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5 MB
- 文档页数:1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是怎样过冬的》PPT课件CONTENTS •动物过冬现象与原因•不同动物过冬方式•动物过冬生理变化及机制•动物过冬行为观察与记录•动物过冬与人类关系探讨•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动物过冬现象与原因01动物过冬现象冬眠如蛇、熊等动物在冬季会进入冬眠状态,降低体温和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
迁徙部分鸟类和哺乳动物会进行长距离迁徙,前往温暖地区度过冬季。
换毛如北极狐等动物会在冬季前换上一身厚实的冬毛,以抵御严寒。
储存食物如松鼠等动物会在夏季和秋季大量储存食物,以备冬季之需。
冬季气温骤降,食物短缺,动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环境。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冬季的生理机制,如降低体温、减缓新陈代谢等。
动物通过迁徙、换毛、储存食物等行为来应对冬季的严寒和食物短缺。
气候因素生理适应行为适应过冬原因及适应性地域性与物种差异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动物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其过冬方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通过换毛和储存食物来度过冬季,而赤道附近的动物则可能没有明显的过冬现象。
物种差异不同物种的动物在过冬方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部分昆虫会以卵或幼虫的形式越冬,而一些水生动物则可能通过降低活动量和寻找避寒场所来度过冬季。
不同动物过冬方式02鸟类迁徙如大雁、燕子等,秋季开始向南飞行,春季返回北方繁殖地。
哺乳动物迁徙如驯鹿、羚羊等,根据季节变化进行长距离移动,寻找食物和适宜的生活环境。
昆虫迁徙如蝴蝶、蜜蜂等,通过飞行或爬行方式寻找温暖地区或适宜栖息地。
如蟒蛇、蝮蛇等,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降低体温和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
蛇类冬眠哺乳动物冬眠昆虫冬眠如蝙蝠、刺猬等,在寒冷季节前大量进食储存脂肪,然后降低体温和代谢率进入休眠状态。
如蚂蚁、蜜蜂等,在冬季前将卵或幼虫藏在安全地方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春季到来。
030201换毛过冬北极熊换毛北极熊在夏季时毛色为棕色或灰色,随着冬季来临会逐渐换成白色厚实的冬毛。
狐狸换毛狐狸在秋季开始长出厚实浓密的冬毛,以抵御严寒天气。
一、教案基本信息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课件教案适用年级:大班学科领域:科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的过冬方式:冬眠、迁徙、换毛、储食等。
2. 常见动物的过冬实例:熊、鸟、蝴蝶、松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过冬方式。
2. 讲解:介绍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如冬眠、迁徙、换毛、储食等,并以熊、鸟、蝴蝶、松鼠等为例,详细讲解它们的过冬方法。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过冬方式,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动物过冬的小手工,如制作熊、鸟等动物的小模型。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动物过冬的方式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动物,了解它们的过冬方式,下节课分享。
2. 家长协助孩子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进行家庭科学探究。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家庭探究报告,评价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动物过冬的图片或实物,如熊、鸟、蝴蝶、松鼠等。
2. 手工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家庭科学探究资料:有关动物过冬的书籍、网络资料等。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讲解时应简洁明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2. 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独特的动物过冬手工制品。
3. 家长应积极配合,协助孩子完成家庭科学探究,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班科学教育《动物的过冬方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探索自然》的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动物的过冬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如何适应寒冷的冬季,培养幼儿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冬眠、储食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动物世界。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爱心,提高幼儿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原因,如气候变化、食物来源等。
2.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挂图、动物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冬季的来临,让幼儿关注到动物们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冬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冬季的特点,如天气寒冷、树叶凋零等。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详细过程:(1)教师展示课件,介绍动物过冬的常见方式,如迁徙、冬眠、储食等。
(2)教师拿出动物模型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分别是如何过冬的。
(3)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进行分享。
3. 实践环节:让幼儿动手制作关于动物过冬的手工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过程:(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讲解制作要求。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幼儿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详细过程:(1)教师出示例题:“冬天来了,小燕子会去哪里呢?”(2)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大班科学教育《动物的过冬方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探索动物世界》的第六章第二节,主题为“动物的过冬方式”。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不同动物在冬季的生存策略,如迁徙、冬眠、储食等;分析这些过冬方式与动物生活习性的关系;探讨人类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提高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生活习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动物的过冬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课件,播放冬季动物生活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动物在冬天很难找到食物?它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如:(1)鸟类:迁徙,如大雁南飞。
(2)哺乳动物:冬眠,如熊、松鼠;储食,如仓鼠。
(3)昆虫:以卵、幼虫或蛹度过冬季,如蝴蝶、蜜蜂。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说明原因。
4. 分组讨论(5分钟)(1)为什么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2)人类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过冬方式》2. 内容:(1)鸟类:迁徙(2)哺乳动物:冬眠、储食(3)昆虫:以卵、幼虫或蛹度过冬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说明原因。
(2)谈谈你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2. 答案:(1)示例:①鸟类:迁徙,如大雁南飞。
原因: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避免食物短缺。
②哺乳动物:冬眠,如熊。
原因:减少能量消耗,适应食物短缺的环境。
③昆虫:以卵、幼虫或蛹度过冬季,如蝴蝶。
教案编辑专员: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过冬方式:迁徙、冬眠、换毛、储食等。
2. 举例介绍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鸟类迁徙、熊冬眠、松鼠储食等。
