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导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体会其成长历程;2. 学生能够领悟小说所传达的自由、平等、独立等主题思想;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欣赏并评价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分析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2.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难点:3. 通过典型情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教案、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阅读笔记、思考题答案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简爱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的理解。
2. 内容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对《简爱》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3.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自由、平等、独立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4. 实例分析:以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为例,分析简爱如何践行自由、平等、独立等价值观。
5. 随堂练习: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以及小说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简爱》后续章节,并完成阅读笔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简爱》名著阅读指导教案二第二课时1. 性格特点与成长历程2. 主题思想:自由、平等、独立3. 创作意图与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2. 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自由、平等、独立等,并说明你的看法。
3. 阅读《简爱》后续章节,并完成阅读笔记。
答案:1. 简爱的性格特点:坚强、独立、自尊、勇敢、善良、有爱心等。
成长历程:从小失去父母,经历种种磨难,最终在洛伍德学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与罗切斯特先生相识、相爱。
2. 主题思想:自由、平等、独立。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
(2)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主人公简·爱的独立、坚韧和追求平等的精神品质。
(2)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 章节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夏洛蒂·勃朗特及其创作《简·爱》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章节内容,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简要介绍《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其时代背景。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
3.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举出事例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简·爱》的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对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内容1. 章节内容:本章主要分析《简·爱》中的重要象征元素,如火焰、镜子、睡眠等,并探讨它2. 教学重点:(1)识别小说中的象征元素。
名著导读《简.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主要故事情节。
1 2、品读精彩语段,把握简.爱的性格特点。
(设计目的:使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采用自主默读、朗读、浏览、圈点勾画、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方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走进名著,学习主人公自尊自爱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从而提高1 个人的人文修养。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2价值观。
(设计目的: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梳理情节、把握人物(设计目的:使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个性化阅读)(设计目的:使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自读课1课时四、课型与课时:教材、名著、学习卡、电子白板、微课、视频、反思五、教学资料:初三学生对名著已不再陌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精读、略六、学情分析:读、借鉴式阅读等方法,学会了制作卡片、作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的阅读方式,阅读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阅读量显著提高,也读过几本外国名著。
但是由于名著与当下的“快餐文学”相比,趣味性不强,所以学生即使知道阅读名著有.诸多好处,仍然主动性不强,即使读名著,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投入身心细细品读,体味其精髓,因此需要教师上好名著引导课,与学生共同阅读,起到领路督促的作用。
七、教材分析:《简.爱》是2001人教版九年级下附录推荐两篇名著中的一篇,书中显示的题目是:《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
这部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切体会人物命运。
2,通过分析语言描写,指导学生掌握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理解女性独立思想和对自由的追求难能可贵,并能够在生活中不断激发内心深处的自主、独立、平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描写,指导学生掌握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切领会人物的命运。
三,课前准备准备名著《简·爱》(具体版本不做要求)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电影《简·爱》精彩片段,吸引学生兴趣。
2,了解作者。
通过作者命运简介,对比《简·爱》故事情节梳理,了解名著内容,把握自传体小说的特点。
(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检查分组阅读情况,每组给出5分钟讨论时间,5分钟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述故事情节。
明确:简爱父母早亡寄居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将她送到孤儿院,后来简爱来到桑恩费尔德,做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菲尔德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
在他们举行婚礼是,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彻斯特的妻子。
简爱不愿做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
简爱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
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彻斯特先生。
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彻斯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彻斯特先生的怀里。
(三)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人生阶段对话描写人物性格【童年简爱】“我不会骗人,我要是会骗人,就会说我爱你了,可是我要说,我不爱你。
除了约翰·里德,世界上我最恨的就是你了,至于这本有关撒谎者的书,你还是拿去给你的女儿乔治安娜吧,因为爱撒谎的是她,不是我。
”耿直单纯,敢于反抗,刚强勇敢;【少年简爱】“不,我知道我应该看重自己,可这还不够。
要是别人不爱我,那我宁可死掉,这也比活着强——我受不了孤独和遭人憎恨,海伦。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主旨。
3.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
1课时一、导入新课《简·爱》是一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书,百余年来,简·爱的形象广为人知,这部小说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简·爱》。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简·爱》的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
1.了解作者。
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师补充。
(1)作者介绍夏洛蒂·勃朗特,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家庭。
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
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
十五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最终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另有作品《谢利》《维莱特》和《教师》。
(2)写作背景作者创作《简·爱》时,英国已是世界上的头号工业大国,但英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依然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女子的生存目标就是要嫁入豪门,即便不能生在富贵人家,也要努力通过婚姻获得财富和地位,女性职业的唯一选择是当个好妻子、好母亲。
