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型计算机原理技术第04章27页word

微型计算机原理技术第04章27页word

微型计算机原理技术第04章27页word
微型计算机原理技术第04章27页word

第一讲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语句特点、伪指令

回顾:8086/8088的内部结构、寄存器功能和工作过程,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功能。

重点和纲要: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语句特点、伪指令(了解汇编的概念及其方法, 掌握汇编程序的基本格式,常用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汇编的步骤。了解伪指令的功能,掌握定义数据、符号、段、过程等伪指令的使用方法,能编写格式正确的汇编程序)。

讲授内容:

4.1 汇编语言的基本元素

一、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

由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是由许多语句(也可称为汇编指令)组成的。每个语句由1~4个部分组成,其格式是:

[标号] 指令助记符 [操作数][;注解]

其中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部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每部分之间用空格(至少一个)分开,一行最多可有132个字符。

1.标识符

是给指令或某一存储单元地址所起的名字。可由下列字符组成:字母:A ~ z ;数字:0 ~ 9 ;特殊字符:?、·、@、一、$ 。

数字不能作标识符的第一个字符,而圆点仅能用作第一个字符。标识符最长为31个字符。当标识符后跟冒号时,表示是标号。它代表该行指令的起始地址;当标识符后不带冒号时,表示变量;伪指令前的标识符不加冒号。

2.指令助记符

表示不同操作的指令,可以是8088的指令助记符,也可以是伪指令。

3.操作数

是指令执行的对象。依指令的要求,可能有一个、两个或者没有,

例如: RET ;无操作数

COUNT : INC CX ;一个操作数 如果是伪指令,则可能有多个操作数,例如: COST DB 3,4,5,6,7 ;5个操作数 MOV AX ,[BP 十4] ;第二个操作数为表达式 4.注解

该项可有可无,是为源程序所加的注解,用于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二、 汇编语言的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

① 算术运算符可以应用于数字操作数,结果也是数字。而应用于存储器操作数时,只有+、- 运算符有意义。

2.取值运算符SEG 、OFFSET 、TYPE 、SIZE 和LENGTH

· SEG 和OFFSET 分别给出一个变量或标号的段地址和偏移量。

例如,定义: SLOT DW 25

则:MOV AX ,SLOT ;从SLOT 地址中取一个字送入AX

MOV AX ,SEG SLOT ;将SLOT 所在段的段地址送入AX MOV AX ,OFFSET SLOT ;将SLOT 所在段的段内偏移地址送AX · TYPE 操作符返回一个表示存储器操作数类型的数值。各种存储器地址操作数类型部分的值如表3-1所示。 · LENGTH 和SIZE 操作符只应用于数据存储器操作数。(用DB/DW/DD 等定义的操作数)

LENGTH 返回一个与存储器地址操作数相联系的单元数,

SIZE 操作数返回一个为存储器操作数分配的字节数。

例如:若 MULT-WORD DW 50DUP (0) 则 LENGTH (MULT-WORD )=50

SIZE (MULT-WORD )=100

注意:SIZE (X )=(LENGTH X )* (TYPE X )

3.属性运算符

属性运算符用来给指令中的操作数指定一个临时属性,而暂时忽略当

表3-1存储器操作数的类型属性及返回值

前的属性。常用的有:

(1) 合成运算符PTR

它作用于操作数时,则忽略了操作数当前的类型(字节或字)及属性(NEAR或FAR),而给出一个临时的类型或属性,

一般格式:类型 PTR 表达式

功能:建立一个存储器地址操作数,它与其后的存储器地址操作数有相同的段地址偏移量,但有不同的类型。

例如:SLOT DW 25

此时SLOT已定义成字单元。若我们想取出它的第一个字节内容,则可用PTR对其作用,使它暂时改变为字节单元,即

MOV AL,BYTE PTR SLOT

三、表达式

是由运算符和操作数组成的序列,在汇编时产生一个确定的值。这个值可以仅表示一个常量,也可以表示一个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相应的表达式称为常量表达式和地址表达式。

1.常数

汇编语言语句中出现的常数可以有7种:

①二进制数后跟字母B,如01000001B。

②八进制数后跟字母Q或O,如202Q或202O。

③十进制数后跟D或不跟字母,如85D或85。

④十六进制数后跟H,如56H,0FFH。注意,当数字的第一个字符是A~F时,在字符前应添加一个数字0,以示和变量的区别。

另有,十进制浮点数、十六进制实数、字符和字符串

2.常量操作数

常量操作数是一个数值操作数,一般是常量或者是表示常量的标识符。可以为数字常量操作数或字符串常量操作数。前者可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等计数形式;而后者则为相应字符的ASCII码。

3.存储器操作数

存储器操作数是一个地址操作数,代表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通常以标识符的形式出现。

