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概念及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757.22 KB
- 文档页数:62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简介子宫出血分为正常和异常,正常的子宫出血是指在月经来潮期间子宫内膜脱落,脱落后出现的出血,而非月经期间子宫出血或月经期结束后仍有出血发生。
而异常子宫出血则是指在非月经期间出现的子宫内膜脱落和出血,或月经出血量异常的情况。
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疾病的恶化。
因此,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
诊断定义异常子宫出血是指以下情况之一或两者的结合:1.在月经周期外持续或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称为间歇性异常阴道出血(IUB)。
2.月经过长或出血过多,称为固定性或静态异常阴道出血。
临床表现1.IUB表现为:月经周期外的阴道出血,不伴有月经痛。
2.静态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内、周期不规则的过多或过长的流血量。
诊断步骤1.首先,对症状进行分析,包括月经的周期、周期的长度、月经的量和质地等。
2.随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
3.进一步做科学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涂片、B超等检查。
4.检查结果反馈后,进一步做必要的检查,比如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治疗目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应该实现以下目的:1.能够止血,解决症状。
2.发现病因,治疗可逆的病因。
3.能够预防不良的副作用,促进功能的恢复。
4.基于具体的病因,进行定向治疗。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今年以来,药物治疗的疗效提高了很多,其中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短期口服避孕药等等,但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同样需要警惕,比如妇科出血、药物副作用等。
2.手术治疗:包括宫腔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肌瘤切除、子宫内膜单极、双极电凝及对固定性异常出血的子宫切除手术。
3.特殊治疗:针对病因不明或难以治愈的患者,如三磷酸腺苷(ATP)逆转转运激素、冷冻治疗、凝固治疗、PWPA等。
注意事项1.对于未经孕育的女性,应该采用eSONS治疗,对于经孕育的女性,应该要考虑生育情况。
103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方法唐异常子宫出血就是女性除了经期正常流血情况以外的子宫出血,大部分女性都是每隔28天来一次月经,月经期间隔最短的是21天,最长的是35天,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一周,经血量大概在5~80 mL 之间。
如果女性经血量过少(少于5 mL),或是经血量过多(超过80 mL),或是经期时间过长(超过一周),或是月经发生的频率出现了异常等,都属于异常现象。
子宫异常出血几乎都是局部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子宫癌等疾病。
异常子宫出血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剥夺女性做母亲的权利,所以一旦出现子宫出血异常一定要高度重视,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常见的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 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诊断很多都是采取B超和诊断性刮宫来确诊,诊断性刮宫是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法,但是存在极高的漏诊率,对那些特别微小的子宫内膜息肉或是直径在一厘米以内的黏膜下肌瘤,B超检查时只能在图像上偶尔显示有回声增厚或是增强的现象,但是缺乏病情确诊的特点,所以可能会存在漏诊。
确诊需要宫腔镜筛查,这样确诊率与准确率都相对较高,操作起来也很安全、简单、快速,在做宫腔镜筛查之前无须患者做过多的烦琐准备。
短期不打算要小孩的患者可以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来治疗;如果患者没有生小孩的需求可以选择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
2. 子宫腺肌瘤主要症状是月经量过多和月经期持续较长,很多患者都有痛经的情况发生,也有一部分会出现不孕的可能。
它的确诊需要做病理性筛查,临床上也可以依据患者的典型表现症状或是血液检查中肿瘤标记物敏感程度有所增高等作为初步的诊断,也可做盆腔超声波检查来作为辅助诊断。
在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状况,或是否需要生育等情况来决定,可以药物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较轻或是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可以尝试短效口服避孕药或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依据病情可治疗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一般停药后都会复发,可再次服用药物治疗。
版本号2019-03 更新周期 3 年1.异常子宫出血(AUB)的定义和诊断1.1.定义: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总的术语,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中的任何1 项不符、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本指南所述AUB 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括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后出血。
1.2.AUB 的诊断标准:1.2.1.诊断前必须首先排除生殖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变所致。
1.2.2.AUB 的病史:1.2.2.1.应注意患者年龄、月经史、婚育史及避孕措施,排除妊娠,必要时测定血HCG 水平;1.2.2.2.是否存在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包括生殖道肿瘤、感染、血液系统及肝、肾、甲状腺疾病等,了解疾病经过和诊疗情况;1.2.2.3.近期有无服用干扰排卵的药物等;1.2.2.4.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确认其特异的出血模式。
1.2.3.体格检查:初诊时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不可或缺,可及时发现相关体征,如性征、身高、泌乳、体质量、体毛、腹部包块等,有助于确定出血来源,排除子宫颈、阴道病变,发现子宫结构的异常;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AUB 病因。
2.AUB 的病因分类2.1.FIGO 的AUB 病因新分类系统—PALMCOEIN 系统:2.2.FIGO 将AUB 病因分为两大类9 个类型,按英语首字母缩写为“PALMCOEIN”,“PALM”存在结构性改变、可采用影像学技术和(或)组织病理学方法明确诊断,二“COEIN”无子宫结构性改变。
