抒发个人情感和经历: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情感和亲身经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实际上,诗歌的题材可以几乎包含任何人类关心的话题。
怀揣真情和创造力,诗人可以用诗歌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和体验。
诗歌题材分类诗歌是一种富有诗意和形式美的文学表达方式,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和抒发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颠覆常规的语言运用等方式,向读者传递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作的诗歌题材也变得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分类。
1. 自然题材自然题材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它以自然界的景色和自然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自然题材的诗歌常常通过描写四季变换、山水风景、植物生长等方式展现。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联想。
2. 爱情题材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因此在诗歌中常常成为主要的题材之一。
爱情题材的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痛苦、喜悦和忧伤等复杂情感。
它可以描写个人之间的爱情,也可以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爱情。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及杜牧的《秋夕》都是经典的爱情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情感和思考。
3. 社会题材社会题材是通过诗歌来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呼声。
从它所涉及的主题来看,社会题材诗歌可以分为时事社会和社会人生两类。
前者通过描写时事事件和社会问题,传递批判和呼吁。
后者则以生活琐事和社会观察为背景,从个体角度出发,展现现代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困惑和迷茫。
例如,鲁迅的《自序》通过对于时代和国家的痛苦叹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
4. 哲理题材哲理题材诗歌以思辨和启迪读者的思想为目的。
它主要通过对人生、人类价值、世界观和认知的探究来表达。
哲理题材的诗歌常常以宏大的景观和广阔的思想视野,让读者得以沉思和思考。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权力、爱情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情感存在的追问。
总结起来,诗歌的题材多样化,不仅包括自然题材、爱情题材、社会题材和哲理题材等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主题。
然而,在每个题材中,诗人都致力于通过形式美和情感表达来传递真实和深刻的思想。
无论是哪个题材,诗歌都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绝佳方式,也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歌题材分类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5、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
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7、现代诗:是一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古诗的题材分类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古诗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按照题材划分的古诗类型:一、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二、边塞军旅诗边塞军旅诗是以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和讴歌,以及对战争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三、离别怀人诗离别怀人诗是以描写离别之情、思念之苦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四、抒情言志诗抒情言志诗是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志向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五、讽刺批判诗讽刺批判诗是以讽刺、批判社会现实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
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书愤》等。
六、历史叙事诗历史叙事诗是以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和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评价。
例如,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曹植的《白马篇》等。
诗歌题材定义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体,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它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过丰富的想象、鲜明的节奏、优雅的韵律语言和清晰的分行排列形式,自由奔放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诗歌的题材通常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感受的媒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
1. 爱情诗: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思念、痛苦或欢乐等情感。
2. 风景诗:以自然风光、景色为题材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赞美或感慨等情感。
3. 哲理诗:以人生哲理、智慧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领悟和探索等情感。
4. 讽刺诗:以讽刺、挖苦为主题的诗歌,通过幽默、讥讽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现象、人性的弱点或丑恶的现象等。
5. 历史诗:以历史事件、人物为主题的诗歌,通过咏史抒怀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反思或启示等情感。
6. 民歌:以民间歌曲为主题的诗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苦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悼亡诗:以哀悼逝世的亲朋好友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思念、追忆和缅怀等情感。
8.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旅生活为主题的诗歌,表达诗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同情或思乡等情感。
这些题材只是诗歌的一部分,实际上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同的诗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诗歌作品。
古诗内容题材分类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八大类。
1、叙事诗叙事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
