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胶质瘤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
视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诊断视神经胶质瘤(又称视神经通路胶质瘤)是视神经最常见的原发肿瘤。
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归类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占视神经原发肿瘤的50%,占眼眶肿瘤的1.5 ~ 4%。
随着受累眼睛视力的下降,肿瘤在生长时有时会产生额外的症状。
这种肿瘤的一种低级别形式,良性视神经胶质瘤,最常发生在儿童患者。
另一种形式,侵袭性胶质瘤,在成人中最常见;它经常是致命的,即使治疗。
许多视神经胶质瘤患儿也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或在某些情况下,有混合性错构瘤病。
请看下面的图片。
图示:冠状位t1加权MRI显示一个大的眶内肿块(箭头)以视神经为中心。
图示:46岁男性轴向t2加权MRI显示丘脑外侧膝状核肿块,起因于患者已知视神经胶质瘤的连续延伸。
首选的检查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用来描述视神经胶质瘤在眼眶内的局部受累。
然而,磁共振成像(MRI)更好地显示病变颅内生长的程度。
虽然MRI可以发现视神经的细微病变,但CT扫描可以发现视神经管的轻微侵蚀或扩张。
此外,细小钙化可能有助于识别病变为脑膜瘤而不是胶质瘤,最好通过CT扫描来观察。
当诊断有问题时,通常可以通过CT扫描发现颅内肿块。
然而,MRI是诊断视神经胶质瘤的首选方法。
通过MRI可以有效地表征眶内病变及其颅内范围。
在评估眼眶时,钆增强t1加权图像脂肪饱和度可以确定侵袭性胶质瘤的范围。
在颅内,MRI能比CT更好地评估视神经、交叉、束、膝状体和视神经放射。
钆基造影剂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NSF)或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NFD)的发展有关。
该疾病发生在中度至终末期肾病患者中,患者接受钆基造影剂增强MRI 或MRA扫描。
NSF/NFD是一种使人衰弱,有时是致命的疾病。
特征包括皮肤出现红色或深色斑块;皮肤灼烧、发痒、肿胀、硬化、紧致;眼白上有黄色斑点;关节僵硬,难以移动或伸直手臂、手、腿或脚;在髋骨或肋骨深处的疼痛;和肌肉无力。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视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视神经胶质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对于局限于一侧视神经的肿瘤,手术完全切除是首选,手术的目的为保护眼球和阻止肿瘤向视交叉的蔓延。
手术的指征是:进展性突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影像检查示肿瘤进行性增大及患
侧已失明。
肿瘤较小、临床无症状者,是否积极手术治疗仍存有争论,因为绝大部分肿瘤生长缓慢,不产生疼痛,多数学者建议采取定期观察。
对于鞍区外生型已产生占位效应的肿瘤,应采取手术切除。
如全切除肿瘤已不可能,也应做部分切除,术后辅以必要的放射治疗。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放射治疗的剂量应达到50~55Gy。
许多资料已显示放疗能显著缩小肿瘤的体积、降低肿瘤的复发,提高存活率。
*2、预后
视神经胶质瘤是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肿瘤全切除可获长期生存,即使部分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患儿的预后也比较好。
本组
18例中术后随访10例,最长已存活17年,无复发迹象。
弥漫性视交叉型和视交叉-下丘脑外生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视交叉前型。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小儿视神经胶质瘤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小儿视神经胶质瘤”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问:胶质瘤症状有哪些?是癌症吗?问:胶质瘤症状有哪些?是癌症吗?答:“神经胶质瘤”是一个通用术语,用于描述源自脑的胶质组织的任何肿瘤。
这种称为“神经胶质”的组织有助于使神经元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正常运作。
正常的胶质细胞可产生三种类型的肿瘤。
星形胶质细胞会产生星形细胞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会产生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来自室间隔膜细胞。
显示这些不同细胞混合的肿瘤称为混合神经胶质瘤。
诸如“视神经神经胶质瘤”和“脑干神经胶质瘤”之类的肿瘤是根据其位置命名的,而不是其起源的组织类型。
那么胶质瘤症状有哪些?是癌症吗?胶质瘤症状因肿瘤类型而异:·星形细胞瘤:头痛,癫痫发作,记忆力减退和行为改变是星形细胞瘤非常常见的早期症状。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室管膜瘤:室管膜瘤的症状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
在婴儿中,头部增大可能是最早的症状之一。
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出现烦躁,失眠和呕吐。
在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中,恶心,呕吐和头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
·少突胶质细胞瘤:由于少突胶质细胞瘤通常生长缓慢,因此在诊断之前通常会存在数年。
非常常见的症状是癫痫发作,头痛和性格改变。
其他症状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
额叶肿瘤可能会导致身体一侧无力,性格或行为改变以及短期记忆困难。
颞叶肿瘤通常是“无声的”,除了癫痫发作或语言问题外,几乎没有引起其他症状。
·混合性脑胶质瘤(也称为少星形胶质细胞瘤):最初的症状,包括头痛和恶心,通常是大脑内部压力升高的结果。
视觉问题以及行为和性格改变在混合型神经胶质瘤患者中也很常见。
·视神经胶质瘤:这些肿瘤可能很少或根本没有症状。
然而,它们沿视神经的放置会导致视力丧失(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或斜视(“交叉眼睛”)。
视神经胶质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视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良性肿瘤。
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的支撑细胞。
