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1)
- 格式:ppt
- 大小:24.68 MB
- 文档页数:60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一)我们培养的园林专业学生是有区别于农林类的园林专业学生,以培养学生园林规划与设计技术应用为主线,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一流的高技能园林人才培养基地;《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培养具有园林建筑设计能力的技能型园林专业人才。
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课程内容选取依据第一章绪论(2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内容1、园林建筑的概念和分类2、园林建筑的内容和目的及学习方法第二节园林建筑分类第三节园林建筑发展史第二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第三章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构图规律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比拟与联想第二节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法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与比例、色彩与质感第四章亭廊等的设计(8万字)第一节亭第二节廊与花架第三节厅堂楼阁第四节榭、舫第五章园林服务性建筑设计(8万字)第一节大门及入口第二节公共厕所第三节茶室第四节小卖部第五节游船码头第六章园林建筑小品设计(6万字)第一节园林建筑小品的基本理论定义、分类、形式、地位、作用《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二)第二节园林建筑小品设计1、墙与装饰隔断2、门窗洞口3、园凳,椅4、指示牌5、铺地6、小桥汀步7、梯级蹬道8、栏杆边饰等装饰细部9、雕塑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小型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难点:把建筑设计和园林建筑结合起来,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结合解决方法: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合,讲授本门课程,通过工学结合与案例法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总体思路:掌握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与企业接轨,能做小型园林建筑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园林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熟悉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动手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园林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对园林建筑文化的认识;(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注重园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内容1. 园林建筑的定义与分类(1)园林建筑的定义;(2)园林建筑的分类:亭、台、楼、阁、轩、廊、桥、坊等。
2. 园林建筑的特点(1)与自然环境的协调;(2)建筑与景观的融合;(3)独特的建筑风格。
3. 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符合使用功能;(2)注重审美效果;(3)考虑施工技术和经济合理性。
4. 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1)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2)确定设计目标和发展方向;(3)绘制设计草图和施工图。
5. 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关系(1)建筑与景观的相互衬托;(2)考虑视线的流动与景观的变换;(3)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园林建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关系。
2. 教学难点:(1)园林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2)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搭配;(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相关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3. 设计软件和工具;4. 建筑模型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园林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园林建筑的兴趣;(2)提问:“你们对园林建筑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园林建筑的定义与分类;(2)讲解园林建筑的特点;(3)阐述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讲解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关系。
园林建筑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
2」昔景的内容有()、()、()、()。
3.园林中常说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玉泉山,五园是指(),(),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
4.在园林建筑个体设计中,亭的造型在立面上一般可以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园林:2.立意:3.空间序列:4.舫:5.园林建筑小品: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颐和园又名()A.畅春园B.清漪园C.静宜园D.静明园2、园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B.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C.观景;范围园林空间;3、用()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中广泛采用的方式。
A.砖块B.石材C.青瓦D.软石4、在建筑物中,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属于()类型的廊。
A.双面空廊B.单面空廊C.复廊D.双层廊5、设计自然式园林沿水体周边的道路一般要求()A.尽量贴近水面,有亲切感B.避免接近水面,有安全感C.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平行D.与水面有远有近,若接若离6、园林的基础地貌是()A.建筑B. 土地C.水体D. 土地和水体7、()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的一种最多的建筑形式。
