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2014 version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9
复合材料模具复合材料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制品的工具,它的设计和制造对于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复合材料模具通常由模具芯和模具壳组成,其制造工艺复杂,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复合材料模具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由于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因此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工程塑料、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机械性能等因素,以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尺寸和形状。
其次,复合材料模具的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形状、尺寸以及成型工艺等因素。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成型效率,减少废品率。
同时,模具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开合方式、冷却系统、排气系统等细节,以确保复合材料在成型过程中能够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且能够有效地排除气泡。
另外,复合材料模具的加工工艺也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模具的加工工艺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切削性能、热变形特性以及表面质量要求等因素。
常见的模具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在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精度,确保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考虑和处理,才能够制造出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模具,为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复合材料模具的重要性和制造过程,为相关行业的生产和研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合材料模具复合材料模具是指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模具,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
复合材料模具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复合材料模具可以采用不同材料的复合方式,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陶瓷增强塑料(CeP)等等。
这些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和产品。
复合材料模具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建筑等。
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可以用于制造车身、底盘、内饰等零部件,可以大大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机身、翼、舵等部件,使飞机更加轻盈,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
在轨道交通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可以用于制造高速列车的车身、座椅、车轮等部件,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性。
在电子设备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可以用于制造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等产品的外壳,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耐用性。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模具可以用于制造建筑外墙板、门窗、屋顶等部件,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耐久性。
复合材料模具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通常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模等多个环节。
首先,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然后,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进行模具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将复合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制作成具有所需形状的模具。
最后,进行模具试模,检验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合格,则可以投入使用。
总之,复合材料模具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设备、建筑等领域。
复合材料模具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试模等多个环节。
复合材料模具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并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是由一个底座、一个格栅和一个外壳组成的,底座上安装有多个气动控制阀,并设置有特定的导流通道。
底座上还安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以监测复合材料温度的变化情况。
此外,该模具还安装有多个活动气缸,活动气缸的作用是在复合材料放置在模具中时,将其压紧,使之形成特定的形状。
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将复合材料放置在模具中,然后通过控制阀控制外壳中的真空度,使复合材料受到真空压缩,使其固定在模具中;
2.然后,根据要求控制模具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
3.接着,通过活动气缸控制复合材料的形状,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
4.最后,通过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复合材料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固化效果。
以上就是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的详细介绍。
该模具具有控制外壳真空度、控制模具内温度、控制
复合材料形状以及控制复合材料温度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复合材料的成型,保证成型的质量。
0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最常用的复合材料为树脂基碳纤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抗疲劳性好的特点,在设计方面,复合材料的可设计强非常强,可以设计成复杂的形状和更大整理零件,例如,A380客机的机身尾段成立框尺寸6.2×5.5×1.6m ,就是采用FRI 成型的整体部件[1]。
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飞机中,机翼蒙皮、机身、垂尾、副翼、雷达罩、翼肋等主承力构件都已经使用复合材料,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替换铝合金蒙皮,减少飞机的零部件数量,减少飞机的连接件,从而有效降低天线重量,提高了飞机结构整体的可靠性。
随着复合材料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自动铺贴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复合材料,如图1所示,波音787和空客A350飞机复合材料用量都已达到机体结构重量的50%。
目前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飞控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
图1大型客机复合材料用量示意图[2]1复合材料模具的成形工艺复合材料模具主要是用来方便复材铺贴、固化的模具,所以它的设计方法与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有关。
目前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多种多样,应用最广的成形方法有四大类有:1.1湿法铺层成型法湿法铺层成型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
其特点是以模具为零件的阳模,先将增强纤维浸清树脂,后用手工或简单工具铺放纤维材料,铺贴质量完全有工人技术决定,成形时只施加较低表面压力,再通过常温进行固化,脱模后再经过辅助加工而获得制品。
这种工艺手法简单,成本较低,但制作的复合材料内部缺陷较多,材料含胶量不均匀,质量水平较低。
再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喷射成型工艺:利用喷枪代替人工,施加表面压力,减少材料缺陷。
这种工艺模具要求简单,只要模具有阳模形状,即可加工。
1.2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 技术)RTM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放到闭模的模腔内,用压力将树脂胶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纤增强材料,然后固化,脱模成型制品。
专利名称: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梅海滨
申请号:CN201220411054.3
申请日:20120817
公开号:CN202683655U
公开日:
201301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两对连线通过腔室轴心、且在同一平面的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连线通过腔室轴心的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的连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了两对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使得包覆金属熔体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注入,进而使得腔室内各个方向的包覆金属熔体都处于相同的流动状态,从而避免了包覆金属各个方向厚度不均,部分与芯线结合强度低的问题。
申请人:宁波市博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31517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三星村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