存储器操作数可以分为变量及标号两者类型,如果存储器操作数所代表

的是某个数据在数据段、附加段或堆栈段中的地址,那么这个存储器操作数就称为变量;如果存储器操作数所代表的是某条指令代码在码段中的地址,那么这个存储器操作数称为标号。变量所对应的存储单元内容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标号通常作为转移指令或调用指令的目标操作数,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不能改变。

存储器操作数有三个方面的属性。

(1) 段地址:即存储器操作数所对应的存储单元所在段的段地址;

(2) 偏移地址:即存储器操作数所对应的存储单元在所在段内的偏移地址;

(3) 类型:变量的类型是相应存储单元所存放的数据项的字节数;而标号的类型则反映了相应存储单元地址在作为转移或调用指令的目标操作数时的寻址方式,可有两种情况,即 NEAR和FAR。具体值可见表3-1

4.常量表达式

由常量操作数及运算符构成,在汇编时产生一个常量。

如PORT、VAL十1、 OFFSET SUM、SEG SUM、TYPE CYCLE等。

5.地址表达式

由存储器操作数与运算符构成,必须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例如 SUM+2、CYCLE-5

表达式SUM+2、CYCLE-5的值仍然是一个存储器操作数,该存储器操作数的段地址与类型属性分别与存储器操作数SUM及CYCLE相同,但偏移地址分别比SUM及CYCLE大2或小5。表达式是在汇编时计算的,而变量单元的内容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改变。

四、汇编语言程序汇编步骤

汇编语言程序要能在机器上运行,还必需将汇编源程序汇编成可执行程序。为此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步骤。过程如图3-1所示。

1.编辑源程序

2.调用宏汇编对源程序进行汇编

3.对目标程序进行连接

4.运行可执行程序并调试

4.2 伪指令

伪指令用来对汇编程序进行控制,对程序中的数据实现条件转移、列

表、存储空间分配等处理,其格式和汇编指令一样,但一般不产生目的代码,即不直接命令CPU去执行什么操作。

一、定义数据伪指令

该类伪指令用来定义存储空间及其所存数据的长度。

· DB:定义字节,即每个数据是1个字节。

· DW:定义字,即每个数据占1个字(2个字节)。

· DD:定义双字,即每个数据占2个字。低字部分在低地址,高字部分在高地址。

· DQ:定义4字长,即每个数据占4个字。

· DT:定义10个字节长,用于压缩式十进制数,

例如:DATA1 DB 5,6,8,100

DATA2 DW 7,287

TABLE DB ? ;表示在TABLE单元中存放的内容是随机的当一个定义的存储区内的每个单元要放置同样的数据时,可用DUP操作符。

一般格式:COUNT DUP(?),COUNT 为重复的次数,“()”中为要重复的数据。

如:BUFFER DB 100DUP(0) ;表示以BUFFER为首地址的100个字节中存放00H数据

BUFFER1 DB 100 DUP(3,5,2DUP(10),35),24,‘NUM’)

想一想存储区的情况?

二、符号定义伪指令EQU、=、及PURGE

· EQU 伪指令给符号定义一个值。在程序中,凡是出现该符号的地方,汇编时均用其值代替,

如:TIMES EQU 50

DATA DB TIMES DUP(?)

上述两个语句实际等效于如下一条语句:

DATA DB 50 DUP(?)

· “=”伪指令可给初始变量赋值。

如:COUNT=100 ;COUNT=100

TIME=50 ;TIME=50

· PURGE伪指令用于释放由EQU伪指令定义的变量,使这些变量可以被重新定义。

PURGE TIMES ; 释放TIMES变量

TIMES EQU 2 ; 重新定义

三、段定义伪指令SEGMENT和ENDS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汇编源程序由3个段组成,即堆栈段、数据段和代码段。段定义伪指令可将源程序划分成若干段,以便生成目的代码和连接时将各同名段进行组合。

段定义伪指令一般格式为:

段名 SEGMENT [定位类型] [组合类型] [类别]

段名 ENDS

SEGMENT和END5应成对使用,缺—不可。其中段名是不可省略的。其它是可选项,是赋予段名的属性,可以省略。

例如: DATA SEGMENT

DW 20DUP(?)