以作家为职业的女性会被认为是违背了正当女性气质,会受到男性的激烈攻击,从勃朗特三姐妹的作品当初都假托男性的笔名一事,可以想见当时的女性作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而《简·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阅读成果展示【设计意图】学生读完《简·爱》后,设置成果展示环节,既可以检查阅读结果,又可以加深对内容的印象。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一、文本研读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又有着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
小说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引入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
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
小说阐释的主题是:人的价值二尊严+爱,反映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创意说明
阅读外国小说,当然要关注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表现,同时关注小说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文化内涵语言特点等。
本课旨在以人物为主线,深度解读小说内涵。
三、活动组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本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家本人。
(二)走近作家:作者简介
(三)概括情节,拟标题。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简爱》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孤儿,她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
小说通过描述简爱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她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简爱》的部分章节,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九年级下学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但同时,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差异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简爱》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把握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分析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简爱》的作品背景及特点。
2.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深入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简爱》的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2.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重点章节,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六. 教学准备1.备课资料:《简爱》原著、相关论文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学习资料:学生分组讨论的相关案例、问题及思考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简爱》的封面、插图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简要介绍《简爱》的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简爱》的开头部分,感受作品的氛围。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简·爱》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及“勃朗特三姐妹”;2.熟悉小说情节,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分析主人公简爱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艺术魅力。
3.品味语言精华,交流阅读心得,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4.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熟悉小说情节,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分析主人公简·爱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在19世纪的英国,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亲,那么这个男的一般都会问这个女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学生】我觉得在那个世纪可能那个男的更在乎女的家世吧,所以可能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家有多少钱?”【师】其实那个男的有可能会问说,你读过《简·爱》吗?可见《简·爱》的风靡程度,它简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品位。
今天我们来走进这样一本名著——《简·爱》。
《简·爱》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我们这个女主角的名字,这个女主角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书的开头有一首歌谣,它相当于女主人公简·爱的命运判词,大家一起读一读。
“我双脚疼痛难当…”二、师生活动、走进名著活动一:读歌谣,知命运任务:读歌谣,提取关于简爱的信息。
1设计意图:感知简爱“在路上”的生命状态。
我双脚疼痛难当,路远迢迢,走不尽野岭荒岗天空中没有月亮,暮色苍茫苦命孤儿走在路途上为何逼我走他乡,形单影只来到这满是沼泽灰岩的地方【师】你能从歌谣里触摸到一些预示简·爱命运的信息吗?或者有关她身份的一些信息?【学生】我看出《简·爱》的女主角应该是个孤儿。
【师】除了是苦命孤儿,还有吗?【学生】还有“疼痛”,她比较痛苦。
【师】是的,疼痛可能还象征着苦难。
这个里面反复提着一个动词,它象征着简·爱一生的命运状态,哪个动词?【学生】“走”。
【师】是的,“走”,“出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简·爱》,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览:《简·爱》共有38章,我们选取前5章进行教学。
这5章主要介绍了主人公简·爱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
2. 人物介绍:简·爱、里德舅妈、约翰·里德、谭波儿小姐等。
3. 情节梳理:简·爱的童年、就读洛伍德学校、成为教师、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前5章,使学生了解《简·爱》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掌握主人公简·爱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心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选定的章节,引导学生关注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促进思考。
3. 课堂讲解:教师对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心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阅读第1-2章,了解简·爱的童年经历和洛伍德学校的生活。
2. 第3-4课时:阅读第3-4章,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和与谭波儿小姐的关系。
3. 第5-6课时:阅读第5-6章,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心理。
4. 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内容:1. 情节发展: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的任职经历,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初次相遇。
2. 人物关系:罗切斯特先生、阿黛尔、菲尔菲克斯小姐等。
3. 主题探讨:自由、平等、尊严与爱情之间的冲突和抉择。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第7-8章的学习,理解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以及简·爱的内心挣扎。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简爱》教学设计名著导读《简·爱》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与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小说的创作背景。
2.梳理主要人物关系及重要故事情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鉴赏经典片段,分析简·爱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1.梳理主要人物关系及重要故事情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2.鉴赏经典片段,分析简·爱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鉴赏经典片段,分析简·爱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847年,对英国文坛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三颗耀眼的文学新星(同一个家庭的三姐妹)在这一年同时出现在英国文坛:夏洛蒂·勃朗特出版了《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出版了《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出版了《艾格妮丝·格雷》。
而夏洛蒂·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姊妹”中最著名的一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她和她的代表作《简·爱》。
设计意图:由三姐妹导入,调动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教师提问: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那么,你能说说对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了解吗?提示:可从作者国籍、姓名、生平、代表作等方面来介绍。
明确: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英国女作家。
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曾做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于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