A.亭B.廊C.榭D.坊8、系列说法有误的是()A.设于园中心地段的饮食的业建筑,辅助部分难于利用视野死角掩蔽。
B.内容复杂体量庞大的营业性建筑其基地面积,所在位置等因素与周围环境难以去得协调时,应考虑项目集中。
C.有些体量较大的饮食业建筑把它安置于主要游览线的外侧,在建筑体型和组合上加以适当的处理,就不会做成压风景之弊端。
D.点景是风景饮食业建筑的精神功能。
9.在传统亭的设计时,要表达向上、高峻、收聚交汇的意境,应采用哪种立面形式()A.歇山B.卷棚C.平顶D.攒尖10、景栽的首要问题是()A.庭园花木如何发挥观赏效能B.景栽品种的选择C .景栽的位置要求 D.景栽的功能要求11、若在庭院空间中,各个主要视点景观所得的视角比值都大于()则将在心理上产生紧迫和闭塞感。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大纲园林技术专业适用编写单位 :园艺园林系园林教研室编写人: 戴林珈审核人:林燕芳审批人:袁亚芳批准日期:2011年2月15日目录课程说明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教学时数分配表第三部分理论教学内容第四部分实验教学内容第五部分课程考核方案课程说明本大纲是根据2010级高职园林专业教学计划而制订的。
园林建筑作为园林专业的专业课之一,为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本大纲在2005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运用古典建筑技术、艺术手段及建筑材料来设计园林建筑景观并进行施工,使其在实地中展现出构思中的园林建筑形状。
在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各种建筑的建造技术,从而掌握园林建筑的特性,为日后从事园林设计及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实训二种形式进行教学,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实训30学时,,共计60学时,4学分,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
执行本大纲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如下:1、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堂讲授注意少而精,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并做到学以致用。
2、本课程涉及学科较多,难度较大,理论讲授时应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有效方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注意课件与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并注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协调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生动教育法,加强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做到教书育人。
5、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注重教学信息反馈和教研,保证教学效果.6、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理念联系实际,启发学生多动脑灵活设计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一部分《园林建筑设计》教学基本要求一、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园林建筑是我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物构图、浏览娱乐以及生活服务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与技巧,为以后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立意一、概念: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要求,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综合考虑而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立意就是指设计开始阶段,在头脑中进行一定的酝酿,对方案总的发展方向有个明确的意图,对总体布局归属哪一类进行确定。
立意既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在设计过程中来用何种构图手法的根据。
所谓“意在笔先“是古人从绘画艺术创作中总结出的一句明言。
它对园林设计也是完全造用的。
园林艺术是一门占有时间,空间,有形有色乃至有声有味的立体空间艺术,园林景观的塑造需要意匠,“意者有意“,”匠者技巧“,立意和技巧同等重要。
只有立意和技巧均佳的作品才属上乘,若立意平淡,技巧再好也只能归之中乘。
所以;立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成败。
二、立意抓住的最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
▲:因为在设计中面临的矛盾和各种影响因素很多,立意既要考虑功能问题,有要考虑艺术效果,再者园林意境的创造切忌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有新意。
但也不能离现状和目的。
那么影响园林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既是建筑功能和环境条件。
设计组景时,必须综合考虑之。
三、意境创造的实例分析:1颐和园的佛香阁:(帝王园林,中轴对称式)2北海的白塔:(帝王园林,中轴对称式)3承德避暑山庄:(大型皇室园林:利用对称与自由相结合的多种布局手法)4江南园林▲:佛香阁为颐和园的全园构图中心,白塔海为整个壮海园林中的制高点。
这两座帝王园林采取了强烈对称的空间艺术布局手法,结合了颐情养性,礼佛烧香及皇权至尊等多种功能和要求。
从而构成了极其宏伟壮丽的艺术形象。
▲佛香阁建筑群以P28平面图为主结合P46讲述▲白塔山南坡建筑群P28,以平面图结合下图先讲,再看左上图。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室园林,内有七十二景,各景布局手法各不相同。
正座建筑群——是帝王朝料理政之所,才用轴线严格对称的空间布局,平原区的赛马,骑射比武的场地——空间处理上特意模仿自然草原的空旷畅达。
《园林建筑设计》复习题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名词解释12分,判断正误20分,单项选择32分,问答20分,设计16分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绿化:是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3、立意: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4、点景:即点缀风景。
建筑和山水、花木种植相结合而构成园林内的许多风景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往往是这些画面的重点或者主题,重要的建筑物甚至成为整座园林的构景中心,园林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建筑的风格。
5、布局:是指根据园林建筑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构思。
它是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
