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2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2
⼋年级上册语⽂故宫博物院作⽂4篇⼋年级上册语⽂故宫博物院作⽂⼀:雄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群之⼀。
⾛进天安⻔,经过端⻔,午⻔,就来到太和⻔,⼀座⾼⼤的宫殿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皇上办公的太和殿,经过太和殿就来到中和殿,过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
每个殿都有朱红的宫墙和⼤⻔,屋顶上盖的是⻩⾊的琉璃瓦。
过了保和殿,再拐个弯,就看到⼀个⼩⻔,进了⻔,向右看,就看⻅九⻰壁,九⻰壁上刻着九条⻰,它们的颜⾊分别是⽩,蓝,⻩,⿊四种,它们的形状各异,没有哪两条是相同的。
过了九⻰壁,再从左边⼩⻔进去,就来到钟表室。
当我进⼊钟表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钟的王国,钟的海洋,⼤⼤⼩⼩的古钟鳞次栉⽐,琳琅满⽬,有红⽊⼈物⻛扇钟,铜镀⾦绿鲨⻥⽪天⽂钟,铜壶滴漏,硬⽊雕花⾃名钟等,⼀共有钟表1000多种。
过了钟表室,转个圈⼉就来到御花园,御花园景⾊优美,四季都有花开,这⼀种花还没有谢,那⼀种⼜开了。
花园中间有个假⼭,在周围⼩草的掩映下,假⼭更漂亮了。
故宫博物院到处有美丽的景⾊,说也说不尽,希望有机会你去细细赏玩。
⼋年级上册语⽂故宫博物院作⽂⼆:暑假⾥,我和妈妈⼀起参加了北京世纪明德夏令营。
在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故宫之游了。
⾛近故宫,宽敞的⼤红⻔展现在我们眼前,只⻅川流不息的游客在空地上⾛来⾛去,⼈⼭⼈海。
不过,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游故宫的⼼情。
⾛进⼤⻔,导游姐姐开始讲解关于故宫的传奇故事和故宫的⽂化。
听导游姐姐说,故宫占地72万多平⽅⽶,共有9999间,宫廷为⻘⽩⽯底座,⾼⼤的屋脊,⻩⾊的琉璃瓦,到处都是⻰的图案,并饰以⾦碧辉煌的⾊彩。
故宫曾有24位皇帝陆续在此居住,故宫也极为壮观。
接着,导游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了许多宫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林宫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太和殿了。
那是皇帝上朝和批奏折的地⽅,也叫外朝。
太和殿内有⽆数的珍宝,建造时,明代所⽤的⽊材⼤多采⾃川、⼴、云、贵等地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二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材分析概述重点难点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学习方位词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金銮(luán)殿蟠(pán)龙鎏(liú)金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2.解释黑体的字: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
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根据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讨论:(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课文解读课文解读: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重要历史古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丰富多样的文物收藏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
一、故宫的历史背景故宫始建于明朝,建筑规模宏大,耗时十五年才完工。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帝王政治生活和文化艺术的重要象征。
如今,故宫作为一座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二、故宫的建筑特色故宫建筑融合中式古建筑与传统艺术元素,整体布局庄严肃穆。
宫殿、殿堂、厅宇错落有致,建筑雄伟壮观,室内的装饰瑰丽华贵。
每个建筑都有独特的命名和用途,例如一座座宫殿都分别作为皇帝出巡、祭祀、会见重要官员的地方。
三、故宫的文物珍藏故宫博物院内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书画、器物、陶瓷、瓷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游客可以在博物院内近距离观赏这些珍贵的文物,并借此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故宫的文化底蕴故宫博物院不仅仅是展示古代文物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中心。
这里举办过许多展览、论坛和演出,以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增进人们对历史的了解。
故宫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无数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前来探索。
五、游览故宫的建议若想去故宫参观,建议提前规划好时间,因为故宫庞大的面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全部游览完成。
同时,由于故宫每天的游客数量有限,建议提前订票或早点到达以避免人流排队等待。
在游览过程中,要保持秩序、尊重文物,并注意不要随意触摸或破坏展品。
六、总结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国家重点级博物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课文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珍藏文物以及其文化底蕴。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让我们一同前往故宫,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杨井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集体备课备注栏一、课题:《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二、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宫博物院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体会、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详略得当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重难点)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资料链接:故宫为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宫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整个紫禁城宫殿建筑,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给加点字注音: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殿檐.( )藻.井( )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磬.(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 坤.宁宫( ) 肃穆.( )奏.报( ) 慈禧.( ) 额枋.( ) 妃嫔.( ) 鎏.金()2、结合课文语句理解下列词语:玲珑:湛蓝:肃穆:幽雅:井然有序:【导学释疑】1、认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在途中标示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2)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故宫”,在作者的笔下,故宫的特征是什么?请找出最能概括故宫特征的语句来说明。
【巩固提升】进行以“我所知道的故宫”展开交流。
(学生对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进行介绍)【检测反馈】1.找出错别字,并订正。
宏大壮丽乐声悠扬龙凤成祥迥然不同井然有序相互应衬和协统一庄严肃目2.填空。
故宫,坐落在_____,是我国现存的__、___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这是___两代的皇宫,当时叫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第二课时)》教案导读: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示意图上标出故宫的主要建筑;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3.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1.PPT展示旅游路线图,总结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2.故宫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列数字。
二、课文研读(一)第三四段 1.这两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说说下面各句分别表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一千多个圆雕鳌头明确: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建筑精美宏大壮丽宏大壮丽三、重点研讨5-8自然段,学习方位词的运用,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一)请大家齐读第5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太和殿的外观颜色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词语。
2.本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这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
明确:1.以红黄为主,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黄色代表雍容富贵,是皇权的体现;词语有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红色大柱、金锁窗、朱漆门2.从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到门窗,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3.列数字:“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二)第6段参观了太和殿色彩明媚的外观,接下来,作者的脚步正式踏入了太和殿中。
1.本段说明由外到内,外观着重描绘色彩,内景着重描绘什么呢?2.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本段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出来。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精选13篇)八班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能说出故宫博物院的大致布局和结构特点,可以运用总分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的写作思路,体会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形成描写简单事物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同学获得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骄傲感,同学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故宫的布局特点和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把握事物说明文空间挨次的写作特点,并体会故宫的建筑美。
三、教学方法巡游参观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故宫博物院的视频资料,激发同学的爱好,联系同学平常在影视作品中对故宫的印象,增加本课的带入感。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提问引导:1.文中是首先写了故宫哪些宫殿呢?2.这几座宫殿的挨次是怎样的?伴随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同学再次回到文本,找出文章描写宫殿的句子,从中发觉文章的书写挨次:“中轴线”“南向北”。
(三)深化研读在大致了解故宫的基础上,老师将同学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导游”带我们去看看故宫为大家讲解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宫殿,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引导同学理解故宫结构,同时非常好的熬炼了同学口语交际的力量。
1.老师连续引导发问:“假如你去故宫你会选择那些宫殿去参观呢?”明确:太和殿。
2.大家为什么想去这个地方参观呢?明确:发觉文中主要写的事物。
引出详略得当的写法。
在描写这样一个简单事物的时候,假如面面俱到那么确定是无法写出亮点来抓住读者眼球的。
体现了在写作时的重点突出。
板书:详略得当。
3.范读:(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非常辉煌。
”(2)“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四周环围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3.引导同学理解文意,体会此时是站在什么角度去写故宫的呢?明确:是在远处和近处去描写的。
老师总结概括:是站在远处整体的总写,从近处上具体的分写,将事物的整体和局部充分的展现于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