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2、抒情诗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3、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4、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5、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6、怀古诗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内容,思想较沉重的作品。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7、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8、悼亡诗悼亡诗,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诗歌题材分类1. 爱情诗爱情诗是最古老且最常见的诗歌题材之一。
它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热烈追求和情感体验。
爱情诗可以涵盖各种情感,如恋爱、失恋、渴望和亲密关系等。
这种诗歌常常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和痛苦。
2. 自然诗自然诗是一种表达对自然界之美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季节变化、动植物等元素来传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自然诗通常借助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与感受。
3. 社会诗社会诗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诗歌。
诗人通过抒发对社会现象、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对社会的呼吁、批评和反思。
社会诗可以激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共鸣与思考。
4. 思乡诗思乡诗是一种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乡背井之情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写故乡的景色、人情风景以及与家人的情感联系,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思乡诗常常流露出对故土的热爱与渴望回归的心声。
5. 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探索人生和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诗歌。
它通过哲学思考和对生命、宇宙等抽象概念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人们存在意义的探求。
哲理诗常常给人以启迪和深思,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6. 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类型。
它可以包含各种情感,如忧伤、欢乐、孤独、欣喜等。
抒情诗通常使用直接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诠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和共鸣读者的情绪和情感。
7. 叙事诗叙事诗是以叙述故事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讲述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场景,以一种连贯的叙述方式来完成故事的表达。
叙事诗常常有较长的篇幅和完整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诗歌题材分类,每种题材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诗人根据自身情感和创作目的选择适合的题材,以呈现出令人动容和富有艺术感的诗歌作品。
古诗题材广泛,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题材分类:1. 山水田园:这类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为主题,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登鹳雀楼》、《春晓》等。
2. 思乡怀人: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重逢的期待。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
3. 爱情婚姻:这类诗歌主要描绘恋人之间或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如《长恨歌》、《卜算子·咏梅》等。
4. 送别赠言:这类诗歌在送别亲友或友人时表达情感,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离别的不舍。
如《渡汉江》、《赠汪伦》等。
5. 悼亡忧国:这类诗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国家命运的哀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如《清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6. 历史传奇:这类诗歌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木兰辞》、《山海经》等。
7. 战争征战:这类诗歌描绘了战争场面、英勇将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壮志的赞美。
如《关山月》、《夜泊牛渚怀古》等。
8. 哲理感悟:这类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如《行路难》、《将进酒》等。
这些古诗题材仅为概括性的分类,实际上古诗的主题和意境非常丰富多样,需要具体分析。
中国古诗文的十大传统题材包括:
1. 唐诗宫怨:揭露宫廷中的黑暗,表达宫女的哀怨和委屈。
2. 藏头诗:古代诗歌形式之一,每个字开头的音节组成一句。
3. 赋:较长的叙事性文章,内容为记述一个历史事件或介绍一个风景。
4. 田园诗:描写田园生活、自然风光或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5. 汉赋:与辞赋相似,但以夸张、夸大词说、虚构描绘、虚构群众感想、虚构风景为特点。
6. 律诗:形式简洁安排工整,且需要遵守规则,例如诗句中字数、字的音律和韵律。
7. 古文:古代文学形式之一,包括先秦文、汉赋、唐宋文、明清文等等。
8. 词:唐宋时期的一种较短的形式,通常用来表达爱情。
9. 爱情诗:描写爱情,包括甜蜜、悲伤、欢欣和失落等情感。
10. 唐诗五言和七言: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体,其中五言为五个字一句,七言则是七个字一句。
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XXX)、《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XXX)、《题临安邸》(南宋·XXX)、《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XXX的《题西林壁》、《琴诗》,XXX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分别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接洽,故又称“山川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XXX)、《送孟浩然之广陵》(XXX)、《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小我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联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川风景描述,所以又称“山川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川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XXX的《旅夜抒怀》、XXX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川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
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拥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主题。
以
下是对古诗常见的九大题材进行归类和鉴赏。
1.风景题材:歌颂自然山水之美,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表达对自然的
热爱和赞美。
如《登鹳雀楼》中描绘了烟波江上使人升起幽思的景色。
2.思乡题材: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古人常常因为流离失所或远行