6、尺度:园林建筑或建筑空间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确定认识尺寸的物体(如与人或人习惯见到的物体)之间的比较,是设计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7、建筑庭园:由建筑物围成的具有一定景象的空间,用以作为人们室内活动场地的扩大和补充,并有组织地完善了与自然空间的过渡。
8、半亭:外观为普通亭子一半的亭,通常倚靠墙面或石壁而建。
9、攒尖顶:建筑的各戗脊自柱子向中心上方逐渐集中成一尖顶,用“顶饰”来结束,外形如伞状.一般用于正多边形和圆形平面的亭、阁、塔。
10、双面空廊:用柱支撑屋顶、四面无墙的廊。
在园林中既是通道又是游览路线,能两面观赏又在园中分隔空间,是最基本、运用最多的廊.11、流动景框:指人们在流动中通过连续变化的“景框”观景,获得多种变化着的画面,从而取得扩大空间的艺术效果。
12、复廊:又称之为“内外廊",相当于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墙上开有各式各样的漏窗。
或者说,墙体两侧各有一个单面空廊。
13、水榭: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水边的扁平建筑,建筑前架起一个观景平台,平台部分或全部伸入水中。
第二章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一)立意(二)选址(三)构图原则(四)空间处理第一节立意立意的概念所谓立意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的设计意图。
立意的重要性:意在笔先立意关系到设计的目的,又是设计过程采用何种组景、构图手法的依据。
立意的注意要点:1、突出艺术意境的创造2、以建筑功能为基础3、以环境条件为基础一.突出艺术意境的创造意境一切艺术,包括园林艺术,都应以其有无意境来判断其格调的高低,艺术价值的大和小。
园林建筑的意境造园中园林建筑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和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称其园林建筑的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最高境界。
例:古代皇家造园讲究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是封建帝王统治阶级追求“海上仙山”、“长生不老”、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长盛不衰意境的体现。
例: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将园主的思想感情加以融揉和寄托,增强其意境深邃的境界。
园林建筑意境的创设和表达1、利用匾额、楹联进行创设与表达•借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并展开联想。
意境的表达较为含蓄、深邃。
例:荷风四面亭亭柱有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点明了亭所在的独特位置和周围的景象。
例:雪香云蔚亭有画家文征明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利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引发了人对野山旷湖的联想。
利用匾额、楹联拓景2、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设与表达借实物比拟让游览者产生联想。
意境的表达较为直接。
用象征的手法,浓缩自然山水于庭院中,创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
例: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等四季的变化3、利用建筑的空间组合和造型创设直接利用具体的实物让观赏者产生的联想。
意境的表达最为直接。
二、以建筑的功能为基础例: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布局在立意上结合功能和地形特点,采用了多种空间处理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
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
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
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
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
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
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在江南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
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同时,在园林中景物的层次越少,越一览无余,即使是大的空间也会感觉变小。
相反,层次多,景越藏,越容易使空间感觉深远。
因此,在较小的范围内造园,为了扩大空间的感受,在景物的组织上,一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层次。
10383园林建筑学一、单项选择题1.园林的规模有大有小,内容有繁有简,但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要素:土地、水体、植物答案:建筑2.“一池三山”中的一池是指答案:太液池3.“一池三山”中三山是指方丈、蓬莱和答案:瀛洲4.著名的“辋川别业”是由谁规划答案:王维5.唐长安出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公共浏览性质的大型园林答案:曲江6.明末计成编著答案:《园冶》7.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主要以太湖石和答案:黄石8.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是答案:皇家园林9.北京城内的大内御苑即元代的太液池,明代叫做答案:西苑10.三山五园中香山主要是答案:静宜园11.三山五园中玉泉山主要是答案:静明园12.三山五园中万寿山主要是答案:清漪园13.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占地答案:二百九十公顷14.颐和园包括万寿山和昆明湖,后者约为全园面积的答案:五分之四15.京都龙安寺南庭是日本答案:“枯山水”的代表作16.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答案:十八世纪初期17.欧洲出现近乎自然、反相归真的新的园林风格是答案:风景式园林18.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游廊,廊子的宽度一般在答案:1.5米左右19.水云乡兴建主体建筑冷饮部采用,答案:大桃廊20.阙式大门是由古代()演化而来答案:石阙21.北京颐和园石舫叫做答案:清宴舫22.水榭尽可能答案:贴近水面23.拙政园中跨越水面之上的桥廊是答案:小飞虹24.在造型上,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答案:水平线条为宜25.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答案:双面空廊26.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春亭”是答案:三重檐四方亭27.承德避暑山庄的“富揽亭”为答案:重檐八角亭28.颐和园十七孔桥东端岸边上的亭是答案:廓如亭29.我国现存的亭子最大的一个是答案:廓如亭30.我国现存的亭子最小的一个是答案:兰亭31.“三潭印月”的亭是个答案:三角亭32.从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讲,中国传统的亭子以答案:木构瓦顶的居多33.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建筑形式答案:亭子34.