胶质细胞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几乎所有发生在视神经中的胶质细胞瘤都是星形胶质细胞瘤。
它们也被称为儿童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因为它们主要发生在儿童期。
视神经胶质瘤是家族遗传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良性增生还是新生物仍存在争议。
该病可发生在同一家庭和新生儿,进展缓慢,常伴有先天性小眼球和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明显的遗传性疾病,伴有视神经胶质瘤15%~50%。
在过去的10年里,许多学者研究了胶质瘤的染色体,发现了支持遗传理论的异常变化。
然而,家庭遗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遗传物质证据仍然不足。
1、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女性受累较多。
2.眼球突出:是早期必然的症状,一般中度突出,不能复位。
3.视力下降:它通常发生在突眼前,因为视神经纤维被肿瘤组织压迫。
4.眼底变化:眼底的迹象取决于肿瘤部位。
如果距离眼球稍远,就会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例如,在靠近眼球的视神经中,视乳头水肿可由压迫视网膜中央静脉引起,并伴有明显的渗出、出血和静脉愤怒。
5.视觉变化:视神经干受累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视野缩小,如视交叉受累会出现偏盲。
6、斜视: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丧失或眼肌受压。
7、CT:由于肿瘤起源于眶内段或颅内段,可以互相延伸,扩大视神经,所以经络CT扫描或X一般认为视神经孔大6.5-7mm或较对侧大1mm可视为神经孔扩张。
一、病理学检查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纤维和原浆。
这两种细胞都可以产生肿瘤。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几乎属于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分为四级:Ⅰ,Ⅰ级为良性,Ⅰ,Ⅰ儿童视神经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多为恶性Ⅰ成人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Ⅰ均为良性肿瘤。
可见视神经呈梭形肿大,最大横径可达2.5cm,表面光滑,硬脑膜完全膨胀,浅白色,新鲜,类似于半透明,肿瘤沿视神经纵轴扩散,通常在视神经管内部变薄,或简单的视神经和视束增厚,视交叉增宽,少数病例视交叉和视束增宽限于受影响侧,肿瘤横截面可见增厚脑膜,灰白色细腻脆软肿瘤本质,刮勺容易切割,吸引器吸收,由于肿瘤细胞增生,小血管阻塞,影响神经纤维营养,约1/3标本可见囊样变化,囊充满透明浆液和粘液,Alcian蓝呈阳性反应,囊样严重变性者,可表现为囊性肿物,只有少量肿瘤组织残留在囊壁。
胶质瘤误诊的真实案例
以下是一位真实的胶质瘤误诊案例:
患者为一名30岁的女性,她开始感到头痛,失眠和精神恍惚。
她最
初看了家庭医生,被诊断为慢性头痛并给予了止痛药物。
然而,她的症状
没有改善,她开始觉得愈来愈疲倦和处理问题变得困难。
她前往眼科诊所,眼科医生诊断为视神经炎并推荐一名神经学家。
神经学家进行了全面的神
经学检查,但没有发现异常,并确认患者确实有头痛和视觉障碍。
然而,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艰苦的工作和家庭压力造成的,继续推荐让患者继续休
息和减轻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
她突然发生了癫痫发作,这提示医生进行头颅CT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她患有胶质瘤,需要立
即手术切除。
患者接受了手术,并接受化疗和放疗治疗。
尽管治疗过后她
的症状得到缓解,但她的神经系统损害已经无法完全恢复。
这个案例凸显了胶质瘤误诊的问题和危害。
患者多次就医,但始终没
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建议患者和医生一起关注任何不寻常的症状,
并确保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神经系统问题。
视神经胶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视神经胶质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视神经胶质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视神经胶质瘤如何诊断鉴别,视神经胶质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视神经胶质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视神经孔片、CT检查*一、检查:1.病理学检查: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纤维和原浆两型,这两型细胞均可发生肿瘤。
儿童时期视神经胶质瘤几乎均属于纤维星形胶质细胞瘤。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又分为4级:Ⅰ、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
儿童时期视神经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瘤多为Ⅰ级,成年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Ⅱ级,均属于良性肿瘤。
2.视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瘤大体病理标本检查可见视神经呈梭形肿大,最大横径可达2.5cm,表面光滑,硬脑膜完整被撑大,淡白色,鲜嫩,类似于半透明。
肿瘤沿视神经纵轴蔓延,常在视神经管内段变细。
或单纯的视神经和视束增粗,视交叉增宽。
少数病例视交叉和视束增宽限于患侧。
肿瘤横切面可见外为增厚的脑膜,内为灰白色细腻脆软的肿瘤实质,以刮匙很易切割,吸引器吸除。
由于瘤细胞增生,使小血管阻塞,影响神经纤维的营养,约有1/3的标本可见囊样变,囊内充满透明浆液和黏液体,Alcian蓝呈阳性反应。
严重囊样变性者,可表现为囊性肿物,仅囊壁残余少量瘤细胞组织。
3.镜下所见瘤细胞浸润性扩大,与正常视神经纤维间缺乏明显边界。
肿瘤由分化很好的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瘤细胞细长,有头发样突起,平行或编织状排列。
软脑膜结缔组织隔增厚失去原有的结构,被瘤细胞扩大分开。
在瘤细胞之间,散在少数正常的少突胶质细胞。
磷钨酸苏木精(phosphotungstic acidic hematoxylin,PTAH)染色瘤细胞星状突起呈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lial fibrllary acid protein,GFAP)和神经元特殊磷钨酸丙酮酸水合酶呈阳性。