DATA ENDS

四、设定段寄存器伪指令ASSUME

一般格式: ASSUME 段寄存器:段名[,段寄存器:段名,……]

功能:通知汇编程序,哪一个段寄存器是该段的段寄存器,以便对使用变量或标号的指令汇编出正确的目的代码。在段名中,CODE表示代码段,DATA表示数据段,STACK表示堆栈段。

由于ASSUME伪指令只指明某一个段地址应存于哪一个段寄存器中,并没有包含将段地址送入该寄存器的操作。因此要将真实段地址装入段寄存器还需用汇编指令来实现。这一步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MOV AX,DATA ;DATA段值送AX

MOV DS,AX ;AX内容送DS,DS才有实际段值

CODE ENDS

当程序运行时,由于DOS的装入程序负责把CS初始化成正确的代码段地址,SS初始化为正确的堆栈段地址,因此用户在程序中就不必设置。但是,在装入程序中DS寄存器由于被用作其它用途,因此,在用户程序中必

须用两条指令对DS进行初始化,以装入用户的数据段地址。当使用附加段时,也要用MOV指令给ES赋段地址。

五、定义过程的伪指令PROC和ENDP

在程序设计中,可将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段看成为一个过程(相当于一个子程序),它可以被别的程序调用。

一个过程由伪指令PROC和ENDP来定义,其格式为:

过程名 PROC [类型]

过程体

RET

过程名 ENDP

其中过程名是为过程所起的名称,不能省略,过程的类型由FAR(远过程,为段间调用)和NEAR(近过程,在本段内调用)来确定,如果缺省类型,则该过程就默认为近过程。ENDP表示过程结束。过程体内至少应有一条RET指令,以便返回被调用处。过程可以嵌套,也可以递归使用。

例如一个延时100ms的子程序,其过程可定义如下,

DELAY PROC

PUSH BX

PUSH CX

MOV BL,10

;延时10ms,改变BL和CX中的值,即可改变延时时间。

AGAIN: MOV CX,2801 ;

WAIT; LOOP WAIT

DEC BL

JNZ AGAIN

POP CX

POP BX

RET

DELAY ENDP

CALL DELAY ;调用该过程

远过程调用时被调用过程必定不在本段内。

例如,有两个程序段,其结构如下:

CODE1 SEGMENT

ASSUME CS:CODE1

FARPROC PROC FAR

RET

FARPROC ENDP

CODE1 ENDS

CODE2 SEGMENT

ASSUME CS:CODE2

CALL FARPROC

CODE2 ENDS

CODE1 段中的FARPROC 过程被另一段CODE2调用,故为远过程。

六、宏指令

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中,若有的程序段要多次使用,为了简化程序书写,该程序段可以用一条宏指令来代替,而汇编程序汇编到该宏指令时,仍会产生源程序所需的代码。

宏指令的一般格式为:宏指令名 MACRO [形式参量表]

宏体

ENDM

例如:SHIFT MACRO

MOV CL,4

SAL AL,Cl

ENDM

这样定义以后,凡是要使AL中内容左移4位的操作都可用一条宏指令SHIFT来代替。

宏指令与子程序有许多类似之处。它们都是一段相对独立的、完成某种功能的、可供调用的程序模块,定义后可多次调用。但在形成目的代码时,子程序只形成一段目的代码,调用时转来执行。而宏指令是将形成的目的代码插到主程序调用的地方。因此,前者占内存少,但执行速度稍慢;后者刚好相反。

七、 ORG 伪指令

ORG伪指令规定了在某一段内,程序或数据代码存放的起始偏移地址。一般格式: ORG <表达式>

例如:DATA SEGMENT

BUFF1 DB 23,56H,‘EOF’

ORG 2000H

BUFF2 DB ‘STRING’

DATA ENDS

上述变量定义中,BUFF1从DATA段偏移地址为0的单元开始存放,而BUFF2则从DATA段偏移为2000H的单元开始存放,两者不是连续存放。八、汇编结束伪指令END

该伪指令表示源程序的结束.令汇编程序停止汇编。因此,任何一个完整的源程序均应有END指令。

一般格式: END [表达式]

其中表达式表示该汇编程序的启动地址。例如:

END START ;表明该程序的启动地址为START。

习题与思考:

1.下列语句在存储器中分别为变量分配多少字节空间?并画出存储空间的分配图。

VAR1 DB 10,2

VAR2 DW 5DUP(?),0

VAR3 DB ‘HOW ARE YOU?’,‘$’

VAR4 DD -1,1,0

2.假定VAR1和VAR2为字变量,LAB为标号,试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之处。(1)ADD VAR1,VAR2 (2)SUB AL,VAR1

(3)JMP LAB[SI] (4)JNZ VAR1

3.对于下面的符号定义,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A1 DB ?

A2 DB 10

K1 EQU 1024

(1)MOV K1,AX (2)MOV A1,AX

(3)CMP A1,A2 (4)K1 EQU 2048

4.数据定义语句如下所示:

FIRST DB 90H,5FH,6EH,69H

SECOND DB 5 DUP(?)

THIRD DB 5 DUP(?)

FORTH DB 5 DUP(?)

