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整体上把握内、外力作用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山岳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掌握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方面的作用过程,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的影响。该部分教材以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为例,具体解释了内部地貌的演化过程。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交通运输为倒,分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侧.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并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山岳的形成,是上节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教学时要注意与案例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山岳案例的分析及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山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山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探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难点:背斜、向斜的特征及其判别;地形倒置的成因;断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貌;火山的形态特征;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教学以山岳地貌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系统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和归纳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中注意了“四个结合”,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传授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火山的模型、常见地貌的景观图片或影片资料。制作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准备实验材料。

2、学生: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山岳的类型、成因及褶皱、断层的类型、成因和火山喷发等方面的知识。搜集资料,包括野外考察所拍照片、手绘简图及采集的标本等。还要搜集本地区地形特点及分布等方面的资料。观察褶皱、断层、火山的模型。

野外观寨:学生分组对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进行野外考察,观察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的特点,对典型断面、景观要拍照或绘出简图,并要注意采集标本。野外考察时要注意安全。物体受力实验:把一根木辊(树木的枝条也可)放在桌面上,在其两端慢慢用力向木棍中间挤压,仔细观察发现,木辊向上拱起的顶部首先破裂。

【刨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黄山、华山、天山、庐山、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等影片(或景观图)。

2、让学生介绍当地典型的山岳地貌景观,并用多媒体将野外考察的情况向大家作简要展示汇报。思考:这些山岳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师:这一节,我们就以山岳的形成为案例,分析内力作用时地表形态的影响,并以交通运输为例,分析山岳时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什么是山岳?山岳有哪些类型?

生:山岳主要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学生实验:两手拿课本或练习本,用力向中间挤压,观察课本或练习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多媒体展示:褶皱形成的动画。

教师提问:什么的褶皱?什么是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有哪两种?如何区分它们?

生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生2:就像我们刚才做的实验一样,岩层受到挤压发生了弯曲。

生3:褶皱的基本单住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用手中的书演示)就像我手中的书这就是一个褶曲。

生4: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用书本演示)这样的是背斜,这样的是向斜。

生5:(利用模型演示)大家请看,背斜和向斜的形态不同,背斜的岩层一般向上倾斜.而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倾斜。

生6:(利用投影图片)除了从形态区分向斜背斜外,还要注意看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新,两翼的岩屠较老。

生7:从地貌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生8:不但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有些时候还会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投影照片)你看我们拍的这幅照片,从地貌上看,它是一座山,你再仔细观察它的岩层的弯曲情况,这是典型的向斜。我还专门向老师请教的。

师:是的,我同这几位同学在实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这座山的岩层不仅有明显的向下弯曲特征,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越到山顶的中心部分,岩层越新,而越向山两侧的山腰、山脚处,它的岩层的年代越久远。这种“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地貌,也叫“地形倒置”。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地形倒置呢?

点拨:课前让大家做一个物体的受力实验。下面再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时要仔细观察,木辊的哪一部位先断裂,你如何用这一实验来说明地形倒置。

(学生实验)

生1:在试验中,我们发现,木棍受挤压力后先从弯曲处的顶部断裂。岩层在弯曲变形时,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断裂破碎,容易被外力作用侵蚀。时间长了就形成谷地了。

生2:向斜的中心也就是它的槽部受挤压,岩层就变得坚硬,也就不容易被侵蚀了。时间长了反而成了山岭。

教师总结:不错,大家分析得很好,也非常到位。能够利用我们的实验来说明问题,很了不起。由此,也进一步说明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大家使用列表比较法,来总结背斜和向斜的异同。

学生绘制表格,老师指导完善。

褶曲岩层的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表形态

早期晚期

背斜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山岭(成山) 谷地(成谷)

向斜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谷地(成谷) 山岭(成山)

活动:让学生完成P80活动。

点拨:在观察褶皱时,首先根据岩层的形态进行判断,最好按照一般规律,将缺失的部分绘出,更容易看出岩层的弯曲特征。同时我们还要观察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来说,先形成的岩层在下面.后形成的岩层在上面。

生l:根据岩层形态和新老是系,可以看出甲处为向斜,乙处为背斜。

生2:从地形上来看.甲处是山岭,乙处为谷地。原因是乙处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发生断裂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而向斜不易被侵蚀则变成了山岭。

