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载体的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20.90 KB
- 文档页数:4
质粒的分⼦⽣物学与质粒载体第三章质粒的分⼦⽣物学与质粒载体⼀、填空题1.基因⼯程中有3种主要类型的载体:——-------、------------⼀、-----------.2.由于不同构型的DNA插⼊EB的量不同,它们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也不同,SC DNA的泳动速度—----------—,OC DNA泳动速度—---------—,L DNA居中,通过凝胶电泳和EB染⾊的⽅法可将不同构型的DNA分别开来。
3.质粒的复制像染⾊体的复制⼀样,是从特定的起始点区开始的。
然⽽,质粒的复制可以是—---—向的、或是—----—向的。
在杂种质粒中,每个复制⼦的起点都可以有效地加以使⽤。
但是在正常条件下只有⼀个起点可能居⽀配地位。
并认为:当某些具有低拷贝数的严紧型质粒与松弛性质粒融合后,在正常情况下—------—的复制起点可能被苯闭。
4.就克隆⼀个基因(DNA⽚段)来说,最简单的质粒载体也必需包括三个部分:—-----—、—---------—、—----------------—。
另外,⼀个理想的质粒载体必须具有低分⼦量。
5.如果两个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同⼀个寄主细胞中,则属于—---------—群,这是因为它们的——————————所致。
6.质粒拷贝数是指细胞中—------------------------—。
7.复制⼦由三部分组成:(1)—-----------------—---(2)——-----------————(3)—--------------—。
8.酵母的2µm质粒有------------,可以配对形成哑铃结构。
9.⼀个带有质粒的细菌在有EB的培养液中培养⼀段时间后,⼀部分细胞中已测不出质粒,这种现象叫----------------。
10.pBR322是⼀种改造型的质粒,它的复制⼦来源于----——,它的四环素抗性基因来⾃于—-----------—,它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来⾃于—---------—。
质 质粒 粒与 与载 载体体 中央研究院 植物研究所 杜 镇 研究员一、质粒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以 DNA 的形式来储藏其遗传信息。
遗传物质要能生生不息地传给后代 的首要条件就是它至少要具有一个复制原(ori, origin of replication ,或译为复制起点),使整 个基因体得以复制。
含有复制原的遗传物质称为 replicon ,我们姑且把它译为为复制体吧!。
原核性复制体分为原核染色体、质粒(plasmids)和噬菌体基因体(phage genome)等三类。
其中 质粒的基因体和原核染色体类似,是由双绞炼 DNA 构成,并以超卷曲的形式存在。
它们的 基因体约由 2,000 至 150,000 个碱基对组成,绝大多数呈环状,但也有极少数是线状构造(如 Borrelia burgdorfferi)。
事实上你可以把它们视为比较小的原核染色体。
在自然环境中它们相 当普遍地生存在原核生物细胞内,并和其宿主的许多特殊功能有关,诸如:赤贺氏杆菌 (Shigella)的抗药、根瘤菌(Rhizobium)的固氮、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引瘤及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对环状有机物的分解等等。
以下我们谈的以细菌性质粒为主,尤其是革兰氏阴 性菌的质粒。
二、质粒的类型当我们谈到质粒的类型时,就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它们,譬如说抗药性、结合生殖能力、 宿主范围及 DNA 复制方式等等。
这些分型标准之间并无横向关联。
你无法说能结合生殖的 质粒一定抗药或不抗药,也无法确定宿主范围和质粒套数的调控有何关联。
我们用到这些名 词时,只是对特定质粒的性状做一些描述而已。
质粒的真正系统分类标准并非靠些性状,而 是依据它们的不共容性(incompatibility)。
有的质粒带有显著特征可供我们侦测它们的存在,无已知特征的质粒称为隐性质粒(cryptic plasmids);有特征者称为显性质粒(acryptic plasmids);带有抗药基因的天然质粒称为 R质 粒(Rplasmids)。
质粒载体介绍(质粒基本特性和种类及标记基因)2010-01-25 13:25:29 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6084 网友评论 0 条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二、标记基因三、质粒载体的种类关键词:质粒载体质粒载体标记基因一、质粒的基本特性1.质粒的复制通常一个质粒含有一个与相应的顺式作用控制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复制起始区(整个遗传单位定义为复制子)。