2.3.具体分类:2.3.1.子宫内膜息肉所致AUB(简称AUB-P);2.3.2.子宫腺肌病所致AUB(简称AUB-A);2.3.3.子宫平滑肌瘤所致AUB(简称AUB-L);2.3.4.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AUB(简称AUB-M);2.3.5.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AUB(简称AUB-C);版本号2019-03 更新周期 3 年2.3.6.排卵障碍相关的AUB(简称AUB-O);2.3.7.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所致AUB(简称AUB-E);2.3.8.医源性AUB(简称AUB-I);2.3.9.未分类的AUB(简称AUB-N)。
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指南异常子宫出血(AUB)就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得妇科问题之一。
约三分之一得绝经前妇女与70% 以上得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因异常子宫出血来院就诊。
异常子宫出血习惯上包括各种各样得阴道不规则出血。
阴道出血其她术语得使用(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频繁、月经过多、血崩症等)常会使医疗服务人员感到困惑。
而在我国由田秦杰教授发表在《中国妇产科学杂志》得《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也对术语得使用进行规范,可由此处查瞧。
此外,不同妇科原因导致得阴道出血在各个国家定义不同。
鉴于以上原因,妇产科学国际联合会(FIGO)于2011 年颁布了一项新得命名系统,国际公认得分类系统由此诞生。
这个系统按照出血模式与原因对子宫异常出血进行分类,包括 2 大类9 个主要类别。
目前这个系统受到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得认可,2013 年进行一次修订。
这篇文章介绍了FIGO 对异常子宫出血得分类系统,并对该疾病得评估与治疗进行讨论。
正常子宫出血与异常子宫出血正常子宫出血大多数人得月经周期为21 天-35 天。
正常月经持续时间约为 5 天,前三天失血较多。
每个生理周期平均出血量约为30-40ml。
仅仅10% 得妇女月经出血量超过80ml,被认为就是异常情况。
月经出血量大于80ml 得妇女中约有65% 得人出现贫血症状。
大约25% 月经出血量小于60ml 得妇女也会自认为出血过多。
因此,对于多数女性而言,很难精确评估月经失血量,也很难区分正常还就是严重月经出血。
大多数女性得月经周期都可以预测,但就是每个月周期略有变化,青春期与围绝经期得周期更加不稳定。
月经周期包括卵泡期与黄体期。
这些时期就是由卵巢、下丘脑、垂体与子宫得相互作用调节得。
卵泡期,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卵母细胞发育,这一时期得特点就是雌激素占优势。
青春期与围绝经期时,这些变化尤为显著。
黄体期得特点就是排卵后黄体酮占优势,通常为12-14 天。
假如没有怀孕,黄体期结束时,由于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月经发生。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一类问题,它很可能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如何对异常子宫出血进行诊断与治疗?国内各位专家以2014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为基准,结合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年的更新以及我国女性特有的问题给出了新的建议,制定了2022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01、新版指南要点更新2022更新版指南在概念上与国际接轨,将异常子宫出血的概念进行了以下调整:1.闭经:原来闭经被归在月经规律性里面,现在被归到月经频率里面,这一点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做了调整。
2.月经量的改变:这是变化最大的一点。
上版指南定义月经量过多的标准为>80ml,月经量过少的标准为<5ml,判断月经量的多少是重要且有意义的,但实际测量起来比较难,并且患者对80ml和5ml的衡量也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所以本次指南同步了FIGO指南的标准——以主观感觉来衡量,即用自我感觉过多和自我感觉过少来衡量月经的多少。
女性在来月经期间感觉月经过多,并且身体、社交、情绪和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无论是否存在贫血,就可以诊断为月经过多。
和以前相比,感觉月经明显减少、成点滴状,则定为月经过少。
虽然以感觉判定主观一点,但是这样和治疗的目标会更加契合。
3.月经是否规律:以前FIGO对规律月经的定义是两次月经相差2天到20天都属于规律月经,现在变成7到9天之内,我们国内2014年的指南以7天作为一个标准。
在制定新的标准的时候田教授及专家们使用了一个好记的方法——“3个7”,正常月经的“3个7”分别是指月经频率28±7天、经期长度(也就是出血的时间)≤7天、两次月经之间的变化(周期规律性)≤7天,这样更方便大家记忆。
另外,在指南制定的流程中,田教授指出,新指南根据中国女性的特色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月经过少问题。
中国女性经常就月经过少而就诊和咨询,这一点在国际上并不多见。
所以专家们针对这点做了一些调整。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指南作者:唐璐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1期唐璐四川现代医院在临床上经常将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称为AUB,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指代的是女性月经周期、频率、出血量等由子宫腔内异常出血导致的一种病症。
本文下述内容探讨了有关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指南。
一、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流程在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询问,内容包括月经改变历史等,以便能够确认患者特异的出血模式,探究患者就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性生活、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以便能够排除患者妊娠、产褥期出血现象。
此外,还需要将患者正常月经出血现象与异常出血现象有效区分,以近三次出血日期为准,并且还要将非药物诱发的人工月经区分开来。
在对患者进行初诊时,相关妇科检查以及全身检查不可或缺,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相关体征,例如患者的腹部包块现象、泌乳、性征、体毛等,明确出血来源,排除有关阴道病变、子宫颈部位病变现象,及时发现患者子宫结构异常现象。
必要情况下还需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以便能够明确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