在园林文化中牡丹比喻答案:富贵35.在园林文化中竹比喻答案:高洁36.在园林文化中梅花比喻答案:福气37.在园林文化中古松比喻答案:长寿38.上海豫园香雪堂的假山称为答案:“玉玲珑”39.临岸深水之水型为答案:潭40.水逐岸渐浅的水型为答案:滩41.一般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为答案:岛42. 景栽系答案:园林花木的统称43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分为答案:三类44. “勒诺特式”园林是答案:规整式园林45.建筑空间序列是空间与答案:时间相结合的产物46. 法国凡尔赛园林风格是答案:规整式园林47. 中国园林风格是答案:自然式园林48. 长沙烈士公园的园林风格是答案:混合式园林49. 单株种植为主的方法为答案:孤植50. 为数不多的花木成丛配植的方法为答案:丛栽51. 以竹林、梅林、松林成群种植在一起称为答案:群林52. “第一江山第一亭”是答案:祭江亭53. 园墙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为答案:复廊54. 景点入口处处理得“藏”或“露”、“简”或“繁”,应服从答案:总体要求55. 控制园林建筑室外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效果,要注意下述视觉规律:一般在各主要视点景的控制视锥约为答案:六十度至九十度56. 控制园林建筑室外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效果,要注意下述视觉规律:一般在各主要视点景的控制视角比值H:D约在答案:1:1至1:3之间57. 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是答案:园林58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是答案:绿化59. 园林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的中心问题是答案:布局60. 作为攀援植物的棚架,又是人们消夏庇荫之所的是答案:花架61. 园林中组织室外竖向交通的阶梯状道路是答案:汀步62. 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答案:故宫63. 峨眉山牛心亭属于答案:林间建亭64. 按经营位置的不同,廊可分为平地廊、爬山廊和答案:水廊65.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答案:古埃及和古希腊66. 颐和园曾名答案:清漪园67. 园林建筑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等几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园林建筑设计》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桩基:指建筑的基础通过柱子似的桩,穿过深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软弱土层,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岩层上。
2、空体墙:用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的墙(如空斗砖墙),或用具有孔洞的材料建造的墙(如空心砌块墙、空心板材墙)。
3、散水:房屋的外墙外侧,用不透水材料作出一定宽度,带有向外倾斜的保护带,其外沿必须高于建筑外地坪,作用是不让墙根处积水。
4、柔性防水屋面:又称卷材防水屋面,用油毡、玻璃布等纤维织物作胎层的卷材,用沥青等胶结材料粘结在结构层上形成防水层,具有良好的不渗水性。
5、半亭:外观为普通亭子一半的亭,通常倚靠于墙面或石壁而建。
6、双面空廊:只有屋顶用柱支撑、四面无墙的廊。
在园林中既是通道又是游览路线,能两面观赏又在园中分隔空间,是最基本、运用最多的廊。
7、复廊:又称之为“内外廊”,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各种式样的漏窗之墙。
或者说,是两个有漏窗之墙的单面空廊连在一起而形成。
8、水榭: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15、正脊顶:屋顶的坡面最上端汇聚到一条面对正立面的脊线。
9、暖廊:有可装卸玻璃门窗的廊,既能防风避雨又能保温隔热。
10、服务性园林建筑:是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园林建筑,主要为游人在游览途中提供一定的服务,如茶室、接待室、小卖部、摄影部、游船码头、园厕等。
11、亭: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供行人停留之所,是最常见的园林建筑。
12、地基:承受由基础传来的荷载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土层。
13、绿化:是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14、体量对比:园林建筑空间体量对比,包括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关系、和由建筑物围合的庭院空间之间的体量大小对比关系。
15、流动景框:指人们在流动中通过连续变化的”景框”环景,从而获得多种变化着的画面,取得扩大空间的艺术效果。
16、建筑庭园:一般系指由建筑物围成并具有一定景象的空间,用以作为人们室内活动场地的扩大和补充,并有组织地完善了与自然空间的过渡。
借景的方法(一)使用“借景”的方法打造美丽环境简介寻求“借景”的方法已经是一个古老的园林设计技巧。
在园林中,使用自然和人造的景观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
本文将介绍“借景”的方法和如何使用这些技巧创造美丽的环境。
使用“借景”的方法“借景”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场所,包括住宅和商店等。
以下是一些流行的技巧:1. 制造虚幻的景观通过使用像是围墙或篱笆等高大的物体来防止视线通过,这可以制造出虚幻的景观,给人带来神秘的感觉。
半透明的材料,如玻璃,也可以产生这种效果。
2. 强调远景让远处的景观成为环境中的主要元素,并与建筑物相结合,制造出更具想象力和美感的环境。
例如,将远处的山脉与绿色的树木融合在一起,给人带来舒适和温馨的感觉。
3. 利用水体水体如池塘、河流或海洋都可以成为“借景”的素材。
可以在建筑物的某个位置将水面设置成自然美景的背景,让“借景”的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水体还可以是反射仪表和美丽细节的理想之地。
4. 明确景观的方向考虑建筑物的方向和景观的位置,可以使其中的“借景”的效果更加充分。
例如,景观的宽度和长度与建筑物相同,即使山脉或海洋在远处,也能打造出视觉上的结构感和对称感。
5. 借助物体不妨借助一些具象物体,如花园石头,花盆、雕塑、篝火等辅助景观,来进行“借景“。
这样可以使景观的形状更清晰,更有趣。
6. 利用建筑物建筑物显然也可以是‘’借景‘’的素材,例如将建筑物的窗户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这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能增加环境的美观性。
结论“借景”已然成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技巧之一。
但是,要想成功应用这些技巧,设计师必须非常了解周围环境的特点,以及空间中相邻元素之间的关系。
将这种知识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美丽环境。
如何运用“借景”的方法打造美丽环境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和情况,选择适合的“借景”方法,以下是几个例子:1. 住宅社区在住宅社区中,可以借助周围的自然环境,比如城市公园和自然风光等,打造出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