在细胞突内有嗜伊红Rosenthal小体,PTAH呈强阳性。
视神经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反应迟钝、黄色结节、内出血、色素斑、视神经萎缩、斜视、眼球突出、眼球震颤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与原发位置有明显关系,一般均有视力减退、眼球突出和视盘水肿或萎缩,其他如斜视、眶深部肿物、眼球运动障碍和皮肤棕色素斑也常发生。
胶质细胞位于视神经内部,该细胞的瘤性增殖,首先压迫视神经纤维,引起视力减退和视野缺失。
95%病例视力减退为第一症状,60%以上患者就诊时视力低于0.1,特别是原发于视神经管内的,视力丧失更为严重。
肿瘤波及视交叉,影响双眼视力及视野。
肿瘤压迫瞳孔反射纤维,引起上行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
单眼视力丧失,可发生废用性斜视,引起家长注意而求医。
儿童双眼视力丧失,可发生眼球震颤。
一侧性眼球突出也是视神经胶质瘤的常见体征,原发于眶内段视神经的肿瘤均有这一体征。
眼球突出为无痛性渐进性,突出程度突然增加,并伴有视力丧失可能是肿瘤内囊样变、囊内液增多或囊内出血所致。
眼球突出程度一般为轻度或中度。
由于视神经位于肌肉圆锥内,视神经神经多为轴性眼球突出,肿瘤较大时眼球突出方向也可偏离轴位,且多向外下方移位(图1)。
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盘的改变,视盘水肿或萎缩。
在大批量病人中,二者发生率几乎相等。
肿瘤位于视神经前段,影响轴浆流动,多发生视盘水肿。
原发位置在视神经后段,特别是管内或颅内段,视盘原发萎缩多见。
Wright发现病情活动时视盘水肿多见,病情稳定后视盘萎缩多见。
在少数病例中可见肿瘤向前发展至视盘,眼底镜下可见灰色肿物,突入玻璃体腔内。
视盘表面偶见视神经睫状静脉,这种血管是视网膜中央静脉与脉络膜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
眼球运动障碍较为少见,多发生于晚期。
肿瘤体积较大时,偏心增长,有时可于眶缘扪及肿物。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与神经纤维瘤病有密切关系。
在胶质瘤病例中,有1/5~1/2可见虹膜淡黄色结节、皮肤咖啡样色素斑、皮下软性肿物及眶骨先天性缺失等神经纤维瘤病体征。
存在这些体征而伴有视力丧失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时,应高度怀疑后部视神经胶质瘤的可能。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细胞,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是指在组织学和细胞学层面上观察到的一系列特殊特征和变化。
在组织学上,胶质瘤的特点主要包括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与正常的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细胞数量增多,并且排列紧密。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胞质核比率高,细胞核具有异型性,即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瘤细胞常常形成集结体、索状结构和囊腔等特征,交织在胶质纤维网中。
在瘤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瘤周血管增生、坏死和出血等变化。
从细胞学上观察,胶质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
不同于正常神经细胞具有特定的神经元功能和形态特征,胶质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和多样性。
胶质瘤细胞常常失去正常胶质细胞的限制性生长特性,导致无控制地增殖和扩散。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颗粒物质,如胶质纤维和胶质结节等。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研究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特点,可以确定胶质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
病理学特点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此外,对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揭示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预测治疗效果。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重要发现,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深入了解胶质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机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
此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并通过病理学特点的发现和应用,不断改进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胶质瘤病理学特点在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胶质瘤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改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胶质瘤在临床上都有啥表现胶质瘤在临床上都有啥表现?确诊胶质瘤后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呢?能不能治好呢?时下,治疗胶质瘤的最先进疗法是什么呢?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你,都了解吗?为更好的解答如上问题,小编力邀知名肿瘤专家吴向荣主任为我们做如下介绍。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黄金法则,该病病因至今未有明确论述,以至于在治疗上存在不少困难,通常来说,出现下述症状就需警惕胶质瘤上身的可能:1、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2、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
3、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
4、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
5、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6、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胶质瘤在临床上的类型多种多样,在生活中,无论出现上述哪种症状,在确诊疾病后都要尽早选择积极规范的疗法进行治疗,以期赢得一个良好的预后。
