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11.98 KB
- 文档页数:6
《内部控制》期末复习
一考试题型
1.选择题(每小题2,共30分)
2.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案例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考试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一、内部牵制阶段
二、内部控制系统阶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第四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定义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二、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第二节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合规目标
二、资产安全目标
三、报告目标
四、经营目标
五、战略目标
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
三、制衡性原则
四、适应性原则
五、成本效益原则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内部环境
二、风险评估
三、控制活动。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理解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B.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C.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D.被动地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参与主体的是()。
A.企业董事会 B.企业监事会C.政府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D.企业全体员工3.关于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大B.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C.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D.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不包括()。
A.事前控制B.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监督评价C.事中控制D.事后控制5.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
A.资产安全目标B.经营目标 C.合规目标D.战略目标6.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目标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B.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和具体化C.资产安全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D.报告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7.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是()。
A.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B.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C.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D.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8.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
A.资产安全目标B.报告目标C.经营目标D.战略目标9.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
A.资产安全目标B.报告目标C.经营目标D.战略目标10.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A.资产安全目标B.报告目标C.经营目标D.战略目标11.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是从早期()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A.科学管理B.内部牵制C.内部审计D.管理控制2.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要素。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会计系统D.控制程序3.COSO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在()发布的,该报告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A.20世纪80年代B.1992年C.2002年D.2004年4.()是指主体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其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5.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SOX 404)及相关规则采用的是()。
A.内部控制体系B.内部控制结构C.内部控制整合框架D.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6.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E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A.新提出了一个更具有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B.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C.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D.提出了风险评估概念7.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
A.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B.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C.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D.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8.代表了成熟阶段的研究成果,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准则公告第55号》B.英国《综合守则》C.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D.特恩布尔委员会的特恩布尔报告9.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框架是由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估指引和审计指引四部分组成的B.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C.内部控制评估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提供的指引D.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10.依据《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容,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内部控制习题与案例池国华樊子君主编(第二版)电子版第一章总论 (3)(一)单项选择题 (3)(二)多项选择题 (4)(三)判断题 (6)(四)简答题 (7)(五)案例分析题 (7)参考答案 (7)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0)(一)单项选择题 (10)(二)多项选择题 (12)(三)判断题 (14)(四)简答题 (15)(五)案例分析题 (15)参考答案 (17)第三章内部环境 (21)(一)单项选择题 (21)(二)多项选择题 (22)(三)判断题 (26)(四)简答题 (27)(五)案例分析题 (27)参考答案 (27)第四章风险评估 (31)(一)单项选择题 (31)(二)多项选择题 (33)(三)判断题 (36)(四)简答题 (37)(五)案例分析题 (37)参考答案 (39)第五章控制活动 (42)(一)单项选择题 (42)(二)多项选择题 (43)(三)判断题 (44)(四)简答题 (45)(五)案例分析题 (45)参考答案 (47)第六章信息与沟通 (52)(一)单项选择题 (52)(二)多项选择题 (54)(三)判断题 (58)(四)简答题 (59)(五)案例分析题 (59)参考答案 (61)第七章业务活动控制 (65)(一)单项选择题 (66)(二)多项选择题 (68)(三)判断题 (70)(四)简答题 (70)(五)案例分析题 (70)参考答案 (74)第八章内部监督 (78)(一)单项选择题 (78)(二)多项选择题 (80)(三)判断题 (81)(四)简答题 (82)(五)案例分析题 (82)参考答案 (82)第九章内部控制评价 (87)(一)单项选择题 (87)(二)多项选择题 (89)(三)判断题 (91)(四)简答题 (91)(五)案例分析题 (92)参考答案 (96)第十章内部控制审计 (102)(一)单项选择题 (102)(二)多项选择题 (103)(三)判断题 (106)(四)简答题 (106)(五)案例分析题 (106)参考答案 (107)第一章总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又称三要素阶段,其中不包括()要素。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理解错误的是()A.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B.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C.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D.被动的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控制参与主体的是()A.企业董事会B.企业监事会C.政府对企业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D.企业全体员工3、关于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的理解错误的是()A.内部控制对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大B.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C.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D.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不包括()A.事前控制B.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监督评价C.事中控制D.事后控制5、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A.资产安全目标B.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C.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D.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6、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是()A.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B.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C.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D.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7、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A.资产安全目标B.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C.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D.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8、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A.