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8.04 KB
- 文档页数:1
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一、四则运算。
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 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例如:3 + 5 = 8。
-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8 - 3 = 5。
-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5表示5个3相加,即3+3 + 3+3+3 = 15。
-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5÷3 = 5。
2.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如:3+5 - 2 = 6,12÷4×3 = 9。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如:3+4×2 = 3 + 8 = 11。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3 + 5)×2 = 8×2 = 16。
二、观察物体(二)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一个正方形,从侧面看也是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还是一个正方形;但观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面看可能是不同的长方形。
- 观察时,要确定观察的方向(正面、侧面、上面等),并且要注意物体的摆放方式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2. 根据视图还原物体。
- 根据从三个方向(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视图,可以还原出物体的形状。
例如给出一个物体从正面看是两个正方形上下排列,从上面看是三个正方形横着排列,从侧面看是两个正方形上下排列,就可以推断出这个物体是一个由两层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底层有三个小正方体,上层有一个小正方体在左边。
三、运算定律。
1. 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一、单元主要内容分析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的《四则运算》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进行学习,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
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单元在学生已学过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实践作业设计一、作业主题:“数学大冒险——生活中的数学宝藏”二、作业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如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的特性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作业内容。
(一)“小数购物狂”1. 任务。
-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
在购物过程中,重点关注商品的价格标签,这些价格都是小数哦。
- 至少挑选5种不同的商品,记录下它们的名称、价格以及总价。
例如:一支铅笔0.5元,一个笔记本3.5元,一包薯片5.8元,一瓶牛奶4.2元,一块香皂2.9元。
总价就是0.5+3.5+5.8+4.2+2.9 = 16.9元。
- 回家后,根据记录制作一个简单的购物清单表格,并且思考:如果给收银员2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呢?2. 趣味点。
- 就像一个小侦探一样,在超市里寻找那些带着小数点的数字宝藏。
而且,在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时候,就像是在玩一场数字游戏。
(二)“三角形建筑师”1. 任务。
- 利用家里的小棒(可以是牙签、筷子等)或者吸管,搭建三角形。
- 尝试搭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且记录下来。
- 然后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小房子、小船等,并给这个图案取个有趣的名字,像“三角形魔法船”。
- 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呢?在搭建和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一下。
2. 趣味点。
- 变身小小建筑师,用小小的材料构建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拼图案的时候就像在玩拼图游戏,还能给作品取个超酷的名字,感觉自己像个艺术家兼数学家呢。
(三)“数学故事大王”1. 任务。
- 选择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的一个知识点,比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 根据这个知识点编写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里要有生动的角色,比如聪明的小数点精灵和糊涂的数字小怪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以下是一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题目: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
目标:通过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
作业内容:
1、设计一个购物的数学游戏,包括游戏规则和游戏道具。
游戏规则要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完成一些数学计算,例如加减乘除等,以便计算出购物所需的钱数和找零。
3、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自己选择商品,并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钱数,以及需要找零的金额。
4、在游戏中,学生们需要和其他玩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5、在游戏结束后,学生们需要总结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写出游戏心得。
评价方法:
1、评价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数学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以及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
2、评价学生们在游戏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包括是否和其他玩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评价学生们在游戏后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总结出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写出游戏心得。
以上是一个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优秀作业设计案例,通过这个作业,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在购物中的理财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这个作业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二、分析并解答:1)已知两段铁路分别长3千米和7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
列式:3+7=10.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列式:1956-814=1142.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列式:1956-1142=814.三、填空1、和=加数+加数,减数=和-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验算加法可以用减法法。
