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的具体配置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1
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为护士提供资料——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7、注意钙和磷不能加入同一配置溶液内,且最后的混合顺序为先磷后钙,保证两者都充分的稀释后最后相互接触。
8、维生素C的量一般在1-2g适宜,保证每升溶液中配置的维生素C不超过2g。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PN)和部分肠外营养(PPN),其中完全肠外营养指既不经口也不经胃肠造口,仅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ll in one)」营养液,典型的 TNA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和混合顺序配制,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置入由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三升袋)内,然后输注给需要 TPNA 支持的患者。
TNA 的配方多种,配制顺序有考究,若不了解 TNA 配制的相关知识,简单的以为把所有的药物混合即可,就有可能出现医疗事故。
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方法:一、计算能量需要量能量需要量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确定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摄入过度或不足十分必要。
1. 拇指法则:即成人每日热量目标约为 25~30 kcal·kg-1。
肥胖患者采用校正体重,透析患者采用干体重。
2. 用 Harris-Benedict(H-B)公式估算静息状态下的基础能量消耗(BEE):男:BEE(kcal/d)= 66.47+13.75W+5.0 H-6.765A 女:BEE(kcal/d)= 655.10+9.56W+1.85 H-4.67A (W: 体重,kg;H: 身高,cm;A: 年龄, 岁)能量需求 = BEE ×活动系数×应激系数 3. 氨基酸供给:健康成人每日氨基酸需要量是 1.2~1.5 g·kg-1,1 g 氨基酸可提供约 4 kcal 热量。
氮量 (g)= 氨基酸量 (g)×16%,氨基酸的终浓度≥ 2.5% 为宜。
4. 非蛋白质热量:即葡萄糖与脂肪所提供的热量,1 g 葡萄糖可提供 3.4 kcal 热量,1 g 脂肪可提供约 9 kcal 热量。
【营养】配制3L(3000ml)袋一、能量消耗的推算:1、Ha能量1、能量需求:30 kcal/kg【重症胰腺炎、烧伤、肠梗阻、腹泻、发热等疾病:50 kcal/kg;但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液体入量不超2000ml,心肺不好、肝肾不好、糖尿病时要注意调整补液量和质,拿不准时请会诊。
】如:50kg病人,需要能量30 kcal/kg×50kg=1500kcal2、能量来源:①1g糖:4kcal;②1g脂肪:9kcal;③1g蛋白质(氨基酸):0(也提供热,1g氮4kcal;但一般仅作为氮源,1g氮相当于30g肌肉)。
【卡文:1440ml—1000kcal;1920ml—1400kcal;2400ml—1700kcal】3、3L袋滴注速度:24小时均匀深静脉滴入;二、配制★★关键在凑能量!1、氨基酸(AA):不算能量,应该首先配,一般用500ml。
2、20%脂肪乳:供能:20%×500ml×9 kcal/g=900kcal★★现在还需:能量:1500kcal-900kcal=600kcalNaCl:4~5gKCl:3~4g★★继续配:3、NaCl:5%GNS 500ml能提供:①NaCl:0.9%×500ml≈5g(已能满足NaCl需要量)②糖:5%×500ml=25g★★现在还需:能量:600ml-4kcal/g×25g=500kcal,换算成糖:500kcal÷4kcal/g=125g而液体总量还剩:3000ml-500ml(AA)-500ml(FAT)-500ml(GNS)=1500ml ★★要使糖(125g)和液体量(1500ml)相配,必须用高浓度糖水(10%GS,必要时可以用50%GS)凑能量。
——必要时可以列方程算各种浓度糖分要多少体积。
★★继续配:4、10%GS:1000ml×10%=100g糖;5%GS:(1500ml-1000ml)×5%=25g糖糖总和:125g,正好!★★配水时不一定是整数量的体积,可以是非整数,如1250mlGS。
【营养】配制3L(3000ml)袋一、能量消耗的推算:1、 Ha能量1、能量需求:30 kcal/kg【重症胰腺炎、烧伤、肠梗阻、腹泻、发热等疾病:50 kcal/kg;但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液体入量不超2000ml,心肺不好、肝肾不好、糖尿病时要注意调整补液量和质,拿不准时请会诊。
】如:50kg病人,需要能量30 kcal/kg×50kg=1500kcal2、能量来源:①1g糖:4kcal;②1g脂肪:9kcal;③1g蛋白质(氨基酸):0(也提供热,1g氮4kcal;但一般仅作为氮源,1g氮相当于30g肌肉)。
【卡文:1440ml—1000kcal;1920ml—1400kcal;2400ml—1700kcal】3、3L袋滴注速度:24小时均匀深静脉滴入;二、配制★★关键在凑能量!1、氨基酸(AA):不算能量,应该首先配,一般用500ml。
2、20%脂肪乳:供能:20%×500ml×9 kcal/g=900kcal★★现在还需:能量:1500kcal-900kcal=600kcalNaCl:4~5gKCl:3~4g★★继续配:3、NaCl:5%GNS 500ml能提供:①NaCl:%×500ml≈5g(已能满足NaCl需要量)②糖:5%×500ml=25g★★现在还需:能量:600ml-4kcal/g×25g=500kcal,换算成糖:500kcal÷4kcal/g=125g而液体总量还剩:3000ml-500ml(AA)-500ml(FAT)-500ml(GNS)=1500ml ★★要使糖(125g)和液体量(1500ml)相配,必须用高浓度糖水(10%GS,必要时可以用50%GS)凑能量。
