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QinQ配置
- 格式:pdf
- 大小:185.59 KB
- 文档页数:10
5 QinQ配置关于本章介绍QinQ的基本知识、配置方法和配置实例。
说明S2700SI和S2710SI不支持QinQ。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5.2 设备支持的QinQ特性QinQ因为其自身简单灵活的特点,在各解决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3 配置基本QinQ配置基本QinQ功能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报文,加上一层公网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4 配置灵活QinQ配置二层灵活QinQ接口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带有私网Tag的用户报文,统一加上公网的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5 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需要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
5.6 配置VLANIF接口支持QinQ Stacking功能当用户需要从本端设备远程登录到远端设备上进行远端管理时,可在远端设备上的管理VLAN对应的VLANIF接口上部署QinQ Stacking功能实现。
5.7 配置举例配置举例结合组网需求、配置思路来了解实际网络中QinQ的应用场景,并提供配置文件。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在基于传统的802.1Q协议的局域网互联模式中,当两个用户网络需要通过ISP互相访问时,ISP必须为每个接入用户的不同VLAN分配不同的VLAN ID,如图5-1所示。
假设用户的网络1和网络2位于两个不同地点,并分别通过ISP的PE1、PE2接入骨干网。
如果用户需要将网络1的VLAN100~VLAN200和网络2的VLAN100~VLAN200互联起来,那么必须将CE1、PE1、P和PE2、CE2的相连接口都配置为Trunk属性,并允许VLAN100~VLAN200通过。
QinQ1、概述VLAN标准IEEE 802.1Q 中定义的VLAN Tag 字段中用12 个比特位来表示VLAN ID,最多支持4096 个VLAN。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希望根据需求,划分自己内部网络VLAN,实现内部网络的安全、可靠。
网络提供商对用户支持的VLAN数及VLAN ID有特殊的要求,不同的用户需要的VLAN ID范围可能重叠,从而限制了用户内部网络的划分。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VLAN来支持业务的识别和隔离,802.1Q所支持的4096个VLAN,已不能满足需求。
QinQ技术对VLAN技术进行了扩展,通过在以太帧中堆叠两个802.1Q 包头,有效地扩展了VLAN数目,使VLAN的数目最多可达4096*4096个。
2、原理QinQ,802.1Q in 802.1Q,也叫VLAN Stacking,是基于IEEE802.1Q协议的扩展,在原有的802.1Q报文包头上又增加一层802.1Q标签(VLAN tag)来实现,通过双层标签,使VLAN的数量增加到4096*4096个。
两层标签分别标识用户网络(CVLAN)和运营商网络(PVLAN),QinQ将用户私网VLAN Tag 封装在公网VLAN Tag 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 Tag 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内层VLAN Tag 为用户私网VLAN Tag,外层VLAN Tag 为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VLAN Tag。
在公网中,报文只根据外层VLAN Tag 进行传播,用户的私网VLAN Tag 被屏蔽。
这样,不仅对数据流进行了区分,而且由于私网VLAN标签被透明传送,不同的用户VLAN标签可以重复使用,只需要外层VLAN标签的在公网上唯一即可,实际上也扩大了可利用的VLAN标签数量。
3、解决的问题(1)可以解决日益紧缺的公网VLAN ID资源问题两层VLAN tag 所提供的4096*4096个VLAN ID有效地解决了VLAN ID 短缺的问题。