生3: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类似于石拱桥,比较稳定,在这里开凿隧道,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因此应选择乙处。

多媒体展示:典型的构造景观图、素描图,让学生判断属何种构造。

师:地貌、构造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

师:什2是褶皱山?请举例说明其规模特征。

生1: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生2: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如科迪勒拉山系和喜马拉雅山的规模都很大,而有的规模则很小,就像s同学拍的照片,方圆十多里的范围内就这一座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海拔不到100米。

引导学生总结:从刚才的分析来看,褶皱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也就形成了山脉的骨架,而最终的地貌还要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也就是说,山岳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而内力作用是主导。地壳运动的挤压力从哪里来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79材料,并结合初中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归纳完成下表。

板块运动运动方向地表形态的变化举例

板块碰撞相对运动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喜山

板块张裂相向运动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过渡: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挤压力作用往往发生塑性变形,形成褶皱,岩层受张力作用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断块山

多媒体展示:断层的形成动画。

师:断层是怎样产生的?它如何影响地貌?

生l:(用模型演示)当地球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生2:(用模型演示)断层发生水平位移,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生3:(用模型演示)断层发生垂直位移,断层面两侧的岩体就有两种运动,(板图说明)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生4:(投影照片)这就是我们居住的沂河平原,实际上沂河就是发育在断裂下降的岩体上,堆积形成狭长的沿河平原。

师:不错,我们所在的沂河平原就是位于我国东部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上。(投影展示沂蒙山区的地形图和沂沭河断裂带的卫星照片)请大家对照这两幅图片来看,沂河、沭河就是在断

裂下降的岩体上发育的,在这两河之间的山岭地就是上升岩体发育而成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沂山、浮来山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在图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沂沭河平原及其两平原间的上升岩体。大家在野外考察时可以再详细的研究。

生1: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

生2:断块山是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规模大小不等。

教师总结: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褶皱和断层也是最常见的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我们把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大家在野外考察时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呢?请大家结合教材P81页活动思考、总结,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并将你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3、火山

过渡:在地表除了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山和断块山外,还有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请大家看大屏幕,你能说出这是哪里吗?

多媒体展示:日本富士山、吉林长白山白头山天池、黑龙江五大连池、夏威夷岛景观照片。多媒体展示:喀拉喀托火山、圣海伦斯火山、皮纳图博火山、鲁伊斯火山、尼拉贡戈火山、埃特纳火山、维苏威火山等世界著名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选取一个)

多媒体展示:岩浆活动及其火山喷发动画。

展示问题:岩浆活动怎样影响地表形态?火山又是如何形成的?它由几部分组成?火山形状有何特征?火山喷发对我们人类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

生1:岩浆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两种地貌:沿线状裂隙流出的形成玄武岩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沿地壳中央喷出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如白头山主峰。

生2: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里哪个部分组成。(绘图说明)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积水就会形成火口湖,如白头山天池;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等堆积形成的雏形体。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如日本的富士山。

生3:火山规模有大有小。

生4:火山喷发及产生的爆炸、所产生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等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生5: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好处,可以给我们带来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如温泉等,火山灰又是非常肥沃的土壤。

师:(投影火山构造图)火山的构造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等组成。火山对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大家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说明火山的影响,要注意分析其利与葬。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过渡:山岳的类型不同,其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大、崎岖不平,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活动:请大家看教材P82页活动部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形成自己的口头结论。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组1:表4.1从最大限度坡度方面比较了公路和铁路的限制情况,从表中的数据看,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最好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修建铁路。组2:通过比较表4.2的数据,可以得知:山岳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

组3:从表4.1和4.2的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比较容易些。

组4:综合分析,修建成本及工程难度,是影响山区交通运输践路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师点拨:要注意观察图4.15中不同地区地表形态的差异;观察、对比不同地区的公路形态特点;要注意从图中提取的信息和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生1:影响公路选线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河流、沼泽等。

生2: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往往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减少陡坡的影响。

生3:公路在修建时一般要避开陡坡面。

生4:公路在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而且要避开沼泽地。

生1: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而且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生2:公路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生3:影响公路选线的因素还有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

师:(引导学生总结)请大家结合教材正文叙述总结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生1;山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

生2: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

生3: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生4:同样的直线距高,山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线路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师: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是巨大的。除此之外,还影响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