资产安全目标B.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C.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D.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9、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A.全面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C.制衡性原则D.成本效益原则10、中央在全国推行“三重一大”制度中的“三重”不包括()A.重大决策B.重大政策变更C.重大事项D.重要人事任免11、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A.最优化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权变理论12、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在内部环境的诸多方面中,重中之重的是()A.治理结构B.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C.内部审计D.人力资源政策13、在下列内部控制要素中,被称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的是()A.内部环境B.内部监督C.控制活动D.风险评估14、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的要素是()A.内部环境B.内部监督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15、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原因就在于()A.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不力B.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不合理C.内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A.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B.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C.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D.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实施的E.内部控制是由除了员工以外的管理层实施的2、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包括()A.董事会B.监事会C.经理层D.全体员工E.普通员工3、内部控制的目标有()A.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B.资产安全目标C.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D.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E.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4、资产安全目标包括()A.确保资产在外形上的完整性B.确保资产在使用价值上的完整性C.确保资产在价值量上的完整性D.确保资产在价值上的完整性E.确保资产在数量上的完整性5、要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该做到()A.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B.不相容职务分离C.防止资产流失D.日常信息核对E.惩罚制度6、内部控制度的原则包括()A.全面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C.制衡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E.成本效益原则7、内部控制的成本主要体现在()A.内部控制的设计成本B.内部控制的时间成本C.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D.内部控制的鉴证成本E.内部控制的计量成本8、成本效益原则的要义包括()A.努力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B.在管理中要依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C.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利益D.内部控制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监督E.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9、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A.内部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E.内部监督10、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A.管理人员徇私舞弊B.越权操作C.合谋串通D.成本限制E.外部审计人员审计不力(三)判断题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施的,和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2、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矛盾的。
()3、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括每个层级和环节。
()4、内部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5、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不仅仅是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7、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8、内部控制应当兼顾全面提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突出重点。
()9、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内部监督在最高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10、内部控制制度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2、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4、简述“三重一大”制度。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他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6、内部控制存在哪些局限性?7、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能会发生哪些越权操作的行为,简述越权操作的危害。
案例分析题1、为符合上市要求和监管规定,某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
但其董事长由集团公司法人兼任,是典型的“控股股东当家”。
该公司的11名董事中,有9名来自大股东和公司内部,经理层人员普遍兼任董事会成员,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和经理层片面追求规模与业绩的扩张,对科学决策和资金运作中的“业务流程控制”既不明白也不重视,更不愿实施,最终该公司因经营失败和会计造假被取消上市资格。
要求:(1)内部控制的定义是什么?简要解释一下,并说明该案例中的公司违背了内部控的哪一条属性?(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体现在那几个方面?试用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来解释案例中出现的现象。
2、某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和客观性:在自我评价方面,各个职能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日常监督,对业务按月测试和监控,并将结果反馈内部控制部门,以保证全面评价并为内部控制部门提供重点监控的基础。
针对高风险领域增加评价力度和频度,开张专项自评,加强自评工作的专业纵向指导。
年末评价时,要求所属单位的业务性质和收入、资产占比较大原则,确定需要的评价单位,并按照重要性原则和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情况,确定需要评价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填写测试底稿。
在保持客观方面,制定了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了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操作程序和规范,保证组织有章、程序科学、评价有依、记录规范。
设定了评价方式方法,有明确的评价结果记录格式,并加以固化,保证填制规范,记录清晰完整。
公司以独立于内部控制部门的审计部为主每年开展巡查工作,抽查各下属单位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记录情况。
审计人员和参加巡查人员在评价前参加内部控制评价培训,学习内部控制知识、业务流程、检查方法等内容。
另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每季度听取内部控制方面的汇报(常和内审工作一起汇报),并强调和督促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坚持客观性。
要求:(1)内部控制的原则有哪些?并加以解释。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些原则?并加以简要说明。
3、xx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及信息化建设,该信息部门制定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职责及权限,确定商业秘密范围,以加强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财务报告、经营分析、业务表现等信息的沟通;(2)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政策等信息的沟通;(3)保密信息与沟通,包括确定保密信息秘级;(4)审计信息沟通;(5)雇员信息的提供;(6)报告信息;(7)专业信息以及从客户、供应商、经营伙伴、投资者处获得的信息;(8)管理层与董事会以及职能部门间的沟通;(9)与客户、供应商、律师、股东、监管者、外部审计师的沟通;(10)明确审计、内部控制、财务等部门在反舞弊机制建设中的作用。
要求:(1)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哪些?并加以解释。
(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个要素?该要素在五个内部控制要素中地位和作用是什么?4、38岁的程某是锦化化工集团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聚醚分厂八万吨环氧丙烷车间工段长。
程某在任职期间,发现在对本厂丙烯(环氧丙烷原料)回收装置的尾气排放进行控制后,可使丙烯消耗降低,进而提高环氧丙烷产量,产生超过公司计划的“余量”。
为此,程某曾问过企业有关负责人:“我们超额完成计划,能不能多发点奖金?”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这个权力。
”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一方面,职工超额完成产量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另一方面,节能回收装置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大量的环氧丙烷随着尾气排放消耗掉。
于是,程某就从生产的源头开始,买通了车间主任、段长、班长,为其提供货源;对计量人员、门卫施以小恩小惠,用空车票充当重车票出厂;买通监控人员,删除监控录像。
这样,自2002年3月到2006年1月间,以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作案100余起,共盗窃本单位环氧丙烷和聚醚3500余吨,价值3900多万元,他们根据每名成员在作案中所起的作用分赃,每次每人所得少则数千元,最高达到15万元。
可见,程某等人的合谋串通行为形成“侵占国有资产一条龙”,破坏了内部控制交叉控制的功能,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要求:(1)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那几个方面?(2)该案例中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哪方面局限性,请结合案例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