自FIRST单元开始存放的是一个四字节的十六进制数(低位字节在前),要求:

(1)编一段程序将这个数左移两位、右移两位后存放到自SECOND开始的单元(注意保留移出部分。

(2)编一段程序将这个数求补以后存放到自FORTH开始的单元。

5.试编程序将内存从40000H到4BFFFH的每个单元中均写入55H,并再逐个单元读出比较,看写入的与读出的是否一致。若全对,则将AL置7EH;只要有错,则将AL置81H。

6.在当前数据段4000H开始的128个单元中存放一组数据,试编程序将它们顺序搬移到A000H开始的顺序128个单元中,并将两个数据块逐个单元进行此较;若有错将BL置00H;全对则将BL置FFH,试编程序。

第二讲:

4.2 汇编程序设计(一)

回顾:8086/8088的指令系统,汇编程序的基本格式,伪指令的功能,汇编程序的正确格式。

重点和纲要:掌握汇编程序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包括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设计思想,与高级语言的学习结合)

讲述内容:

一、简单程序设计

简单程序设计是没有分支,没有循环的直线运行程序,程序执行按照IP内容自动增加的顺序进行。

例1 利用查表法计算平方值。已知0 ~ 9的平方值连续存在以SQTAB开始的存储区域中,求SUR单元内容X的平方值,并放在DIS单元中。假定0≤X≤ 9且为整数。

分析:建立平方表,通过查表完成。

STACK SEGMENT

DB 100 DUP(?)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SUR DB ?

DIS DB ?

SQTAB DB 0,1,4,9,16,25,36,49,64,81 ; 0~9的平方表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ES:DATA

BEGIN:PUSH DS

MOV AX,0

PUSH AX ;保证返回DOS,

MOV AX,DATA

MOV DS,AX ;为DS送初值

LEA BX,SQTAB ;以下程序部分完成查表求平方值

MOV AH,0 ;亦可用查表指令完成(如下程序段)

MOV AL,SUR ;AL=X LEA BX, SQTAB

ADD BX,AX ; MOV AL, SUR

MOV AL,[BX] ; XLAT

MOV DIS,AL ; MOV DIS, AL

CODE ENDS

END BEGIN

例2 已知 Z=(X+Y)-(W+Z),其中X,Y,Z,W均为用压缩BCD码表示的数,写出程序。

分析: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直线程序,在这里要注意是BCD数相加,要进行十进制调整。具体程序如下:

MOV AL,Z

MOV BL,W

ADD AL,BL

DAA

MOV BL,AL ; BL=(W+Z)

MOV AL,X

MOV DL,Y

ADD AL,DL ; AL=(X+Y)

DAA ;十进制调整

SUB AL,BL ; AL=(X+Y)-(Z+W)

DAS ;十进制调整

MOV Z,AL ;结果送Z

二、分支程序设计

分支程序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逻辑判断的结

果来形成程序的分支,如图,若A成立,则执

行P1;否则执行P2。

例1 试编写程序段,实现符号函数。

分析:变量X的符号函数可表示为:

1 X>0

Y= 0 X=0

-1 X<0

程序可通过对符号标志的判别来确定执行哪一分支。

START:MOV AX,BUFFER ;(BUFFER)=X

OR AX ,AX

JE ZERO ;X =0,则转ZERO JNS PLUS ;X 为正数,则转PLUS MOV BX ,0FFFFH ;X 为负数,则-1送BX JMP CONT1 ZERO : MOV BX ,0

JMP

CONT1

PLUS :

MOV BX ,1

CONT1: …… 例2 利用表实现分支

根据AL 中各位被置位情况,控制转移到8个子程序P1~P8之一中去。转移表的结构如表3-2所示。

分析:对于这种程序关键要找出每种情况的转移地址,从图中可见

表地址=表基地址+偏移量, 而偏移量可由AL 各位所在位置*2求得。 流程图见图3-3。 DATA SEGMENT

BASE DW SR0,SR1,SR2,SR3,

SR4,SR5,SR6,SR7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DS :DATA ,ES :DATA BEGIN : PUSH DS XOR AX ,AX PUSH AX

