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经典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28.26 KB
- 文档页数:1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PPT课件contents •转动现象引入•转动原理探究•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转动游戏的体验•转动艺术的欣赏•总结与延伸目录转动现象引入风扇的旋转车轮的转动陀螺的旋转030201生活中的转动现象转动现象的意义实现功能传递能量创造美感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制作转动玩具探索转动原理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简单的转动玩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分享与交流转动原理探究转动的定义和分类转动的定义转动的分类转动原理的讲解杠杆原理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在转动中的应用,如跷跷板、天平等。
齿轮传动通过讲解齿轮的大小、形状和啮合原理,让幼儿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作用,如自行车链条、钟表等。
皮带传动介绍皮带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如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电中的皮带传动装置。
转动实验的设计与操作01020304制作简易风车制作陀螺玩转悠悠球观察机械钟表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水龙头的开关水龙头通过转动控制水流的开关,方便人们使用水资源。
门窗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转动门窗把手,实现门窗的开启和关闭,方便人们出入和通风。
风扇的摇头电风扇通过转动实现摇头功能,使风能够均匀吹向各个方向,增加舒适度。
搅拌机的搅拌01车床的加工02发电机的发电03转动在科技领域的应用陀螺仪的稳定旋转式激光器的光束调制转子发动机的运转转动游戏的体验游戏规则玩法建议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不同物体转动的特点,比如快慢、方向、稳定性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视觉体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在转动时的视觉变化,如旋转的线条、色彩的变化等。
触觉体验通过亲手转动物体,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转动带来的触觉变化,如摩擦力、重力等。
心理体验转动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科学启蒙感知训练社交能力创新思维转动艺术的欣赏转动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形式多样动感十足色彩丰富转动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析作品展示作品解析1 2 3促进感知能力发展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转动艺术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总结与延伸对本次活动的总结活动目标明确01幼儿参与度高02教学效果显著03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探究转动的鼓励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转动现象提供探究材料和环境鼓励幼儿提问和分享对未来科学活动的展望和计划拓展转动主题的科学活动丰富他们的科学认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经典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选取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认识天气”,详细讲解晴天、阴天、雨天等天气现象;第二章“探索光影”,介绍影子、光线、色彩等基本概念;第三章“水的奥秘”,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天气、光影、水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天气现象的成因、光的传播、水的性质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光电池、水杯、镜子等)、天气卡片、水桶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彩泥、水杯、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激发他们对天气的好奇心。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晴天、阴天、雨天的特点,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以光影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等概念,并进行实验验证。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气:晴天、阴天、雨天2. 光影: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3. 水的奥秘:水的性质、用途、节约用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天气,并简单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幼儿作品,以绘画形式展示不同天气的特点。
2. 作业题目:用镜子、光电池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光影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幼儿作品,以照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和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天气、光影、水等科学概念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材料的使用还需进一步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经典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经典课件篇一:好玩的纸球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使幼儿具有一定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
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
(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
(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
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提供足够的报纸,接着,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
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来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
现在,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反思
(一)崇尚简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资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
深刻。
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
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
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
简单的设计可以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
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
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
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3.内容简约充实。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一般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要想在一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