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法。
3、加法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一个数减还得这个数;被减数与减数相等。
差是0.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429五、应用1、XXX举行篮球比赛。
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XXX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455秒完成比赛。
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文艺书共483本。
其中买来的科技书有275本。
学校新买来文艺书208本。
一、填数2、XXX收集了243张邮票,XXX收集了178张。
两人共收集了421张。
348+461=809457-265=1924、妈妈拿500元去给XXX买衣服。
买了一条裤子花了168元。
还剩332元。
628+113=741659-525=134148+526=674705-99=606716-159=557716-160=556413-162=251310+89=399280+241=521四、竖式计算并验算:468-357=111 验算:111+357=468563+367=930 验算:930-367=563785-436=349 验算:349+436=785259+648=907 验算:907-648=259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376+145=52159+27=86999-674=325825-376=449六、列式计算:1、另一个加数是563-225=3382、被减数是248+219=467,另一个减数是248-219=293、362+378+139+?=416.=416-362-378-139=-4634、设这个数为x,则x-563=118.5,x=118.5+563=681.5;x+136=380,x=380-136=2446、72÷8=9,另一个因数是97、乘1都得;除以1都得。
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作业设计:1. 收集尺寸数据: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收集一些物品的尺寸数据,例如书本、家具、电器等等,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的形式。
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加深对长度和面积的认识。
2. 数字游戏:设计一些数字游戏,例如填空、接龙、算术题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这个作业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组竞赛来评分,提高互动性和趣味性。
3. 绘制几何图形:给学生一些几何图形的定义和例子,要求他们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并标注出度数、边长等重要参数。
这个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
4. 真假判断:给学生一些关于数字和几何图形的陈述,要求他们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解释为什么。
这个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常见的错误和误解,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5. 制作游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益智游戏、拼图游戏等等。
这个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投入感。
6.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清单、旅行路线等等,要求他们通过计算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探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主题进行探究,例如数字规律、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等,并撰写一份小型研究报告。
这个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
8. 数学绘本: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文字创作一本以数学概念为主题的绘本,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这个作业可以结合语文和艺术等多个学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9. 观察比较:给学生一些有关数量和形状的图片和物品,要求他们观察、比较和归纳,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四则运算——小学四年级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范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01/画一画:思维导图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孩子们的思维也在悄然生长。
在学习了《四则运算》后,将单元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把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做到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运用线条、色彩、层次关系,将系统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科思维能力。
02/基础练习1、我会填(1)(90-21×2)÷12,计算时要先算()。
小括号里面有减法和乘法,要先算()。
(2)如果要改变算式48+32÷4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那么算式是()。
(3)650与250的和减去240除以8的商,差是()。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5)两个数相除商8,余16,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463。
被除数是()2.火眼金睛(找出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900-600÷(25×4)改正:=300÷(25×4)=300÷100=3(2)70-(34+36)÷35 改正:=70-70÷35=0÷35=03、我会选。
(1)被减数()减数时,差是0。
A、小于B、大于C、等于(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①3×6÷2 3+6÷2②(34+16)÷(18-8)(34+16)×(18-8)③240÷20-5 240×(20-5)(3)明明看一本故事书,前3天每天看35页,后2天每天看25页,明明5天一共看了多少页?正确的算式是()A、35×3B、35×3+25×2C、(35+25)×(3+2)(4)要改变81+36÷9-7的运算顺序,使最后一步计算除法,正确的是()。
第一单元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编写:徐建华审核:黄三英)一、我会填空。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3.减法是()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二、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308+()=476476-()=1682.256+128=384384-()=128384-()=256四、应用题。
买两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要多少元钱?篮球125元足球115元排球148元五、我敢挑战。
小芳做作业时遇到一道加法题,一不小心把37错写成了137,结果得到的和293,问原来正确的和是什么?被减数43805减数2758差268234第一单元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二)(编写:徐建华审核:黄三英)一、我会选择。
