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估值、企业分析与投资体系(上)
- 格式:pdf
- 大小:542.55 KB
- 文档页数:16
会计学中的企业估值与投资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估值和投资对于会计学至关重要。
企业估值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潜在价值,并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探讨会计学中的企业估值方法和投资策略,旨在提供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1. 企业估值方法企业估值是确定企业价值的过程。
在会计学中,有几种主要的企业估值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市场比较法是通过比较类似企业的市场价格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基于市场上类似企业的交易数据,并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和市场竞争力。
收益法是基于企业未来的收益潜力来估算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利润预测和财务指标来预测未来收益,并将其转化为企业价值。
成本法是基于企业的重建费用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将企业的资产价值和债务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净值作为企业的估值依据。
2.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在决策购买或出售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则和方法。
在会计学中,有几种常见的投资策略,包括价值投资、成长投资和指数投资。
价值投资是一种寻找低估股票的策略。
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并寻找相对于其内在价值低估的企业股票。
这种策略通常要求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估值方法有深入的了解。
成长投资是一种寻找高成长潜力股票的策略。
投资者通过关注企业的收入增长率、市场份额和行业前景,选择那些具有高潜力的企业股票进行投资。
指数投资是通过购买股票市场指数基金来实现对整个市场的投资。
在这种策略中,投资者不需要进行个别企业的分析,而是通过购买代表整个市场的指数基金来分散风险。
3. 会计学在企业估值与投资中的应用会计学在企业估值与投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会计学提供了投资者所需的企业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和相关指标,以帮助他们进行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
财务报表是会计学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提供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最全关于估值方法及估值体系介绍估值是指对一些对象或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确定的过程。
估值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评估企业、项目或资产的价值,并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估值方法及估值体系。
1.市盈率法(PE法)市盈率法是最常用的估值方法之一,用于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
市盈率是指公司市值与其年度盈利的比率。
通常,高市盈率表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较高,而低市盈率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前景较悲观。
市盈率法的缺点是它忽略了公司其他财务指标的影响。
2.市净率法(PB法)市净率法基于公司的净资产与市值之比进行估值。
市净率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一般而言,市净率高于1表示公司被高估,而市净率低于1表示公司被低估。
然而,市净率法忽视了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盈利潜力。
3.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法)贴现现金流量法是一种基于现金流的估值方法。
它通过将未来年度现金流折现到当前值,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DCF法的优点是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而,该方法对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测非常敏感,预测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导致估值误差。
常模估值法是通过比较相似公司或项目的估值指标,得出被估值对象的估值。
这些指标可以是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
常模估值法的缺点是依赖于可比公司或项目的数据,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可比对象,就无法进行准确的估值。
5. 产权估值法(Asset-based方法)产权估值法是基于公司的净资产进行估值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资产密集型企业,资产价值起主导作用。
然而,产权估值法忽视了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潜力。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估值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估值方法和技术,如实物估值法、盈利贡献法、市场多元化估值法等。
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取决于被估值对象的特点、行业情况以及估值目的。
估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框架,用于确定估值方法的使用和权重。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分析,以确定估值的宏观环境。
公司财务中的企业估值与投资回报分析企业估值是指对一家公司或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而投资回报分析则是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回报的方法。
在公司财务中,企业估值和投资回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估值的方法及意义企业估值是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常见的企业估值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资产法。