——必要时可以列方程算各种浓度糖分要多少体积。
★★继续配:4、10%GS:1000ml×10%=100g糖;5%GS:(1500ml-1000ml)×5%=25g糖糖总和:125g,正好!★★配水时不一定是整数量的体积,可以是非整数,如1250mlGS。
肠外营养液配置流程
一、检查 3 升袋有效期、有无漏气等、然后拆去外包装,关闭所有管道夹,放于操作台右侧。
二、操作台内打开注射器放于 3 升袋同一区域。
三、检查并核对药品,将药品放于操作台中央。
四、消毒药品。
五、配置顺序:
1、将所有一价、二价、三价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药物均加入 10%葡萄糖中。
2、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中。
3、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六、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葡萄糖、氨基酸加入 3 升袋中,边输入边晃动。
七、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脂肪乳加入 3 升袋中,并不断晃动,使之均匀混合。
八、排除空气,关闭进液口,盖上封帽。
九、签名。
十、将肠外营养液及空安瓶、空液体瓶送出配置间。
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及使用要求肠外营养制剂的配置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在层流装置的超净工作台上或经紫外线空气消毒后的结晶专用小室进行。
配制时应注意:①将电解质、微量元素、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溶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将含有添加剂的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乳剂分别经3L袋的3个输入口先注入葡萄糖和氨基酸,最后混入脂肪乳剂。
②配制应不间断地一次完成,并不断摇晃使之混合均匀。
③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容量比为2:1:1或2:1:0.5,总容量大于1.5L,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10% ~ 20%。
(1)配置好的肠外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暂不使用时应置于4℃保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肠外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经中心静脉输入的液体,渗透压可较血浆渗透压高5~6倍,达1 500~1 800 mmol/L。
不能在短时间内大流量输入,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来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如体重、血糖、氮平衡等一系列指标。
由于营养液成分复杂,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即凝乳状态,此时溶液中出现了游离的脂性油滴,此时油滴颗粒较大,不宜输入。
营养液输注有持续输注发和循环输注法。
持续输注法是将1天预定输入的液体在24小时内均匀输注,由于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处于持续均匀状态,胰岛素的分泌较为稳定,血糖较稳定。
但由于血清胰岛素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阻止了脂肪分解,促进了脂肪和糖原合成,可出现脂肪肝甚至肝酶的升高。
还有种输注方法是循环输注法,将全天的营养液在12~18小时内输完,优点是预防或治疗持续输注所致的肝毒性,通过恢复患者白天正常活动改善了生活质量,适用于已经稳定接受持续肠外营养且需长期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在家实施肠外营养的患者。
肠外营养液配置流程
一、检查 3 升袋有效期、有无漏气等、然后拆去外包装,关闭所有管道夹,放于操作台右侧。
二、操作台内打开注射器放于 3 升袋同一区域。
三、检查并核对药品,将药品放于操作台中央。
四、消毒药品。
五、配置顺序:
1、将所有一价、二价、三价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药物均加入 10%葡萄糖中。
2、将磷酸盐加入氨基酸中。
3、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六、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葡萄糖、氨基酸加入 3 升袋中,边输入边晃动。
七、将含有附加成分的脂肪乳加入 3 升袋中,并不断晃动,使之均匀混合。
八、排除空气,关闭进液口,盖上封帽。
九、签名。
十、将肠外营养液及空安瓶、空液体瓶送出配置间。
肠外营养是为无法通过肠道正常摄取营养的患者提供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其配置流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为患者配置肠外营养之前,医生或营养师需要对患者的营养需求进行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疾病状况、营养摄入情况等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所需的营养成分和热量摄入量。
二、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医生或营养师需要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
