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

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

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

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

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

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

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

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

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

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

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

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

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

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

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

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

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

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

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

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

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

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

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

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

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

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

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

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

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

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

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

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

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

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

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

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

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

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

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

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

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

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

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心得体会-抗日英雄读后感 精品

抗日英雄读后感 篇一抗日英雄读后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深深感动着,赵一曼就是众多爱国英雄中的一人。 对于赵一曼的了解,我是从《抗日英雄赵一曼》中获得的。 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赵一曼在担任团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次又一次受尽摧残,甚至右臂被砍断,可是,直至年仅三十一岁的她壮烈牺牲,她却从未曾屈服,更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仰!那悲壮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神!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下,在那残忍的折磨中,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至死不屈?她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惨烈啊!这就是一名弱女子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载入了中国的史册,她的临危不惧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灵魂。 在她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站出来了!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像赵一曼一样,英勇无畏,奋勇向前,飞奔在热爱祖国的道路上,像邱少云,像刘胡兰,像黄继光…… 我们时时自豪着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更应该时时感念为了祖国的今天,奉献出无限爱国豪情的英雄们,像赵一曼,这个有着钢铁一般坚韧的意志的弱女子,她永不屈服的精神必将激励着祖国一代一代充满爱国激情的儿女们。 让我们像赵一曼一样,打造一副铮铮铁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飞奔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 篇二抗日英雄读后感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每当响起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人们心中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回顾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

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日军也被他感动了。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三篇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三篇 抗日英雄身上有一种魅力,叫做大无畏。我们去读一读,感受一下独特的魅力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一总的来说,抗日英雄们没有一个不是为了祖国,为了大地,有了中华而上战场,这种精神,不是光说不练,这种精神是没有任何一种能比的! 孙克骥将军的威风、刘秀英的奉献,他们有着其他解放军都应该有的底气,虽然出自小山村,却也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特别是孙克骥将军,他参加过黄桥、淮海等战役,还获得过许多奖章。最后没有胜过病魔,逝于XX年3月11日。而女英雄刘秀英,她是交通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可她不怕困难,总是出色的完成任务,一直到那次失误,被国民党的排长抓住,卖到了松溪张屯县…… 以上两位厉害的新四军,都是来自我们武夷山的。我们武夷山不仅有抗战英雄,革命英雄,更有大作家,大教育家,也就是——朱熹!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

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尽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不会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三翻开《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妈妈给我念了吉鸿昌、姚子青、高志航等一批英雄

电影少年杨靖宇观后感精选范文

电影少年杨靖宇观后感精选范文少年杨靖宇观后感 杨靖宇是爱国革命家,他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杨靖宇任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书记。 '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战斗之中。1927年4月豫南农民起义,杨靖宇被调到河南省委工作,其间曾在洛阳、开封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国共产党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1938年冬天,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杨靖宇将军,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敌人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腹中竟有棉花、树皮、草根等物,原来将军在断粮后的一个多星期,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渴了就以地上的积雪当水喝。听说当时日军惊得目瞪口呆,然而他们又对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全体脱下军帽向将军告别。

杨靖宇将军生前恪守党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杨靖宇将军一生勤俭节约,在饿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靠树皮、草根等充肌;杨靖宇将军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依然顽强地坚持对敌斗争。在杨靖宇将军的带领下,战士们打了许多胜仗,他的名字令日寇胆寒。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虽然富裕了,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在学习上我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将军那样藐视困难,顽强拼搏。 杨靖宇电影观后感 寒假期间,我非常喜欢观看抗日英雄励志剧场。看完《名将杨靖宇》这部电视剧后,我不禁大为震撼,我实在佩服杨靖宇将军顽强的抗日精神和爱国热情。 东北是日本人最早入侵中国的地方,而东北抗日联军则是在东北抗日军队中影响最大的。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派大部队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围剿",杨靖宇带着部队转移到了长白山的丛林中,在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艰苦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同日寇日夜鏖战......最后剩下的7个人,还是被敌人发现了。杨靖宇以顽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无情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杨靖宇倒下了,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片黑土。他死后,残暴的敌人剥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就连