市场比较法是通过市场上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来估计企业的价值;收益法是基于企业未来盈利水平来估算企业的价值;资产法是以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为基础,计算企业的价值。
企业估值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公司真实的价值,并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准确估算企业的价值,企业管理者可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避免低估或高估企业价值带来的风险。
此外,企业估值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估值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增加融资渠道和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投资回报分析的方法及应用投资回报分析是评估投资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潜在回报的常用方法,常见的投资回报分析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
净现值法是以现金流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进行评估;内部收益率法是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来衡量项目的回报水平;投资回收期法则是评估投资项目所需回收成本的时间。
投资回报分析的应用主要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和进行风险控制。
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准确的回报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衡量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回报,并筛选出具有良好回报潜力的项目。
投资回报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及时发现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三、企业估值与投资回报分析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企业估值与投资回报分析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案例:某公司正在考虑投资一项新的生产线,该生产线由于技术先进,预计能大幅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利润水平。
公司的财务部门对该投资项目进行了企业估值和投资回报分析。
企业价值评估与投资分析企业的价值评估与投资分析在商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和未来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的价值。
投资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决定投资的可行性和潜在回报。
以下将介绍企业价值评估和投资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企业价值评估对于投资者、财务决策者和各类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是否值得投资企业,并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
对于财务决策者来说,企业价值评估可以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的重要信息,帮助其做出明智的决策。
另外,企业价值评估还可以为企业的融资和并购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各类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贴现等。
财务比率分析法通过比较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收入、利润、资产负债表等,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现金流量贴现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它基于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将其贴现到当前值,以得出企业的价值。
三、企业投资分析的重要性企业投资分析用于评估投资机会的可行性和潜在回报。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哪些投资项目值得投资,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分析可以帮助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此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投资分析的方法企业投资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等。
净现值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到当前值,并减去投资项目的成本,以得出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法是另一常用的方法,它是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投资回收期则是评估投资回收所需时间的指标。
五、企业价值评估与投资分析的工具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和投资分析时,可以使用各种工具。
财务报表是最基础的工具,包括利润表、经营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
公司估值与投资分析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投资是企业获得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公司的估值情况是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本文将从公司估值和投资分析两个方面探讨相关内容。
一、公司估值公司估值是指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模型,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进行评估,确定其在市场上的价值和潜力。
针对不同的情况和目的,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估值方法,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一种常见的估值方法,它通过将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盈利能力进行对比,计算出市盈率。
市盈率高的公司往往被认为具有较高的估值和投资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法往往不能适用于所有行业和企业,因为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2. 市净率法市净率法是通过将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净资产进行对比,计算出市净率。
市净率高的公司往往被认为具有较高的估值和投资价值。
