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影子大王》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6
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17影子大王》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影子大王》是湘教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学习影子的绘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创作出有趣的影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但对于影子的认识和创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对影子现象感兴趣,但光影知识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实践,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影子的方法,创作出有趣的影子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影子的基本知识,绘制影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影子作品,运用光影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影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影子的成因、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子的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示范绘制影子,讲解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绘制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影子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他们创新和优化作品。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影子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学会运用光影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影子概述:影子的成因、特点。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7. 影子大王》1-湘美版一. 教材分析《影子大王》是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运用剪贴、添画等表现手法,创作出有趣的影子形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影子形象的参考,便于学生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影子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影子形状的变化与光的关系,以及如何用美术手段表现影子,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原因,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影子形状的变化与光的关系,以及如何用美术手段表现影子。
2.突破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影子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影子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表现手法。
3.合作学习:小组内共同完成影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投影仪、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有趣的影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影子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或讲解,让学生了解影子是由光产生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与光的来源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影子创作,可以剪贴、添画等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影子形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掌握影子创作的技巧。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影子形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光与影子的关系,以及影子创作的技巧。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影子大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2、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影子探秘1、通过观察、讲解了解影子产生的的条件。
一切实在的物象在光的照射下才会产生出影子。
2、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的组合姿势,变化出更有趣的影子。
影子的轮廓与物象的关系:单一的静止不动的物象影子外型与原物象形状相似。
(例:静止不动的人、自行车等)。
当有多个物象重叠或物象发生移动变化影子也会变化多端。
(三)、捉影游戏(8分)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画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四)、学生创作、完成添画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画出手的影子形状:随意的摆放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欣赏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七、教学反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
该课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室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个性,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
以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主动性得到培养。
湘教版小学美术二上影子大王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大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开展“影子”探秘。
(认识形态变化)2、组织“捉影”游戏。
(认识人物轮廓)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1、室外造影游戏。
(自由摆姿造型)2、室内借形想象。
(添画完形创作)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二)、影子探秘1、通过观察、讲解了解影子产生的的条件。
一切实在的物象在光的照射下才会产生出影子。
2、观察影子的变化。
变化多端的组合姿势,变化出更有趣的影子。
影子的轮廓与物象的关系:单一的静止不动的物象影子外型与原物象形状相似。
(例:静止不动的人、自行车等)。
当有多个物象重叠或物象发生移动变化影子也会变化多端。
(三)、捉影游戏(8分)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
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3、小结。
用画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四)、学生创作、完成添画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2、画出手的影子形状:随意的摆放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欣赏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