MOV AX ,DATA

MOV DS ,AX

图3-3 流程图 LEA BX ,BASE ;表头送BX IN

AL ,PORT

GETBIT : RCR AL ,1 ;右移一位

JC GETAD ;移出位是

表3-2 子程序R1—R8的入口地

址表

P1

子程序R1的入口偏移地址

P2 子程序R2的入口偏移地址

P3

子程序R3的入口偏移地址

…… …… ……. …… P7

子程序R7的入口偏移地址

P8 子程序R8的入口偏移地址

(完整word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成长记录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之感言 昌江红田学校钟帅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在茁壮成长,但在发展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扰,如学科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内容更新快,内涵丰富;师资分散,不利于教师研讨交流;教师在学校工作繁杂,角色定位不清,成绩得不到认可等。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信息技术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动,有激情,渴望获得专业成长,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下面谈谈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感悟,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专业情意,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因 “热爱+钻研”是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走向成功的经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专业的热爱是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内在因素,信息技术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才能在教学中体会到乐趣,才会主动学习、探究、实践、反思,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访谈,我发现,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找到乐趣;能在探究、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感;能在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感到快乐。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外部环境还不是很好,信息技术还没纳入中高考科目,信息技术学科在学校的地位并不高,内因的作用就显的更为重要了。 二、专业学习,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二法门 社会在进步,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地丰富,学生在变化,教学手段在不断改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年轻学科,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硬件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课程内容更新迅速,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反思 这一周学习Word就要学生自己写自我介绍、写课程表、打印贺年片等。比如在学习“把表格修饰得更漂亮”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修饰表格的方法,学会了设置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底纹及对齐方式。对整个课程表进行修饰,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修饰得最漂亮的课程表。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 / 2

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 / 2

word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全)上-(1)

第一课初识Word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ord”。出现Word 窗口。 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

这就是Word 的快捷方式图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 窗口 Word 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三、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 四、课堂作业 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 ”窗口?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走进word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的两行特殊的小按钮: 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_2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 划正式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小学信息教学现在已经成为很重要的课程了,时代在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学生必须要学会信息的掌握,这样的学生才不会在将来的信息社会中感到不适应。信息技术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难,只是在很多方面,学生得到不到很充足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导致信息技术课很难学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讨论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计算机中的

一些理论性问题可以适当融汇于课堂中,以便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因此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二、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课件.docx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会精确设定自选图形的大小。 2.会给文本框设置图片背景。 3.会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剪贴画、艺术字等。(背景图案应尽量符合名片持有者的工作特点和性格特征,也可以体现地理位置的特征。名片的背景还常写上单位的经营项目、服务宗旨、个人的座右铭、富有哲理的名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 文本框中添加图片,各自选图形添加文字。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出示一张名片,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说起名片它有悠久的历史。(课件:名片的由来──最早的名片出现在秦朝,经过历代的演变,一直延续到今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叫法) 那么名片发展到今天你知道我们是通过名片上哪些信息来进行相互沟通的吗?生回答教师板书:姓名、职务、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地址。(展示两张名片) 你们看,一张名片既能了解到他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又可以通过电话和他人取得联系。那你们说名片的作用大不大?今天我们就学习用word来制作名片。(板书:制作名片) 二、教学过程 1.自主探究 师:这是我专为我们实验小学设计的一张名片,大家想不想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也把这张名片设计出来? 学生操作:下面大家打开我的`电脑中的E盘下的“设计实小名片”文件进行设计,名片中所用到的文字可以进行复制。 开始操作教师巡回帮助并及时发现问题。 (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例如文本框的大小、背景、文本框中插入剪

贴画、图片的方法) 师:(解决问题)你刚才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反馈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背景图片的插入等。 (2)名片大小9*5.5厘米。 (3)插入文字的方法。 (4)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5)插入图片的方法。 (6)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生)再次完善练习。 2.拓展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张名片设计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欣赏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名片。(播放课件:名片欣赏) 大家觉得这些名片设计得好吗?你认为我们在设计名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输入的信息要清楚。 (2)对名片的字体、字号和颜色等进行美化时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的公司名称和自己的名字字号应大一些,其它的联系方式可以稍小一些) (3)在名片上加图片或标志或背景图。(而背景图案应尽量符合名片持有者的工作特点和性格特征,也可以体现地理位置的特征。) 3.创新应用 师:老师们都想拥有自己的一张名片,大家能否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的任课老师设计一张精美而且与众不同的名片。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设计的名片最漂亮,最独特。 提醒设计时注意:(1)名片具备的基本元素应该存在。 (2)可以利用自选图形当中的某个图形作为名片的形状,大小不确定。

小学信息技术WORD教案

双城区第八小学校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

双城区第八小学校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2)

窗口,单击窗口右端的“关闭”按钮 ,

双城区第八小学校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3)