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
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名著导读简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名著导读》中第五章“英国文学名著”,详细内容为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通过对该名著的阅读与分析,使学生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的风貌,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特征及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简爱》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简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及文学价值。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名著《简爱》、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19世纪英国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激发阅读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简爱》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内容,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难点与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简爱》2. 内容:故事情节: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人物形象:简·爱、罗切斯特、里德太太等主题思想: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尊严文学价值:19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概括《简爱》的故事情节,分析简·爱的性格特点;从作品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场景,谈谈你的感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简爱》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故事情节: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历经磨难,最终与罗切斯特相爱,但又因误会而分离,重回罗切斯特身边;人物形象:简·爱勇敢、独立、自尊、自信,具有反抗精神;罗切斯特聪明、热情、富有同情心,但性格矛盾;里德太太冷酷、自私、刻薄;主题思想:作品倡导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尊严,表达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简爱》导读课教案
11号选手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简爱》一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人物对白或心理独白的发现和品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歌谣,知命运
任务:读歌谣,提取关于简爱的信息。
设计意图:感知简爱“在路上”的生命状态。
我双脚疼痛难当,路远迢迢,走不尽野岭荒岗
天空中没有月亮,暮色苍茫
苦命孤儿走在路途上
为何逼我走他乡,形单影只
来到这满是沼泽灰岩的地方
活动二:读目录,知情节
任务:1.找出简爱生活的不同地点;2.读一、二章,谈简爱第一次出走的原因。
设计意图:梳理故事的情节脉络。
活动三:读对白,知人物
任务:分组读第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五章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简爱——苦难中追求尊严,幸福中怀有谦卑。
附:阅读规划。
简爱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作者、创作背景、作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会对《简爱》整本书阅读规划。
3.理解阅读策略,并在读书活动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对《简爱》整本书阅读规划。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并在读书活动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847年10月,《名利场》连载发表到第10期,作者萨克雷正忙着誉清校样,突然收到史密斯-埃尔德公司的审读人威廉•史密斯•威廉斯寄来的一部样书。
他原想随手翻翻,浮光掠影地过一遍,不料开卷一阅,竟无法释手,顾不得自己的工作正在紧要关头,印刷所还在等着他的誉清稿。
他一口气读下去,读到情深意切处,还潸然泪下,把进房来添煤的仆人吓了一跳,以为主人中了什么邪。
这本令萨克雷着魔的书,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去感受它的魅力。
二、名家推荐师:《简爱》入选英国卫报十大青少年必读书,高票入选BBC人生必读的百部经典。
我们首先来看看名家如何评价这本书。
(课件出示)1像《简•爱》这样的名著,要充分传达它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简•爱》确确实实是一部魅力无限的小说。
——[中]黄源深(翻译家)2.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英]萨克雷(作家)3.充满生气勃勃的个性。
一一[法]欧仁•福萨德(评论家)三、走进作者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请学生先做简单介绍,师课件补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1855年),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
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
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另著有长篇小说:《教师》、《谢利》、《维莱特》。
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四、概览全书,感知内容师:老师发现,大家手中有不同译本的《简爱》,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请大家快速浏览书前面的译序,看看翻译者是如何介绍的?学生浏览后,从译序中找到相关语句,以“这是一部—的小说。
简爱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本导读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深入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以下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一、课程简介1.1 引入在课程一开始,可以通过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片段或演绎简爱故事的小剧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猜测。
1.2 课程目标- 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背景和写作动机;- 熟悉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表达;- 讨论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2.1 作者简介通过简短的讲解或展示多媒体素材,介绍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和成就。
重点强调她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突破和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2.2 小说概述简述《简爱》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为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可以使用图示、音频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辅助呈现。
2.3 主题探讨深入讨论小说中涉及到的主题,如爱情、个人追求、社会地位等。
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探讨其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联。
2.4 文学价值探讨《简爱》作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情感描写、文学手法和隐含的哲学思考,以及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3.1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对小说的理解与感受。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激发思维碰撞,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组内或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演绎。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本中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3.3 分析文本选取小说中的经典段落,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鼓励学生思考作者的用词、句法和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3.4 创作作业布置与《简爱》相关的创作作业,如写一篇读后感、进行书评或即兴创作新的情节。
《简爱》导读课教案
11号选手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简爱》一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人物对白或心理独白的发现和品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歌谣,知命运
任务:读歌谣,提取关于简爱的信息。
设计意图:感知简爱“在路上”的生命状态。
我双脚疼痛难当,路远迢迢,走不尽野岭荒岗
天空中没有月亮,暮色苍茫
苦命孤儿走在路途上
为何逼我走他乡,形单影只
来到这满是沼泽灰岩的地方
活动二:读目录,知情节
任务:1.找出简爱生活的不同地点;2.读一、二章,谈简爱第一次出走的原因。
设计意图:梳理故事的情节脉络。
活动三:读对白,知人物
任务:分组读第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五章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简爱——苦难中追求尊严,幸福中怀有谦卑。
附:阅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