【学生总结感受收获】

1、了解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知道了山岳的成因。

3、我明白了家乡的山岭、平原的成因。

4、我学会了区分褶皱山的两种形式。

5、掌握了褶皱和断层的区别。还知道了地形倒置的原因。

6、我知道了火山的情况。

7、我明白了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师小结提炼升华】

1、山岳是在内力作用扣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

2、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

3、从火山的影响来看,有利有弊,即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

【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P81页活动。

2、将教材P82页的活动1整理成文。

四、教学案例评析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探究、讨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释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注意了课堂的延伸,运用课前实验、野外考察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能力。不足之处是扩展不充分,学生讨论还不深人。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两方面内容。在河流侵蚀地貌中.首先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力的分类及作用,接着详细阐述了河谷地貌在三类河流侵蚀作用力作用下的形成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以冲积平原为典型,重点阐述了冲积平原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理及分布。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从影响聚落分布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了不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本节内容即是河流地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的案例分析。教学时要注意与本地地质、地貌、水文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河流地貌的分类;了解河流侵蚀作用力的分类及作用;了解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了解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分布,理解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理;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对比不同流水作用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把获取到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运用于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难点: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冲积平原各组成部分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内容涉及的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本章第二节相比,内容较为直观和易于理解。通过课前的野外实匀、资料搜集和课前实验。以及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影视资料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三、课堂教学实录(部分)

【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影视资料。准备流水作用实验所需的水壶、粗细不均的沙子。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野外实习和课前资料搜集。

学生:预习奉节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地壳物质的循环等方面的知识。分组进行野外流水地貌考察.搜集、制作有关流水地貌的资料和图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第一节,我们已知道地表形态是由内、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在第二节又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内力因素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那么、外力因素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还能做些什么呢?这一节我们就结合流水作用实例,学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前实验:在一个大托盘内盛一些沙子,将沙子堆成山的形状,用喷壶洒水代表降雨冲刷,提醒学生观察水对沙子的作用。

学生观察结果:水把沙子冲了下来,还把它带到了“山”下,最后在托盘的另一端,水和沙子都停了下来。

师:(要求学生进一步观察)将水流经的地方作为河床,将水流的最上端作为河流的源头,观察在流水冲刷作用下,(1)“河源”有什么变化?(2)不同“河段”河水流速有什么变化?(3)在不同时间、河段,“河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带着问题观察、讨论、回答。

生l:“河源”向海拔最高的地方推进。

生2:不同“河段”河水流速虽有变化,但总体上是越流越慢。

生3:“河床”先是比较浅和窄,随着流水的冲刷,“河床”变深变宽。

生4:随着流水的冲刷.“河床”还变得扭曲。

生5。“河床”先是变深速度快于变宽速度,到后来变宽速度快于变深速度。

师:刚才我们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就是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作用,下面同学们可对照着下面的表格(教师出示表格),读教材83页第2、3段,对比总结一下河流侵蚀作用力。

河流侵蚀作用分类河流侵蚀作用力在河流侵蚀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生:看书、分析、讨论、总结。

师:有选择的播放师生搜集的各种河谷地貌景观图,然后提问;“为什么不同的河谷其地貌不一样?”

生:因为不同的河谷所受的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三种侵蚀作用不同。

师:下面请同学们接着读这部分教材总结出河谷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

(学生读教材文字及图4.7、讨论、总结)

(老师等学生总结出初步示意图后,再演示河谷地貌形成过程结构示意课件)

(学生结合实验、教材图文、多媒体课件完善示意图如下图)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84页“活动”案例)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生1: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而现在成为我国著名风景区,说明此地地壳发生了垂直运动中的上升运动。

生2:张家界气候温和多雨,无酷暑严寒,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多雨、高温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流水作用。另外据考证.千百年来张家界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因此张家界地区的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一直在稳定地进行着。

生3:张家界地区应是不止一次抬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溪流下蚀和侧蚀作用明显、堆积地貌缺乏、千峰林立的地貌景观。

(引导学生先运用教材提供的关键词进行讨论、总结完毕后,要求学生再一次梳理河谷形成过程结构示意图。然后提问:“在河谷地貌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只受流水侵蚀作用?”)