3. 探讨为什么动物要过冬以及过冬对动物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及过冬对动物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过冬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具:动物模型、图片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字。
2. 讲解:通过课件和教具,讲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如鸟类迁徙、熊冬眠、松鼠储食等。
3. 讨论: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动物要过冬以及过冬对动物的意义。
4. 活动: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画出该动物的过冬方式,并简要说明原因。
5. 展示: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过冬的重要性。
7. 拓展: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过冬方式。
8. 作业:让幼儿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过冬的画,并写上动物的名字和过冬方式。
六、教学延伸1. 科学探究: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过冬方式。
2.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用废旧物品制作动物过冬的小道具,如鸟巢、洞穴等。
3.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动物过冬的调查,了解更多动物的过冬方式,并记录在调查表上。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关注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创作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完成作业情况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
大班科学教育《动物的过冬方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大班科学教育中关于《动物的过冬方式》的内容。
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具体章节为第四章“动物与季节”,第2节“动物的过冬方式”。
详细内容包括各类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如何适应寒冷的冬季,以及它们独特的过冬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提高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差异及适应原因。
2.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过冬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动物过冬方式图卡、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冬季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提出问题:“冬季来临时,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呢?”2. 新课导入:为学生讲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如迁徙、冬眠、储食等,配合图卡、挂图等教具,使学生对各种过冬方式有直观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身边常见动物的过冬方式,并以绘画或剪贴的形式展示出来。
4. 例题讲解:以“为什么鸟儿会南飞过冬?”为例,讲解动物迁徙过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过冬方式》2. 内容:迁徙:如鸟类的南飞冬眠:如熊、蛇等储食:如松鼠、蚂蚁等其他:如换毛、群居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调查身边的一种动物,了解它的过冬方式,并写成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调查的动物是松鼠。
松鼠在冬季会储藏食物,如坚果、果实等,藏在树洞、土壤中,以备过冬食用。
松鼠还会换上厚实的冬毛,以保持体温。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描述清晰,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大班科学教育《动物的过冬方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动物的过冬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在冬季的生存策略,认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冬眠、储存食物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动物过冬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原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教学重点:掌握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如迁徙、冬眠、储存食物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冬季景色,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季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物的过冬方式。
2. 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PPT,展示不同动物过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3. 实践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还有哪些动物有过冬的特殊方式。
4.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例题,如:“哪些动物会进行迁徙?请举例说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答例题。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人类如何应对冬季的寒冷,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过冬方式》2. 内容:(1)动物过冬方式:迁徙、冬眠、储存食物等。
(2)动物过冬原理:适应环境、生存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至少三种动物过冬的方式,并简要说明原理。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看法。
2. 答案:(2)开放性题目,学生可自由发挥。
大班科学动物怎样过冬》进入中班的孩子,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具体了,他们爱听,爱看,更爱动手,他们渴望自己探索这个奥秘的世界,我就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特点,设计了这节大班的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
幼儿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身边动物的爱心。
幼儿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身边动物的爱心。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到了什么?冬季的天气是寒冷干燥的,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感觉冷,那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过冬的课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白雪皑皑的大地,小松鼠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吃大喝,它们不怕冷吗?为什么?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松鼠储存了许多果实准备过冬)小蚂蚁在干什么?(蚂蚁在搬粮食)为什么蚂蚁要在冬天搬粮食?(因为冬天蚂蚁找不到食物了)那么小蚂蚁是依靠什么力量来搬粮食的呢?(靠团结)小蚂蚁可真团结呀!你们知道小蚂蚁怎样过冬吗?(把食物储藏在洞里)冬天它们躲在洞里靠吃储备好的食物过冬。
小熊呢?(熊冬眠)熊为什么要冬眠?(因为熊从秋天到冬天不吃不喝会饿死和冻死的,所以熊要冬眠)熊冬眠醒来后和小蚂蚁一样靠储备的食物过冬。
小燕子飞走了(迁徙)小燕子为什么要迁徙过冬?(因为冬天太冷了小燕子要到暖和的地方去过冬)那它们明年还会飞回来吗?(春天暖和了小燕子就会飞回来)你们知道小燕子怎样迁徙过冬吗?(小燕子每年要飞行几千公里,从寒冷的北方向温暖的南方迁移)多远呀!多冷呀!你们知道小燕子是怎样飞行的吗?(排成队像一条长龙似的飞行)多壮观呀!我们小朋友明年春天一定要去田野里找小燕子哟!千万不能让它们受到伤害。
你们知道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吗?(小燕子也是靠储备的食物过冬的)冬天小燕子躲在暖和的窝里靠吃储备好的食物过冬。
小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小企鹅生活在南极洲,那里终年寒冷企鹅没有冬眠的习惯而是整天呆在冰上不怕冷)企鹅真勇敢呀!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学习企鹅勇敢坚强的品质哟!我们小朋友喜欢企鹅吗?如果小朋友们喜欢企鹅的话,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企鹅头饰哟!现在请小朋友戴起企鹅头饰一起和老师学一学企鹅走路吧!(学企鹅走路:走路时身体向前倾斜、挺着肚子走)企鹅走路真有趣!你们学的真棒!通过谈话、示范表演、故事、卡片等形式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