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液压减震器结构分析(图)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5
油压减震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油压减震器是一种常用的车辆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感。
油压减震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缸筒:是油压减震器的外壳,通常由钢材制成。
它是一个封闭的圆柱形结构,内部充满了一定量的液体。
2. 活塞:位于缸筒内部,并与缸筒密封接触。
活塞上开有一些小孔,可以使液体从缸筒的一侧流向另一侧。
3. 油封:位于活塞和缸筒之间,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4. 阀门系统:包括压缩阀和回弹阀。
压缩阀限制了液体通过小孔时的流速,从而减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
回弹阀则控制了液体通过小孔时的流速,使车辆在通过颠簸路段时能够回弹到较好的位置。
油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当车辆通过颠簸路段时,车轮会受到来自地面的不规则冲击力。
这些冲击力会传递到悬挂系统中。
2. 冲击力传递到油压减震器时,会造成缸筒内部液体的压力变化。
当液体受到压缩时,压缩阀打开,允许一部分液体通过小孔向缸筒另一侧流动。
3. 液体通过小孔时受到限制,从而减缓了冲击力的传递速度。
因为流速减慢,车辆的颠簸感也会减弱。
4. 当液体通过小孔流回缸筒的另一侧时,回弹阀会控制流速,使液体以适当的速度回弹到较好的位置。
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在颠簸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通过以上原理,油压减震器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感,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图形27.减振器图解A 防尘罩:防止脱落的碎屑,灰尘等进入。
B 折叠防尘波纹管(不是所有减振器上都有) :防止灰尘附着到活塞杆上。
C 导套:在顶部形成油封,并容纳阻尼阀。
D 阻尼阀:阻尼阀可以从外部进行调整,可以对减振力进行调控;通常使用两个或者多个阀门。
(对于型号02 和04,去除储油室密封,就可以够到阻尼阀。
)E 活塞杆:活塞杆形成减振器附件和活塞之间的连接。
F油缸:减振力在油缸中生成。
G 活塞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油用很小的阻力,从活塞下方空间流到活塞上方空间。
H 活塞:将油缸空间分为两部分,同时也用作活塞杆的导向装置。
I 储油室:储油室形成减振器外罩并且消化油量差异。
J 小储油室(不是所有减振器上都有) :形成一个附加储油室; 可以装配不同容量的附加储油室。
K 底阀单向阀:单向阀允许油用很小的阻力,从储油室流进油缸。
4.3.3. 功能向外运动: (图28 )当活塞杆向外运动时,由于阻尼阀D和单向阀G关闭,压力累积在活塞H之上。
阀门G为单向阀,保持关闭状态。
当达到设定压力时,阀门D打开。
油在活塞推动之下,从油缸经由阀门D流到储油室。
油遇到一种可以控制的阻力。
活塞之下的容积增大:需要的油量经过单向阀K从储油室被吸入到油缸内。
图形28.向外运动向内运动: (图29 )当活塞杆向内运动时,由于阀门D和单向阀K 处于关闭状态,压力累积在整个油缸内。
单向阀G 打开,这样油可以从活塞之下流到活塞之上。
当达到设定压力时,阀门D打开。
与活塞杆推进容积相当的一定数量的油流经阀门D进入储油室。
油遇到一种可以控制的阻力。
所有标准KONI 铁路减振器,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比例使得减振器产生相同的冲击力和回弹力(以相同的活塞运动速度)。
活塞的表面为活塞杆横截表面的2倍。
图形29.向内运动。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引言概述:减震器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震动,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详细解析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液压减震器和气压减震器两种类型。
正文内容:1. 液压减震器1.1 液压减震器的构造液压减震器由缸筒、活塞、阻尼油、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
缸筒内充满了特殊的阻尼油,活塞通过活塞杆与缸筒相连接。
1.2 液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外部冲击时,活塞杆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使阻尼油通过缸筒的阻尼孔流动,从而产生阻尼力,减少车辆的震动。
2. 气压减震器2.1 气压减震器的构造气压减震器由气压弹簧、气压阻尼器和密封件等组成。
气压弹簧和气压阻尼器通过密封件连接在一起。
2.2 气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气压减震器利用气压弹簧和气压阻尼器的作用来减少车辆的震动。
当车辆受到冲击时,气压弹簧会压缩或释放气体,同时气压阻尼器会通过调节气压的大小来控制车辆的阻尼效果。
3. 减震器的调节方式3.1 预调式减震器预调式减震器可以通过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
3.2 主动式减震器主动式减震器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辆的状况,并根据实时数据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效果。
3.3 半主动式减震器半主动式减震器结合了预调式减震器和主动式减震器的优点,能够根据驾驶条件自动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
4. 减震器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检查减震器的工作状态定期检查减震器是否出现漏油、变形或损坏等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减震器。
4.2 避免超载和剧烈行驶超载和剧烈行驶会对减震器造成额外的负荷,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要避免超载和剧烈行驶。
4.3 保持车辆的平衡保持车辆的平衡可以减少减震器的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5. 减震器的发展趋势5.1 轻量化设计减震器的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
5.2 智能化技术减震器的智能化技术可以根据车辆的状况和驾驶需求进行自动调节,提供更好的悬挂效果。
汽车减震器结构原理详解汽车减震器每次讲到汽车悬架的减震器,我总是举上面提到的例子,到目前为止,多数人还认为在反弹后要经过几次反复车身才能趋于稳定,这样的减震器效果是好的。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当我们压下车身并松开后,在弹簧力作用下车身要反弹,反弹后趋于稳定的减震器效果是好的。