生1:不,还受流水堆积作用。

生2:在“V”形谷形成以后,流水堆积作用表现明显。

生3:“V”形谷形成以后堆积的泥沙是河水从上游河段搬运来的,所以还有流水的搬运作用。承转:教师肯定三位同学的答案后,转入“流水堆积地貌”的学习。

(播放学生野外实习小组拍摄的当地的一条河流景观录像,播放到一处河湾景观时定格,请实习小组同学介绍此处地貌、水文状况)

生1(野外实习小组代表):此处(指向有大片河滩的凸岸)流水速度较慢,沙滩的沙粒比较细小,河水也比较浅。对岸(指向凹岸)流水速度比较急,基本无沙滩,堆积物以半径比较大的鹅卵石、砾石为主,河水也比较深。最深处距河岸仅有2米左右。生2(未参加野外实习小组):你怎么知道凹岸河水比较深?最深处距河岸仅有2米左右?你们下水测量了吗?

生l:我们没有下水测量,是通过撑船的竹篙入水深度推测的。放鸬鹚的老伯知道我们实习的目的后,特意用船送我们到对岸时注意到的。瞧,就是这条船(指向图片中的小船)。师;(对这种善于观察的表现提出表扬后,引导学生回到刚才的小实验上)请同学们将水流略

微调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回答)

生: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流速成正比,所以当水流变大后,水带走了更多、更大的沙粒。师(进一步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被水冲下来的沙粒,其大小和位置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生l: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托盘边缘沙粒越小。

生2:因为水流前进的过程中流速变慢,导致大沙粒先沉积,小沙粒后沉积。

师:刚才xx等同学的陈述以及小实验,就是我们接着要学的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下面请同学们读这郜分教材,参照表格总结一下(教师出示表格)。

冲积平原的组成分布成因

(学生看书、分析、讨论、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86页“活动”案例)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生1:黄河、准河、海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达下游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生2: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良好的农业区。

生3:黄淮海平原并不全部是良好的农业区,如中部低平原和滨海平原的岗地、洼地,就存在旱涝、盐碱等限制农业发展的问题。

生4:黄淮海平原的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如开封附近),耕地质量好、水分充足、水质好,是高产稳产田。

承转:总结刚才同学们分析的这些关于黄淮海平原各地貌单元的利与弊,对比中国人口的分布历史变化及现状,自然条件对人类越有利的地方(特别是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活动越多,人口越密集。

师(播放聚落景观图片):这些图片中的聚落景观分布所在地地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大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师(播放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图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聚落景观大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生1:因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生产生活。

生2:河流冲积平原地区还可以利用河流发展内河航运。

生3:在滨海平原附近还可以发展海上运输。

师(播放青藏高原及雅鲁藏布江地区景观图片):以雅鲁藏布江地区为例,判别聚落景观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原因是否都一样?

生1:基本一样,都是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平原上。

生2:xx回答的不太准确。雅鲁藏布江地区的聚落分布,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太高导致气温太低,而在河谷地带,由于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气候相对温暖一些。

师(播放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景观图片):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代表的山区,聚落景观分布在平原地区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当然也是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但相对于前两个案例,因为山区地形崎岖,地形平坦的条件更为突出。

(引导学生参照表格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师出示表格)

地形区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学生看书、分析、讨论、总结)

(引导学生先分析教材88页“活动”案例<1>)

生1:A地处在山区,山区地形崎岖,所以聚落多选择分布在地势较低、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洪积冲积平原上。

生2:A地处河流上游,平均地势高,河水流量小,基本没有遭受水灾的可能。而B地处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平,河水流量大,常有遭受水灾的危险,所以聚落多选择在A地这类地势稍高的地方。

(播放洪水灾害模拟课件后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教材88页“活动”案例<2>)

生3:因B地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特别是地形较A地平坦开阔,既有利于生产生活,聚落发展余地也大,故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生4:B地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在河流干支流交汇处,人流物流远较A地大,更有利于是展内河航运。

【学生总结感受收获】

1、进一步学会了用地理眼光观察周围的地理现象。

2、体会到了参与学习的快乐。

3、提高了推理、验证知识的能力。

4、比较学习法运用的更加熟练。

5.能解释一些我们周围以前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了。

【教师小结提炼升华】

这一节我们详知分析了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我们了解到外力作用除流水作用外,还有风、冰川、生物等,这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和流水作用具有相似之处,也是通过侵蚀、搬运、堆积实现的。