1.填一填。
2.根据45×12=540,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40÷45=540÷12=3.后藏着几。
46×=828567÷=27×24=672÷25=34÷16=28 (7)526÷=13 (6)二、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25×45=120×13=225÷25=960÷12=三、我敢挑战。
小马虎把一个数乘8,却算成除以了8,接着想把结果减去19,却算成加上了9。
犯错之后,小马虎得到的结果为30,其正确结果是多少?积=×因数=积÷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第一单元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编写:徐建华审核:黄三英)一、我会口算。
100+0=0+568=0×78=0÷23=128-128=0÷76=235+0=30×0=99-0=49-49=0+319=0×29=二、我会填空。
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课前预学课前预学部分的作业设计主要落实以下目标: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相同的,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复习,向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进行迁移。
2、通过单位换算将小数加减法转化成整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3、初步感知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评价标准:书写工整内容正确按时完成创意表达自我评价_________生生评价—————教师评价__________一、回顾:列竖式计算126+79= 56+172= 873-366=列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对齐,从位算起。
二、导学:阅读教材6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售价为元,一本《童话选》售价为元,小丽买了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本题可以先换算单位,把元化成分来计算,16.45元= 分,14.29元= 分,一共多少钱列式为 = (分)= 元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也可以先把元化成分来计算,列式为,也就是元。
课中助学一、自主探究任务一:小丽买了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为,《童话选》的单价为,一共多少钱,列式为尝试列竖式计算:16.45+ =16.45 注意:要将对齐,也+ 就是对齐。
任务二:《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16.45- =总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也就是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二、过关练习1、口算。
2.5+0.8= 7.12+2.33= 14.6-5.8=2、列式计算,并验算。
19.63+7.48= 38.71-17.48=课中助学部分的作业设计主要落实以下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角和角的度》单元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概述1.1 作业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理解角的大小比较,认识度、分、秒的概念及换算,能运用角和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涵盖了角的概念、分类、度量及应用等方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
1.3 作业难度作业难度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作业设计细节2.1 基础层次2.1.1 理论知识1. 定义角的概念。
2. 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3. 解释度、分、秒的换算关系。
2.1.2 实践操作1. 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角。
2. 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2 提高层次2.2.1 理论知识1. 分析并比较角的大小。
2. 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2 实践操作1. 设计一个包含不同度数的角的游戏。
2. 测量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角。
2.3 拓展层次2.3.1 理论知识1. 探究并总结角的大小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2. 探讨角的度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2 实践操作1. 制作一个角的大小演示器。
2. 编写一个关于角的故事或漫画,展示角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3.2 评价指标1. 理论知识:准确理解角的概念,熟练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2. 实践操作: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准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反馈与调整4.1 反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视频等形式提交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4.2 调整策略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意: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确保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优秀作业设计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份优秀的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数学的不同知识点和技能,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示例,从而帮助教师们设计出更加有趣和有效的数学作业。
1. 基本运算题基本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基本运算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等。
比如:1) 填空题:将一些算式中的数字留空,要求学生填入正确的数字。
例如:“_____ + 5 = 13”。
2) 选择题:给出几个选项,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例如:“将150分解成两个数之和,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00 + 30 B) 80 +70 C) 70 + 50”。
3) 计算题:设计一些有趣的计算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算出结果。
例如:“小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请问小明还有几个苹果?”。
2. 几何图形题几何图形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绘制、比较和计算几何图形的题目。
比如:1) 绘制题:给出一些几何图形的尺寸和条件,要求学生用尺规作图或者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例如:“请绘制一个周长为12cm的正方形。
”2) 比较题:给出几个几何图形的尺寸,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例如:“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哪个大?为什么?”3) 计算题:给出几个几何图形的尺寸,要求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或者周长。