二、常见的异常子宫病症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处理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分别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恶变,极个别患者的致病因素可能不止一种。
(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又被称为AUB-P,可以为单发也可以为多发,该病症占异常子宫出血症状患者的20%~40%,高发于高血压、肥胖的中年妇女。
根据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75%左右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都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现象,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现象,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不孕症状。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检查时,最佳检查周期一般为月经前十天,已经确诊的患者需要接受病理检查。
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厘米,并且没有任何症状,那么一般在一年内消失的概率为25%左右,息肉恶变率低。
异常子宫出血(AUB)治疗指南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症状和体征之一,主要指与正常月经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一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一、术语更新1、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规范的月经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和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四个要素。
我国暂定的术语标准如下,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不适,如痛经、腰酸、下坠等。
2、废用术语:废用“功血”,废用metrorrhagia(子宫出血)、menorrhagia(月经过多)等具有希腊或拉丁字根的术语。
3、保留术语:(1)经间期出血;(2)不规则子宫出血;(3)突破性出血:出血较多者为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
4、新术语诞生1)慢性AUB:指近6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AUB,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
(2)急性AUB:指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医师认为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二、AUB病因诊断流程1、对AUB(即月经失调)患者,首先要通过详细询问月经改变的历史,确认其特异的出血模式,即患者主诉。
流程见图1.2、月经频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律月经的诊断:流程见图2.3、月经过少:是AUB的一种出血模式,在临床上常见。
其病因可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无排卵或因手术创伤、炎症、粘连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对正常量的激素不反应。
诊治流程见图3.4、月经稀发:诊治流程见图4.5、经间期出血(IMB):指有规律、在可预期的月经之间发生的出血。
按出血时间可分为卵泡期出血、围排卵期出血、黄体期出血。
诊断流程见图5.三、诊疗要点1、临床上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有AUB,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不孕。
通常可经盆腔B 超检查发现,最佳检查时间为周期第10天之前;确诊需在宫腔镜下摘除行病理检查。
2022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版(全文)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制定的中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于2014年发布,对国内异常子宫出血(AUB)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随着新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联盟于2018年再次更新了育龄期AUB的定义与分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也根据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和结果,结合国内的临床实践以及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和发现,针对AUB的定义、诊治流程、病因治疗进行了更新、补充,形成了中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以便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症状和疾病,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于2014年发布了中国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对国内AUB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再次更新了育龄期AUB的定义及分类,并对部分病因,如子宫平滑肌瘤所致AUB,进行了再分类,以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3】。
本次指南更新的重点为:(1)更新AUB相关术语标准;(2)更新AUB 病因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还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
本指南中的AUB 不包括其他生殖道部位以及泌尿道或消化道等非子宫来源的异常出血。
01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和病因分类系统1.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和推荐的AUB术语:描述月经的指标至少包括周期的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4个要素。
我国推荐的标准见表1,其他还应有经期有无痛经、腰酸、下坠等不适。
表1正常子宫出血(月经E ALB的术语及范围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术语范围周期频率闭经N6个月月经不来潮正常(28±7)d月经频发<21<1月经稀发>35(1周期规律性°规律月经<7(1不规律月经>7<1经期长度正常经期延K>7<1经期出血量月经过多自觉经最多,影响生活质量月经过少自觉经量较以往减少,点滴状注:,周期规律性指近1年的周期之间月经的变化范围;AUB表示异常子宫出血2.废用的术语:废用〃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一词表,原因是不同地区的定义和所用诊断检查的资源不同,因此内涵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