市净率法相对于市盈率法更加适用于那些重资产行业,如房地产、制造业等。
3. 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法是一种相对较为综合和客观的估值方法,它通过对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计算,得出公司的估值。
现金流量法能够全面考虑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二、投资分析除了了解公司的估值情况,投资者还需要进行投资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值得进行投资。
投资分析的内容包括行业分析、公司分析和风险评估等。
1.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是对所在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状况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研究和评估。
投资者需要了解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以及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通过行业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该行业的潜力和前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2. 公司分析公司分析是对具体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和评估。
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模式、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和市场地位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司的管理层、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因素。
浅析企业估值方法和实践应用企业估值是计算一家公司的价值的过程,它在投资、财务分析、并购和其他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投资者、银行、投资银行家和公司管理者来说,了解不同的估值方法和实践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企业估值方法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估值方法市场法市场法是企业估值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市场交易中的定价数据来确定一个公司的价值。
常见的市场法方法包括市盈率法、市销率法和市净率法。
市盈率法:该方法使用公司的市盈率与同行业或同类公司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并将其应用于目标公司的盈利数据,得出其价值。
市销率法:该方法使用公司的市销率与同行业或同类公司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市销率水平,并将其应用于目标公司的销售额数据,得出其价值。
市净率法:该方法使用公司的市净率与同行业或同类公司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净率水平,并将其应用于目标公司的净资产数据,得出其价值。
收益法收益法是通过考虑未来现金流量来确定公司的价值。
常见的收益法包括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模型。
股利贴现模型:该模型基于假设公司未来会支付股息,通过贴现这些股息来确定公司的价值。
自由现金流模型:该模型考虑公司未来所有者权益收益来源以及现金流量,通过贴现这些未来现金流量来确定公司的价值。
资产法资产法是根据公司拥有的资产来确定其价值。
常见的资产法包括净资产法和替代成本法。
净资产法:该方法计算公司净资产(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并将其作为公司价值。
替代成本法:该方法计算替代某个资产所需的成本,并将其作为该资产的价值。
实践应用企业估值方法在实践中经常会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完整而可靠的数据企业估值所使用的数据需要具备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了目标公司过去几年财务报表数据、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所需潜在收入来源等等。
同时,在选择可比较公司时也需要谨慎,确保选取到具备相似规模和经营特征的公司。
企业估值与投资回报分析企业估值和投资回报是对一个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投资者决策的依据。
通过对企业估值的分析和评估,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判断投资的可行性,并预测未来的回报。
本文将探讨企业估值的方法和投资回报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价值和投资潜力。
一、企业估值方法1. 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企业估值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企业市值与其净利润进行比较,计算出企业的市盈率。
市盈率反映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的期望和风险偏好。
一般来说,较高的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对企业发展潜力较高的预期,而较低的市盈率则可能意味着潜在的投资机会。
2. 市净率法市净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企业估值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市值与其净资产进行比较,计算出企业的市净率。
市净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净资产价值相对于市值的比例。
一般来说,较低的市净率意味着市场对企业的价值低估,可能是投资机会。
3. 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相对复杂但较为准确的企业估值方法。
它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通过折现的方式计算出企业的现值,再将现值与企业的负债进行比较,得出企业的估值。
现金流量折现法考虑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
二、投资回报分析1. 资本回报率资本回报率是一项用于评估企业投资回报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利润和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资本回报率越高,表示企业利润相对于投入资本的比例越高,投资回报越有吸引力。
2. 股息收益率股息收益率是在投资股票时考虑的指标之一。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股票所能获得的分红收益率。
较高的股息收益率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现金流回报。
3. 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是评估投资项目的回报水平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回报。
