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正确阅读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阵地,所以探究一个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谈的是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其模式的具体操作以及由此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英语整体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具体操作

一、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模式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近几年来,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大胆改革和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摒弃原来费时、低效的“块块教学”,运用科学、高效的“整体教学”。即是在阅读教学中,把课文当作整体来处理,把课文的内容和篇章结构放在突出的地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破坏故事的趣味性,不影响文章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识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这种教学就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由此看来,整体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突破,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michael west)认为:“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阅读本身就是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的综合运用,亦是学生实践英语的一项独立活动。因此,对学生来说,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自学能力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而对教师来说,如何成功有效地组织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王秀琴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 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农村中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例

农村中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例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因而初中英语教学中更不能忽视阅读教学,农村中学的阅读教学更应抓紧。现我以八年级Unit4 Section B 2b阅读文章为例谈一谈农村中学的阅读教学,以求商榷。 一,课标要求: 能读懂以烦恼和建议为话题的阅读材料;能利用上下文猜测短文中不认识的单词的意义;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与课文有关的问题。 二,目标达成: 1知识目标:学习生词: opinion,skill,typical,cut out,continue,compare,crazy,push,development,cause 学习句型:(1)In some families,competition starts vevy young and continues until the kids get older. (2) Although it is normal to want successful children,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have happy children. (3)Many of them are learning exam skills so that they can get into a good high school and later a good university. 2 能力目标: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 情感目标: 增强互相理解,共同携手克服困难,争取用最佳的方式解决好问题,以求有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4 重点和难点: (1)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法、句型、词汇进行交流。 (2)对文章的听讲能力及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析与心得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龙潭双语实验小学许晓燕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下面简单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课始——整合教材,形式多样 教师仅仅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收集资料,为学生提供能够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的语篇材料。教师只有跳出英语教英语,跳出教材教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语篇,实现拓展化、实践化和趣味化,才能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得以发展,使知识在被拓宽的同时,被接受、被消化和被吸收。 1. 创编教材,灵活多变 众所周知,教材只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那么如何才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比如,仔细研读教材,弄清楚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填补,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剔除,什么内容可以灵活变换出示的顺序。教师只有灵活地处理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2. 结合图片,降低难度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毕竟有限,阅读储蓄毕竟不多,因此,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阅读材料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在图片的指引下更快地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 3. 挖掘生活,为我所用 由于某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相对比较遥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之初就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加以整合。比如,在学习pep版四年级family单元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将father, mother, brother和sister等家庭成员单词加以成串,并组合成篇。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There are four persons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sister and I. My father likes reading. My mother likes singing. 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 And I like watching TV too. 由于谈论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家庭,他们特别地感兴趣,更加有话可说。 二课中——感知内容,练做结合 1. 听力入手,知其大意 (1)浏览后相机提问,目标明确 学生在听阅读材料的录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问题提出不能过于细化,而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基本可以回答的,

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英语论文 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中的运用 江苏泰兴黄桥中学王怡 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目前教学当中的主要任务。将交互阅读模式运用到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一、交互阅读模式的概述 交互阅读模式实际上就是把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相互结合。在2007年,高怀勇和金桂林认为交互阅读理解,不仅是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演绎和归纳过程,他们认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运用了文本图形的方式。具体说来就是帮助学生从字母、短语、句子等方面,对文字进行视觉处理的一种阅读模式。交互阅读模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起主导作用,进行必要的指引和重难点的阐释。实现了将英语学习当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相结合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交互阅读模式的效用分析 (一)阅读前 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进行新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依据将要进行的相关内容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比如设计一些和文章有关的问题调动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相互联系,在巩固之前知识的同时提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在进行问题讨论之时,教师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时刻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也可以

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对牛津高中英语中The world of our senses 的教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造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比如可以设计问题:Look at the topic fog 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happen.这个问题当中的关键就是“fog”一词,学生在进行事先的讨论当中,通过以前的知识进行猜测和思考。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又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阅读中 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可以使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在学生的相互合作、讨论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提供比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将英语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技能。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运用略读、精读、阐释重难点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运用。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互助学习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三)阅读后 在完成了阅读理解教学之后,教师还需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尤其注意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清晰准确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方式进行解答。并且在课后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练习可以通过纸质练习,比如写作、阅读理解题等。也可以通过对话练习,比如辩论、情景交际等。改变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使用能力,使其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 在阅读课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是英语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和方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一、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而且,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了听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十个五分钟的练习要远远比一个五十分钟的练习的效果好的多。从教育节奏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必须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一度地紧张和兴奋,会使学生产生劳累感,效率降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松弛和沉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2、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二、英语阅读课课前预习策略1,每在阅读课之前让学生查一下相

浅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1]