方式。单击“月亮”就可以实现全角和半角的切换(快捷键是shift+空格键)。 (3)请同学们分别在全角和半角方式下输入“,”并用两种方法来切换全角和半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4)谁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5)可以看出在全角的方式下输入符号所占空间比在半角下多一倍。 (6)让学生看一段中、英文混杂的文章,提问:“同学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中既有汉字又有英文字母,如何能够实现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呢?” (7)同样我们还是要用到智能ABC输入法图标,单击图标左端的,当显示时为英文输入状态 (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如果你觉得用鼠标比较麻烦,我们也可以通过键盘上的Ctrl+空格键来切换,自己试一试。 (8)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中文句号和英文句号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是“。”和“.”,那么如何实现中文标点符号和英文符号的切换呢?老师先不讲,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并通过操作来验证 (提示学生参照其他切换方法)。 (9)最后,让学生看书中的中英文标点符号对照表,进行输入练习。 三、巩固练习 (1)输入古诗《咏鹅》。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大多数学生输入完成后,提醒学生保存文件。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在文件名处输入你起的名字。记住保存位置后,按“保存(S )” 按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来实现的。(4)标题居中 (5)字体、字号设置 (6)每个自然段开始,缩进两个汉字位 四、课堂作业 建立一个Word文件,文件名为“唐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学信息技术下册初识Word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初识Word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初识Word》,是了解和认识Word2003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按Word2003的启动、Word窗口的组成,保存Word文档、退出Word顺序编写的,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四个知识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电脑基本操作的基础,并且已经掌握在“记事本”中进行文字录入的操作方法。四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如何合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完成相关操作,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2)掌握Word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的保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设计多种活动形式,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学习、了解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 4.行为与创新 借助所学知识,尝试用计算机表达思想。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2.教学难点 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主要功能;Word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示范,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设置了名侦探柯南进行成员招募的活动情境,以“小侦探侦察行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 ■课前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相关word文档“招募启事”及侦察行动报告。 ■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 “初识Word”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Word2003的启动、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保存Word文档、退出Word相关内容和操作方法。本课也是让学生进入Word 软件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如何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去了解、认识Word也是本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我设置了“小侦探侦查行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像侦探一样完成一个个行动任务,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较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先以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名侦探柯南为切入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招募启事”,思考、寻找制作的软件,明确本节课侦查的目标——Word。 在介绍Word软件的环节,我考虑到如果光靠语言讲述,比较死板,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用课件出示了“Word档案卡”,通过文字和图片的结合,展示Word制作出的各类精彩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Word软件的作用和运用范围,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探究,通过观察发现之前展示的作品图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W,细化了Word图标的特征,为接下来打开Word这个操作任务奠定基础。 “打开Word”的第一种方法双击图标操作学生完全能自己掌握,为了让他们进一步探究另一种方法,我适时引出柯南的任务,请学生按照要求在“开始”菜单中找到Word并打开。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学我课前分发的“侦查报告”多种形式自主完成任务,加深了对操作方法的印象,并乐于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从而为自己的小组夺得“侦探徽章”,学习激情相当高涨。 “Word窗口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

小学信息技术word画图工具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word画图工具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word绘图工具,基本掌握绘图工具条的简单使用。 2、学会制作简单的图形。 3、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不同的绘图工具,及其正确的用法 教学难点:了解和使用图形的分组和重组 教学准备:已做好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word是最常用的办公软件。我们知道在word里面能够完成文字的录入、编辑,插入剪贴画或图片来丰富编辑的内容,使用艺术字来增强表现效果。 这节可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个有用的word工具——绘图(板书) 二、新课 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三个图形,这些漂亮的图形就是利用word里面的绘图工具制作的。 引导学生们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有些什么特点(由什么构成的)?线条和色块、图形(板书)。 对了,线条和色块的处理和我们文字的处理办法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主要的方法有(对照图形一边讲解一边板书) 调整线条的长短、粗细、颜色。 调整色块的大小、颜色、是否遮挡。 调整图形的长、宽、大小,旋转的方向。 1、认识word的绘图工具。(演示) 打开绘图工具和处理图形工具:分别打开菜单栏中的“视图”——“工具栏”——“绘图”。再次进入就可以看见“绘图”前面有√。 Word窗口下面多出了一条工具条——绘图工具条 用鼠标指针去探测就会得到它们的名称: 同学们可以一边动用鼠标探测,一边填写在书上P31页上面的方框里。同桌的相互检查、订正。 学生完成后,教师在演示一遍,重点介绍几个将要用到的工具如:矩形、椭圆、油漆桶、线条颜色、线形、箭头样式(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1511202067.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511202067.html,/thread-155477-1-1.html)。 其中“文本框”的使用以前是用插入的方法打开使用的,现在可以在绘图工具栏快速的打开使用,不必使用菜单栏上的选项,这样非常方便。 2、绘制长方形、标上尺寸。(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后自己操作完成并且总结图形制作的步骤)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创新与行为: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z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用Word编辑的日记、作文样例。 教师: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

的。Word的功能强大,我们可以用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学习Word吧! 二、新授 (1)Word的启动 教师示范。 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XX”,单击“Microsoft Office Word XX”命令,打开Word XX窗口。 [板书:Word XX的启动。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XX”的命令]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学生上机尝试,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作示范。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2)Word窗口的组成。 A、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B、打开Word窗口,教师介绍常用工具栏、格式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 C、小游戏