内部收益率越高,表示投资项目的回报越大,对投资者越具吸引力。
三、实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通过市盈率法、市净率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估值分析,同时对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股息收益率和内部收益率进行投资回报分析。
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企业估值是指对一家公司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的过程。
投资决策则是在对企业估值的基础上,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
对于投资者来说,进行有效的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
一、确定估值方法企业估值有多种方法,包括市盈率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选取适合具体情况的估值方法非常重要。
市盈率法适用于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现金流量折现法适用于考虑未来现金流量变动的公司。
根据企业的特征和行业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可以提高估值的准确性。
二、收集和分析信息在进行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时,收集和分析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数据、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参考研究报告、财经新闻和专家意见等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为后续的估值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综合考量风险因素在进行估值和投资决策时,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投资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等。
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风险水平,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四、制定投资策略基于对企业估值的分析和风险的评估,投资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包括买入策略和卖出策略。
买入策略是指在估值合理、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买入时机和买入价格。
卖出策略是指在企业价值达到一定水平或者风险超过可接受范围时,选择适当的卖出时机和卖出价格。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收益。
五、定期评估和调整投资决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的过程。
在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后,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和市场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变化情况,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新的情况。
同时,也需要定期评估投资的效果,查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作出相应调整。
资产管理中的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在资产管理领域,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准确的企业估值,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从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企业估值企业估值是确定企业整体价值的过程。
在资产管理中,企业估值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市盈率法、贴现现金流法、市净率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有着各自的适用性。
市盈率法是一种常见的企业估值方法,它通过比较企业当前市盈率与行业平均市盈率的差异来判断企业的估值水平。
贴现现金流法则考虑到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时间价值,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计算,得出企业的估值结果。
市净率法则将企业的市值与其净资产相对比,反映了企业的投资回报情况。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企业估值的核心目标都是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在进行企业估值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环境等多个因素,以确保估值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二、投资决策企业估值的结果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在面临不同投资选择时,根据对企业估值结果的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他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合适的投资方向和风险偏好。
其次,他们需要评估企业的成长潜力和收益预期,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
最后,他们需要考虑政策环境、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决策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估值结果的基础上,投资者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回报。
三、资产管理中的挑战在资产管理的实践中,企业估值和投资决策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估值需要准确的财务数据和市场信息支持,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其次,投资决策需要投资者具备深入的行业知识和分析能力,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此外,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对资产管理带来了挑战。
会计工作中的企业价值评估与投资分析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和经营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企业价值评估和投资分析。
本文将讨论会计工作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全面的估算和评估。