浅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一:结构图 阅读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国大量的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仍看不懂英文报刊书信,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多年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在此,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尝试出一个新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读中活动——阅后活动。 二模式解读 1、读前活动(5分钟),也就是导入,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导入新课,提出指导性问题,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 2、读中活动(15分钟)。分略读、细读和研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其次让学生细读和研读,使学生

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老师应对语言作整体处理,并结合意义和语法讲解,可按整体到部分,自下而下的方法即篇章——段落——句子——词组——单词。从整篇入手,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再找出中心思想,主题句,把长句和难句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语言表达方式,词组和词汇。 3、阅后活动(2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活用,老师创设活动环境,组织和指导学生在练习和活动中自由、实际地运用语言,可运用关键词或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和改写,课后拓展性的阅读。 三:教学案例: What’s Cool? Step1:标题预测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文章题目对语段内容进行预测 Show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What’s Cool? T:Do you think what’s cool? (Ask some students。) S1:I think the sunglasses are very cool。 S2:The wallet is cool.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11-02-21T16:20:11.98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维鹏①张玲丽② [导读]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王维鹏①张玲丽② 摘要:阅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要改变当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王维鹏,任教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中学;张玲丽,任教于甘肃省泾川县党原乡合道中学。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它是指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应主要从学生对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上去判断。 一、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主要表现在: 1.教学观念封闭、落后。一些教师“十年如一日”地沿用旧教案,采取旧教法,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最终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2.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传授,忽视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材料上,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 3.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4.学生依赖母语现象比较严重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并且对英文各种基本的结构也有所掌握。但是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正确进行阅读理解。通常情况下,他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是逐词逐句地去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将文章先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再用中文理解文章大意。成绩好的学生会有选择地查所读文中的生词,而成绩差者往往遇到生词就查。阅读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理解并且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而不是仅仅去学一两个陌生的单词、掌握一两个复杂的句式那么简单。 二、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起着主导作用。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推动和促进英语分析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大量的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环境。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的环境。而阅读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外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阅读入手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 其次,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词义,掌握其正确用法;同时,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降低遗忘率,巩固和发展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再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结构和不同写作技巧的了解,学生可以获得句感、段落感及篇章感,增强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阅读,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而且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交际能力。 三、有效提高农村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外语教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新课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争取有所创新。积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教育性强,配套资料丰富。这些都为新教材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来发挥教材的效力。 2.创设条件,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语篇内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造,读有个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吸收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 3.锻炼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结合上下语境猜词的能力 词汇障碍将会影响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目前很多教师都采用词汇教学的模式进行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先教词汇或让学生先学习词汇,再讲解文章。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依赖母语,阅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阅读策略 ——————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教学案例分析 十五中学实验校区莫叶青 摘要:本文讨论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优化阅读课的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以及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导入阅读练习阅读策略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难点。阅读是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尽管我们很重视阅读教学,但学生阅读能力仍然不尽如人意。 一、教材分析 Go for it 教材从八年级(下)开始在各单元增加了Reading这个模块,并且有意识地根据篇章的特点,注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较系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Reading的阅读材料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Section 1 Before you read, Section 2 While you read, Section 3 After you read, Section 4 Go for it! Section 5 If you have time! 生词短语多。每一单元的生词大部分都是阅读语篇中出现的,学生不仅阅读起来不能很流畅,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二、教学设计 Lead-in Pre-reading Prediction First reading (deal with new words) While-reading Second reading deal with activity 3a retell the story Anderson(2003)提出了三类阅读策略:认知阅读策略、元认知阅读策略和补偿阅读策略。其中认知策略有11种,分别是:预测、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难句、理解文章大意、扩展词汇和语法知识、猜测生词、分析文章主题与风格及篇章结构、区分个人看法与事实、讲打的语言单位分解成晓得单位以便帮助理解文章、对于单词建立母语与英语之间的联系、讲文中概念与单词的练习用图标活画图表示,以及写间断概括。 1.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合理进行预测 在本节课中,本人现在课前空余时间,播放了一首《we are the world》,

高中英语阅读阅读教学的五大痛点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个痛点 一碎片化的表现 1.语篇信息的碎片化。基于阅读内容所提出问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缺乏层次,不利于学生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信息点信息网 2.阅读理解大多停留在句子层面,没有上升到语篇层面,缺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词汇教学缺乏语境,不能为主题意义探究服务。 二割裂化的表现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本内容割裂(阅读前先教学全部的生词) ; 阅读文本割裂,比如第一节课教学课文的前三段,第二节课教学后三段; 阅读前活动与文本内容关联性不强;阅读后活动偏离文本主题,另起炉灶。 三模式化的表现 1.教学过程模式化 阅读前一-阅读中阅读后 读第一遍获取文章大意,读第:遍获取细节信息,读三遍进行语言训练与学习。然后进行拓展与讨论。 2.阅读策略模式化 Skimming scanning guessing 四功利化的表现 .按照高考题型去设计阅读活动; 每一篇阅读后面必须有问题跟随;