最新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四年级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第二册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制作卡片,共2课,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画图”软件画图,共4课,通过利用画图软件掌握绘画的方法,进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绘画,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资源共享与交流,共3课,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让学生了解上网的基本方法和网络的功能。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争做环保小使者,主要学习怎样在WORD中插入表格和自选图形,掌握调整、美化它们的方法,最后运用这些知识来制作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WORD,熟悉WORD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能够对文章进行修饰和美化;学会制作课程表;能对文章的版面进行设计;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并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同时能对电子邮件进行适当的装饰;能在网络的论坛上进行交流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

小学信息技术:Word中超级链接”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Word中超级链接”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Design of Hyperlink in Wor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Word中超级链接”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超文本的概念及其相对于传统文本的特点。 理解书签的作用及复制粘贴的妙用。 了解超级链接可以链接的对象的类别。 2.技能目标 掌握书签的插入、删除方法。 能设置、修改指向书签的超级链接。 掌握word文档与外部其他文件链接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一种服务的意识,在提高杂志精美程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以方便他人阅读和使用。 教学重点: 对超文本特点的理解,能设置在文档内部跳转的超级链

接。 教学难点: word的外部链接。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人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开通因特网,或准备几份可以在页内跳转的网页,让学生感觉超媒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在同学们电脑的的d盘中都有一份名为《数味》的电子报刊,同座位两个同学相互比较一下你们电脑中这份杂志有没有区别,按住ctrl键后用鼠标去发现一下,引入新课──《word中的超级链接》。 同座位互相比较两份看似一致的电子报刊存在的区别。 学生通过比较,找到页面中存在的超链接,有了初步的印象,明确这节课的目标。 内部链接之书签链接

当你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不暂时停止正在阅读的书籍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方法标记你已经读过的部分?我们通常会在刚刚读完的地方插入一个书签,以便今后通过寻找书签的方法,快速定位我们想要阅读的部分继续阅读了。同样的,在电子报刊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书签的方法来标记各个的页面,然后将它们与目录相链接,以方便阅读。 回答问题,引入书签。 思考在电子报刊内如何插入书签,完成内部页面的跳转。 运用平时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自己引出书签的概念,印象深刻。 演示书签链接的方法。 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将部分学生将书签名以数字开头或出现空格的情况作为重点提出。 学习书签链接的方法进行本文档中各位置之间的链接。完成练习一:将目录与页面链接,并运用图片将各个页面链接回目录。 帮助有错误的同学找到错误所在并加以纠正。 掌握书签链接的方法,通过练习中错误,了解书签名的几种不能运用的问题,突破难点。 内部链接之探究 引导学生发现目录中的文字在正文页面中都存在,是否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可以通过将正文中的这些文字复制过来,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四年级全册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

word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四册(全)上

第一课 初识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ord ”。出现Word 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 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 练一练 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 。 议一议 哪种启动方法好? 2 .认识Word 窗口 师:Word 窗口和Windows 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 1.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

