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_怎样挑选材料_图文.ppt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9
通用技术教案怎样挑选材料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粤教版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主要阐述设计中选材的基本知识,内容主要涉及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特性及如何选择材料。
合理选择材料,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能否正确选择材料有时候直接决定设计是否成功。
而很好的认识材料,则是选择好材料的关键。
学生分析日常材料学生们在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但是对它们的归纳、分类和特性分析,学生们则接触得很少,这也导致了他们可以粗糙的拼凑出设计所用的材料,但往往不能合理的选择运用好材料。
所以,很有必要指导学生区分好类别,去有条理的分析常见的特性,以便他们能对所采用的材料心中有数。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联系生活实际,会区分材料的种类;2)了解材料的特性;3)能根据材料的特性,对设计所用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展示、认识生活中的材料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协作,学会区分材料的种类,了解怎样选择材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环保内容,树立环保观念、资源保护意识;2)加强学生俩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难点:了解材料的特性及分析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课的内主要讲述材料的有关知识,但是书本中提供的素材并不多,并且叫散乱,在材料的分类中尤其表现明显,学生只看书本的几幅图片很难联系实际;要教好这堂课,必须进行大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的教学素材的收集及应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这里我们主要采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法,以及一些精巧的案例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导入1、让学生展示以前做的cD架(特意挑那些在材料上有缺陷的)2、归纳出在设计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对设计的影响。
学生展示,评价,指出不足。
学生分析自己设计中的问题,让学生确实认识材料的重要。
材料的分类1、列出材料的分类2、让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材料3、做相应的补充介绍按分类分组展示材料及特点。
第四节怎样挑选材料目的与要求:了解选材的重要性、方法、步骤及其影响。
材料对产品的成本、价格、市场定位有很重要的影响。
挑选材料是确定设计方案的第二步观察与思考1、仔细观察某款广告宣传灯,看它是由哪些材料做成?2、想一想,议一议,你能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塑料)为基本材料,制作一个灯笼骨架吗?你还能选择什么材料作广告宣传灯笼骨架?(请参阅P94表3—3)3、想一想,议一议,你能用旧广告纸(海报)为基本素材,制作灯笼罩吗?你还能选择什么材料制作广告灯笼罩?请参阅P94表3—4化学材料:塑料、涂料、油漆。
特点:耐用性好可大量生产。
不足:有毒、对环境有污染。
复合材料:各类合金、玻璃纤维等,特点:有特殊性能,但制造困难。
新材料: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特点:具有新性能。
但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二)材料特性基本特性1、塑性:指固态材料的基本特性,即保持形状的特性。
如铝、铁、铜和塑料。
2、弹性:指固态材料恢复形状的特性。
弹性大的如橡胶、钢材等。
3、耐腐蚀性:指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
如塑料的耐酸碱等。
4、其他特性:例材料的光学特性、放射性、硬度特性等。
(三)材料的性能试验测定材料的强度、硬度、形变。
产品中部件(或构件)的性能常要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来进行可行性试验设计与试验木方的变形性能试验及其选择(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木条)1、工具及其材料:长500mm横截面分别为10mm、15mm、20mm的松木、杉木、杂木木方各一条,1kg沙袋8袋长木凳二条,直尺;记录本;笔等。
2、试验过程:3、结果分析:选择适合广告宣传灯的支架或者骨架材料挂钩的变形性能试验及其选择阅读这部分教材,了解这个试验,选择合适的铁丝做广告宣传灯的挂钩。
三、标准件与元器件(一)标准件:指的是有统一的形状、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零件(或部件)。
如螺钉、垫圈(二)元器件: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因某一功能部件被广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和生产这种零部件,称之为元器件。
第4节怎样挑选材料一、教学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四节,阐述了设计方案的第二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前面一节介绍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学生们通过收集整理信息,获得了与设计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为选择材料做好了准备。
这节课介绍了在选择材料时,除了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外,还要考虑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下,有哪些材料可供使用,以及材料使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以及使用标准件可以简化制作的过程,实现通用互换。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习、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些经验,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区分各种材料的特性差异,也会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标准件和元器件的概念。
但如何在设计产品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合理合适的选择,就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选择材料时,除了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方法外,还要考虑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下,有哪些材料可供使用,以及材料使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要让学生认识到,使用标准件可以简化制作的过程,实现通用互换。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讨论,引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材料对产品质量、成本、价格、市场定位有重要影响。
(2)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图片,学生阅读、自学、小组讨论、总结。
使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对各种各种材料对环境资源的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3)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在设计产品时,尽量使用标准件和元器件,既节能又环保。
3、情感和价值观材料种类繁多,在设计产品选择材料时,使用元器件和标准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材料的分类与特性。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合适的选择材料或标准件。
五、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们应对本节课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精心收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材料的类型以及养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互相联系的习惯。
目录•选材基本原则•常见材料类型及特点•材料选用方法与技巧•实例分析:成功选材案例•选材误区及解决方法•总结与展望选材基本原则01满足使用要求材料必须满足产品或工程的使用要求,保证其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02适应性材料应适应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化学腐蚀等,以确保长期稳定性。
03可加工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成本考虑0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
资源节约02合理利用资源,选择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降低资源消耗。
效益评估03综合考虑材料的性价比,选择具有长期经济效益的材料。
质感表现材料的质感应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升产品的整体美感。
色彩搭配材料应具有适当的颜色和光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造型设计材料的造型应与产品或工程的设计风格相契合,增强视觉效果。
环保性可再生性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
耐久性选择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材料,减少维修和更换频率,降低总体成本。
优先选择无毒无害、低污染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回收性考虑材料的可回收性,便于废弃后的资源再利用。
可持续性原则常见材料类型及特点强度高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导热性好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适用于需要散热的场合。
加工性好金属材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耐腐蚀性差部分金属材料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易生锈或腐蚀。
金属材料01020304种类繁多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耐腐蚀性好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恶劣环境。
绝缘性好部分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适用于电气领域。
强度较低相比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强度通常较低。
非金属材料综合性能优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能够发挥各组分的优点,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设计灵活复合材料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耐腐蚀性好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恶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