满足学生碎片化的阅读,为考试而阅读,不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reading for pleasure),比如读整本书。 五肤浅化的表现 '■以学生能够翻译课文来作为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针对阅读内容所提出的问题或设计的活动思维层次偏低,多为理解和记忆层面,缺乏高阶思维活动。 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行为不突出,缺乏阅读体验Reading experience。教师 讲解过多,学生自主阅读时间过少。 肤浅化的原因 过于夸大阅读课中语言学习的价值;■忽视阅读课对学生思维培养的功能;缺乏主题意义探究意识。 ■深度阅读取决于:思维的深度,意义的深度。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张自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历城区工业北路小学张自立 一、什么是阅读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小学生的词汇少,知识面窄、语法欠缺,不易开展阅读教学。有不少老师对于阅读课采用“讲解式”的呆板陈旧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实上,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并能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阅读课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语篇阅读为主,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体正确输入与否为标准进行的教学。即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全文意思,深入理解重点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并能就文章进行口、笔头理解练习。对于阅读课我们不能以词汇课、对话课的标准去衡量是否完成了几个词的教学,是否达到了“x会”的要求,更不能以是否具有花样繁多的教学活动如:TPR,玩游戏等为衡量标准,因为它的教学目的不是“点”而是“面”。对话课就是听说领先,让学生尽量地多听多说,最后达到能交际,而阅读课则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一些知识。 阅读课文是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最好的综合教学材料。只有通过阅读课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及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到了高年级后如只停留在句型教学(对话课)上,学生会因没有提高而感到单调乏味,从而使英语学习没有后劲。这如同《英语九百句》不适合作为中小学教材一样。阅读课不像句型课那么单一,它是各种句型、语言现象构成的“杂烩”,因此抓好重点是个关键,抓住了关键句或词组,以点带面,很多非重点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有些自命话题阅读课容量大,生词多,新句型多,在40分钟内要处理好的确不容易。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偏差。教师将目光更多放在了学生词生句上,导致花费了大量时间用来呈现、学习、领读、练习生词上,进入课文后所剩时间无多。这样,一节课的主体放在了新授生词、句上,文本阅读理解反而成了附属,这就把阅读课的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课标》对阅读理解教学和检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英语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能读懂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但由于农村中学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学生手头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少,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本文就我所处的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做了细致的分析,找出合适的对策予以解决,并指出了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能力培养 一、现状与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不要说语音室,就连资料都不齐全,教材也有城市化倾向,总体讲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多,农村中学师生均不能很好适应。其次,在生源上,以我校为例,学生高一年的录取成绩是整个福清地区最后几名,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的英语基础就很差,对英语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在阅读方面,进入高中,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兴趣也在慢慢呈下滑趋势。本人对进行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反映出影响农村英语阅读的因素

学生本身的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外,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方面: 1、语言基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接触的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丰富的词汇,扎实的语法知识和熟练的习语等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词汇量 影响学生阅读的第一关是词汇量。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越小;反之,掌握的词汇少,容易曲解其含义,误解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如:注重学习与积累,我们知道词汇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多看多读,积少成多;掌握构词法,通过词的合成,转化,派生来记忆单词,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而且有助于记忆如;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等联想对比法以及对于熟词偏义,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加以记忆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阅读在初中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把这几个问题真正科学地解决好,英语阅读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想就如何在初中课堂开展阅读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学习方式、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学习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特别注意,难易一定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过难,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和阅读信心。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多样化,故事、传记、历史、地理知识等都能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有区别的。课文一般是一个主题一个篇章。在教学中,老师常会对课文进行很细的分解,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纯粹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浅显易懂的课文,我从不花大量时间去精讲,通常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分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讲解,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写英文的读后感。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日后的高层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2.抓好课堂教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从初一起,教师就应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应采用的措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模块,避免阅读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无论是哪种课型,我们都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才是针对这些目标考虑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阅读有多种目标,包括寻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获得语言知识(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乐趣 (read for enjoyment)等。对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来说,其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两种能力,这是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①。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 本文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及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继续学习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

量。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习惯、技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Go For It人教版新目标)中,阅读课文在各单元都有分布,在八年级下及九年级每单元还有一篇拓展阅读,这些阅读文章涵盖历史事件,旅游,课余生活等话题,具有篇幅长,句式复杂,词汇障碍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那么,阅读课应如何把握,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一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整体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通盘考虑教材处理:将一单元中各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有关环节作整体安排和设计,使各部分、各环节构成一个合理、优化的整体,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清楚在一个单元中,哪些听、说、写的