【布置作业】

写出教材提供的“问题研究”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案例评析

本节课灵活运用实验、案例教学.过程活泼、衔接自然流畅,充分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台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身边的地理现象,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中体验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又培养了学生整合生活与教材知识、知识的迁移及活学活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符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

高三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学案 (1)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复习学案 一、章节结构回顾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二、考点再分析 1、考点一: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喷出岩:侵入岩: 沉积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成碎屑物,然后又变成岩石。 本质:从一类转化成另一类。 特征:两点(理解) 举例: 变质岩:在地壳内部的岩石,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发生作用,形成新的岩石。 本质:从一类转化成另一类。 举例: 2、考点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本质:和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解题关键:紧扣岩浆的位置,注意变式图。

成因特点地表形态实践意义 褶皱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 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 生的弯曲变形。 背斜-岩层向 上拱(中心老, 两翼新)。 向斜-岩层向 下弯(中心新, 两翼老)。 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 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 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 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背斜储油、 向斜储水; 背斜处建 地下隧道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 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 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上升岩块(地垒)—成山岭 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 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 地) 隧道、水 库选址尽 量要避开 断层;泉 水、湖泊 分布地; 河谷发育 分布区外力作用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其它主要在湿 润、半湿润 地区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V 形谷),黄土高原千 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洪)积扇、冲积 平原、河口三角洲 (有分选性) 喀斯特地貌 溶蚀作用: 峰林、石林、溶洞。 化学堆积作用: 钟乳石、石柱、石 笋。 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形成(有分选性)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 U形谷、冰斗、刃脊、 角峰、峡湾 冰碛地貌(不具有分 选性) 5、考点五: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原因 高原地区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河漫滩平原上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山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 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 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说明地壳运动是如何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2、识别各种外力作用,解释其对地表的塑造方式; 3、辨认几种基本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 4、绘制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解读图片,绘制示意图,尝试通过图来理解地理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对身边各种自然现象观察的习惯,欣赏各种营造力造就的奇特自然现象。 树立对自然的崇敬心理,爱护自然。 教学重点 1、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形式; 2、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方式;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直接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要进入新的章节,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地理名词“地表形态” 那么,什么是地表形态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 活当中,我们是不是能看到许多美丽而且壮观的景象,比如说高山,大海, 草原,河流、、、、等等。那么,我们把这些能被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 的起伏状态就叫做地表形态了,也可以叫做地形或者是地貌。同学们可以看 一下68页,上面有介绍。那么地表形态是怎样被塑造的,塑造地表形态的 力量又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第一节的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新课学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板书) [过渡] 同学们看标题,这一节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什么?是力量!那么这个力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很多种,比如人类活动对地表形 态就有影响,人类推平山丘,填堆河谷、修造建筑等等,就使得原来的地表 形态发生了改变。但是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自然作用,也叫 做地质作用。所谓地质作用就是指地球上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使地壳组成物 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力量来源不同又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接下来,我们 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内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板书) [提问] 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请从语文的角度来讲解一下’内力作用’四个字的含义。 [讲解] (学生回答:从语文角度来说,内力作用应该就是内部力的力量起到的作用吧)恩,很好!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地理上的内力作用是怎么一回 事。 1、含义:由地球内部的力量引起的作用———内力作用 2、力量来源(板书) 从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中,我们已经得知,内力,就是内部力量!放咱们地 理中来讲呢~这个内部力量当然就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而其力量来源呢, 就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能,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力量叫做内 营力。这个能量是巨大的,如果大家比较关注时事就知道今年8月30日印 尼火山爆发吧,它就是受到内力作用的影响,当然,那只是一个很明显的表 现,还有一些内力作用进行的很慢,需要很长时间人们才会感觉的到就像案 例一中提到的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一样。需要几千万年的时间。 [讲解]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大家看书上,有哪些呢?(有学生回答: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和变质作用) 3、内力作用三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和变质运动(板书) 很好!变质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岩石在不同于他产生时的环境下,他的成分,结构等往往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的关系,我们就叫做变质作用。 但是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内部,于是不能直接对地表形态进行塑造,而 岩浆作用呢,是指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或者是地壳上升到地表或是在接 近地表的途中发生的各种复杂变化的过程。所以岩浆作用只有在岩浆喷出地 表后地表后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只有地壳运动对地表的塑造最为重要。现在 我们就一起来看地壳远动。 4、地壳运动(板书) 由内营力所造成的地壳节后的改变,我们就叫做地壳运动。 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请同学

2020年山东新高考地理模拟猜想专题-地表形态的塑造(详解)

2020年山东新高考地理模拟猜想专题 《地表形态的塑造》 1.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完成1—2题。 观测点海拔(m)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A.背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谷 D.向斜山 (2).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 A. B. C. D.