抗日英雄的读后感三篇

抗日英雄的读后感三篇 篇一:抗日英雄读后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 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深深感动着,赵一 曼就是众多爱国英雄中的一人。 对于赵一曼的了解,我是从《抗日英雄赵一曼》中获得的。这篇 文章中,主要讲了赵一曼在担任团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 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次又一次受 尽摧残,甚至右臂被砍断,不过,直至年仅三十一岁的她壮烈牺牲, 她却从未曾屈服,更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仰!那悲壮的场面,深深地 震撼着我的心神!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敌人狰狞的 面孔下,在那残忍的折磨中,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至死不屈? 她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 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不过你们消灭不了*员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惨烈啊!这就是一名弱女子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员的铮铮铁骨!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载入了中国的史册,她的临危不惧的精神, 激励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灵魂。在她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中 国人在国难当头站出来了!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像赵一曼一样,英 勇无畏,奋勇向前,飞奔在热爱祖国的道路上,像邱少云,像刘胡兰,像黄继光…… 我们时时自豪着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更应该时时感念为了祖国 的今天,奉献出无限爱国豪情的英雄们,像赵一曼,这个有着钢铁一 般坚韧的意志的弱女子,她永不屈服的精神必将激励着祖国一代一代 充满爱国激情的儿女们。

让我们像赵一曼一样,打造一副铮铮铁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飞奔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 篇二:抗日英雄读后感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每当响起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会想 起人们心中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怀着崇敬 的心情再一次回顾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 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 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 1941年9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个天日本鬼子又一次 沿着山沟扫荡,在他们迷路的时候,抓住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让他带路,王二小毫不畏惧,巧妙的与鬼子周旋,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埋伏圈,鬼子被消灭了,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被鬼子活活的摔死在了 大山的深处,他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堤,染红了蓝蓝的天空。 读完了这篇作品,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打动,心情久久 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 然我们现在是和平时期,但我们仍然要学习王二小英勇顽强、不怕牺 牲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当逃兵,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们更要学习王二小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不能为了一些鸡毛 蒜皮的小事跟同学吵架、闹矛盾,影响班级的荣誉,给班级抹黑。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牺牲70多年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励 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篇三:抗日英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中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 方战场的巾帼英雄茅丽瑛”。

杨靖宇观后感优秀3篇

杨靖宇观后感优秀3篇 杨靖宇观后感篇一: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今天,由老师推荐,我阅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这篇文章后,字字刻骨,读完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国便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杨靖宇率领第一路军队主动出击,有力地钳制住了日寇的兵力。在反“大讨伐”斗争中,他率领第一路军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个昼夜,渴了,抓把雪;饿了,吞棉絮,树皮或野菜。在1990年2月23日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牺牲的故事,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后发现他胃里尽是草根和棉絮,连敌人都感叹:“大大的英雄!”的事。 杨靖宇,这个名字烙印在我的心头,他是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多少年了,他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一直被广为传颂,他的抗日精神、爱国精神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气概使我心潮腾涌,他如一座不朽的石碑树立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头,他的名字无时无刻都在警示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杨靖宇,他是如此的顽强。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渴了,就随手抓一把雪塞入口中;饿了,就把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就将棉絮或枯草一口吞 下,时隔半月,胃里一粒粮食没进,战士们一个个的都被恶

劣自然环境给打倒了,但唯独他没有倒下,如同一位巨人,有谁看到这一幕不会为此震撼呢?他为祖国奉献了鲜血以及生命,他虽然人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杨靖宇,一位战争中的巨人。他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艰苦奋斗!为了祖国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战斗到了最后一息,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成了众所周知的人物,他是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浩然正气以及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他的事迹是典范,他的精神是榜样。啊!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记住你危难之时英勇战、奋不顾身的英雄事迹,我会将你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我人生中永远的榜样! 杨靖宇观后感篇二:杨靖宇将军事迹读后感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军,我读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每一个片段都让我深受感动。 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是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读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我不仅读到了他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还读出了他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小时候,杨靖宇有个叫李世芳的同学,因为家里穷,退学了。杨靖宇就把自己积攒了好几年的零用钱、压岁钱拿出来为李世芳交了学费,李世芳又重新背上了书包。杨靖宇将军的这种救助贫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关键时刻,他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抗日英雄观后感