在不同的质粒中,复制起始区的组成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可决定复制的方式,如滚环复制和θ复制。
在大肠杆菌中使用的大多数载体都带有一个来源于 pMB1 质粒或 ColE1 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
图3-1 是其复制其始示意图。
在复制时,首先合成前 RNAⅡ,即前引物,并与 DNA 形成杂交体;而后RNase H 切割前 RNAⅡ,使之成为成熟的 RNAⅡ,并形成三叶草二级结构,该引物引导质粒的复制。
形成的 RNAⅠ可控制 RNAⅡ形成二级结构,同时Rop 增强 RNAⅠ的作用,从而控制质粒的拷贝数。
削弱 RNAⅠ和 RNAⅡ之间相互作用的突变,将增加带有 pMB1 或(ColE1)复制子的拷贝数。
图 3-1 带 pMB1(或 ColE1)复制起点的质粒在复制起始阶段所产生的转录的方向及其粗略大小。
2.质粒的拷贝数质粒拷贝数分为严谨型与松驰型。
严谨型质粒每个细胞中拷贝数有限,大约1 ~几个;松驰型质粒拷贝数较多,可达几百。
表 5-1 就是不同类的质粒与复制子及拷贝数的大致关系。
表 3-1 :质粒载体及其拷贝数质粒 复制子 拷贝数pBR322 及其衍生质粒 pMB1 15~20pUC 系列质粒及其衍生质突变的 pMB1 500~700粒pACYC 及其衍生质粒 p15A 10~212pSC101 及其衍生质粒 pSC101 ~5ColE1 ColE1 15~20pUC 系列质粒的复制单位来自质粒 pMB1 ,但其拷贝数较高。
pMB1 质粒的复制并不需要质粒编码的功能蛋白,而是完全依靠宿主提供的半衰期较长的酶(DNA 聚合酶Ⅰ,DNA 聚合酶Ⅲ),依赖于 DNA 的 RNA 聚合酶,以及宿主基因dnaB 、 dnaC 、 dnaD 和danZ 的产物。
质粒载体介绍(质粒基本特性和种类及标记基因)一、质粒的基本特性1.质粒的复制通常一个质粒含有一个与相应的顺式作用控制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复制起始区(整个遗传单位定义为复制子)。
在不同的质粒中,复制起始区的组成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可决定复制的方式,如滚环复制和θ 复制。
在大肠杆菌中使用的大多数载体都带有一个来源于pMB1 质粒或ColE1 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
图3-1 是其复制其始示意图。
在复制时,首先合成前RNAⅡ,即前引物,并与DNA 形成杂交体;而后RNase H 切割前RNAⅡ,使之成为成熟的RNAⅡ,并形成三叶草二级结构,该引物引导质粒的复制。
形成的RNAⅠ可控制RNAⅡ形成二级结构,同时Rop 增强RNAⅠ的作用,从而控制质粒的拷贝数。
削弱RNAⅠ和RNAⅡ之间相互作用的突变,将增加带有pMB1 或(ColE1)复制子的拷贝数。
图3-1 带pMB1(或ColE1)复制起点的质粒在复制起始阶段所产生的转录的方向及其粗略大小。
2.质粒的拷贝数质粒拷贝数分为严谨型与松驰型。
严谨型质粒每个细胞中拷贝数有限,大约 1 ~几个;松驰型质粒拷贝数较多,可达几百。
表5-1 就是不同类的质粒与复制子及拷贝数的大致关系。
表3-1:质粒载体及其拷贝数pUC 系列质粒的复制单位来自质粒pMB1 ,但其拷贝数较高。
pMB1 质粒的复制并不需要质粒编码的功能蛋白,而是完全依靠宿主提续复制,最后每个细胞中可积聚2~3 千个质粒。
3.质粒的不相容性两个质粒在同一宿主中不能共存的现象称质粒的不相容性,它是指在第二个质粒导入后,在不涉及DNA 限制系统时出现的现象。
不相容的质粒一般都利用同一复制系统,从而导致不能共存于同一宿主中。
两个不相容性质粒在同一个细胞中复制时,在分配到子细胞的过程中会竞争,随机挑选,微小的差异最终被放大,从而导致在子细胞中只含有其中一种质粒。
而不相容群指那些具有不相容性的质粒组成的一个群体,一般具有相同的复制子。
基因⼯程的载体种类基因⼯程的载体对于外源基因的复制、扩增、传代乃⾄表达⾄关重要,其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有效运载能⼒,能够进⼊宿主细胞;②对多种限制酶有单⼀或较少的切点,最好是单⼀切点,即本⾝是⼀个复制⼦,携带外源基因前后均能在宿主细胞内⾃主复制,或者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中;③在宿主中能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活动;④要有筛选标记,鉴定⽅便,装卸⼿续简单;⑤容易控制,安全可靠。
在基因⼯程(DNA重组)中,使⽤的载体有:①克隆载体(clone vector),即以繁殖DNA分⼦为⽬的的载体;②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于真核⽣物DNA⽚段在原核⽣物中增殖,然后在转⼊真核⽣物细胞宿主表达;③表达载体(express vector),⽤于⽬的基因的表达。
现在对载体提出了更⾼的要求,如:⾼拷贝数、具有强启动⼦和稳定的mRNA、具有⾼的分离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转化频率⾼、宿主范围⼴、插⼊外源基因容量⼤且可以重新完整地复制与转录、和宿主细胞匹配等。