课堂作业 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 ”窗口? 第二课走进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 二、新授 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的两行特殊的小按钮: 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 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的名称。 有了这些知识,小明写了一篇英文日记。 出示: 练一练 请你按照小明的输入内容,输入在Word窗口中。 视图模式是怎么回事? 常用工具栏中有一个框100%是哈回事? “插入点光标”是不是当前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文件? 3.退出Word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2016-06-06 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认识word》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下册)中的第一课《认识word》。 1、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认识Word》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认识Word》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块操作”及”美术创意”,同时为学习其他”修改文档”、”板报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加上学生的来源不同,本地生之间的差异性,本地生与外来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电脑技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个性差异。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3、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小学信息技术:《初识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 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横店一中徐振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也是文字处理知识模块系统学习的第一课,课本选用微软公司office2010版本的word文字处理软件,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对Word软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安排了软件界面介绍和简单的编辑操作。考虑到学生的操作基础,在安排操作任务时,采用修改作文当中的错别字作为任务驱动,让学生能快速熟悉Word的基本功能,还能让学生在文章中查找和修改错别字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电子办公给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生分析: 经过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对汉字输入方法已基本掌握但不熟练,因此在练习中安排了学生对作文当中错别字的修改,既是巩固和提高输入技能,也是让学生通过修改作文体会到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带来的便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Microsoft Word2010窗口及主要工具栏。 技能目标:1.掌握Word启动方法,并能关闭Word。 2.学会文件的打开。 3.学会对文字的修改。 4.掌握文件的保存及另存。 情感目标:通过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感受用计算机修改文章的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掌握文字的插入与删除方法。 难点:使用“另存为”保存文件的副本。 教学准备:一篇有错别字的作文《学游泳》,预先发到学生机的D盘根目录下。一些电脑桌面截图,Word打开路径的截图。保证机房局域网及极域教学软件畅通。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导语: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文章,但“写字板”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有很多任务它还是无法完成的,比如说给文字美化,以及文字的排版。(演示介绍一些在实际使用时不能用“写字板”解决的情况。)那么同学们,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呢?或者谁有见到过用其它的工具来给这些文字做“美容”的吗? 设计意图:利用前后知识版块的对比,用写字板功能单一的特点引出新的内容,激起学生兴趣。 二、认识Word,打开Word 1.介绍Word 导语: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本领比写字板更大的朋友,它比写字板更有魔力,是现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一款文字处理软件,它就叫Word。(介绍下Word的历史和家族,同时说明为什么用国外软件的原因:国内软件行业起步比较晚,但也有WPS这样的优秀国产软件。激励同学努力学习,也能创造出同样好的软件。首先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是科技的前沿,培养学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知识,将来创造自己的东西。 2.找到Word,打开Word,观察Word 展示一张图片(桌面截图——里面有word软件的快捷图标),教师告诉学生Word图标的特征或出示一个图标,让学生想办法打它打开!提示打开的学生同时打开写字板,进行比较。展示Word界面的图片,对已经打开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极域教学软件全屏演示Word软件的打开方法:1.利用桌面的快捷方式打开;2.常用的打开方式:开始(单击)-所有程序(选中)-Microsoft Office(单击)-Microsoft Word 2010(单击)。让学生再试一次打开Word,完成后,观察界面,也可以动用鼠标点点看(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的主要内容是Word文本处理及编辑排版,也结合了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技能及网页浏览和资料下载的相关技能,整册内容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第一单元:我的作文集 主要侧重于Word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主要解决单纯的文字处 理,即文本的修改及文本格式的设置,教材中设计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任务,如修改作文、美化作文等,让学生在自己相对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第二单元:飞鸽传书 主要侧重于电子邮件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整合了Word二维规则表格的制作与设置,教材中通过朋友之间互送祝福、互送精美照片、制作名片和互送名片、制作通讯录等有趣的活动将以上的各部分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第三单元:小小编辑主要侧重于文本排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赞西湖、话美食、 访宝岛等有意义的活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排版的知识与技能,本单元的内容更能体现出综合性。本单元中又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第10、11课利用已有的信息完成艺术字和图片的相关操作,第12、13 课利用已有的信息完成图文混合编排,先由学生上网检索和下载有关宝岛台湾的相关信息,然后综合运用Word所学 知识编排小报。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

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word 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 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能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利用word 完成一份比较完整的小报。 3.使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任务的设置,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电子作文、名片、表格等的制作。 2.通过web邮箱的申请、使用,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 习惯。 3.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4.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说课稿小学信息技术《认识word》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下册)中的第一课《认识word》。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认识Word》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习《认识Word》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块操作”及“美术创意”,同时为学习其他“修改文档”、“板报设计”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Word窗口功能,学会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的使用及文字输入。从而更有效、更直观化、更形象化地提高“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重难点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加上学生的来源不同,本地生之间的差异性,本地生与外来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电脑技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个性差异。于是,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又要考

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设置较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教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了解word的启动方法及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2.掌握word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活动。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设置任务,自主探究。[小学教学设计网-XxxxxxJxsJxxxxxx更多信息说课稿] 3.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4.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小学信息技术设置word文本格式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设置word文本格式教学设计----------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教学设计 课题: 设置word文档格式 科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课时:1 提供者:王媛单位: 新民市大柳屯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沈阳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模块第三小节,通过对word中的字体、字形、字号、文字效果和字体颜色等文档格式进行设置,从而使学生对word有一定的基本掌握以及提高对文字设置的审美观念,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设置字符格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熟练的掌握对文档进行设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因本课属于五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word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进入和退出软件、在word中编辑文档等操作,通过观察,我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好奇心比较强,因此学东西也会很快,在设置本课内容时,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从而更好的使学生进入课堂情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观察文档内容设置前后的对比变化,和在设置文档后字体、字形等内容的美观程度,因此,本节课主要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练习法为辅,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能自主操作。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字体、字号、字形格式的设置。 难点:几种设置方法的运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冷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换上了新衣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老师情境,使学生带着问word中编辑文字,但是我们编辑这节课想要讲些什么呢,如何题进入课堂,从而激后的文字真是太单调了,只有一给文字换衣服、换形象呢? 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套黑颜色的衣服,而且文字又太的积极性。小了,那我们能不能把文字也像 同学们一样换换衣服呢,这节课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我们就来给文字换衣服,让他们 也变个形象。 教师引出课题:设置word文档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