例如:“一个矩形的长是6cm,宽是4cm,它的面积是多少?”3. 实际问题题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题目,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比如:1) 时钟问题:给出时钟的时间,要求学生计算经过多少分钟或小时。
例如:“现在是上午10点,再过2个小时是几点?”2) 买东西问题:给出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要求学生计算总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例如:“苹果每斤2元,小明买了3斤苹果,请问他一共花费多少钱?”3) 长度问题:给出一些物体的长度和条件,要求学生计算物体的重量或体积。
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填一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1)食品超市有85箱饮料,上午卖出26箱,下午又运来18箱,超市现在有( )箱饮料。
(2)一辆轿车2小时行驶144千米,5小时能行驶( )千米。
(3)计算78-33+15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计算15×200÷100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 )往( )的顺序计算。
2、比一比,谁最快。
(1)76(2)200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248÷ 8 (2)37 + 168× 3 - 97列出综合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 4、脱式计算。
136+72-143 40×16÷8 328÷8×19246-187+121 52÷4×17 630—198—355、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4节车厢一共装煤228吨,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列火车有18节这样的车厢,那么这列火车一共可以运煤多少吨?(2)小明5分钟跑了400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9分钟能跑多少米?第2课时+24 +29 -36 +80÷5 ×3 ÷6 ×15四则混合运算1、在里填上“>”“<”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7—19+36 81+18—76 345÷15×2 61—17+2366÷6×2 245—13×6 144÷12÷6 121÷11+182、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45 2倍多15(1)甲:乙:?(2)苹果:香蕉:每箱36千克每箱40千克①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千克?②香蕉比苹果重多少千克?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88 ÷ 8 162 ÷ 9 (2)14 × 60 72 × 8列出综合算式:列出综合算式:4、脱式计算。
⼈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教版⼩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3、7、10( )4、5、9( )⼆、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段铁路分别是多少千⽶.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
列式。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其中西宁到格尔⽊长814千⽶.求格尔⽊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
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其中格尔⽊到拉萨长1142千⽶.求西宁到格尔⽊的铁路长多少千⽶?列式。
三、填空1、和=( )+加数加数=( )-另⼀个加数差=( )-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 )+差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验算加法可以⽤( )法。
验算减法可以⽤( )法。
3、( )叫做加法。
4、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个( ).求另⼀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5、⼀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136+293= 348+461= 457-265=五、应⽤1、滨海实验⼩学举⾏篮球⽐赛.明明⽤了2、⼩华收集了243张邮票.⼩强收集了240秒完成了⽐赛.东东⽤了215秒完成了178张。
两⼈共收集了多少张?⽐赛。
他们⼀共⽤了多少秒完成⽐赛?3、学校新买来科技书和⽂艺书共483本.其4、妈妈拿500元去给⼩红买⾐服.买了中买来的科技书有275本。
学校新买来⽂艺⼀条裤⼦花了168元.还剩多少元?书多少本?⼀、填数⼆、填空 543+( )=621677-( )=342 ( )+277=305 ( )-68=136 38+( )=80 508-( )=468 三、在○⾥填上<、>或= 628+113○659 525+148○148+526 705-99○605 716-159○716-160 413-162○310 432+89○280+241 四、竖式计算并验算 468-357= 563+367= 785-436=259+648=五、根据各部分间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376+145=521 59+27=86 999-674=325 825-376=449六、列式计算1、两个加数的和是563.其中⼀个加数是225.2、减数是248.差是219.被减数是多少?另⼀个加数是多少?3、4、⼀个数减去563后得数是118.5、⼀个数与136相加.得数是380. 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6、560减去⼀个数后差是225.7、被减数和减数相差166.减这个数是多少?数是86.被减数是多少?⼀、填空1、a-0=( ) a+0=( ) a-a=( ) 0×a=( ) 0÷a=( )2、积=( )×因数因数=( )÷另⼀个因数商=( )÷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 )×差3、⼀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课时作业设计
四年级下册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只含冋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B (能力篇)
1
四年级(
)班
姓
名:
四、解决问题
1 1
A (基础篇)
1、小云看一本26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32页,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冋]
___ __ ____ __ ____ _ _ ____ _ _ ____ _ __ ____ __ ____ __ ___ 1 一、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样多。
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
1、在“ 52- 39+ 41”中,先算( )法,得( ),再算( ) [
| :
1
I 法,得()。
1
I I
I
2、在“ 246十3 X 5”中,先算(
)法,得( ),再算( )法,
:
1
得( )°
2、李师傅3小时生产零件24个,照这样计算,12小时能生产多少个零件? i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 )法或者只有(
)法,都
__
要按从(
)到(
)的顺序进行计算。
[4、( )法叫第一级运算,(
)法叫第二级运算。
1 ■ |
[二、误区诊所。
(对的在括号里打“2” ,错的在括号里打“X”并改正过
来)
C (提高篇)
1、269 - 168 + 32 改正:
五、探究创新。
=269 - 200 小红计算两个数相加时,错把一个加数
36看成63,结果得100,正确|
=69 ( )
答案应该是多少?
2、168-8X 2 改正:
- 1
:
=160- 16 i i :
1
=10
1
1三、先想好运算顺序,再认真计算。
186- 77+ 59
236 + 124- 78 96 + 12X 4
教师寄语:
1
!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