抗日英雄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编剧李长贵、刘进林,长期生活工作在呼和浩特,特别是李长贵就出生在土左旗把什村,这个村也是抗日英雄贾力更的出生地,还诞生过像老干部潮洛蒙、李志勉、老红军云光霖等十多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李长贵从小耳濡目染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一直渴望把故乡的英雄搬上银幕。他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知名编剧刘进林合作,所创作的剧本为这部影片的成功拍摄奠定了重要基矗 在商业化、娱乐化电影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的时候,电影《抗日英雄贾力更》选取的革命历史题材,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题,所塑造的革命先烈贾力更的形象,充分体现了题材、主题、人物的优越性,具备了一部优秀影片的良好基矗一部影片,能否充分发挥题材、主题和人物的优越性,是对编导艺术功力的考验。这部影片所表现的艺术功力,主要体现在剧本出色的叙事才能方面。 编剧在这部影片中所应用的叙事方式,有着明显的特色。它排斥了一些影片戏剧等同于叙事的错误倾向,却没有因此而弱化叙事。编剧出于对电影叙事的理解,抛开了许多编剧离不开的戏剧拐杖,有意地回避戏剧矛盾、戏剧冲突、戏剧情节。例如,根据史实,1929年中国共-产-党选派贾力更到蒙古国留学,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技术。历经八年的磨砺,他接受了各种特殊的训练,熟知和掌握了各种作战的技

术和技巧,于1937年10月回国投身抗日活动。回国后,贾力更潜入大同卧虎湾,运用他在蒙古国学到的爆破技术,冒着生命危险,一举炸毁了一座日军重要军火库,给敌人以重创。这一有根有据的素材,充满了戏剧性,编剧完全可以将它构成重要的戏剧情节,或者构成戏剧性高-潮。然而,编剧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一情节作为电影的切入点,当做影片的开头,并且也没有描写贾力更如何孤身深入炸毁军火库,而是以突发性的日军军火库被炸,一声爆响,连环爆炸,浓烟滚滚,敌人惊慌失措,全城戒严,不惜一切力量追捕贾力更为故事的起始,由此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画面,引发抗日英雄贾力更其人其事的来龙去脉。戏剧性弱化了,但是叙事并没有弱化,观众的心自然紧张激烈,为贾力更的命运担忧。 如今一些电影的叙事弱化主要表现在情节不合理,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例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赤壁》、《无极》等大-片的许多情节都不符合逻辑,都有明显的胡编乱造。而《抗日英雄贾力更》由于不运用戏剧拐杖叙事,所以也不刻意编造什么离奇情节,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苟”的创作原则,遵循写实风格,使影片真实又感人。贾力更现年86岁,1939年冬投奔延安的妹妹康军,看了影片后感慨地说:“影片每一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真事。”由此可见,纪实作品,只要艺术地选取最为恰当的视角、最为典型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 篇一: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心中。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五次被抓捕,受尽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在一次任务中,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可是在这漫长的五天里,他又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呢?渴了就从地上抓一把雪吃;饿了,就把树上的树皮扯下来吃,没有树,他就把棉絮或枯草