2.浮山被称为青岛市的“城市之肺”是青岛市区内海拔最高的山,风景秀丽,地势陡峭,岩石裸露高耸,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巨大花岗岩体就取自浮山。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3题。 (1).浮山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 A.② B.③ C.⑤ D.⑥ (2).浮山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运动 D.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 (3).浮山合理的开发方向是( ) A.建设生态公园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开发高级住宅区 D.大力发展建材业 3.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 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2).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 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4.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却深深嵌入岩层之中,如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D.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 A.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B.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地势较高,利于防洪,光照充足 5.下图为某地河流地貌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1—3题。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7-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05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河流地貌的发育】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河流地貌的发育】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9.D 10.C 11.C

【解析】以黄河中游某段河道为背景,考察水文特征及流水地貌,整体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选择题中难度明显拔高的一组试题,但也依旧是中规中矩的一组试题,仍然是着重于基本原理的考查。 9.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 10.河水流量可以决定河水对两岸的冲蚀力度,河流流量大导致河道摆动范围大,但黄河小北干河道中段的河水要从上段流入中段,中段的水量比上段的大,所以河水流量不是决定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故①②错;而沿岸地貌及岩性大小会影响河道向两侧侵蚀扩张范围,从区域常识可判断该地位于吕梁山南部,上段及下段均有河流汇入,代表上下段河流入口两处地势较低洼,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河口处淤积物较多,易形成泥沙堆积,导致河水泛滥,河道摆动大,而中段由于没有河道存在,而可能是河道两侧地势较高,为山地的延续,导致中段地势较高,地貌不同,岩性较为坚硬,故河道摆动范围较小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故选C。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 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 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 【答案】9.B 10.C 11.C 【解析】9.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试题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2、3、4、5、6、7、9、13、26、27 山地的形成8、10、11、12、14、15、23、26、27、28 河流地貌的发育16、17、18、19、20、21、22、24、25、2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3年天津文综,6~7题)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2.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解析:1.C 2.D 第1题,由图可知,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浅海地区,由此可推断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第

2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沙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2011年北京文综,8~9题)如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 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4.该聚落( )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解析:3.D 4.C 第3题,从图例及图示中可以看出,河流下切侵蚀到距今2 300万年前的岩层,说明河流形成于距今2 300万年以后,A项错误;根据岩层的形态可以判断出①地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B 项错误;从图例中标注的岩层年龄可以看出,②地岩层分布是不连续的,C项错误;③处位于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的左岸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表形态的塑造(1)及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表形态 的塑造(1)及答案 链接----(2019·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1.A 2.A 3.D 【解析】 8.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故选D。 【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 【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复习】地球面貌与板块移动 1.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运动 方向 ←|→→|←→|← 形成地貌裂谷、海洋、海岭高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 弧 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 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 西部岛弧、海沟 示意 图 2. 内容 理论要点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图示 解释与运用板块 张裂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 板块 相撞 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 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推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1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4.2.1山地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形成地表形态的形式有两种,分 别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师补充答案)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山地的形成

(板书)一、褶皱山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板书】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情况: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1、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2、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 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够发生褶皱,形成高大的山系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高大的褶皱山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板块怎么样划分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4.10图,各板块的名称、位置、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等。 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背离运动:张裂(裂谷或海洋),相对运动:碰撞(高大的褶皱山系) 【课堂练习】 1、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 A.岩层的弯曲形态 B.地形的起伏状况 C.岩层的坚硬程度 D.岩层的新老关系

2019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学案: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附5 主要植被 Word版含答案