通过会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价值水平。
1.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通过对这些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可以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初步评估。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企业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企业的价值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
同时,对较长时间周期内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成长潜力和风险。
3.资产评估企业的资产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评估,可以初步确定企业的资产水平和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资产状况与行业平均水平,判断企业的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二、投资分析投资分析是指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规划。
1.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是评估投资项目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项目的收益性和回收期。
会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方法论,帮助企业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并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财务风险分析投资项目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
通过会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评估项目的风险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会计控制和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3.投资回报率分析投资回报率是评估投资项目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衡量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风险。
会计工作提供了相关数据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回报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浅谈估值、企业分析与投资体系(上)以下为3月10日雪球在线交流的精选。
12年看您的博客开始启蒙,到目前体会颇深。
您认为个人投资者在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哪个方面?谢谢!好问题,我个人认为“从一开始就建立全局性的视野”是非常关键的。
所谓的投资体系并不是表面上的仓位和策略的安排,而是这些背后的价值观和思维深度的反映。
投资中有三个本质的挑战,第一要认识自己,第二要看清企业,第三要弄懂市场。
缺了第一条迟早要死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缺了第二条将无法真正从经营角度看问题而只能无限趋向于投机,缺了第三条容易犯僵化教条和思维极端化的毛病。
我认为看一个投资人的学识修养,不是看其中任何一条多么的出类拔萃,而是看其能否将这三者融合在一起。
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的大方向和大原则。
等这3个问题考虑清楚了,所谓的体系也好策略也好都自然而然的就顺畅了。
没有想清楚这些之前,看起来严密科学严谨专业的所谓体系,往往是脆弱和刻板教条的,这种时候的投资不但没有美好的感觉,反而经常出觉得左右为难患得患失。
所谓的“投资体系”最终的目标是帮助我们在决策中可以清晰的思考和方便的执行,因此那种无比复杂的看起来不明觉厉的体系在我看来完全是唬人的。
真正好的投资体系是清晰简洁但又蕴含着强大的思想能量的。
另外说实话“投资体系”这个词就一直都是面貌模糊的,提及率很高但很少有人细究过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哪些较为明确的条件和约束,所以大家讲的投资体系往往不是一个概念。
最近如果有时间我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投资体系方面的东西,把一些思考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个人投资者在公司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以及完整性都是极具劣势的,请问水晶,如何在投资体系中规避这个劣势?当你认为这是个劣势的时候有2个假设:第一,所有的信息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越多越及时的信息越有助于投资决策;第二,个人投资者必须达到机构投资人的信息充实度才能有效投资。
但事实上,我认为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
首先决定一个公司基本轮廓的信息完全可以从公共信息中获得了,这些信息其实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无法从中得到有意义的东西那么要么是这个公司本来就面貌模糊,不值得费太多精力(大量公司都是如此)。
要么就是投资人的分析能力未达到足够的程度。
此外,需要覆盖多广的信息以及需要多高效率的获得信息,与一个人的投资模式也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人(机构)的投资模式是到处挖掘下个季度的热点,那么广撒网高效率获得信息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你的工作不过是为了找有限的一些好生意好公司,那么决定你投资绩效的就绝不是信息的充沛程度和效率,而是是否具备一个企业价值分析和提炼的方法论?是否具有从已知信息中提炼出可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能力?所以,如果作为个人投资者,在你希望弥补“信息广度和效率”的那一刻就不可能赢了。
如果你想赢,请转为加强信息提炼的深度——其基础是企业价值分析的方法论。
对此,我的新书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这算广告吗)。
你好,弄懂市场不容易,请问:当市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非理性下跌现象时,而且市场利空信息不断时,某企业基本面较正常良好地经营,而股价一直不能向价值回归,可能会持续3-5年,投资人该怎样?首先要慎重的认定“市场非理性”这个前提,在我的经验里如果一笔交易买入后出现了20%以内的波动是非常正常和常见的,但如果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跌并且维持了超过1、2年以上的时间,那么我认为一定是自己犯错了,不要为了面子狡辩和自我欺骗(那种买了后只是很长时间不涨的不算)。
但犯错的类别和程度是有区别的。
要么是对象判断失误(对企业经营的误判),要么是时机判断失误(对估值的把握)。
只是短期遭遇剧烈的下跌往往是时机误判,不但下跌巨大而且长期的低迷往往是对象误判,或者兼而有之。