为什么呢?先要搞清楚汽车减震器起什么作用?有人会说了,当然起减震作用。
又问减震器给什么部件减震?你可能回答当然是给车身减震。
实际上减震器给弹簧减震,看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了!在汽车悬架中,减震器总是和弹簧配合使用,当我们压下车身的一角时,实际压缩的是弹簧,同时相应的摆臂摆转。
当松开车身后,在弹簧力下车身要反弹,此时减震器对弹簧的反弹起到阻尼作用,即在反弹后趋于稳定。
如果没有减震器,弹簧在反弹后会再次被压缩再反弹,表现为车身多次反弹后趋于稳定。
所以说减震器是为汽车悬架的弹簧在反弹时起到阻尼减震的作用。
汽车用液力减震器内部充注了减震器专用油,内部分为两个缸:储油缸和工作缸,而活塞将工作缸分为上腔和下腔。
在活塞上设有伸张阀和流通阀,用于控制上腔和下腔之间油液的流动;而工作缸下腔与储油缸之间的压缩阀和补偿阀用于油液在下腔与储油缸之间的流动。
减震器被压缩时,活塞下行,上腔容积增大,下腔容积减小,流通阀打开,下腔的油液通过流通阀进入上腔;同时一部分油液打开压缩阀进入储油缸。
这两个阀对油液的节流作用使减震器产生压缩运动时的阻尼作用。
减震器被伸长时,活塞上行,上腔容积减小而下腔容积增大,伸张阀打开,上腔的油液通过伸张阀进入下腔;同时一部分油液打开补偿,由储油缸进入下腔。
这两个阀对油液的节流作用使减震器产生伸张运动时的阻尼作用。
由于伸张阀弹簧力大于流通阀,且伸张阀阀孔流通面积小于流通阀,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达到迅速减少弹簧震弹的要求。
减震器结构分析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机器人节省了很多人力,成为了非常方便的家庭助手。
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输入编程控制其运动和多功能的,机器人可以用来搬运材料、一些零件、使用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执行系统。
它是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试验机器,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机器人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不过机器人毕竟是机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颠簸的状态,长时间会影响其工作效率。
所以在机器人运动会的对话要考虑到在其运动过程中在利用机器人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减震效果,在考虑减震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不能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动,不能给机器人增加载荷,通过对现在科技的考虑,并且还有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所会产生的一些不定性因素,系统错误,外观损坏等,考虑这些因素,本次设计了一种减震机构,可以减少机器运动时的损坏,很好的保护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设计了一种避震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机器人工作时的颠簸状况,节省下维修机器人的人力与物力。
二、设计思路机器人是一个可以通过输入程序自主运动的机器,机器人的运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机器人的运动有时可以像人一样自由,对于一些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不过机器人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损坏维修也比较困难,机器人的损坏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与因素,内在因素无非就是一些系统出错,外部因素是摔倒,颠簸等。
对于外部因素,可以考虑让机器人运动更加稳定和减少颠簸,所以就想出了设计一种假期人减震器。
在本次的避震器结构设计中,同时设计避震器时要考虑到不能干涉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所以对于机器人的驱动装置的选择尤为重要。
现代机器人普遍使用和人类一样的过不来的方式,两手两脚。
但是人类的灵活性是机器人模仿不来的,机器人的关节多,控制系统就越复杂,运动反应就会相对来说迟缓一点,并且损坏率也大一点。
液压减震器主要有弹簧和阻尼器两个部分组成,弹簧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车身重量,而阻尼器则是起到减少震动的作用。
“阻尼”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现象”。
阻尼器就是人造的物体运动衰减工具。
为了防止物体突然受到的冲击,阻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的减震系统,还有弹簧门被打开后能缓缓地关闭等等。
阻尼器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器、电磁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等等。
我们凯越车上使用的是液压阻尼器。
大家知道,弹簧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立即缩短,在外力消失后又会立即恢复原状,这样就会使车身发生跳动,如果没有阻尼,车轮压到一块小石头或者一个小坑时,车身会跳起来,令人感觉很不舒服。
有了阻尼器,弹簧的压缩和伸展就会变得缓慢,瞬间的多次弹跳合并为一次比较平缓的弹跳,一次大的弹跳减弱为一次小的弹跳,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为了了解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我们把防尘罩和弹簧去掉,直接看到阻尼器(见图一)。
液压阻尼器利用液体在小孔中流过时所产生的阻力来达到减缓冲击的效果。
红圈中是活塞,它把油缸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
当弹簧被压缩,活塞向下运行,活塞下部的空间变小,油液被挤压后向上部流动;反之,油液向下部流动。
不管油液向上还是向下流动,都要通过活塞上的阀孔。
油液通过阀孔时遇到阻力,使活塞运行变缓,冲击的力量有一部分被油液吸收减缓了。
下面是压缩行程示意图,表示减震器受力缩短的过程。
图二为活塞向下运行,流通阀开启,油缸下部的油液受到压力通过流通阀向油缸上部流动。
图三为活塞向下运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压缩阀开启,油缸下部的油液通过压缩阀流向油缸外部储存空间。
图中红色大箭头表示活塞运动方向,红色小箭头表示油液流动方向。
下面是伸张行程示意图,表示减震器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原状的过程。
图四为活塞向上运行,伸张阀开启,油缸上部的油液受到压力通过伸张阀向油缸下部流动。
图五为活塞向上运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补偿阀开启,油缸外部储存空间的油液流回到油缸下部。
图中红色大箭头表示活塞运动方向,红色小箭头表示油液流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