附5 主要植被 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等天然形成的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 3.与环境的关系 (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3)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1)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2)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 (1)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2)特征:针叶林以松、杉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5.红树林 (1)分布: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2)植物特征?????具有支柱根和板状根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呼吸根种子可“胎生”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 (1)热带 草原? ????分布: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自主诊断]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5.热带草原上没有树木。( ) 6.荒漠植物的生命活动周期都很长。( ) 【提示】 1.×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5.×热带草原上也会存在一些乔木或灌木。 6.×荒漠中也会存在一些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合作探究·攻重难] 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罗、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 【思考交流】 1.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提示】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2.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提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设计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山岳的形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整体上把握内、外力作用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山岳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掌握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方面的作用过程,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的影响。该部分教材以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为例,具体解释了内部地貌的演化过程。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交通运输为倒,分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侧.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并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山岳的形成,是上节所学内容的具体应用,教学时要注意与案例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山岳案例的分析及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山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人地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山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探究,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常见的地表形态及其成因。 学习重点、难点:背斜、向斜的特征及其判别;地形倒置的成因;断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貌;火山的形态特征;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教学以山岳地貌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系统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分析和归纳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中注意了“四个结合”,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传授文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火山的模型、常见地貌的景观图片或影片资料。制作褶皱、断层的形成动画,火山喷发的影视资料。指导学生野外观察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准备实验材料。 2、学生: 课前学习:预习本课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资料搜集: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山岳的类型、成因及褶皱、断层的类型、成因和火山喷发等方面的知识。搜集资料,包括野外考察所拍照片、手绘简图及采集的标本等。还要搜集本地区地形特点及分布等方面的资料。观察褶皱、断层、火山的模型。 野外观寨:学生分组对当地的典型山岳地貌进行野外考察,观察褶皱(背斜、向斜)、断层的特点,对典型断面、景观要拍照或绘出简图,并要注意采集标本。野外考察时要注意安全。物体受力实验:把一根木辊(树木的枝条也可)放在桌面上,在其两端慢慢用力向木棍中间挤压,仔细观察发现,木辊向上拱起的顶部首先破裂。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部分)

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考查点 岩石圈物质循环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 物质循环过程 Ⅱ2018北京文综,4,4分 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过程及地质作用 ★★☆ 内力作用与地貌说明地貌及其景观的主要 特点;结合实例,解释内力 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 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 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Ⅲ 2017北京文综,36(2),6分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6北京文综,4,4分 考查火山的形成和板 块运动 外力作用与地貌Ⅲ2015北京文综,4,4分考查喀斯特、冲积扇 等地貌特征及成因 ★★★2015北京文综,5,4分 地质灾害Ⅱ2019北京文综,36(1),8分考查地震多发的原因 和主要危害 ★★☆ 分析解读本专题几乎每年都考,考查频率极高,分值约为4~8分。多以具体自然地质、地貌现象为情境,以示意图的形式出现,综合题往往直接呈现实际地貌。预计未来北京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还将加强,重点考查内容依旧集中在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会给出新的自然地质、地貌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预计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考查会加强,可能与内力作用、地貌的知识点混合考查。 【真题探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 山东青岛的马山石林是由直径约1米,高约30余米的柱状玄武岩组成,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图Ⅰ)。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1.(2019北京东城期末,15)马山石林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Ⅱ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2.(2019北京东城期末,16)马山石林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是图Ⅱ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⑥ 答案C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9北京房山一模,7)图中() A.甲处为向斜山,乙处为背斜谷 B.图中沟谷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 C.大理岩的形成和岩浆侵入有关 D.黄土层形成的年代晚于花岗岩 答案C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3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张兴良、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公布了该团队在湖北省宜昌长阳地区的地下岩石中,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该重大发现对解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其中甲为岩浆,丁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富含大量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的应为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地质作用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印尼火山喷发B.②—岩浆岩的形成 C.③—煤炭的形成D.④—华山的形成 小明一家暑假去青海旅游,在柴达木盆地吉乃尔湖附近发现了著名的“水上雅丹”地貌群,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盐湖中,其形态与北侧陆地上的雅丹群一致,水中部分雅丹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下图).小明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因为吉乃尔湖水面抬升,逐渐淹没北侧的雅丹群,才形成了目前这片“水上雅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发现雅丹垄脊两端高度差异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上覆岩石物质组成差异大B.向阳端植被护坡作用明显 C.迎风端风力侵蚀强度较大D.当地风向风力年际变化大 4.推测水上雅丹出现坍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湖水侵蚀C.雨水冲刷D.游客攀爬 下图示意滨海某花岗岩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岩石朝向海洋的一侧,主要遭受 A.风化作用B.波浪侵蚀C.洋流侵蚀D.化学溶蚀 6.图示花岗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岩浆喷发——外力作用——地壳抬升 C.岩浆侵入——外力作用——地壳抬升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量。 2、 表现形式:___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___。 3、 地壳运动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水平运动对地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垂直运动对地表的影响是___________。 二、外力作用 1、 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的_________________。 2、 主要表现形式为______、_______侵蚀和_______。 3、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趋于__________________。 4、 外力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区别。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为_____、______、______。 2、 地壳物质循环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地区中,容易被侵蚀的是( ) A .植被茂密的山区 B .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 C .湿润多河流的山区 D .第四纪冰川覆盖的高山区 5、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是( ) A.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B.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 C.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 D.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6、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 受到 作用,形成B 岩 (2)、A 和B 岩石,在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注意:地形与地质构造的区别。(分类归纳)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案鲁教版