在胶质瘤治疗方法多样化的今天,治疗胶质瘤建议选择陀螺刀精确放疗技术,该疗法是当下治疗胶质瘤的最先进疗法之一,治疗胶质瘤,整个过程都是在计算机的导引下进行的,定位精准且没有毒副作用,采用360°旋转立体定向,实现了动静结合的三次聚焦,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区(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促使病变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免受或少受照射,从而实现“损伤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由于胶质瘤肿瘤细胞具有顽固性,因此,在陀螺刀精确放疗的基础上,建议配合中草药及中成药进行辅助治疗,以便杀死残存的肿瘤细胞组织,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最终治疗目的。
2008年6月 第29卷 第3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 na l of Capita lMedical U niversity Jun.2008Vol.29 No.3临床研究16例视神经胶质瘤临床分析孙景阳1 艾 薇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眼科;2.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眼科)【摘要】 目的 探讨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 rve gli o m a)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对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16例视神经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中女性9例,男性7例;年龄2~53岁;视神经胶质瘤位于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4例;有视力下降者15例,视野缺损者12例;眼底改变者7例。
伴头痛者4例;眼痛者2例;眼突者1例;颅压升高者2例;性早熟者1例。
16例患者CT和MR I检查结果均显示阳性改变。
16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有3例术后辅以放疗。
术后有8例失明,7例视力下降,1例死亡。
病理诊断:视神经星形细胞瘤14例,视神经胶质母细胞瘤1例,1例未做病理学检查。
结论 视神经胶质瘤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多为良性,有自限性;成年发病者多为恶性,可引起眼部及颅内不同症状和体征。
宜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预后与肿瘤累及范围及性质有关。
【关键词】 视神经胶质瘤;诊断;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 R739.41C li n i ca l Ana lysis of16Ca ses w ith O pt i c Ner ve Gli om aSun Jingyang1,Ai W e i2(1.D epa rt ment of O phtha l mol ogy,T iantan Hospita l,Capita lM edica l U niv ersit y; 2.D epa rt m ent of O p h t ha l m ology,P eople’s Hospita l of Guan County,Shandong P ro vince)【ABSTRAC T】 O b jec ti ve T o expl o re the diagn o sis,treat ment and progn osis of the op tic nerve glio ma.M ethods Sixteen ca ses with o p tic nerve gli oma fr om2003t o2007we re collec t ed and their clinical manife sta ti onswere s umma ri zed and ana lyzed.Results The re were 9fema l e s and7ma les;ag ed2~53;8right side,4lef t side,4bilate ral;dec line of visual acuit y n oted in15;defec ts of visua l field in 12;change s in ocul a r fundus i n7;headache i n4;ophtha l malgia in2;ex ophtha l m us in1;intrac ranial hy pe rt ensi on in2;sexual p recocity in1.All case s had positive re s ults in CT and MR I.A ll ca ses had unde rg one ope ra ti on.T hree had postopera tive irradiati on.Eight case s re s ulted in blindness,death in1and dec line of visua l acuity in7.Pa thol ogic diagnosis:astrocyt o m a of op tic ne rve in14,gli oblasto ma of o p tic nerv e in1,with out pathol ogic di agnosis in1.C onclu si on Opti c nerve gli o m a is often seen in children under10,it is usually benign and self2li m ited.W hen occurs in adults,it is often ma lignant.It can cause varied sy mp t o m s and signs in ey e s and intracrania l compli ca prehensive t herapeutic m ethods should be adop t ed,including ope rati on,radiothe rapy and chemot herapy,etc. P r ogn osis is dependent on the range inv olved and t he na ture of the tu mor.【KEY WO RD S】 opti c nerve gli o m a;diagn o sis;therapy;prognosis 视神经胶质瘤(op tic ne r ve gli oma)是视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性肿瘤,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部分合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属视路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