而怀念家乡,这种怀念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
如《登高》中表达了对故乡
的思念之情。
3.咏史题材: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诗歌来咏史、讴歌
历史。
如《白日依山尽》通过文天祥的事迹,表达了忠诚的情感和对正义
的赞颂。
5.感慨题材:通过对社会风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来表达
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如《乌衣巷》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景色来表达对社会
风气的不满和思考。
7.思考人生题材: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思考生老病死等人生的现实。
如《登鹳雀楼》通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名利的看透和超脱。
8.咏物题材:以自然或人造物品为题材,通过描写物的特点和形象来
表达情感。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描写小桥、流水和人物来借物抒怀。
八大诗歌题材
八大诗歌题材如下:
1.咏史诗:这种诗歌题材主要通过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者哀叹国运衰微,
寄托伤感等,将史实和社会现实、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
2.即事感怀诗:这种诗歌题材主要通过刚刚经历过或观察到的事情,抒发自己
或他人的处境以及对某件事物的同情等。
3.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主要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田园生活等,表达作者对
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作者的心境和情感。
4.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通常不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寄哀情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各种情感。
5.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主要通过吟诵特定的事物表达其所具备的某种高贵
的品格,或者讽刺奸佞小人等,以此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意志。
6.边塞诗:边塞诗主要通过描绘边塞生活和风光,表达作者对边疆地区自然风
光和人文景观的感受,以及作者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关切。
7.送别诗:送别诗主要表达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和怀念之情,通过对离别情景的
描绘和对离别友人的祝福,体现作者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8.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通过描述闺中女子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作者对爱情、婚
姻和家庭的看法,以及作者对女子地位和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1/ 1。
诗歌九大题材诗歌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让人有沉思深远的感受。
无论是经典的古代诗歌,还是现代大家喜爱的流行诗歌,诗歌都由某种题材来表达,而这些题材也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诗歌九大题材:1、爱情题材:爱情是最受欢迎的诗歌题材,无论是在古典文学中,还是在现代文学中,爱情题材都十分常见,它由浓浓的激情构成,真实再现人类最真挚的爱情。
2、婚礼题材:婚礼是人们一生中最特殊的时刻,所以婚礼题材也是诗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常情况下,这类诗歌会充满浪漫,描写爱情的喜悦,以及日积月累的婚姻幸福。
3、家庭题材:家庭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诗歌的热门款式,诗人可以把家庭最真实的景象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爱与乡情,让家庭的温暖油然而生。
4、山水题材:山水是中国文化古老的一部分,也是构成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水题材的诗歌中,一般指以美丽的山水风光为背景,写人与自然的交流心情,以及山水之间的情感渲染。
5、友情题材:友情也是诗歌常见的题材,它把友谊的真挚深情用唯美的诗句加以描写,表达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情感,及对生命的珍惜。
6、历史题材:历史题材是中国文学古典的一部分,也是诗歌的重要题材。
历史题材的诗歌,一般是把某种历史故事、事件,甚至是某种历史文物,用美丽的词句表达出来。
7、花鸟题材:花鸟题材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它由美丽的花鸟景象在诗歌中组成,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感受,让他们对花鸟有更多的了解,也有更深的思考。
8、乡愁题材:乡愁也是诗歌的常见题材,诗人可以把心中无法抹去的乡愁,用诗中的感性文字表达出来,让乡愁的滋味油然而生,与读者共享乡愁的思念。
9、小品题材:小品题材也是诗歌的重要题材,它把日常小事转化成诗歌的深层内涵,如日常一点点的体会,生活中微小的细节,让诗歌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洞见。
以上就是诗歌九大题材的介绍,从激情的爱情,浪漫的婚礼,温馨的家庭,唯美的山水,珍贵的友情,历史的故事,艳丽的花鸟,深沉的乡愁,以及小品的日常,虽然只有九种诗歌题材,却包含了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情感体验。
常见的诗歌题材: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表达方式记叙(记人叙事)描写(绘声绘色,白描、铺陈等)议论(表明观点)抒情(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比兴、联想、想象、用典、渲染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问、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复、借代、双关、互文、叠字、反问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诗歌鉴赏的八大题材如下:
1.怀古诗题材:以凭吊古迹、缅怀古人、感慨昔盛今衰、抒发壮志等为主要内
容,多以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
2.咏物诗题材:以托物言志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等
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或志向。
3.山水田园诗题材: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抒发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4.行旅诗题材:以抒发旅途感受、描绘旅途风光等为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旅
途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5.闺怨诗题材:以描写女性闺怨、表达女性情感为主要内容,反映古代女性在
特定社会下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6.送别诗题材:以送别为主题,表达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
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7.谈禅说理诗题材:以阐述哲理、表达禅意为主要内容,反映诗人对人生、世
界的思考和领悟。
8.爱情怨女诗题材:以描写爱情和女性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反映古代女性在感
情生活中的地位和遭遇,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向往和不满。