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教学理论 二十世纪60年代是前苏联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当时教育界比较流行的口号是:“寻求新的教学途径”,“教学过程积极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地涌现出了一些具有独特的教学经验,巴班斯基就是当时教育改革者之一。巴班斯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教师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教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并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优化英语阅读科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最优化包括四个因素:遵循教学规律,选择最佳方案,调控活动,获得效果,其中选择最佳方案、获得最优效果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本篇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就是要依据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实现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目标,选择最佳教学模式,取得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 三、模式结构 笔者在长期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根据广州学生英语水平较高的特点,依照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原则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经过系统整理提出高中英语阅读课模式,具体为子模式I、II,即:正规阅读课教材教学模式和非正规阅读课教材教学模式。 正规阅读课教材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为:着眼教材,重视整体,逐步推进,培养能力。此为子模式I。 非正规阅读课教材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为:着眼补充读物,重视个体参与,巩固拓展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此为子模式II (一)子模式I——正规阅读课教材教学模式 目的:优化高中英语正规阅读教材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技能,激发学生的

最新 “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Post-reading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调查-精品

“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Post-reading 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调查 筆者担任该校两个文科班高二(3)和高二(4)班的工作,两个班一个是平行班,另一个是实验班,都是女生居多,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的教材是牛津高中英语高二上册。两个班共100人,缺席2人,发出98份问卷,收回98份。对于第一个问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的学生选择答案A和C的都超过学生人数的90%,这说明笔者没有向学生提出过Post-reading 活动规划。 对于第二个问题,实验班选取A为28.5%,C在普通班为45.5%,这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在参与合作方面好于普通班。 对于第三个问题,实验班选取A 为60.5%,C在普通班为59.3%,这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更能够判断出Post-reading活动是否与文本主题内容一致,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笔者在Post-reading活动时,只注重形式,忽略深度挖掘。 对于第四个问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的学生选择答案B和C的都超过学生人数的90%,这说明笔者在Post-reading 活动中只按部就班把教材上内容简单处理,按时完成课堂进度,甚至有些教师太过注重语法和词汇,忽视了Post-reading 活动。 对于第五个问题,由于实验班的学生英语自身能力影响,有的Post-reading设计活动他们都更容易参与、理解、消化,符合学生自身需求。 对于第六个问题,选择答案A项的两个班几乎相当,其次多生选择答案B 项,普通班也有20.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C。这表明笔者在语言的领悟能力和语法知识及学生的口语训练要求方面要加大指导力度。 对于第七个问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学生对“讨论”和“表演”有着较大的兴趣,都不是太喜欢复述课文,但普遍对写的技能不是十分看重,甚至有少部分普通班学生在选择答案E项中填写了选择题,这说明学生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嘴说,动笔写,这就要求笔者在Post-reading活动中要指导、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如何为写作做铺垫。 对于第八个问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学生选择答案B项多,占20%,说明无法在Postreading 活动中对当堂课的文本留有大部分印象,学生反馈的结果不言而喻,也说明要求教师对Postreading活动要深度思考设计方法,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课后还记得部分所学内容。 对于第九个问题,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大多数选择答案A,Post-reading 活动对于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有影响。 对于第十个问题,实验班学生选择答案A多,普通班选择答案B多,这说明与学生英语基础及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关系,要求教师在普通班Postreading活动中多加以指导并设计易懂问题;实验班的学生更要多加指导,合理分配任务,自主合作,深入思考完成Post-reading活动。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Post-reading活动与文本内容不一致 Post-reading活动与文本内容不一致,甚至出现偏离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的现象,忽视对文本价值的基本尊重,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挖掘,所设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的运用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的运用 【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的实施极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有着很高的价值和很深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已较大的篇幅阐述了英语学习策略,这就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阅读教学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它源于教学实践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教师自己对课内外阅读教学组织和调控的方案。 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课主要目的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使学生读懂简易的英语读物,帮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但随着年段的升高,阅读的篇幅在逐渐加长,阅读的要求也在逐步增高,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逐渐降低,阅读能力发展缓慢。站在实际的角度看,我们都有必要找出问题所在,针对问题去探讨解决的办法。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解决任何一个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科研实践、课堂观察及谈话调查中发现,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背景知识从而给理解能力带来影响,在阅读课学习中,尽管大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储备了不少的词汇量,但仍不能很好地读懂课文,这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 2.阅读语篇中存在的阅读障碍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阻挡了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3.阅读活动狭窄,阅读教学始终围绕教材中的课文转个不停,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4.阅读训练单调,“教单词——读课文——回答问题”这种最常见的教学模式,缺乏了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5.阅读效率低,阅读的效率主要指学生对阅读文章理解的正确率与理解的速度。在实际教学中,却频繁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6.忽视阅读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把学习的焦点放在课文的理解上,从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情感因素。 三、组织阅读活动的策略 (一)阅读前——扩充背景知识。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本人认为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