此外,载体在宿主不⽣长或低⽣长速率时仍能⾼⽔平地表达⽬的基因。
但达到上述要求的载体很少,尤其是当动物细胞作为宿主细胞时,⽬前能⽤的主要时病毒,进⼊宿主的⽬的基因⼀般只能是⼀个基因,⽽以基因组或多个基因同时进⾏重组还有⼀定困难。
⼀、质粒克隆载体除酵母杀伤质粒(killer plasmid)为RNA外,其他质粒多位环状DNA分⼦,每个质粒都有⼀段DNA复制起始点的序列,帮助实现质粒的复制。
质粒⼀般决定抗⽣素的抗性、产⽣抗⽣素酶系、糖酵解酶系、降解芳⾹族化合物酶系、肠毒素及限制-修饰酶系等。
其中严紧型复制控制质粒的复制与宿主染⾊体同步,并与宿主蛋⽩质合成有关,与DNA聚合酶I活性⽆关,蛋⽩质合成停⽌,质粒与宿主染⾊体复制亦停⽌,故只有1个或少数⼏个拷贝;⽽松弛型复制控制质粒的复制与宿主染⾊体复制不同步,与蛋⽩质合成⽆关,与DNA聚合酶I活性有关,蛋⽩质合成停⽌,质粒仍可复制,故可以在宿主有10—206个拷贝。
质粒载体的发展趋势
质粒载体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化:随着基因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质粒载体。
因此,质粒载体的种类和功能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质粒载体,如表达质粒、宿主矢量、介导基因编辑的工具等。
2. 容量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质粒载体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基因序列。
这使得更复杂的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如构建更复杂的代谢途径或合成生物学系统。
3. 高效转化和复制:质粒载体的转化效率和复制稳定性是影响基因工程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现代质粒载体设计趋向于提高转化效率和复制稳定性,以使实验更加可靠和高效。
4. 降低毒性和免疫原性:一些传统质粒载体存在毒性和免疫原性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等领域的应用。
因此,质粒载体的发展趋势是降低毒性和免疫原性,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5. 精准基因编辑: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质粒载体也相应发展为能够实现精准基因编辑的工具。
质粒载体用于基因编辑需要具备高效的模
板构建和传递能力,以实现精准的基因修饰。
总之,质粒载体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容量增加、高效转化和复制、降低毒性和免疫原性,以及适应精准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要求。
这些趋势的发展将推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质粒载体的发展
质粒载体即,在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修饰过的质粒DNA序列中插入外源的目的基因,以质粒为载体,将目的基因通过转化或转导的方法导进宿主细胞,进行重组、筛选、扩增的过程。
目录
编辑本段质粒载体简介
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作为最常用,最简单的载体,必须包括三部分:遗传标记基因,复制区,目的基因。
质粒在所有的细菌类群中都可发现,它们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自我复制的DNA分子。
自然界中,质粒是在营养充足时出现的,它在结构、大小、复制方式,每个细菌的拷贝数,在不同的细菌体内的繁殖力,在菌种之间的转移力等方面都会变化,可能最重要的是质粒所携带的特征的改变。
大多数原核生物的质粒是双链环状的DNA分子;但是无论是在革兰式阳性还是阴性菌体内都可以发现线状质粒。
质粒大小变化很大,可从几个到数百个kb。
质粒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的蛋白质进行复制,但也可以使宿主细胞获得质粒编码的功能。
质粒复制可以与细菌的细胞周期同步,导致菌体内质粒的拷贝数较低,质粒复制也可独立于细胞周期,使每个菌体内扩增了成百上千个质粒拷贝。
一些质粒在菌种间可自由地转移它们的DNA分子,另一些只转移质粒给同种细菌,而有些却根本不转移它们的DNA。
质粒带有具有许多功能的基因,这些功能包括对抗生素和重金属道德抗性、对诱变原的敏感性、对噬菌体
的易感或抗性、产生限制酶、产生稀有的氨基酸和毒素、决定毒力、降解复杂有机分子,以及形成共生关系的能力和在生物界内转移DNA的能力。
编辑本段质粒的基本特征
质粒(plasmid)是细菌或细胞染色质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与细菌或细胞共生的遗传成分。