1/ 1。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古诗词按照题材分类主要有:1.边塞诗这类诗歌以描写边地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与感情为主要内容,其主旨多表达报国、建功、乡愁、离恨等,还有表达对战争不满的怨愤情绪和祈盼和平的内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凉州词》(王之涣)《渔家傲》(范仲淹)2.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以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多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景物描写中抒发对山河的热爱,表达对自然的向往,表现自己内心的淡泊等。
《归园田居》(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3.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以描写某个具体的物象为内容,常常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出物与志之间的某种联系。
《蝉》(虞世南)《墨梅》(王冕)4. 怀古咏史诗这类诗歌以历史故事和古代人物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抒发诗人的情感。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借古抒怀对历史事件注入理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是怀古伤今在咏史中抒发个人的感慨,如怀才不遇、贬谪之恨等;三是借古讽今,抨击社会现实。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泊秦淮》(杜牧)《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哲理诗这类诗歌以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某些规律性认识为目的,在宋诗中大量存在。
《观书有感》(朱熹)《题西林壁》(苏轼)6.咏怀诗这类诗歌以抒发诗人的个人情怀为目的,以即事抒怀、即景抒情为最常用的手法。
《龟虽寿》(曹操)《咏怀》(阮籍)7.宫怨诗(闺怨诗)这类诗歌主要写闺中少女的思春情怀、或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对丈夫的思念和内心的忧伤、或古代民间弃妇的无奈和痛苦;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妃的怨情。
诗人有时也借助这样的题材达到咏怀的目的。
《闺怨》(王昌龄)《行宫》(元稹)《宫词》(顾况)8.送别诗这类诗歌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一般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
诗歌的十大题材包括:
1. 山水田园诗:以山水或田园为描写对象,表现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代表
诗人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和孟浩然等。
2.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代表诗人有
王勃、李白、王维等。
3. 边塞诗(战争诗):以边塞风光和边疆将士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边塞军民的苦难和壮志豪情,反映了战争
的残酷和破坏。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等。
4. 咏物诗: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
代表诗人有陆游、杨万里等。
5.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故事或古迹为题材,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
岁月流转。
代表诗人有刘禹锡、李商隐等。
6. 羁旅思乡诗:表达漂泊异乡的愁苦和思乡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代表诗人有杜甫、李商隐
等。
7.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角度出发,抒发对爱情、婚姻和社会的感慨和怨恨。
代表诗人有李清照、朱淑真等。
8. 哲理思辨诗:表达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思考和辨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代表诗人有苏轼、王
之涣等。
9. 酬赠奉和诗:以酬赠、奉和为题材,表达对朋友、亲人和上级的感激和敬意。
代表诗人有白居易、杜甫
等。
10. 题画题壁诗:题在画上或题在墙壁上的诗歌,表现对画作的赞美或对景物的吟咏。
代表诗人有黄庭坚、郑
燮等。
常见的诗歌题材: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表达方式记叙(记人叙事)描写(绘声绘色,白描、铺陈等)议论(表明观点)抒情(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比兴、联想、想象、用典、渲染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问、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复、借代、双关、互文、叠字、反问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
三、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的特点:(1)意象的多样性。
有些物类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比如鹧鸪鸟的形象就和旅途的艰险及离愁别绪相连,梅总是傲寒不屈的象征,但很多物类的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如燕子的意象,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感伤时事,或寄情相思,或渲染离愁,其意象之丰富是极为突出的;这就需要读者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了。
(2)意象的复杂性。
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
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飞蓬等等。
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这就需要读者特别注意,切不可只知其一,不问其他。
(3)意象的隐秘性。
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的准确理解。
因而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隐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白衣苍狗”象征世事变化无常。
出自唐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常见意境举例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A、触景生情B、寓情于景C、以景托情D、情景分列E、景略情在推敲字词(炼字)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意”。
2、值得注意的字词:3、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4)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5)表颜色的词:作谓语用,作定语用,作主语或宾语用。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6)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7)虚词: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
语言鉴赏之辨识语言风格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2)冲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补充说明: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词(或一句)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提问变体: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答题注意:“提问变体”问题作答,千万不要只回答出哪字就草率收兵了,应该象“提问方式”中要求回答“为什么”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