错误的时机可以被正确的对象用时间来抚平(但会拉低复合收益率),如果这之后其还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价值创造周期并且也具有很高的成长弹性,那么最终看来这是否算个错误也值得商榷;错误的对象+错误的时机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错误,但如果仓位控制得力还不致命。
最致命的就是用大仓位在错误的时机买入错误的对象。
那将是一个投资人真正的噩梦。
所以这也回到我很早前提到的一个说法:真正的安全边际首先是仓位管理,其次是正确的对象,最后才是价格因素。
这个答案就是从错误的程度倒退过去的,这其实也符合凯利公式中先要概率(确定性)再要赔率(价格)的数学公式和思想。
我们都难免犯错,但要努力减少严重错误的发生,更要从根本上杜绝致命错误出现的可能性。
拍兄,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收集行业信息?哪些地方的数据靠谱点?比如医药消费的行业信息。
谢谢了!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主要就是来自年报等公开信息,财务数据的历史数据从新浪财经查找的较多,公司或者行业的调研报告主要来自“迈博汇金”。
当然也会在雪球查找一些公司的讨论来参考。
苍老师好,您的书正在研读中,一个人在刚入市时接受的投资理念很重要,直接决定了是不是会走弯路,如果是在早两年看到你的书就好了!我想问的问题是关于企业分析方面的: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在企业分析方面能力差异很大,对企业的战略方向、行业发展规律了掌握的很少,作为小散如何培养自己在企业分析方面的能力,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您是如何看清上市公司的?企业分析能力是个很大的词,其实细分一下很容易发现其无非是以下几点:1,解读财务数据的能力2,对行业供需和竞争的理解能力3,对企业价值含量的判断这其中财务数据是基本功,每一个想进入企业分析领域的人不可能绕过这个门槛。
好在这部分的知识是标准化的,也不需要特别高的程度。
对行业供需和竞争的理解与每个人的职业和知识背景乃至于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息息相关,这是形成不同的能力圈子的根本原因。
这一点上最出类拔萃的人是可以洞悉商业前景、鉴别有效战略以及预判竞争演变的人。
而第三点是投资这个行当特有的门槛,也是为什么很多“行业精英、专业人士”到了证券市场却很容易翻船的根本原因。
对企业价值含量的判断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其包含了对现金流折现模型的理解,对企业价值周期的理解,对高价值企业特征的理解,对股价溢价和折价形成的本质原因的理解。
这是一个投资人修养进阶的中高级阶段,也是将一大堆人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的一道高高的壁垒。
总之,先要搞定基本功,没这个后面的就别谈了。
然后要不断增强自己对特定领域上的专业认识,让自己真正具备这个区域内的“商业常识”,进而获得“商业洞察力”。
此外,要具备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能力,跨过“从实业到投资的门槛”。
我的问题是:1)如何判断当前的市场;2)要看清企业的话需要做到那些;3)在看清企业的情况下如何买入,是越低越买还是越高越买,如何止损和止盈。
谢谢!精准的判断市场是一个永远的梦。
我认为市场在70%的时间里是不具有重大操作意义的,判断市场的极端态相对容易些。
看企业请参考回答另一个朋友的“何谓企业分析能力”的回复。
对于价值投资人来说越高越买肯定是个奇怪的逻辑——高买和低买都是表象,本质是概率和赔率的关系。
有的人放弃一些赔率而转为等到基本面明朗、催化剂显性等确定性更高的时候,这就表现为变高了才买,有的人正相反认为足够低的价格会让有限的基本面问题得到消化,这就表现为越低越买。
所以永远不要盯着行为本身,要思考其背后的逻辑。
也不存在什么完美的策略,一切都是利弊权衡的产物。
此外,买和卖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具体如何操作需要将对象、时机、力度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有效。
具体请参照我书中的相关论述。
作为一个战绩优异的“散户”,您觉得自己在投资中与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林奇的书里说过一些,您能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再详述一下么?谢谢!谈不上战绩优异,我个人要求不是很高而已。
散户与机构相比最大优势就是没那么多噪音:不用参加各种评比,不用接受不喜欢的热钱,不用被死板的“风控”机制束缚,不用将精力广撒网到几百只股票里,不用为了吸引资金到处吹牛遭致高预期的压力,也不用为了挤入这个圈子去接受几年“专业教育”从而脑子里塞入一些有害东西…看一个企业,如何进行分析呢?首先是先定性,大视野发现行业未来的机会,公司的机会,然后在定量进行分析。
那么具体如何进行定量分析呢?财务指标只是基本,那么其他方面呢?定性是确定其多大程度上具有高价值企业特征,处于价值周期的哪个阶段,以及其未来的经营态势是怎样的。
较好的定性可以让你对一笔投资的大逻辑了然于胸,这样就不容易被一些突如起来的信息扰乱情绪降低判断力。
定量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勾兑关系,也包括了对其业务发展的一些关键要素的衡量,比如成长的弹性比如其主要价值要素(ROE的高度、持久度和净资产的增厚度)的演变状况等。
定性与定量不是截然分离的。
事实上定性的很多依据就来自于定量的数据。
但如果无定性的意识和能力,仅仅是在数据里打转转,那么很容易踏上价值陷阱,或者最起码来说很容易事倍功半。
它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定量是服务于和充实定性的,定性的需要又指引了定量工作的重点和最需要关注的范围。
你如何看待一家公司财务指标与相对估值指标(PE、PB)很一般但股价却大涨的情况,比如上海钢联、比亚迪等?在对一家企业进行绝对估值时,对其未来的成长预期你最高能给多大的成长率?你愿意为一家企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而接受的最高PE、PB是多少?股价的涨跌未必时刻与一家公司的财务指标呈现对应关系,对于1,2年的时间内情绪和资金环境等可能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所以我认为有两种目的是只能徒增烦恼的:第一,试图时刻解释市场价格形成的理由;第二,试图解释所有公司其股价形成的理由。
我不会为此太烦恼,承认看不懂就好了。
关键是找到一些你能理解的公司,然后等待市场先生的愚蠢来临。
对公司的成长进行精确预期也是非常困难的,我的习惯是首先判断其处于扩张和业绩释放期还是低迷或者准备的期间,如果是释放期我会根据已知的业务进展的详细情况进行一些大致的测算。
此外,对于估值我并不会确立某个公司一个必须的Pe或者pb,很多时候这都是刻舟求剑。
我习惯的做法是反过来,看看目前的pe或者pb隐含了什么程度的市场预期,以及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如果买入是否具有一个有吸引力的赔率,除此以外估值还有其他可参考的角度比如市值差,而不管是哪种估值其有效的前提都是透彻的理解这个企业。
对于如何用多种估值视角去审视投资机会,请参考书中“扩展估值的思维边界”一章。
此外,对于估值的忍耐程度也与以下因素有关:是买入还是持有?持有期间忍耐程度更高些。
仓位是否舒服?仓位舒服时忍耐程度高些。
有无更好的可替代标的?无可替代对象时忍耐程度高些。
市场的整体环境处于什么状况?牛市背景下忍耐程度高些。
那种寻求“多少Pe肯定买入多少pb一定卖出”的照猫画虎是注定失败和永远走不出困惑的。
最后我将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估值的艺术性集中反映在不同的情况下投资人需要选取什么指标组合并且妥当的分配这些指标在决策中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