第二节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重点) 3.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典型地貌。(重点难点 ) 一、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A 为欧亚板块、B 为太平洋板块、C 为印度洋板块、D 为美洲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类型:图中M 为消亡边界、N 为生长边界。 (3)据图填写下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的情形。 2.主要类型: ①褶皱:图中A 、B 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 处叫背斜。B 处叫向斜。 ②断层:图中C 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断层的类型及特征如下表所示:

1.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1)褶皱山的形成反映的是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 ) (2)华山是典型的褶皱山。( ) (3)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中的岩浆活动的具体体现。( ) 【提示】(1)×褶皱是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岩层弯曲,因此褶皱山体现的主要是水平运动。 (2)×华山是因断层活动而形成的断块山。 (3)√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欧亚板块吗? (2)在板块边界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 (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 【提示】(1)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2)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 (3)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具体分析如下表: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总结[授课建议]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 4.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右图所示: 2.外力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一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着。

3.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深度探究] 1.分析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提示:(1)从地表形态上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2.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提示:(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风向 3.影响流水侵蚀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河流径流量、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特征、植被覆盖程度等。如积雪融水量或降水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等会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大。 7.岩石的分类 沉积岩 变质岩 火山岩 8.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9.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0.褶皱的形成 11.断层的形成 12.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地球内部的热能 B .重力能 C .潮汐能 D .太阳辐射能 2.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对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的破坏作用叫( ) A .固结成岩作用 B .搬运作用 C .侵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读 “31.5°N 纬线上某地地形剖面图” (横坐标表示经度)。 3.图中N 湖泊水面与M 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大值多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图中X 海域与Y 高原,分别位于( ) A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D .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5.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 .岩浆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花岗岩 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

A.a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b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B.c河段附近地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C.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D.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读“地理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B.冰川 C.海浪D.风力 8.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北风 C.东北风D.西南风 “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10.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2020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总结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章末总结提升 [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①向斜②内力作用③侵蚀作用④断层⑤三角洲平原⑥交通运输 [触摸高考] 主题一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 1.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A.100 cm/s B.200 cm/s C.300 cm/s D.400 cm/s (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解析:(1)由图可知,鹅卵石颗粒直径的大小约为6.4 cm,与之对应的河流流速为200 cm/s。(2)从图上可以看出河流搬运物质的沉积与河流流速的快慢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颗粒大、较重的先沉积,颗粒小、较轻的后沉积。 答案:(1)B (2)D 主题升华外力作用空间分布规律 1.不同的区域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 (2)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3)高山地区以冰川作用显著,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1)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形成地貌差异。 (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主题二地质剖面图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丙甲乙 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第2题, 第3题,图中 信息 ―→ 图中有两处岩层倾斜 情况,且倾斜角度不同 ―→ 出现过两次 褶皱过程 答案:2.B 3.B 主题升华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2)、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图3)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4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 的力量》word教案 一、重点和考点 (一)课程标准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明白得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状的要紧作用方式。 2、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刻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进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状的变迁。 4、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状的阻碍。 5、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状的观点。 6、明白得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阻碍。 7、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在把握地质作用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二)考试说明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主干知识梳理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要紧是。它要紧表现为、、。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和。水平运动使岩层,常形成和;垂直运动使岩层,引起。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为主,以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要紧是。它对地表形状的塑造要紧有、、和四种方式。 2、在、和等因素的阻碍下,或的岩石经常发生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作用,常在原地势成地貌。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能够分为、、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和作用,形成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和作用下发生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深处发生作用,又成为新的。那个过程称为。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一 2007重庆卷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现在,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 例二 2007四川卷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