烽火GPON开通指导手册一、OLT开通 (2)1、现场配置OLT的管理VLAN (2)2、网管上添加网元 (2)1)进入编辑模式 (3)2)添加逻辑域 (3)3)添加AN5516-01 系统 (4)4)增加模块 (5)5)检测物理配置 (6)6)卡授权 (6)7)校时 (7)8)设置告警接收地址 (8)9)时间管理配置 (9)二、ONU开通步骤 (10)1)配置局端VLAN(新增SVLAN时) (10)2)配置QINQ模板(双层VLAN情况) (11)3)ONU授权 (12)4)修改ONU名称 (13)5)配置ONU带宽 (15)6)ONU端口业务配置 (16)三、ONU开通(语音业务) (18)1)局端VLAN(新增VLAN时) (18)2)NGN上联接口配置 (19)3)NGN上联用户数据配置 (20)4)GPON业务带宽配置 (21)5)ONU业务配置 (21)四、开通后配置和通道检查(命令行) (22)1)登陆GC4B盘和ONU方法 (22)2)检查ONU配置(ONU上) (23)3)检查ONU配置(GC4B盘上) (24)4)检查ONU配置(主控盘HSWA上) (24)五、开通后通道检查(网管) (24)1)ONU上学习MAC地址情况: (24)2)OLT上学习MAC地址: (25)六、告警 (26)1)常见告警 (26)2)告警屏蔽 (26)七、定期备份 (27)1)OLT配置备份 (27)A)打开WFTP软件 (27)B)从网管导出配置 (28)2)数据库备份 (29)附:一、烽火GPON设备介绍: (30)二、小技巧: (30)1、ONU查询 (30)2、导入网管配置方法: (32)1)进入编辑模式 (32)2)导入配置数据 (32)一、OLT开通1、现场配置OLT的管理VLAN串口命令行设置管理vlan的命令:GEPON //第一层用户名GEPON //第一层密码EN //第一层用户名GEPON //第一层用户名cd device //进入device目录下set uplink port 19:1 enable //打开19槽第一口set uplink port 19:1 auto_negotiation enable //打开自协商功能cd service //进入service目录下set manage vlan name manage vid 3000 inputport 19:1 tagged//配置管理VLAN和上联端口set manage vlan name manage ip 172.28.76.2/22 172.28.76.1//配置管理IP、掩码和网关cd .. //退到根目录下set debugip 192.168.1.1 mask 255.255.255.0//设置本地EMS口IP(用于本地接网管管理)hostname ZJQXTZ_OLT1 //修改系统名称SAVE //保存到此配置完成,命令的详细解释请看附件:5516-01上网管命令行.doc2、网管上添加网元1)进入编辑模式点击快捷图标,点击后图标周围有蓝框:2)添加逻辑域增加逻辑域可以方便进行区域管理,可以分权分域管理,不同用户管理不同的区域。
QinQ配置方法参考一、QinQ原理介绍QinQ是指将用户私网VLAN Tag封装在公网VLAN Tag中,使报文带着两层VLAN Tag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在公网中报文只根据外层VLAN Tag(即公网VLAN Tag)传播,用户的私网VLAN Tag被屏蔽。
带单层VLAN Tag的报文结构如下所示:D S D(0~1500B)FCA (6B)A(6B)E TYP E(8100)(2B)用户VL AN TAG(2B)E TYP E(2B)ATA S(4B)图1-1带用户VLAN Tag的报文带双层VLAN Tag的报文结构如下所示:图1-2封装了外层VLAN Tag的报文由于QinQ的实现是基于802.1Q协议中的Trunk端口概念,要求隧道上的设备都必须支持802.1Q协议,所以QinQ只适用于小型的、以三层交换机为骨干的企业网或小规模的城域网。
QinQ主要可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缓解日益紧缺的公网VLAN ID资源问题;●用户可以规划自己的私网VLAN ID,不会导致和公网VLAN ID冲突;●为小型城域网或企业网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解决方案。
二、QinQ的实现方式华为系列路由交换机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QinQ:(1)开启端口的VLAN VPN特性功能开启端口的VLAN VPN功能后,当该端口接收到报文,无论报文是否带有VLAN Tag,交换机都会为该报文打上本端口缺省VLAN的VLAN Tag。
这样,如果接收到的是已经带有VLAN Tag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双Tag的报文;如果接收到的是Untagged的报文,该报文就成为带有端口缺省VLAN Tag的报文。