其特点如下:
是染色质外的双链共价闭合环形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ar DNA,cccDNA),可自然形成超螺旋结构,不同质粒大小在2-300kb之间,<15kb的小质粒比较容易分离纯化,>15kb 的大质粒则不易提取。
能自主复制,是能独立复制的复制子
(autonomous replicon)。
一般质粒DNA复制的质粒可随宿主细胞分裂而传给后代。
按质粒复制的调控及其拷贝数可分两类:严紧控制(stringent control)型质粒的复制常与宿主的繁殖偶联,拷贝数较少,每个细胞中只有1个到十几个拷贝;另一类是松弛控制(relaxed control)型质粒,其复制宿主不偶联,每个细胞中有几十到几百个拷贝。
每个质粒DNA上都有复制的起点,只有ori能被宿主细胞复制蛋白质识别的质粒才能在该种细胞中复制,不同质粒复制控制状况主要与复制起点的序列结构相关。
有的质粒的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质DNA中,随宿主DNA复制,称为附加体,例如细菌的性质粒就是一种附加体,它可以质粒形式存在,也能整合入细菌的DNA,又能从细菌染色质DNA上切下来。
F因子携带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两个细菌间形成纤毛状细管连接的接合(conjugation),通过这细管遗传物质可在两个细菌间传递。
质粒对宿主生存并不是必需的
这点不同于线粒体,线粒体DNA也是环状双链分子,也有独立复制的调控,但线粒体的功能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线粒体是细胞的一部分,质粒也往往有其表型,其表现不是宿主生存所必需的,但也不妨碍宿主的生存。
某些质粒携带的基因功能有利于宿主细胞的特定条件下生存,例如,细菌中许多天然的质粒带有抗药性基因,如编码合成能分解破坏四环素、氯霉素、氨芐表霉素等的酶基因,这种质粒称为抗药性质粒,又称R质粒,带有R质粒的细菌就能在相应的抗生素存在生存繁殖。
所以质粒对宿主不是寄生的,而是共生的。
医学上遇到许多细菌的抗药性,常与R质粒在细菌间的传播有关,F质粒就能促使这种传递。
现在分子生物学使用的质粒载体都已不是原来细菌或细胞中天然存在的质粒,而是经过了许多的人工的改造。
从不同的实验目的出发,人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类型的质粒载体,近年来发展很快,新的有特定用途的质
粒不断被创建。
图20-2给出最常用的大肠杆菌克隆用质粒pUC19的图谱,此质粒的复制起点处序列经过改造,能高频率起动质粒复制,使一个细菌pUC19的拷贝数可达500-700个;质粒携带一个抗氨芐青霉素基因,编码能水解β-内酰胺环,从而破坏氨芐青霉素的酶,当用pUC19转化细菌后放入含氨芐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凡不含pUC19者都不能生长,结果长出的细菌就是都含有pUC19的;pUC19还携带细菌lac操纵元中的lacI和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N端状146个氨基酸的段落,当培养基中含有诱导物IPTG和Xgal时,lacz ' 基因被诱导表达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N端肽与宿主菌表达的C端肽互补而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质粒和宿主编码的肽段各自都没有酶活性,两都融为一体而具酶活性,称为α-互补,
α-complementation),半乳糖苷酶水解Xgal而使菌落呈现蓝色;在lacz '中间又插入了一段人工设计合成的DNA序列,其中密集多个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位点,使外来的基因和序列能很方便地被插入此位置,当外来序列插入后则破坏了lacz '编码的半乳糖苷酶活性,生长的菌落就呈白色,这种颜色标志的变化就很容易区分和挑选含有和不含有插入序列或基因的转化菌落,称为蓝白筛选法。
除常用的大肠杆菌质粒载体外,近年来发展了许多人工构建的其它能用于微生物、酵母、植物等的质粒载体。
含有不止一个ori、能携带插入序列在不同种类宿主细胞中繁殖的载体称为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s)。
按复制形式
分为严紧型和松弛型复制。
按基因转移性
分两类:(1)传递性质粒:常为大型、严紧型质粒;
(2)非传递性质粒:多为小型、松弛型质粒。
按遗传性状、产物分类
(1)抗生素抗性:如氨苄西林、氯霉素抗性;
(2)限制酶-修饰酶(R-M)系统:如hsdR-菌株可使DNA甲基化,但不限制外源DNA;hsd-菌株为限制和甲基化双缺陷型。
高拷贝数的质粒载体
ColE1、pMB1派生质粒具有高拷贝数的特点。
适合大量增殖克隆基因,或需要大量表达的基因产物。
低拷贝数的质粒载体
由 pSC101派生来的载体特点是分子量小的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