一口吞下。他就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艰苦战斗,最后被残忍的敌人割头刨腹的时候,胃里只有树皮和枯草,没有一粒粮食的踪迹,谁看到这一幕后不会泪流涕下,泪流不止呢? 抗日英雄杨靖宇,我们永远记住你! 篇二: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翻开《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妈妈给我念了吉鸿昌、姚子青、高志航等一批英雄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和学习的是小英雄夏秋生。1937年8月13日,日本开始攻占上海,11月松江地区沦陷,松江杨家桥小学(现在是中山小学)学生夏秋生目睹日寇烧杀抢掠、鱼肉百姓的暴行,眼看城破屋塌、家毁人亡的惨状,他悲痛万分,在松江方塔壁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面对敌人的屠刀,夏秋生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夏秋生牺牲时只有12岁,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在中山小学树立了夏秋生雕像。有机会我一定让妈妈带我去瞻仰夏秋生的雕像,为他献上一束花。我知道我有娇气、爱哭的弱点,我要向夏秋生学习,学习他临危不惧和大义凛然,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名坚强勇敢的孩子。 以史为鉴,我们要牢记祖国妈妈曾经经受的凌辱和创伤,维护世界和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三:抗战英雄故事读后感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 篇二:杨靖宇的英雄故事 抗日洒热血,双枪铸英魂 ——杨靖宇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金!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正在向我们一路走来。从1921年到2011年,穿越历史波涛,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党旗上的这把金色的斧头,砸碎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又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了那把金色镰刀,为祖国聚拢了一切收获。 七月,记载着太多的血泪,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怎能忘却战争岁月屹立于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马尚德,又名马顺清,字骥生,河南确山人。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卅”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

《抗战英雄》读后感

《抗战英雄》读后感 导读:抗日英雄,指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下面是《抗战英雄》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抗战英雄》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一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的《抗战英雄》。看了中间的一个个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抗日事迹发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遣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部队3000人占领狼牙山,包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XX名当地群众。晋察冀军区一分区1团7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遭遇了八路军主力。9月25日,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时间,7连6班五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将日军先头部队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围兵激战至弹尽,为了不被俘虏,5人集体跳崖自尽。 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写出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时,中国各党派、各名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抗击侵略,救亡图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部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正是全国人民这种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我们的祖国才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 每当我想起狼牙山五壮士震感人心的壮举,我就深感羞愧。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缩,就像曾经我们班转来了一位新生,那同学成绩有点跟不上,老师让我去辅导他一下,可我辅导了几天就打退堂鼓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 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我又怎么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 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21世纪称职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雄事迹永垂不朽。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铭记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他们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光照千秋! 《抗战英雄》读后感2 当人们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也许,有些人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 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 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 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 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 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 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 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 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 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 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 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 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 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

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 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 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 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 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 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 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 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 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 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 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 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 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 杨靖宇严肃的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 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

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 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在我们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地记住,这幸福和快乐是抗日民族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抗日英雄的读后感3篇

抗日英雄的读后感3篇 导读: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抗日英雄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后人深深感动着,赵一曼就是众多爱国英雄中的一人。 对于赵一曼的了解,我是从《抗日英雄赵一曼》中获得的。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赵一曼在担任团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赵一曼宁死不屈,一次又一次受尽摧残,甚至右臂被砍断,可是,直至年仅三十一岁的她壮烈牺牲,她却从未曾屈服,更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仰!那悲壮的场面,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神! 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就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敌人狰狞的面孔下,在那残忍的折磨中,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至死不屈她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惨烈啊!这就是一名弱女子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载入了中国的史册,她的临危不惧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灵魂。在她的感召

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站出来了!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像赵一曼一样,英勇无畏,奋勇向前,飞奔在热爱祖国的道路上,像邱少云,像刘胡兰,像黄继光…… 我们时时自豪着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更应该时时感念为了祖国的今天,奉献出无限爱国豪情的英雄们,像赵一曼,这个有着钢铁一般坚韧的意志的弱女子,她永不屈服的精神必将激励着祖国一代一代充满爱国激情的儿女们。 让我们像赵一曼一样,打造一副铮铮铁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飞奔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每当响起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人们心中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回顾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 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 1941 年9 月16 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鬼子又一次沿着山沟扫荡,在他们迷路的时候,抓住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让他带路,王二小毫不畏惧,巧妙的与鬼子周旋,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埋伏圈,鬼子被消灭了,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被鬼子活活的摔死在了大山的深处,他的

杨靖宇事迹

杨靖宇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

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篇二: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 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 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 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 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 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 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 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 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 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 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 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 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 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读《抗日英雄赵一曼》有感(二)