(2)配置基于流分类的Nested VLAN基于流分类的Nested VLAN特性是对QinQ的一种更灵活的实现,即通常所说的灵活QinQ。
用户可以对端口下匹配特定ACL流规则的报文进行如下操作:●设置报文的外层VLAN Tag●修改报文的外层VLAN Tag三、QinQ配置举例图1-3配置实例网络拓扑图如图说明:Dslam1的用户VLAN100~199,在S8505下行口打上VLAN1000的外层VLAN;Dslam2的用户VLAN200~299,在LanSwitch下行口打上VALN2000的外层VLAN;Dslam设备的管理NMS VLAN 999,网管VLAN的外层VLAN假设在S8505上为VLAN 1999。
QinQ配置参考2009-3-20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 QinQ配置1.1 QinQ简介QinQ是一种二层交换技术,在服务商网络边缘连接用户网络的交换机(即PE)上配置,实现了“用户数据跨服务商网络透明传输”,达到VPN的效果。
PE接收到的用户数据帧很可能已经被用户自己的交换机打了一层802.1q Tag(即C-Tag)。
PE将该数据帧再打上一层802.1q Tag(即S-Tag),转发到服务商网络中。
在服务商网络中,数据帧根据S-Tag进行转发,到达对端PE。
对端PE剥去S-Tag,将数据帧转发到用户网络中。
关于文中出现的技术术语/缩略语,后文“附录”中有简要解释。
1.2 QinQ配置指导注意事项缺省状态下,QinQ功能是关闭的。
☹配置QinQ有如下注意事项:●路由口不能设置为Tunnel Port●Ap口可以设置成Tunnel Port●配置为Tunnel的端口不能再启用802.1x功能●配置为Tunnel的端口上不能启用集群●配置为Tunnel的端口上不加入STP算法●配置为Tunnel的端口上不能启用GVRP●配置为Tunnel的端口无法使能System-guard步骤1:根据实际网络需求,选定一种基本配置模型QinQ 有三种基本配置模型:●基于端口的QinQ基于端口的QinQ,也称为“基本QinQ”。
仅能够实现“用户数据帧跨服务商网络透明传输”。
广泛适用。
●基于C-Tag的QinQ基于C-Tag的QinQ,是“灵活QinQ”的一种。
在实现“用户数据帧跨服务商网络透明传输”的同时,能够在服务商网络中识别出C-Tag属于特定范围的用户数据帧。
●基于流特征的QinQ基于流特征的QinQ,是“灵活QinQ”的一种。
在实现“用户数据帧跨服务商网络透明传输”的同时,能够在服务商网络中识别出具有特定数据流特征的用户数据帧。
步骤2:配置“基本配置模型”和“可选配置”1.参照“基本配置模型”,完成QinQ必选配置。
QINQ技术简介一、QINQ的产生背景IEEE802.1Q中定义的VLAN Tag域中只有12个比特位用于表示VLAN ID,所以设备最多可以支持4094个VLAN。
在实际运用中,尤其在城域网中,需要大量的VLAN 来隔离用户,4094个VLAN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QINQ的作用及原理设备提供的端口QINQ特性是一种简单、灵活的二层VPN技术,它通过在运营商网络边缘设备上为用户的私网报文封装外层VLAN Tag,使报文携带两层VLAN Tag 穿越运营商的骨干网络(公网)。
在公网中,设备只根据外层VLAN Tag对报文进行转发,并将报文的源MAC地址表项学习到外层Tag所在VLAN的MAC地址表中,而用户的私网VLAN Tag在传输过程中将被当作报文中的数据部分来进行传输。
QINQ特性使得运营商可以用一个VLAN为含有多个VLAN的用户网络服务。
如图1所示,用户网络A的私网VLAN 为VLAN 1~10,用户网络B的私网VLAN为VLAN 1~20。
运营商为用户网络A分配的VLAN为VLAN 3,为用户网络B分配的VLAN为VLAN 4。
当用户网络A的带VLAN Tag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时,报文外面会被封装上一层VLAN ID为3的VLAN Tag;当用户网络B的带VLAN Tag的报文进入运营商网络时,报文外面会被封装上一层VLAN ID为4的VLAN Tag。
这样,不同用户网络的报文在公网传输时被完全分开,即使两个用户网络的VLAN范围存在重叠,在公网传输时也不会产生混淆。
用户网络A (VLAN 1~10)RO--------RO\ /\ / 用户网络A VLAN 1-10\ / RO ------------RORO || 运营商网络 ||VLAN 3 |VLAN 3RO --- .... ------RO|VLAN 4 |VLAN 4| || |RO RO ------ RO用户网络B(VLAN 1-20) 用户网络B(VLAN 1-20)图1 QINQ功能示意图QINQ特性使网络最多可以提供4094X4094个VLAN,满足城域网对VLAN数量的需求,它主要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