不同的肠外营养配方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在选择肠外营养配方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况、代谢情况、肝肾功能等因素。
三、准备肠外营养液
在选择适当的肠外营养配方后,需要准备肠外营养液。
这通常需要在医院的药学部或专门的营养科进行。
制备肠外营养液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营养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备好的肠外营养液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输注肠外营养液
准备好肠外营养液后,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营养液输入患者的体内。
在输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到适当的营养支持,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输注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TPN的计算1.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所需能量。
计算:a. 基础能量消耗(BEE):Harri-Benedict公式:男BEE(kcal/d)=66.47+13.75W+5.0H-6.76A⼥BEE(kcal/d)=655.10+9.56W+1.85H-4.68A(W:体重(kg);H:⾝⾼(cm);A:年龄(年))b. 总能量消耗(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应激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术10~20 感染20 ⾻折20~40外伤40~60 败⾎症60 烧伤60~100活动指数(超过BEE的百分⽐)卧床20 下床30或⽆应激25kcal/d 轻度应激28kcal/d中度应激30kcal/d 重度应激35kcal/d 或总能量消耗约=25~30kcal/(kg*d)2.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所需蛋⽩质(氨基酸)的量⽆应激,正常基础代谢0.8g/(kg.d)住院患者,轻度应激1~1.2g/(kg.d)中度应激 1.2~1.5 g/(kg.d)重度应激 1.5~2.0g/(kg.d)或⽆应激⾄轻度应激氮需要量:0.15g/(kg.d)热氮⽐:150~190:1 蛋⽩质:0.7~1.0 g/(kg.d)中度应激氮需要量:0.20g/(kg.d)热氮⽐:150:1 蛋⽩质:0.7~1.0 g/(kg.d)重度应激氮需要量:0.30g/(kg.d)热氮⽐:120~150:1 蛋⽩质:0.7~1.0 g/(kg.d)蛋⽩质的需要量:6.25 * 氮的需要量(g/(kg.d))3.计算每⽇所需脂肪乳的需要量脂肪乳可占机体总能量摄⼊的20%~50%。
可提供1.2~1.5g/(kg.d)的脂肪乳脂肪乳的量:0.2~0.3*总能量/10(g/d)脂肪乳的液体量10%脂肪乳:0.2~0.3*总能量/1.1(ml)20%脂肪乳:0.2~0.3*总能量/2(ml)30%脂肪乳:0.2~0.3*总能量/3(ml)4.计算每⽇所需葡萄糖的需要量葡萄糖提供能量(kcal)= 每⽇所需总能量—蛋⽩质提供能量—脂肪乳提供能量蛋⽩质提供能量(kcal)= 4 * 蛋⽩质需要量5.所需液体总量总液体量(ml)= 氨基酸液体量+ 脂肪乳液体量+ 葡萄糖液体量氨基酸液体量(ml)11.4%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1410.3%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1038.5%氨基酸氨基酸需要量/0.085根据医院内已有的氨基酸品种,计算氨基酸所需液体量葡萄糖液体量(ml)2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250%葡萄糖葡萄糖需要量/0.5总的液体量应控制在30~40ml/kg.d之间。
简述肠外营养的配置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液,以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和能量供应。
肠外营养的配置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病情、肝肾功能等因素,以下是肠外营养的配置内容:
一、营养成分
1.葡萄糖:提供能量,维持血糖水平。
2.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维持组织修复和代谢。
3.脂肪乳剂: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
二、配方比例
1.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占总能量的50%~60%。
2.脂肪: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
3.氨基酸: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确定。
4.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确定。
三、输注速度
1.葡萄糖:开始时每小时输注1~2克/千克,逐渐增加到3~4克/千克。
2.氨基酸:开始时每小时输注0.5~1克/千克,逐渐增加到2~3克/千克。
3.脂肪:开始时每小时输注0.5克/千克,逐渐增加到2克/千克。
四、监测指标
1.血糖水平:每4~6小时监测一次。
2.电解质:每日监测一次。
3.肝肾功能:每周监测一次。
4.营养状态:每周评估一次。
以上是肠外营养的配置内容,医护人员在配置肠外营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