读《抗日英雄赵一曼》有感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 烂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温暖,“誓志为民不为家,涉江渡海 走天涯 读《抗日英雄赵一曼》有感_1000字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 烂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方向就会沁人心脾, 一次亲切的关怀,一次无偿的付出……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 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芳香。当你凝视 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静地开放,把 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 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誓志为民不为家,涉江渡海走 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着旌旗红似花”。一首《滨江述怀》,这是一首再典型不过的明志诗,从他冲出牢笼,投身革命之日起,就已立下了终身的宏志:愿以一腔热血,沃我中华大地,以刷新故国,造福我人民。它就是我国 伟大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赵一曼烈士是东北抗日联 军的一位杰出的女战士,牺牲时候年仅30岁,她把自己年 轻的生命贡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她从小就抵制封建 陋习,从小就有远大的志愿,进步的思想。她于1932年春

被派往东北,先在沈阳做了一年多的工运工作,后又被调到哈尔滨任哈尔滨工会的代理党团书记,还记得那次,他正领着工会的几个同志,在太阳岛一个白俄的住房里开会,桌上放着麻将做掩护,赵一曼掏出文件向大家传达,这时,一个巡逻的警察刚好经过这里,看到里面打麻将便想去抓赌,警察忽的闯了进来,看到桌上的文件伸手就抓,大家一时被这突来的情况惊呆了,她急中生智,端起窗台上的一盆米汤就往警察头上扣,然后大家蜂拥而上吧警察按在地上,有人找出绳子把他紧紧地绑了起来,装进了麻袋,塞到桌下,继续开会,会议进行到晚上结束,赵一曼又派人把麻袋悄悄地扔进了深水里。由于赵一曼的机智、果敢、沉着、冷静,便简单妥善的处理了此事,真可谓是智勇双全的女将军啊!赵一曼进过不让须眉的风范也令人敬佩,他多次参加战斗,曾一夜之间端掉敌人数个警察、哨所,缴了二十多条枪,他曾率领自己地方上的队伍杀死无数个鬼子,她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不怕困难,这些精神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想一想赵一曼前辈,要坚持不懈,运用智慧战胜困难,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她有一个儿子,但由于革命事业,却托给亲人抚养,他也曾不止一次思念儿子,但为了人民她甘愿舍小家顾大家,现在的我们不需要舍己为人,只要在细节上多为他人着想,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充满爱。赵一曼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她自幼

抗日英雄读后感

抗日英雄读后感 放假前,学校推荐了两本好书,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尤其吸引我。书中记载了许多抗日战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帼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壮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鸿昌等,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解放事业的艰辛和不易。 我的爷爷曾经也是一位老八路,我从小就受过一点抗日爱国的教育。昨天我还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一台大型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听着那一首首高亢的、激动人心的抗日歌曲,看着当年的烽火场面,刹那间,书中的人物仿佛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浮想联翩。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和故事是“走向刑场——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和“抗日民族小英雄王朴”。赵一曼多次受到敌人的残酷拷打盘问,但她却一声不吭,宁死不屈,在走向刑场时还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而王朴和老百姓也非常坚强,誓死也不肯说出八路军的枪支弹药,最后惨遭日本鬼子的杀害…… 一件件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想起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那血淋淋的事实,至今还遭到

日本当局的抵赖和否认。想到这里,我就义愤填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我们现在做任何事都应该要有当年英雄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最终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让日本人不小看我们,让全世界人民对我们都刮目相看。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 2010-02-23 19:25:53|分类:姜淑月 |标签: |举报 |字号 大中小订阅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中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方战场的巾帼英雄茅丽瑛”。在上海第十二中学(原启秀女中)校园里树立着一位巾帼豪杰的塑像,这位女英雄就是茅丽瑛烈士。茅丽瑛是浙江杭州人。1931年进入上海海关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任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她不顾日伪特务的威胁,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钱款物资支援四军等抗日部队。 1939年5月下旬,上级党组织要求茅丽瑛为新四军募集一批棉衣和钱款,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在茅丽瑛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掀起了捐物捐款的热潮。筹集到的资金很快被转交给新四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